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普利道场性相通论

  (正表云)至心归命请。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僧伽耶。
  (助表云)并诸眷属。
  (正表云)我今为六道群生。召请三宝。佛有真言。谨当宣诵。
  南无三满多 母陀喃 唵 乌佐钵啰谛 贺多谛 萨缚达多 孽多 俱舍冒地 唵 娑哩野没哩 布罗迦也 莎诃(鸣磬振铃)
  (法师想。三宝圣贤。云集座前。证明作法)。
  (助表云)法界六道。一切群灵。当机受度。陪位之伦。各住坛前。少待。法师登座。传宣光明戒法。必使汝等。入佛法流。参预座席。
  (二表同高声云)菩提妙光遍庄严。随所住处常安乐(鸣磬振铃)。
  (立座向外。敷凡置尺。法师拈香升座。二表侍立。法师鸣尺云)一心不动。万法本闲。方寸灵台。三宝具足。心光明处。则为佛矣。知离为法。成就佛轮。和合为僧。宏敷法用。以解脱心。行解脱行。至解脱处。不离一心。而有三宝。故曰。自归於佛。自归於法。自归於僧也。自性不归。无所归处。虽然。汝等於平等光中。忽然不觉而有自己。始从三细。引生六粗。所谓业相转相现相。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随流入粗。焉知本妙。特以此一心威光。终不自灭。故於法界中。应机而现佛法僧宝。现此名相三宝者。将以引出心中一体三宝而已。三宝显现。非外非中。三宝融通。非他非自。三宝常住。非灭非生。三宝圆涵。非三非一。见此者。悟此者。修此者。证此者。坥然正宗。远离魔外。汝等既以因缘。得赴道场。当知汝等心中三宝还为汝等说法。
  (法师鸣尺云)我今为汝等。奉行归依。俾宿世善根之人。由此成熟。都未发心之人。於此植基。汝等当知。三宝名字。超越人天。归依之心。直至等觉。是新伊字。非旧药方。趋十善者之所不能知。习不动者之所不能行。今为汝等。仗三宝光明。行此胜事。盖以汝等本具一体三宝。是能感之因。诸佛现证一体三宝。是能应之缘。唯感应之道交。故解脱之机显矣。汝当肃静。闭目澄神。随我所言。三尊现在。
  (法师鸣尺云)我弟子某甲。从於今生。直至佛身。归衣佛。归依法。归依僧(三遍○每句众和)。
  (法师鸣尺云)上来授汝三归已竟。更加三结。令法圆满。
  (法师鸣尺云)我弟子某甲。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三遍○每句众和)。
  (法师鸣尺云)汝等既已归依三宝。为佛弟子。应当发明菩萨心地。以为成佛之本。然心镜空明。本无一物。从心现相。全相是心。将欲宝性光明。开三学之始。必使灵台清净。无一点之污。故入坛场。先当忏悔。华言悔过。佛语忏摩。华梵双彰。名忏悔也。自悔己愆。乞三宝忍受。故有忏悔之名矣。清净坛场。全从心现。心无形相。罪福皆空。即汝一心。是忏罪之处也。理表正观。事兼助行。正助交映。法不偏枯。以一真心。投诚改过。是忏悔之法也。至忏悔之位。下起六凡。上至等觉。心光未满。即是愆尤。应对佛前。披陈愧谢。即此忏悔。义摄无边。不烦广说矣。我今为汝等。依大乘经忏悔之法。恭行忏悔。汝等各宜净身口意。於念念中。得见普贤菩萨。及十方佛。切当至心。随我所说。
  (法师唱云)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三遍○每句众和)。
  (法师鸣尺云)一切众生。本来平等。幻熏成种。各各互殊。或如来种。或缘觉种。或声闻种。或不定种。乃至外道阐提种性。今入洪炉。咸归一火。瓶盘钗钏。悉是金也。况十方如来。齐坐道场。万圣千灵。慈光共护。慧因所熏。成就最上。种种放下。圆现一真。观诸如来。十方世界。真灵位业。性相玲珑。如镜中灯。如灯中镜。真心涵现。任色任空。凡圣有无。泠然显现。无复可说。是菩提心。汝等能发此菩提心否。(众答。已发)发此心时。十方诸佛。为汝欢喜。是成佛本。度众生因。历劫多生。终无变灭。然大方广佛华严经云。利发心时。便成正觉。岂以渐圆。钝置汝乎。三宝现前。为汝作证。
  (法师鸣尺云)虽然。实处皆空。头头是道。事能显理。法法皆心。从一门现无量门。即一位涵一切位。要以誓愿。免落空亡。起行填之。大悲量满。发菩提心者。无自画也。当随我语。对佛披陈。
  (法师唱云)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三遍○每句众和)。
  (法师鸣尺云)既发胜心。堪膺妙戒。扼六度之要。开万行之原。众病咸医。诸苦尽脱。戒者止也。止恶行善。止粗行妙。故无恶不断。无善不修。无生不度。戒名三聚。此之谓也。戒以光明为体。仍以光明为用。用不离体而体常圆。体不离用而用恒净。汝心有戒。吾为显之。奉行羯磨。谛听作法。
  (法师鸣尺云)汝佛子谛听。汝等今於我所。乞受一切菩萨学处。一切菩萨净戒。所谓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此诸学处。此诸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受已学已解。已行已成。未来一切菩萨。当受当学当解。当行当成。现在一切菩萨。今受今学今解。今行今成。当来作佛。汝等从今生至佛身。於其中间。不得犯。能持否。(众答能持)此是第一番羯磨已成。十方世界。妙善戒法。由心业力。悉皆震动。
  (法师鸣尺云)汝等云云。至能持否。(众答能持)此是第二番羯磨已成。十方世界。妙善戒法。於虚空中。如云如盖。覆汝顶上。
  (法师鸣尺云)汝等云云。至能持否。(众答能持)此是第三番羯磨已成。十方世界。妙善戒法。从汝顶上。流入身心。充满正报。永为佛种。
  (法师鸣尺云)上来为汝等。三宣羯磨。传授戒法。作法已成。是名得戒。
  (法师鸣尺云)汝等佛子。依凭三宝。发无作戒。亲闻羯磨。结成善业。宜应自此。坚固护持。於一切时。勿令有犯。宁有戒死。不无戒生。今当更为汝等。重宣梵网经。菩萨心地品中。十重波罗夷。以彰持犯之相。切须善学。敬心奉持。
