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法轮宝忏

  日密分 护法品。佛在宝坊。莲华光功德大梵菩萨。请说清净法聚。佛令菩萨各入定放光。十方云集。佛示生身法身二种供养。次明破戒受施。现在未来四恶果。又未来恶王侵夺法师物者。现得二十种恶。舍身堕大地狱。备历鬼畜。能护法者。功德甚大 陀罗尼品。东方五功德佛。遣日密菩萨。持真陀罗尼及莲华陀罗尼来。南方山王佛。遣香象王菩萨。持随空三昧陀罗尼。及大行陀罗尼来。西方高贵德王佛。遣光密功德菩萨。持断业陀罗尼。亦名随无愿。及大神良咒来。北方德华密佛。遣虚空密菩萨。持净陀罗尼来 分别说欲品。日密偈赞。佛语舍利弗受持是陀罗尼 分别品。四大菩萨入定放光。陈憍如问爱与士夫。行於生死。佛为分别广说如实陀罗尼。众得大益。重问莲华陀罗尼。佛不许说。次问如空空行陀罗尼。佛为说之。次问随无愿陀罗尼。佛为说之。问世间不可乐想。食不净想。佛为说之。亦即是随无愿陀罗尼。舍利弗问净陀罗尼。佛说破四倒法 不思议大通品。频婆王请问佛光。佛勅四众各入三昧。亦自入佛境界三昧。一切世间悉入佛身。众生大益。波旬大苦。命空树大臣往勅龙。龙集大山。皆失势力。复有戒梯大臣。先往佛所。佛令忆本誓愿。得如法忍。龙受大苦。归光味大仙。光味劝令归佛 救龙品。佛趋须弥顶。放光救龙王苦。大声说诸法印。所谓无常苦空无我等。

一心奉请大哀经  竺法护译。
  前经初二品。分作二十八品。
  宝女所问经
  竺法护译。
  前经宝女一品。今分十三品。
  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
  宋译经院沙门惟净共法护等译。
  前经海慧菩萨品。即此。
  无言童子经
  竺法护译。
  即前经无言菩萨品。
  宝星陀罗尼经
  唐中天竺沙门智光译。波罗颇蜜多罗译。
  即前宝幢品。同本异译。
  大乘大方等日藏经(拜观同上)
  隋乌苌国沙门那连提离耶舍译。
  即日密分而详明。护持正法品。陀罗尼品。菩萨使品。佛勅耶舍持日眼莲华陀罗尼。憍陈如持无尽根陀罗尼。舍利弗持智慧依止陀罗尼。目连持恶心者生欢喜诸人不信者悉成惛睡陀罗尼。即分别说欲品。而此详悉。定品。恶业集品。两品即前日密分别品。护持品。先所无。佛现神通品。即不思议大通品。魔王波旬星宿品。前略此详。送使品。光味仙为龙见品。念佛三昧品。升须弥山顶品。即救龙品。三归济龙品。佛从须弥顶下。至佉罗低山。说十业生龙中。佛以二十八大支提。付嘱龙及夜叉竟。又说大授记咒。波旬闻已生喜。与眷属忏悔归依。伽罗支魔子问眼色因缘等义。佛为解释诸法性空。众皆得益。

