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大小乘释经部
- 华严部疏
- 华严经疏注
华严经疏注
净觉月天子得普为一切众生起大业用解脱门。
悲愿为物。现相好形。是大业也。
大威德光明天子得普断一切疑惑解脱门。
毛光普演。何疑不断。
△二偈颂赞佛。
尔时月天子承佛威力(至)而说颂言。
佛放光明徧世间(至)华髻如是观於佛。
初二可知。
众生心海念念殊(至)此妙光明之解脱。
初句。即心海攀缘转。若以生灭八识。即彼第八。亦名为转。以恒转故。云念念殊。恒故非断。转故非常。新新而生。念念而灭。念念殊故。体恒不即。彼如来藏。功德常具。义亦不离。如彼瀑流。离水无流。离流无水。又如海波涛。有漂溺故。多畜养故。法合思之。次句明了知。谓此识深细。唯佛智知故。次句示心海性。即是佛智。不令外求。称机故喜。
众生无有圣安乐(至)安乐思惟如是见。
初二句。明失圣乐。圣安乐者。即圣智涅盘。本有今无故。沉迷妄苦。次句。明与示其性。有乐非苦外。名不思议。见性得乐。性即是门。
如来希有大慈悲(至)此目光天所了知。
但是法说。如来即田主也。悲佃物田。为利入有。是所作业。为利。同於求果。入有。似於耕犁。说法。即是下种。劝善。正当守护令熟。可知。
世尊开阐法光明(至)净光见此生欢喜。
前悲救护。语其本心。此明智光。彰其所用。悲智相导。能真救也。
佛为一切福所依(至)不动能知此方便。
初句。佛为福依。月为凉本。次句。应言大风持宫。而今云尔。即是转喻。大地如佛。宫室如福。次句。即照现义。亦清凉义。
智火大明周法界(至)星宿王天悟斯道。
八中可知。
佛如虚空无自性(至)净觉天王如是见。
初句。佛如虚空。大业性也。次句。大业体也。不利众生。非大业故。次句。大业相。依光有影。可以知动静。依镜有像可以辨妍媸。然彼影像无自性。如来相好。当知亦尔。
佛身毛孔普演音(至)如是解脱光天悟。
(入第三经)。
△二八部四王众八段。初四段。皆初一是天。义如前释。初乾闼婆王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持国乾闼婆王(至)摄一切众生解脱门。
即东方天王。谓摄受折伏。逆顺多端。善巧应机。故名自在。
树光乾闼婆王得普见一切功德庄严解脱门。
谓令众生。见佛一切功德严。佛一毛而为利益。一一皆尔。故云普见。
净目乾闼婆王(至)忧苦出生欢喜藏解脱门。
以慈愍方便。除忧则喜生。忧苦既如海广深。喜乐亦难尽。名藏。然则世之忧喜。生乎利害。利害存乎情伪。苦乐存乎吉凶。吉凶存乎爱恶。爱恶尽则吉凶苦乐皆亡。情伪息则利害忧喜永断。如此方为永断忧苦。喜乐生焉。
华冠乾闼婆王得永断一切众生邪见惑解脱门。
谓得佛决定智光。则邪惑永断。
喜步普音乾闼婆王(至)泽一切众生解脱门。
谓慈云普荫。材与不材皆凉。慧泽广云。三草二木咸发。
乐摇动美目乾闼婆王(至)令一切获安乐解脱门。
现身益物也。称性普应。故广大。具相清净故妙好。
妙音师子幢乾闼婆王(至)一切大名称宝解脱门。
佛出说法。是大名称。佛法众僧。俱称为宝。令此远闻义云普散。
普放宝光明乾闼婆王(至)光明清净身解脱门。
身光普照。尘不能染。见者必欢。智光悦机。惑累不生。又欢喜也。故云大喜。
金刚树华幢乾闼婆王(至)令见者欢喜解脱门。
法水徧滋菩提实行。行既树立。见者必欢。无复二乘。一切皆菩提树也。
普现庄严乾闼婆王(至)与众生安乐解脱门。
一多无碍。名为佛境。天王智达。故云善入。
△二偈颂赞佛。
尔时持国乾闼婆王(至)而说颂言。
诸佛境界无量门(至)此道普音能悟入。
前五可知。
佛身清净皆乐见(至)美目於斯善开示。
初句现身。次句一切获安乐。世间。即一切也。无尽乐。总显也。谓佛现於世。足履影覆。若在人天。现增快乐。若在下苦。七日之中身心安乐。乃至终获涅盘之乐。故云无尽。次句。别示出世因果之乐。先因后果。先世后出世。皆次第义。又总取偈意。佛身清净。是解脱因。生无尽乐。是解脱果。世无尽乐。又解脱因。能现净身。又解脱果。又佛身清净是乐见因。乐见即为清净身果。众生乐见是安乐因。无尽安乐是乐见果。无尽安乐是净身因。能现净业是无尽果。如是展转因果。名次第成。
众生迷惑常流转(至)师子幢王能演畅。
