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海印道场忏仪


  二华藏海布列庄严(分六)
  ○一金刚轮山

  经云尔时普贤菩萨(至)佛自在力咸令徧。
  愿共诸众生  往生华藏海  极乐净土中

  ○二台面宝地(了悟心性愿相应也)

  经云尔时普贤菩萨(至)如是一切诸神变。
  愿共诸众生  往生华藏海  极乐净土中

  ○地面三香水

  经云尔时普贤菩萨(至)悉是如来自在力。
  愿共诸众生  往生华藏海  极乐净土中

  ○四海间香河

  经云尔时普贤菩萨(至)炳然显现诸佛影。
  愿共诸众生  往生华藏海  极乐净土中

  ○五河间华林

  经云尔时普贤菩萨(至)随其意乐悉清净。
  愿共诸众生  往生华藏海  极乐净土中

  ○六总结庄严

  经云尔时普贤菩萨(至)本愿力故住其中。
  愿共诸众生  往生华藏海  极乐净土中
  南无华藏世界金刚轮围山摩尼树中现大光明一一光中一切毗卢遮那如来  南无华藏世界金刚轮围山诸庄严中无边色相现无边一切诸佛  南无华藏世界诸宝地中如帝释网重重无尽行布现影一切诸佛  南无华藏世界一一香水海各有四天下极微尘数香水海宝云盖中一切毗卢遮那如来  南无华藏世界一一香水海各有四天下微尘数香河宝云盖中一切诸佛  南无华藏世界香河漩澓各有所修因行种种形相悉宝中出一切诸佛  南无华藏世界大香水河清净珠玉如云叆叇香河悉盖彼珠网中显现晃耀一切诸佛  南无华藏世界诸香水河两间地上诸宝树林中现广大身一切诸佛  南无华藏世界诸香水河两间地上众宝庄严大光明中一切诸佛  南无华藏世界诸香水河两间地上一一极微尘数海中一切诸佛  南无华藏世界金刚轮围山中执盖烧香徧满法界无边菩萨一切海众  南无华藏世界诸宝地中徧游十方宣说大愿诸大菩萨一切海众  南无华藏世界十不可说微尘数海中持种种盖现神通力无边菩萨一切海众  南无华藏世界香水漩澓妙音声中常出如云徧满法界一切菩萨  南无如是等华藏世界不可说香水海微尘中佛子道场一切海众
  十方尽归命  灭罪增净信  愿生华藏海  极乐净土中

