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佛祖统纪

续藏经 释氏通鉴
 宋 本觉编集
  
  释氏通鉴序

  吾佛世尊。五时演教。末上拈华。傥非迦叶破颜阿难结集。则五千四十八卷。正法眼藏。涅盘妙心。皆成湮没。俾历劫众生。堕在颠崖苦海中。无由出离。自佛法流通之后。如大海水。随其限量。无不沾足。后世於经论之外。则有法苑珠林。高僧传。五灯录。弘明集。正宗记。僧宝传。林间录。宗门统要。大惠武库。此皆果位中人出来。发挥黄面老子骨髓。使大根大器之人。一闻千悟。立地成佛。至则至矣。括山一庵觉首座。自小披缁。气骨不俗。穷探经论。深造禅观。而有自得之妙。针札古人不到处。悯诸经史传录编年。前后不相联贯。不便观览。与夫历代神异。隐而不显者。旁求广索。继晷焚膏。集成一部。目曰释氏通鉴。又复捐赀锓梓。以晓后来。若非宿有灵骨。岂能如此用心哉。同志君子。欲观古今诸圣诸贤诸祖诸师出处事迹。须先阅此集。如登须弥山顶。四天下暸然在目。方知此集立志颇勤。为益不小。老僧览毕。自甘退身三步。着数语涴於编末云。
  时咸淳六年菊节  荐福用错师异书

  释氏通鉴序

  大凡入道之士。其信根欲固。其愿力欲弘。此欵启之士。最难与入道也。盖道有宗主有羽翼。宗主则如来。以一人任之而有余。若夫羽翼。则今古圣贤。以千百人为之。而犹恐不足。故夫应迹西天。示形东土。自三十三祖而外。种种化现。或实或权。不思不议。不可得而条悉缕纪者。皆如来之嗣孙。正教之轨躅也。即枚举一二人。犹令人闻风兴起。而一庵觉上人。作释氏通鉴。仿儒书编年之例。起周昭王甲寅。止后周恭帝庚申。上下凡一千九百三十年。诸祖诸师。备载罔佚。其搜罗甚富。其采集甚勤。此三雍四库所未收。大酉琅嬛所未见也。嗟夫瓶盘钗钏无非真金。圭璧琮璜无非宝玉。根条干节无非栴檀。缁素玄黄无非调御。余友蓝翰卿。曩获宋本於荆楚。以为异书。甚是秘吝。会翰卿即世。家君为之经纪其事。诸孤远将遗书见畀。怳若优昙钵罗华再见。第其书。间有豕渡之讹。兼历年既久。纸渝墨落。不无脱漏。适余养痾山中。却扫多暇。日检经藏。更为较雠。冗者芟之。遗者补之。讹者正之。疑者阙之。又参之传记。询诸善知识。始称完帙。敢为帐中之秘。当图名山之藏。敬付剞劂。愿与同怀之士。咸成得道之因云耳。
  天启丙寅佛出世日羼提居士 毕熙志 敬书

  释氏通鉴序

  史家者流。不出编年列传二体。左丘公谷因经为传。编年成书。龙门以下历代之史。皆从列传。司马文正公着通鉴一编。取法左氏。上下数千载。前后数十朝。禅代废兴存亡。贤否得失。一开卷得其大都。读史者善之。慨自纪载兴而编年易。事词胜而道法衰。吾不能为史讳矣。然史不独可为儒家之用也。大藏五千余函。其书三乘。浮于惠子五车。腾法东来。名流结集。又复日滋。惟是出世之旨。劫初之音。未易窥藩。而金萹浩博。瑶函稠迭。几为海若之观。初机之人信根未固。有望崕而返耳。有宋括山觉禅师。裒集释典。演以儒文。用司马法。着释氏通鉴。自西周迄于五季。圣谛神踪。网罗无佚。非经非疏。别为一体。古德机锋相触。所谓要妙言无义语。错见其间。盖理魔事障。既已双遣。而渊旨灵文。两臻其奥。洵释门之良史才。而竺坟之大宝筏也。儿子熙志年来卧痾。澡心学佛。日检大藏。手不释局。偶得此宋板遗编於闽人蓝翰卿。宝为昙华。共谋纂枣。使诸慕道者。得睹历代圣贤标灵显异。知其用心。总为宗主羽翼。共明此一大事因缘。普度有情。咸登正觉。因而植决定信。发广大愿。荷担如来无上菩提。即是诸祖诸师出现于世矣。昔王荆公以误解三昧字。为释门所讥。而王弇州不得频婆末利花果二字义久之。於翻译名义集考出。自谓若获真珠船者。信乎史鉴之不可已也。矧释氏十方调御。三乘汲引。其言竑大而可惊。厥轨清邈而难蹈。若非大书特书。犹如反鉴索照。然则是书也。固前修超凡证圣之谱。亦前代善败得失之林也。殆足传灯延光弘明。而超乘珠林宝训诸帙矣。
  大明天启岁在丙寅重九日新都毕抵康孟矦撰