  (法师鸣尺云)佛言。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反自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法师鸣尺云)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盗。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物。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财物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法师鸣尺云)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缘。淫法。淫业。乃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净法与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择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亲行淫。无慈悲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法师鸣尺云)若佛子。自妄语。教人妄语。方便妄语。妄语因。妄语缘。妄语法。妄语业。乃至不见言见。见言不见。身心妄语。而菩萨常生正语正见。亦生一切众生正语正见。而反更起一切众生邪语邪见邪业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法师鸣尺云)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缘。酤酒法。酤酒业。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缘。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明达之慧。而反更生一切众生颠倒之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法师鸣尺云)若佛子。口自说在家出家菩萨。比丘比丘尼罪过。教人说罪过。罪过因。罪过缘。罪过法。罪过业。而菩萨闻外道恶人。及二乘恶人。说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慈心。教化是恶人辈。令生大乘正信。而菩萨反更自说佛法中罪过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法师鸣尺云)若佛子。自赞己毁他。亦教人赞己毁他。毁他因。毁他缘。毁他法。毁他业。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法师鸣尺云)若佛子。自悭。教人悭。悭因。悭缘。悭法。悭业。而菩萨见一切贫穷人来乞者。随前人所需。尽皆施与。而菩萨以恶心嗔心。乃至不施一钱一针一草。有求法者。不为说一句一偈一微尘许法。而反更骂辱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法师鸣尺云)若佛子。自嗔。教人嗔。嗔因。嗔缘。嗔法。嗔业。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善根无争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顺心。而反更於一切众生中。乃至於非众生中。以恶心辱骂。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犹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嗔不止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法师鸣尺云)若佛子。自谤三宝。教人谤三宝。谤因。谤缘。谤法。谤业。而菩萨见外道及以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矛刺心。况口自谤。不生信心孝顺心。而反更助恶人邪见人谤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法师鸣尺云)上来特为汝等。宣说十重戒相。应当奉持。如是用心。是为善行菩萨之道(下座。问讯。鸣磬。撤位)。
  (正表云)法界六道一切群灵。既获净戒。当须敬礼。现坐道场。三宝圣众。方可前进。参预法席。我今称扬三宝洪名。冀承威力。用为加被。
  南无现坐道场毗卢遮那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垂光接引阿弥陀佛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南无妙法莲华经 南无大佛顶首棱严经 南无金光明最胜王经 南无孔雀明王经
  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地藏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鸣磬。振铃)
  (法师想。六道群生。既蒙三宝清净光明。照其神识。恭敬作礼。次第序入。各依牌轴。齐立席前。犹未敢坐)。
  (正表云)既禀律仪。斯为佛子。爰即六凡之质。获承三宝之光。一处倾诚。俱时作礼。大欣此遇。慰满於怀。将肃入於道场。更密资乎法力。我佛如来。有登坛真言。谨当宣诵。
  唵 弭补攞 钵头摩 暮伽 跛啰縒啰 跛啰弭含睹 矩噜噜 莎缚诃(鸣磬。振铃)
  (法师想。一一含灵。精神不动。将依次就座)。
  (助表云)芥子纳须弥之山。毫端现宝王之剎。是谓不思议事。何关有所着心。唯大众之善来。借良缘而入会。咸依位次。各摄威仪。我心空时诸法空。千品万类皆微妙。我佛如来。有相应座真言。谨当宣诵。
  唵 [可*欠]暮伽 钵头摩 逊那隶 驮啰驮啰抳 漫拏隶 吽
  (法师想。新来法子。承佛法力。各有称身美座。重重无尽。於此广博内坛。咸依次第。安然而坐)。
  (主法唱云)种种不思议。愿光涵众生。百千万亿多。菩萨定中相。功德威神力。从一心地生。一切满心期。全现如来藏。闻法而入位。侍坐於佛前。愿以供养心。毕生求拥护。所作皆成办。眷属同往生飞身徧十方。方便救众苦。
  (法师又云)汝等佛子。於光明中。现佛因缘。超然解脱。或发正慧。或证通明。或神力无边。或精进不二。从今至佛。於其中间。念三宝恩。当勤拥护(鸣磬。振铃。问讯。出)。