  次毁犯禁戒呵责忏悔

  惟愿帝网无尽佛法僧宝。毗卢遮那如来。普贤文殊海会圣众。世出世神。慈悲本愿。放大光明。照於法会。证明护念。哀愍摄受。愿我及一切众生海。自从无始。直至今时。业海无尽。帝网重重。毁戒罪愆。发露忏悔。
  智度论云。罪不罪不可得故。应具足尸罗波罗蜜。尸罗(秦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罗。尸罗者。略说身口律仪有八种。不恼害。不劫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饮酒。及净命。是名戒。若不护放舍。是名破戒。破此戒者。堕三恶道中。若下持戒生人中。中持戒者生六欲天中。上持戒又行四禅四空定。生色无色界清净天中。上持戒有三种。下清净持戒得阿罗汉。中清净持戒得辟支佛。上清净持戒得佛道。不着不猗。不破不缺。圣所赞爱。如是名为上清净持戒。若慈愍众生故。为度众生故。亦知戒实相故。心不猗着。如此持戒。将来至佛道。如此名为得无上佛道戒。若人求大善利。常坚持戒。如惜重宝。如护身命。何以故。譬如大地一切万物有形之类。皆依地而住。戒亦如是。戒为一切善法住处。复次譬如无足欲行。无翅欲飞。无船欲渡。是不可得。若无戒欲求好果。亦复如是。若人弃舍此戒。虽山居苦行食果服药。与禽兽无异。若有人但服水为戒。或服乳。或服气。或剃发。或长发。或顶留少许发。或着袈裟。或着白衣。或着草衣。或木皮衣。或冬入水。或夏火炙。若自坠高嵓。若於恒河中洗。若日三浴。再供养火。种种祠祀。种种咒愿。受行苦行。以无此戒。空无所得。若有人虽处高堂大殿好衣美食。而能行此戒者。得生好处及得道果。若贵若贱。若小若大。能行此净戒。皆得大利。若破此戒。无贵无贱。无大无小。皆不得随意生善处。复次破戒之人。譬如清凉池而有毒蛇。不中澡浴。亦如好华果树而多逆刺。若人虽在贵家生身体端正广学多闻。而不乐持戒。无慈愍心。亦复如是。如偈说。
  贵而无智则为衰  智而憍慢亦为衰  持戒之人而毁戒  今世后世一切衰
  人虽贫贱。而能持戒。胜於富贵。而破戒者。华香木香不能远闻。持戒之香周徧十方。持戒之人具足安乐。名能远闻。天人敬爱。现世常得种种快乐。若欲天上人中富贵长寿。取之不难。持戒清净所愿皆得。复次持戒之人见破戒人。刑狱拷掠。种种苦恼。自知永离此事。以为欣庆。若持戒之人。见善人得誉名闻快乐。心自念言。如彼得誉。我亦有分。破戒之人寿终之时。风刀解身。筋脉断绝。自知持戒清净之人心不怖畏。如偈中说。
  大恶病中  戒为良药  大恐怖中  戒为守护  死暗冥中  戒为明灯  於恶道中  戒为桥梁  死海水中  戒为大船
  复次持戒之人常得今世人所敬养。心乐不悔。衣食无乏。死得生天。后得佛道。持戒之人无事不得。破戒之人一切皆失。譬如有人常供养天。其人贫穷。一心供养。满十二岁。求索富贵。天愍此人。自现其身而问之曰。汝求何等。答曰。我求富贵。欲令心之所愿一切皆得。天与一器。名曰得瓶。而语之言。所须之物皆从瓶出。其人得已。应意所欲。无所不得。得如意已。具作好舍象马车乘。七宝具足。供给宾客。事事无乏。客问之言。汝先贫穷。今日何由得如此富。答言。我得天瓶。瓶能出此种种众物。故富如是。客言。出瓶见示并所出物。即为出瓶。瓶中引出种种众物。其人憍佚。立瓶上舞。瓶即破坏。一切众物亦一时灭。持戒之人亦复如是。种种妙乐无愿不得。若人破戒憍佚自恣。亦如彼人破瓶失利。复次持戒之人名称之香。今世后世周满天上。及在人中。复次持戒之人人所乐施。不惜财物。不修世利。而无所乏。得生天上。十方佛前入三乘道。而得解脱。唯种种邪见持戒后无所得。复次若人虽不出家。但能修行戒法。亦得生天。若人持戒清净。行禅智慧。欲求度脱老病死苦。此愿必得。持戒之人虽无兵仗。众恶不加。持戒之财无能夺者。持戒亲亲虽死不离。持戒庄严胜於七宝。以是之故。当护於戒如护身命。如爱宝物。破戒之人受苦万端。如向贫人破瓶失物。复次持戒之人观破戒人罪。应自勉励。一心持戒。云何名为破戒人罪。破戒之人人所不敬。其家如冢。人所不到。破戒之人失诸功德。譬如枯树。人不爱乐。破戒之人如霜莲华。人不喜见。破戒之人。恶心可畏。譬如罗剎。破戒之人。人不归向。譬如渴人。不向枯井。破戒之人心常疑悔。譬如犯事之人。常畏罪至。破戒之人如田被雹。不可依仰。破戒之人譬如苦瓜。虽形似甘种。而不可食。破戒之人如贼聚落。不可依止。破戒之人譬如大病。人不欲近。破戒之人不得免苦。譬如恶道难可得过。破戒之人不可共止。譬如恶贼难可亲近。破戒之人譬如火坑。行者避之。破戒之人难可共住。譬如毒蛇。破戒之人不可近触。譬如大火。破戒之人譬如破船。不可乘渡。破戒之人譬如吐食。不可更啖。破戒之人在好众中。譬如恶马在善马群中。破戒之人与善人异。如驴在牛群。破戒之人在精进众。譬如[病-丙+宁]儿在徤人中。破戒之人虽似比丘。譬如死尸在眠人中。破戒之人譬如伪珠在真珠中。破戒之人譬如伊兰在栴檀林中。破戒之人虽形似善人。内无善法。虽复剃头染衣。次第捉筹。名为比丘。实非比丘。破戒之人若着法衣则是热铜铁鍱以缠其身。若持钵盂则是盛洋铜器。若所啖食则是吞烧铁丸饮热洋铜。若受人供养供给则是地狱狱卒守人。若入精舍则是入大地狱。若坐众僧床榻是为坐热铁床上。复次破戒之人常怀怖惧。如重病人。常畏死至。亦如五逆罪人。心常自念。我为佛贼。藏覆避畏。如贼畏人。岁月日过。常不安隐。破戒之人虽得供养利乐。是乐不净。譬如愚人供养庄严死尸。智者闻之恶不欲见。如是种种无量破戒之罪。不可称说。行者应当一心持戒。
  我等为无明所覆。不识毁戒罪因。今遇道场。方乃觉知。归命毗卢遮那如来及一切贤圣海众。烧香散华。毁戒罪业。发露忏悔。不敢覆藏。由此因缘。我及法界众生海一切业报。愿皆清净。

  次忏悔灭罪印咒

  唵萨栗末(二合)巴(引)巴眉悉普怛[口*捺]曷捺末日啰也莎曷(应诵三徧)
  百劫积集罪  一念悉荡除  如火焚枯草  灭尽无有余
  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忏悔已。至心归命。礼本尊毗卢遮那佛。