一心奉请大方等大集月藏经(拜观同上)  高齐乌苌国沙门那连提犁耶舍译。
  月幢神咒品。佛在伽罗帝山。比丘菩萨俱。说日藏经已。西方现大华云。中有半月。广十由旬。月中现真金重阁讲堂。堂中复现半月。中有千叶青莲。世尊端坐说法。光照大众。头上皆现半月。目连问佛。佛说月藏菩萨欲来。月藏即来说咒 魔王波旬诣佛所品。魔宫诸物。变半月形。放光演偈。击鼓集众。乃诈归依。兴供。佛为憍陈如说利养过失。魔愧听 诸阿修罗诣佛品。波旬雨诸恶物於修罗宫。修罗归佛。佛以悲风光明三昧救之。见佛兴供 本事品。说佛於毗舍浮时。为化八弟。千年苦行。八弟者。即今四修罗王。波旬调达弥勒维摩 第一义谛品。月藏问住兰若修第一义法起大悲。弃爱取。依四圣种。不念四大五阴根尘识等。以四无碍成熟众生。满六度。如初日月十五日月。问三昧何身何攀缘何想何相何性。佛答之。次明随有第一义禅菩萨住。有十二种益 令魔得信乐品。人天慈心视魔。劝谏令发道心。佛说忍功德。授波旬记。波旬说咒护法 一切鬼神集会品。四王请佛付嘱天龙鬼神。正辨大梵。命四王以焰赫铁轮。四方遥掷。摄诸鬼神。同来佛所 诸恶鬼神得敬信品。佛为大会。说十平等。众生。法。清净。布施。戒。忍。精进。禅。智。一切法清净。是为十。罗剎王自述宿业。悔过获益 诸天王护持品。佛问大梵王。以四天下付嘱天龙鬼神。如拘留孙等诸佛无异 诸魔得敬信品。魔愿护持国界。佛与授记。重嘱一切天王 提头赖咤天王护持品。日月天子寄愿护法。佛许之。并勅天王护阎浮提东方第四分 毗楼勒叉天王品。佛勅王护阎浮南方第四分 毗楼博叉天王品。佛勅王护阎浮西方第四分 毗沙门天王品。佛勅王护阎浮北方第四分 咒轮护持品。佛为四王共说五咒。初总次北次东次南次西 忍辱品。罗睺阿修罗王等。承佛付嘱。说咒护法。龙王瞋怒。佛为说忍辱十种近果。及五远果。及不忍过患。月藏说大慈陀罗尼。天龙修罗。互相忏谢。佛再以三宝事付嘱护持。兼明打骂出家人。得罪无量。大会兴供。佛以神力加诸音声。令演妙法。入众会耳。得大益 分布阎浮提品。佛以国土。分布付嘱天龙鬼神。各令护持。说息诸诤讼陀罗尼 星宿摄受品。复付嘱二十八宿七曜十二辰 建立塔寺品。梵释四王。举过去二十五塔为例。请问如来现在未来几所塔寺。令其护持。佛笑放光。照曜诸圆。各现多福。嘱令护持 法灭尽品。月灯问佛。佛答以末法时事。令菩萨护持。众默然。弥勒承当。佛说法灭事。又说金刚坚固深密解脱味体陀罗尼句。众得大益。兴妙供。复说持经十种清净功德。八种。十三种。

一心奉请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及佛说大方广十轮经(拜观同上)  唐大慈恩寺沙门玄奘译前经。北凉录失译人名译后经。后经缺略。
  序品。佛於伽罗帝耶山。说月藏已。南方云来。雨诸供养。雨诸法声。众会手中各现如意珠。雨宝放光。见十方土。又见身各地界增强。坚重难举。无垢生天。帝释问佛。佛叹地藏功德。菩萨与眷属现声闻像。来礼赞供佛。佛告好疑问菩萨广说地藏无量功德。众兴供。地藏转供佛。兼说神咒。利一切 十轮品。地藏问。云何於五浊世转佛轮。佛答。本愿成十轮。能居此土。即十力也。以轮王为喻 无依行品。天藏大梵请问禅诵营福三业。为出为坠。剎帝轮王。为沈为升。佛答二种十无依行。随有一行。不成三乘。次明出家破戒。犹生他人十种胜思惟。不宜非理辱害。次明五无间罪。四根本罪。谤三宝罪。皆非佛之弟子。宜护根本。次因优波离问。明举罪有十非法。十非人。五法举。七法罪。次为地藏说末世十恶轮。国主宰官护恶比丘恼害净众。即名旃陀罗。破戒无戒。不应辱害。引古罗剎醉象敬重袈裟为证。远十恶轮。十法增长。离三十过。天藏乃说护国不退轮心神咒 有依行品。金刚藏问破戒非弟子。云何不许辱害。他经皆独赞大乘。今云何说三乘皆不许隐没。佛答。十种有情难得人身。十种无依行法。差别有四种僧及四沙门。是故破戒虽不应受供。犹有圣幢。不得辱害。三乘并是度生方便。虽修大乘。不得废二。次示十有依行。二乘所共。复有十有依行。独觉大乘所共。复示大乘无尘垢行轮。无取行轮。随根说法。乃名大乘 忏罪品。会众各忏罪。佛说十法能使菩萨获得无罪正路法忍。谓不着五阴此世他世三界。次明已得法忍。许处王位。或行十善。或信三宝 善业道品。金刚藏问。云何於三乘人法得无过失。菩提行愿。心无厌足。佛言。十善即菩萨十轮。详述因果 福田相品。明菩萨十财施大甲冑轮。如是法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方便大慈大悲坚固忍。一一皆成甲冑轮。作二乘福田 获益嘱累品。众获益已。佛以此法付嘱虚空藏。