  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普利道场性相通论卷第五
  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普利道场性相通论卷第六

    净业行人 咫观 郑应房

  诵金光明经偈文(供下堂)

  第五日四更五更
  (主法入表白云)至心归命。十方法界。佛法僧宝(鸣磬。振铃。一拜)。
  (主表跪诵光明偈文一遍)。
  光明偈
  现在十方界  常住两足尊  愿以大悲心  哀愍忆念我  众生无归依  亦无有救护  为如是等类  能作大归依  我先所作罪  极重诸恶业  今对十力前  至心皆忏悔  我不信诸佛  亦不敬尊亲  不务修众善  常造诸恶业  或自恃尊高  种姓及财位  盛年行放逸  常造诸恶业  心恒起邪念  口陈於恶言  不见於罪过  常造诸恶业  恒作愚夫行  无明暗覆心  随顺不善友  常造诸恶业  或因诸戏乐  或复怀忧恼  为贪嗔所缠  故我造诸恶  亲近不善人  及由悭嫉意  贫穷行谄诳  故我造诸恶  虽不乐众过  由有怖畏故  及不得自在  故我造诸恶  或为躁动心  或因瞋恚恨  及以饥渴恼  故我造诸恶  由饮食衣服  及贪爱女人  烦恼火所烧  故我造诸恶  於佛法僧众  不生恭敬心  作如是众罪  我今悉忏悔  於独觉菩萨  亦无恭敬心  作如是众罪  我今悉忏悔  无知谤正法  不孝於父母  作如是众罪  我今悉忏悔  由愚痴憍慢  及以贪瞋力  作如是众罪  我今悉忏悔  我於十方界  供养无数佛  当愿拔众生  令离诸苦难  愿一切有情  皆令住十地  福智圆满已  成佛导群迷  我为诸众生  苦行百千劫  以大智慧力  皆令出苦海  我为诸含识  演说甚深经  最胜金光明  能除诸恶业  若人百千劫  造诸极重罪  暂时能发露  众恶尽消除  依此金光明  作如是忏悔  由斯能速尽  一切诸苦业  胜定百千种  不思议总持  根力觉道支  修习常无倦  我当至十地  具足珍宝处  圆满佛功德  济度生死流  我於诸佛海  甚深功德藏  妙智难思议  皆令得具足  唯愿十方佛  观察护念我  皆以大悲心  哀受我忏悔  我於多劫中  所造诸恶业  由斯生苦恼  哀愍愿消除  我造诸恶业  常生忧怖心  於四威仪中  曾无欢乐想  诸佛具大悲  能除众生怖  愿受我忏悔  令得离忧苦  我有烦恼障  及以诸报业  愿以大悲水  洗濯令清净  我先作诸罪  及现造恶业  至心皆发露  咸愿得蠲除  未来诸恶业  防护令不起  设令有违者  终不敢覆藏  身三语四种  意业复有三  系缚诸有情  无始恒相续  由斯三种行  造作十恶业  如是众多罪  我今皆忏悔  我造诸恶业  苦报当自受  今於诸佛前  至诚皆忏悔  於此赡部洲  及他方世界  所有诸善业  今我皆随喜  愿离十恶业  修行十善道  安住十地中  常见十方佛  我以身语意  所修福智业  愿以此善根  速成无上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