  历代编年释氏通鉴采摭经传录

佛书
  五灯录  佛运统纪  梵王问佛经  释迦谭  祖琇通论  涅盘前后分  育王传  义楚六帖  开皇三宝纪  高僧传  法苑珠林  三宝感通录  僧宝传  翻译名义  宗炳明佛论  弘明集  大藏一览  舍利感应记  延光集  释迦方志  华严证验集  会宗集  佛道论衡  金刚感应集  苇江集  隐子论髓  净土感应集  通明集  禅苑联芳  观音感应集  寒山集  龙湖行状  慈恩法师传  辨正论  冷斋夜话  佛法大明录  坛经记  禅林宝训  吕(夏卿)金刚序  定光记  云卧纪谈  慈云行业记  译经记  丛林盛事  传法正宗记  北山录  宗门统要  泗洲显化传  雪峰录  大慧武军  释门自镜录  林间录  大慧年谱  道澄评谤书  罗湖录  庞居士录  张无尽语录  诸语录  傅大士录

儒书
  通鉴  周书异记  胡氏咏史诗  列子  太平盛典  通鉴长编  汉书  方舆胜览  柳子厚文集  晋书  事文类聚  圣宋文海  魏书  玉壶清话  王荆公文集  南北史  云斋新说  欧公归田录  旧唐史  明皇杂录  杨文公谈苑  文中子  韩子外传  苏东坡诗注  本草序  皇朝通鉴  东坡大全集  长乐集  皇朝备要  苏栾栾城文集  庐山记  皇朝类苑  石林避暑录  括叶编  湘山野录  能改斋谩录  括苍记  挥麈谈录  沈存中笔谈  夷坚志  刘斧摭遗  李泰伯文集  乐善录  欧阳外传

道书
  神仙传  梓潼化书  平叔悟真篇
  历代编年释氏通鉴目录

卷之一
周 昭王甲寅(止)赧王乙巳 共七百七十二年
  世尊  西天初祖  二祖  育王塔  三祖  四祖  五祖  文殊化雪山仙  六祖  梓潼闻法  老子  七祖  孔子  八祖  九祖  列子议圣  无着天亲  十祖  十一祖  十二祖  十三祖

秦 昭襄王丙午(止)二世甲午 共四十九年
  室利防  十四祖

西汉 高祖乙未(止)更始甲申 共二百三十年
  十五祖  十六祖化难提  霍去病获金人  张骞知有佛教  黑灰问胡道人  十六祖付法  十七祖  刘向见有佛经  十八祖  景宪得佛经  十九祖

  后汉 光武乙酉(止)丁巳 共三十三年

卷之二
后汉 明帝戊午(止)献帝己亥 共一百六十二年
  梓潼遇佛  帝梦金人  腾兰至  道士以火试经  二十祖  凤雀瑞  二十一祖  安世高  铸金像  二十二祖  竺佛朔  帝饭僧营供  安玄佛  支谶支曜康巨  牟子  千岁掌  猛详大力昙果  二十三祖