初二句。宝所济机。坚谓难坏。密谓无隙间。无空处智不得生。次句正散宝也。
如来普现妙色身(至)妙音如是观於佛。
结句应云普放宝光如是见。而云妙音。译者之误。妙音。属前师子幢故。
大智方便无量门(至)此金刚幢善观察。
初二句。法水普滋。次句。道树普荣也。又方便多门。是开权也。入菩提行。是显实也。种种方便但为一乘。是普滋也。
一剎那中百千劫(至)此乐庄严之解脱。
初二句佛境也。次句安乐也。佛力能现。无所动者。遮妄见也。非促多劫就一剎那。非展剎那受於多劫。本相如故。名无所动。随应度者。佛力令见。
△二鸠茶王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增长鸠盘茶王得灭一切冤害力解脱门。
即南方天王。谓内惑外雠。皆名冤害。安住忍力。并能伏之。
龙主鸠盘茶王得修习无边行门海解脱门。
二利之行。趣果曰门。深广难穷。名无边海。
庄严幢鸠盘茶王得知一切众生心所乐解脱门。
知其现欲。如应化伏。
饶益行鸠盘茶王(至)大光明所作业解脱门。
钝识者。现之以通。利智者。示之以法。徧世多劫。名普成就。并如虚空。故云清净。俱能照世。即是光明。三轮化生。是所作业。
可怖畏鸠盘茶王(至)安隐无畏道解脱门。
世间惑苦。可畏不安。菩提涅盘。安隐无畏。万行为其因道。则畏灭果成矣。
妙庄严鸠盘茶王得消竭一切众生爱欲海解脱门。
爱欲漂流。深广如海。智日赫照。则妄竭真明。
高峰慧鸠盘茶王得普现诸趣光明云解脱门。
谓於诸趣普现身云。曜通明等之电光也。
勇健臂鸠盘茶王得普放光明灭如山重障解脱门。
身智光明。遣除二障。
无边净华眼鸠盘茶王(至)不退转大悲藏解脱门。
多劫修悲。究竟灭苦。为不退转。悲多方便。故复名藏。为安众生。所以开示。
广大面鸠盘茶王得普现诸趣流转身解脱门。
称性神通。无来去而流转。
△二偈颂赞佛。
尔时增长鸠盘茶王(至)而说颂言。
成就忍力世导师(至)是故其身最严净。
通明。佛已灭冕。冕之大者。莫越憍慢。有之则卑陋。灭之则端严。
佛昔普修诸行海(至)可畏能观此法门。
上四可知。
欲海漂沦具众苦(至)此妙庄严之所悟。
初句欲海。欲为苦本。云具众苦。次二句消竭。既欲恶止。当说善行。
佛身普应无不见(至)如是法门高慧入。
初句普现身云。次句明等电光。故云种种。次句兼明雷雨。雷有二义。一远震。二发生。谓蛰虫发动。草木发萌。圆音之雷。可以思准。
清净光明不唐发(至)此广面王心所了。
△三龙王众。准偈及梵本。皆有十一。长行脱第五。但有十法。初长行得法。
复次毗楼博叉龙王(至)示现无量众生身解脱门。
初一即西方天王。法门及第二。如偈当释。
云音幢龙王(至)说佛无边名号海解脱门。
与偈文通有六义。一诸趣。是化处。二净音。是化具。三佛名。是化法。四神通。是化本。五众生。是化机。六随乐。是化意。
焰口龙王得普现无边佛世界建立差别解脱门。
谓一毛普现无边依正。以毛称性能广容故。广容即是普徧故。能现之佛。还自住於毛孔所现剎中。能所无杂。依正区分。大小宛然。名建立差别。五静法云。准梵本。有焰龙王。得一切众生瞋痴盖缠如来慈愍令除灭解脱门。谓大慈居怀。则三毒俱灭。然有本云。焰口龙王。得普现无边佛世界建立差别解脱门。今依有本。建立差别者。随机化故。
云幢龙王得开示一切众生大喜乐福德海解脱门。
佛大慈悲。是福德海。二资粮满。然后得故。众生慈福。即是百川。佛毛示现。以表同体。既知同体。自然朝宗。因示悟入故。得大喜乐。
德叉迦龙王(至)灭除一切怖畏解脱门。
慈音智俱。故云清净。净无贪爱。何畏何忧。
无边步龙王(至)佛色身及住劫次第解脱门。
谓於身中。现身土也。
清净色速疾龙王(至)大爱乐欢喜海解脱门。
观佛昔行深广故。爱乐欢喜。海言通二。谓欢喜。供养。
普行大音龙王(至)悦意无碍音解脱门。
为众演音。故云示现。音有四义。一类多。谓一切。二普徧。谓平等。三称根清雅。故云悦意。四一音随类。故云无碍。无碍即方便也。
无热恼龙王(至)灭一切世间苦解脱门。
谓此无热龙。住清凉池。出香美水。流注四海。导引百川。时布慈云。降澍甘泽。是故能灭诸世间苦。
△二偈颂赞佛。
尔时毗楼博叉龙王(至)而说颂言。
偈有十一。
汝观如来法常尔(至)拔彼畏涂沦坠者。