一心奉请大集须弥藏经(拜观同上)  高齐乌苌国沙门那连提黎耶舍共法智译。
  声闻品。功德天女问禅波罗蜜。佛为说出入息念。次第得入四禅。入三三昧。满菩提分。国中有此福田。十殊胜利益。得可爱乐法 菩萨禅品。说菩萨不堕二乘定聚。如实观察。得一切法无语言空三昧。犹如地藏自在出入利众生 灭非时风雨品。功德天为地藏述往誓愿。因陀罗幢相王佛所。授作世水宅心陀罗尼。请地藏起悲心。地藏令其请佛说水风摩尼宫陀罗尼。大地震动。地藏亦说磨力大陀罗尼 陀罗尼品。佛告须弥藏龙仙菩萨。令调恶龙。龙仙说咒。善住龙王广叹袈裟功德。若国王恼服袈裟人。则致荒乱。此非龙过。然亦立誓说咒。次诸龙王。亦各立誓。复说四咒。乾闼婆仙。亦说一咒。地藏复说幢杖大陀罗尼。无尽意复说幢盖摩尼愿眼大陀罗尼。文殊亦说能惧尸利子利奴大陀罗尼。观世音亦为弥勒说般华功德大陀罗尼。帝释问何因缘。龙损坏世间资财。佛言贪力瞋力。功德天以一斛器成诸种子。奉观音。观音说咒加护。令其教化众生。

一心奉请虚空藏菩萨经。及虚空孕菩萨经。虚空藏菩萨神咒经(拜观同上)  姚秦罽宾国沙门佛陀耶舍译。文义完备。第二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同经异出而小不同。第三刘宋罽宾国沙门昙摩蜜多译。未免缺略。
  佛住佉罗底翅山。说破恶业障陀罗尼。西方胜莲敷藏佛所。虚空藏菩萨。欲来供养。先现如意宝珠。照空大会。惟存佛光。除大菩萨。余皆迷惑。梵顶菩萨问佛。佛说无断常法。大众复见如故。佛指西方。叹虚空藏功德。众渴仰。虚空藏复以神力。净此世界。令众手中各有宝珠。雨诸供具。现大宝盖供养如来。如来现宝莲华而坐其上。弥勒致疑。药王答释。弥勒问顶上妙珠之因。佛答。能除国王大臣五根本罪。除声闻五。除菩萨八。满众生一切所求。虚空藏问何能於五浊恶世。施作佛事。佛以虚空自性清净义答之。虚空藏即说无尽降伏师子奋迅陀罗尼。佛赞其能灭重罪。令生佛国。

一心奉请观虚空藏菩萨经(拜观同上)  刘宋罽宾国沙门昙摩蜜多译。
  佛在伽陀罗。优波离问欲治罪者如何作观。佛言。先依决定毗尼礼敬三十五佛。次想菩萨有如意珠。冠中现三十五佛。珠中现十方佛。或得除罪字印臂。或闻空中唱罪灭。便得入僧。或使知毗尼者得梦。须更忏悔。乃至八百日治厕。再三七忏重与授戒。

