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论

  具十力智解脱方便者。用深广智慧。自觉圣道。能到是处非处等诸法彼岸。能令众生。背生死道。趣涅盘故。
  偈说佛说深法义(至)是则方便力。
  同真际无[得-彳]方便者。到诸法实相。心如实虚空。善巧无差。平等寂灭。无障[得-彳]故。
  偈说心如虚空界(至)是则方便力。
  成败自在时数方便者。善巧念知。日月时朔。年岁劫等。随剎成败。如实知故。
  偈说常记念昼夜(至)是则方便力。
  宿命他心智处方便者。於众生界。种种因缘。随诸业果。一切遍知故。
  偈说一切群萌类(至)是则方便力。
  三明自在无[得-彳]方便者。智尽三世。一切觉故。前七种方便。善觉真谛。巧会有无际实。除涅盘性故。后三种方便。善觉世谛。随无量差别事。一念悉知故。
  偈说一切过去世(至)无比方便力。
  大悲拔苦者。光如前说。倍增差别。是大悲拔苦。有十种。一者能度难度。二者勉彼恐怖。三者断诸放逸。四者拔我见地。五者与无依为依。六者断邪行结使。七者拔苦三有。八者勉流住。无明住地。九者断无常坏果。十者同断摄。能度难度苦。大悲者不惜身命。修难行苦行。度难度海。还来法界。大师子吼。如实利安一切众生。悉令逮得无师智故。
  偈说受持难行法(至)我令悉当度。
  勉彼恐怖救苦大悲者。於生死津济五烦恼中。拯接众生。令离恐怖。世雄决定。能善利安。悉解脱故。
  偈说漂浪生死流(至)是则佛境界。
  断诸放逸救苦大悲者。以无漏智。大灭诸爱欲。究竟清净。住如来道故。
  偈说世间诸放逸(至)是则佛境界。
  拔我见地救苦大悲者。以智慧力。断彼众生邪慢我心。远离乱意。住寂灭地故。
  偈说慧者灭本际(至)是则佛境界。
  与无依为依救苦大悲者。断孤茕众生。诸恶趣苦。置清凉处故。
  偈说见彼苦众生(至)是则佛境界。
  断邪行结使救苦大悲者。然以智灯。而普照之。令彼悉舍邪见暗障。住无漏智明故。
  偈说迷惑失正路(至)是则佛境界。
  拔出三有救苦大悲者。为漂溺众生。施造法船。着济度脱故。
  偈说一切三有海(至)是则佛境界。
  勉流注无明住地救苦大悲者。於变易生死有漏渊中。施设法桥。悉皆度脱。置法性涅盘故。
  偈说无有本实见(至)是则佛境界。
  断无常坏果救苦大悲者。以方便生死手。於生死狱。挽出众生。悉令穷尽三苦边际。究竟达到入涅盘城故。
  偈说见彼生死狱(至)是则佛境界。
  同类摄救苦大悲者。随缘示现。应同彼形。令断恐怖。心无疑惑。悉寂灭故。
  偈说闻佛甚深法(至)是则天人师。
  普应无[得-彳]者。光明遍照一切法界。悉开示故。是自在相。有二种。一者光网普觉一切世间。二者开示法身一切现化。光网普觉者。流光普照一切法界。悉令大众见法身权道。充满世间。自在摄化。尽无余故。
  经说尔时光明(至)净修梵行。
  开示法身一切现化者。是法身自在。有七种。一者十力智。二者觉示现无[得-彳]。三者妙行清净。四者心净观察。五者妙音示现。六者见佛不存其相。七者身藏不思议。十力智者。知法界境界。三明达到。一念照尽。而无去来。湛然寂灭故。
  偈说无量无数劫(至)具足十种力。
  自觉示现无[得-彳]者。起诸依果。随如如相。十方斯现。犹如大云。悉普覆故。
  偈说无[得-彳]大名称(至)十力靡不见。
  妙行清净者。证法身依果。处彼现化。令一切众生。欢喜信乐。悉得自在。无[得-彳]解脱故。
  偈说从始供养佛(至)速逮无上道。
  心净观察者。睹如来身。解一切法。入如实际。同净法身。住佛所住故。
  偈说能问十方佛(至)斯人等如来。
  妙音示现者。转净法轮。逮无上智。雨甘露法雨。泽润群生故。
  偈说闻佛妙音声(至)甚深难知见。
  见佛不存相者。知佛法身。是涅盘事。不可以有无缘。如盲对色。寂然不取故。
  偈说最胜所说法(至)乃见真如来。
  身藏不思议者。一切世界。悉入其中。而无障[得-彳]。如处虚空。无有来去。示成败相。一切圆备。充满虚空故。
  偈说众生种种业(至)充满虚空界。
  圣者文殊。如是於一切处。依大光明。方便以偈。显示法身。无为常住。随众生器。现四种道。充满法界。大众睹见。於常果法身。令得正解。何以故。知佛法身。犹如满月。不一不异。一切现化故。

  卷十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