诸龙有四热恼。名炽然苦。今并有治。一金翅所食苦。初句为治。以观佛法。同三归故。二行欲时。复本身苦。三鳞甲细虫苦。并第二句为治。学佛等利故。四热砂着身苦。后二句为治。以不堪虫痒。热砂中[马*展]。今大慈哀愍。故能治之。有说。四苦无鳞甲细虫。而有风吹宝衣露身之苦。亦以第二句治之。就龙且说龙趣。末句约佛通拔畏涂。
一切众生种种别(至)婆竭如是观於佛。
此就佛论示现。前约龙云能转。又前一念时促。今一毛处小。二文影略。
佛以神通无限力(至)无热大龙能悟此。
余九可知。但第五偈。即前所脱。
△四夜叉众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毗沙门夜叉王(至)救护恶众生解脱门。
即北方天王。得以无边等者。谓善者自乐。不待加哀。恶者必苦。心则偏重。巧救多门。故云无边。又此天。能伏恶鬼。令不犯众生。是救护也。
自在音夜叉王得普观察众生方便救护解脱门。
智观悲救。救苦护善。不滞空有。故云方便。
严持器仗夜叉王(至)一切甚羸恶众生解脱门。
恶业障重。名甚羸恶。又羸无善力。谓一阐提。恶即弊恶。谤方等经者。明示妙理。是谓资益。
大智慧夜叉王得称扬一切圣功德海解脱门。
仿佛叹佛。得名闻果。
焰眼主夜叉王得普观察一切众生大悲智解脱门。
悲智二照。合为一心。与法身俱。故恒观察。
金刚眼夜叉王(至)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解脱门。
妙音说法。利益多端。唯应度者。声暨能益。
勇健臂夜叉王得普入一切诸法义解脱门。
教广理深。一句能演。即是普入。
勇敌大军夜叉王(至)令住於道无空过者解脱门。
令物离邪。则能住正。为守护矣。然住正道者。则不分别是邪是正。云不思议。
富财夜叉王(至)令恒受快乐解脱门。
集福德因。受快乐果。由身智光得增长也。
力坏高山夜叉王(至)出生佛力智光明解脱门。
念佛修因。生十力果。天未证极。故云随顺。
△二偈颂赞佛。
尔时多门大夜叉王(至)而说颂言。
众生罪恶深可怖(至)此高幢王所了知。
偈十。文显可知。
△五摩睺罗伽众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善慧摩睺罗伽王(至)令众生集功德解脱门。
普现威光。名为神通。不动性净示涅盘因。故云方便。依因集德。必得无依涅盘。
净威音摩睺罗伽王(至)得清凉悦乐解脱门。
除惑契寂。是清凉因。清凉悦乐。是涅盘果。
胜悲庄严髻摩睺罗伽王(至)入清净法解脱门。
善者善之。不善者。佛示善之。善觉示亡。乃入本净。
妙目主摩睺罗伽王(至)福德自在平等相解脱门。
福非福相。染不可着。非福现福。名自在相。佛佛无二。是平等相。
灯幢摩睺罗伽王(至)令离黑暗怖畏道解脱门。
无智黑因。如灯开示。怖畏苦果。如幢为归。
最胜光明幢摩睺罗伽王(至)生欢喜解脱门。
以知佛德同空。齐己一性。故欢喜也。
师子臆摩睺罗伽王(至)救护主解脱门。
见理决断。闻深不怖。闻浅不疑。闻非深非浅。意而有勇。八风不倾。为勇猛力。既以自正。必能正他。为救护主。
众妙庄严音摩睺罗伽王(至)生无边喜乐解脱门。
往修喜因故。见念皆喜。
须弥臆摩睺罗伽王(至)到彼岸满足解脱门。
见理智成。则缘不动。智为行本。诸度悉圆。亦犹海纳百川。更不流矣。
可爱乐光明摩睺罗伽王(至)开示平等道解脱门。
开生等理。示佛等应。破情不等。令悟性等。为平等道。
△二偈颂赞佛。
尔时善慧威光摩睺罗伽(至)而说颂言。
汝观如来性清净(至)此妙光明能善入。
十偈如次。文显可知。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八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九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第六紧那罗王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善慧光明天(至)得普生一切喜乐业解脱门。
世喜乐业。皆因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