三国 魏高祖庚子(止)元帝甲申 共四十五年
  支谦  维祇难竺律炎  曹子建  僧会  阚泽  二十四祖  昙柯迦罗  僧铠  昙无德昙谛  支疆梁楼  朱士衡  竺律炎

西晋 世祖乙酉(止)愍帝丙子 共五十二年
  孙皓  竺法护  揵陀勒  述谷寺  阙公则  明州塔  抵世常  放光经  无叉罗  耆域  诃罗竭  支孝龙  白法祖  法钦  法炬  安慧则  佛图澄(庚午甲戌)  聂承远道真  松江像
卷之三
东晋 元帝丁丑(止)恭帝庚申 共一百四年
  元帝(丁丑止壬午)  竺潜(丁丑止甲戌)  僧敷  尸梨密多  明帝(癸未)  佛图澄(辛巳止戊申)  法乘  二十五祖  太宁像  高悝像(己丑止壬申)  僧渊阳度  董吉  于法兰  于道邃  康法邃  支道根  竺法雅  滕并  王导  道宝  庾氷议拜  尼净检  何准  法慧  单道开(乙巳丁未己未)  何充  竺佛调  荆州金像  僧朗(辛亥己巳庚子)  支遁(壬子丙寅)  竺法崇  帛法桥  道安(乙卯癸酉己卯壬午乙酉)  竺法汰(丁巳辛未丁亥)  孙绰  帛僧光  于法开(辛酉乙丑)  僧度  慧受  昙摩持  道猷(丁卯癸未壬辰)  慧常  王珣  桓温  简文帝(辛未壬申)  鸠摩佛提  许询  竺法旷(辛未丙子壬寅)  支施仑  孝武帝(癸酉止丙申)  竺法义  支昙钥  竺法念(又佛念)  慧永(丁丑甲寅)  竺道壹  法遇  涉公  昙摩蜱  昙无兰  远法师(甲申止乙卯)  魏太祖(丙戌止戊申)  昙摩难提  郄超  二十六祖  僧富  僧伽提婆(己丑辛卯丁酉)  道敬(辛卯庚申)  迦留陀伽  圣坚  谢灵运(癸巳又宋癸酉)  僧伽跋澄  慧嵬  僧导(乙未庚申)  昙微  法果(丙申乙卯己未)  康道和  安帝(丁酉止戊午)  桓元(丁酉壬寅癸卯甲辰)  开达  昙摩耶舍(己亥甲寅)  法显(己亥甲寅乙卯己未)  慧持(己亥壬子)  鸠摩罗什(辛丑止癸丑)  昙霍  柸度(辛丑丙寅)  道龚等(壬寅又宋庚申)  昙邕  智猛(甲辰己巳)  弗若多罗  僧[(丰*力)/石]迁敛斌  睿融肇(乙巳又癸丑甲寅)  王谧  师子玉像  佛驮跋陀(丙午戊午庚申己巳)  陶潜(丁未庚戌宋丁卯)  佛陀耶舍(丁未庚戌癸丑甲寅)  卑摩罗叉  魏太宗(己酉止癸亥)刘程之  昙谛  慧虔  昙无谶(壬子止宋癸酉八事)  法进  僧慧  郭宣  法安  道恒  道标  僧群  僧洪  昙常  张野  慧义  法力  难提  昙兰
卷之四
宋 高祖庚申(止)顺帝己未 共六十年
  宋高祖(庚申止壬戌)  昙无竭(庚申甲申)  法和  道生公(壬戌壬申)  周续之张诠  崔浩(癸亥丙戌庚寅)  孙道德  佛驮什  宋文帝(甲子止癸巳)  魏太武(甲子止壬辰)  昙顺  夏勃勃  刘式之  惠琳  谢晦  智严  元高(丁卯甲申)  昙始(丁卯辛卯)  慧观(丁卯丙子)  昙良耶舍  道冏(戌辰己卯)  凉蒙逊(晋壬子止宋癸酉)  僧苞  求那跋摩(庚午辛未癸未)  蒲坂寺像  尼智通  僧弼  僧伽跋摩(甲戌壬午)  僧罗多哆  法纲  慧静  沮渠京声  慧睿  道炳  昙摩密多  求那陀罗(乙亥止戊申共七事)  孙彦曾  张定妹  僧亮  法盛  道泰  浮陀跋摩  罗顺  灵彻  慧光  法喜  昙诜  伊叶波罗  僧伽达多  昙摩密多  慧严  昙觉  惠基(丁亥丙子)  宗炳雷次宗  法朗  法瑗(戊子戊申)  宝云  王元谟  慧绍  魏高宗(壬辰止乙巳)  宋武帝(甲午止甲辰)  普明  道猷(丙子乙未)  宝亮(乙未戊辰)  僧瑜  元畅(丙申庚子己未甲子乙丑)  二十七祖  惠简  僧诠  昙宗  道汪  僧庆  道温  功德直  僧镜  慧通  僧远(壬寅甲子)  法瑶  昙曜  慧益  僧璩  阿那摩低  慧果  慧亮  宋太宗(乙巳止壬子)  魏显祖(丙午止辛亥)  僧瑾  宝志(丙午己巳癸酉壬辰癸未乙酉丙戌丁亥戊子甲午)  道猛  智林  周颙(丁未丁卯)  弘充  超进  赵泰  何敬叔  魏文常(辛亥止己卯)  吉迦夜  邵硕  昙斌  顾欢