一心奉请无尽意菩萨经。及阿差末菩萨经(拜观同上)  前是刘宋枳园寺沙门释智严共宝云译。后乃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同本异译耳。梵语阿差末。华言无尽意也。
  佛游宝庄严堂。说大集经。东方大金色光。照此世界。出大莲华。无尽意菩萨。与六十亿眷属俱。舍利问所从来。菩萨答以无去来。复问。佛告。从不眴国普贤佛所来。彼诸净土菩萨。唯修念佛三昧。悟无生忍。无尽意运佛力。令此会人得见彼土。遥申礼供。亦令彼众。得见此土。遥申礼供。舍利弗问。谁字仁者为无尽意。答言。一切诸不可尽故。即说八十无尽法门。发心。净心。六种四行。心毕竟。六波罗蜜。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五通。四摄。四无碍智。四种依法。修习助道。若忏悔随喜修习等。三十七品。定慧。总持辩才。撰集四法。若无常苦无我寂灭等。一道。方便。皆无尽也。

一心奉请佛说菩萨念佛三昧经。及佛说大方等大集菩萨念佛三昧经(拜观同上)  前是刘宋天竺沙门功德直共玄畅译。
  序品佛住灵山。净居天子。於夜后分。供佛。请说念佛三昧。佛默许之。天子去后。微笑謦欬。声徧十方。天人毕集。佛出僧坊。遥见宝地。复更微笑。不空见菩萨问知其故。即入三昧。於彼宝地。化作法座。请佛往坐。佛更动地。出广长舌。说净居请 不空见本事品。说宝肩佛时。无量力王。与二王子。一名师子。二名师子意。同供养佛。佛入涅盘。师子投火说誓。佛於火中复起。作大利益。乃灭度。师子生梵天。历侍普密王等诸佛。无量力即释迦。师子意即弥勒。师子即不空见。佛还静室。右胁而卧 神通品。不空见以神通力。庄严此界。阿难徧问目连舍利迦叶满慈空生罗睺。各述神通 弥勒神通品。弥勒入城乞食。以一食供恒沙诸佛。令彼长者。发菩提心。大地震动。弥勒自述往因 赞佛音声辩才品。不空见出定。赞佛音辩 赞如来功德品。不空见说佛德。心念佛来。佛放光动地。来会 如来神力证正说品。佛摩不空见顶。证其所说。不空见述所见三世佛事 不空见劝请品。问法兴供。述意请答 赞三昧相品。显示念佛三昧功能 正观品。五阴不实。深生怖畏。具足惭愧。修行止观。三空四念。及以四等。十二头陀。三十七品。十善十力等法。次复相续念佛十号。相好六通五分等法。又续观即蕴异蕴。是如来耶。六根四大亦然。观无上菩提。不以身得。不以心得。不离身心得。又明离我见法。放光授记 微密王品。不空见问。舍无惭愧。得三昧法。佛说明胜佛时。胜微密王闻法出家。秉二二法。修此念佛三昧。成莲华上佛 三法品。不贪瞋痴。观一切法无常苦无我。自供劝人。发愿赞德及相好。随喜三世佛所求念佛三昧 劝持品。说宝胜光佛灭后。树王比丘。传此三昧。帝幢天转轮王梦中闻之。出家修学。成高行佛。是故得闻此三昧者。决定成佛 诸菩萨本行品。九万百千亿那由他菩萨发心持说修行。佛印之 正念品。佛说正念诸法宝相。是名念佛。菩萨闻已。得无生忍。安住三昧。见十方佛 大众奉持品。圣凡兴供。佛现瑞赞持 后是随南天竺沙门达磨笈多译。与上同。文较周 正观一品分三。十号相好下。标名思惟三昧品。放光授记一段。标名示现微笑品 神通品即微密王品 修习三昧品。即三法劝持两品 缺正念奉持两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