  ○(白)众等听说经中无常偈

  如是知诸法  一切皆生灭  莫行放逸心  放逸遇毒害  谨慎不放逸  是处名甘露  若行放逸心  是名为死狗  见此危脆苦  离欲早修禅  禅定方为乐  如经中偈曰  若有如痴心  於爱欲爱乐  后得衰恼已  其心即生悔  欲火所烧者  为境界所诳  不得寂静道  一切上乐处
    唐 兰山云岩慈恩寺护法国师一行沙门慧觉依经录
    宋 苍山载光寺沙门普瑞补注
    明 钦[袖-禾+(木-十+子)]忠义忠荩四川布政佛弟子木增订正
    鸡山寂光寺沙门读彻参阅
    天台习教观沙门正止治定

  第十一晌
  第三华藏剎网庄严会

  一切恭敬敬礼无尽三宝。
  是诸众等人各胡跪。严持香华。如法供养。愿此供海云徧满十方界。依所处师子之座。其座高广。殊特妙好。琉璃为足。金缕所成。柔软衣服以敷座上。建以宝幢。熏诸妙香。无量杂宝庄严之具以为庄校。金网覆上。宝铎风摇出妙音声。奇珍为计。周匝填饰。以如是等诸宝藏及种种供物。常作供养。帝网重重。诸佛菩萨贤圣海众。受此供养云。以为光明台。广於无边界。无量无尽。愿作佛事。
  供养已。一切恭敬。

  次奉施宝错

  宝珠自性广大海  七宝山等最殊胜  出兴如斯供养云  诸佛等处我奉献
  唵萨[口*栗]末怛达遏怛啰得捺布拶铭遏萨摩[口*能]啰悉癹啰捺萨麻英吽
  宝错经云。有一总持。名无量种咒。皆能成就具大功能。总持曰。
  唵悉麻啰悉麻啰眉麻捺悉葛啰麻曷令[口*(椔-田+夕)]斡吽

  次不空摩尼印咒

  唵哑么遏布[口*(椔-田+夕)]麻祢巴能麻末唧呤怛达遏怛眉浪鸡碇萨慢怛不啰萨啰吽

  梵音赞佛

  佛身不在内  亦复不在外  神力故显现  导师法如是  随诸众生类  生世所集业  如是种种神  示现各不同  诸佛身如是  无量不可数  惟除大觉尊  无有能思议

  直言赞佛

  如来成正觉时。以一相方便。入善觉智三昧。入已。於一成正觉广大身。现一切众生数等身。住於身中。如一成正觉广大身。一切成正觉广大身悉亦如是。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佛子。如来有如是等无量成正觉门。是故应知。如来所现身有无量。以无量故。说如来身於无量界。等众生界。佛子。菩萨摩诃萨应知。如来身一毛孔中。有一切众生数等诸佛身。何以故。如来成正觉身。究竟无生灭。故如一毛孔徧法界。一切毛孔悉亦如是。当知无有少许处空无佛身。何以故。如来成正觉无处不至故。随其所能。随其势力。於道场菩提树下师子座上。以种种身成等正觉。佛子。菩萨摩诃摩应知。此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何以故。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如自心。一切众生心亦复如是。悉有如来成等正觉。广大周徧。无处不有。不离不断。无有休息。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华藏世界海十身无碍本尊毗卢遮那佛  南无大慈大悲五百誓愿五浊救苦释迦牟尼佛  南无东方满月世界十二上愿五浊救苦药师琉璃光王佛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四十八愿五浊救苦阿弥陀佛  南无十方三世尽虚空界微尘剎土中大方广佛华严经圆满教海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主於行愿真理普贤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主於信解证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慈大悲五浊救苦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愿弘深五浊救苦出无佛世安慰人心常住琰魔罗界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南无十方三世尽虚空界微尘剎土中十信菩萨十住菩萨十行菩萨十回向菩萨十地菩萨等觉菩萨徧法界剎海微尘数菩萨一切海众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末会中修证五相处五十五圣者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末会中圆器上根百城求法一生之内菩萨行圆为末世顿门修证轨范善财菩萨摩诃萨  南无十方三世尽虚空界微尘剎土中法身色身形相舍利宝塔寺宇一切佛事又於法藏及讲法处菩萨贤圣一切海众  南无大愿掼甲求生净土末浊夏国护持正法护法国师  至心归命礼大方广佛华严经华藏世界海本尊毗卢遮那佛
  十方尽归命  灭罪增净信  愿生华藏海  极乐净土中
  经云尔时普贤菩萨(至)普化一切诸含识。
  愿共诸众生  往生华藏海  极乐净土中
  经云尔时普贤菩萨(至)微尘数世界於中布列。
  愿共诸众生  往生华藏海  极乐净土中

  初总显剎种不同

  南无此十不可说佛剎微尘数香水海中有十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世界种安住一切世界种复有十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世界诸佛道场一切海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