齐 太祖己未止和帝壬午 共二十四年
  齐太祖(己未止壬戌)  彭城像  王琰  僧慧(庚申丙寅)  番禺像  僧显  僧渊  道慧  阉官生须  昙摩伽耶舍  行远  武常(壬戌止癸酉)  太子舍身  竟陵王(癸亥庚午)  僧锺(癸亥己巳)  法献  法度  江石像  僧岫  慧敝  弘明  交珠像  净度  昙度  道盛  普恒  僧跋陀罗  僧逞  瑞石  法匮  达摩摩提  法道  慧次  慧隆  应统  求那毗地  何点(壬申梁甲申)  超辨  昙超  慧纪  僧辨  僧柔  慧约(甲戌梁壬午壬辰己亥癸卯壬子乙卯丙辰)  何胤(乙亥梁癸卯)  慧安  道登  刘虬  僧宗  明帝(甲戌止戊寅)  傅大士(丁丑壬辰庚子戊申甲寅庚申甲子辛巳己丑)  僧景  法云(丁丑癸未戊子乙巳己丑)  佛陀  法安  法愿  僧印  慧通  魏世宗(己卯止乙未)  法绍(法度)  僧侯  僧惠  东昏侯  慧球  智称
卷之五
梁 武帝壬午(止)敬帝丁丑 共五十六年
  梁武帝(壬午止己巳)  慧超(壬午丙午)  求那毗地  智药  云光  曼陀罗  郗氏  舍老子之道  僧盛  道欢  帝铸像  建水陆斋  江泌女  僧融  昙摩流支(乙酉丁亥)  僧旻(丙戌丁亥戊子己亥丁未)  僧养(丙戌壬寅)  香阇梨  智顺  惠韶  法宠(戊子甲辰)  勒那摩提(戊子癸巳)  菩提流支(戊子癸巳乙卯)  宝亮  法悦铸像  宝唱(庚寅丙申丁酉戊戌)  志湛  法通  僧绍  魏明常(乙未止戊申)  何规  惠集  智藏(乙未辛丑壬寅)  明达  隐岳石像  魏太后(丙申己亥壬寅)  昙斐  僧佑  嵩头陀(戊戌己亥戊子)  慧弥  惠皎  道琳  慧达  道仙  魏劾化胡之妄  达磨(庚子乙巳己酉)  明徽  明彻  阮孝绪  僧副  二祖(甲辰庚辰癸丑)  明琛  佛陀扇多(乙巳己未)  昭明太子(丙午辛亥)  慧超  道穆  魏庄帝(戊申止辛亥)  庾诜  僧照  魏武帝(壬子止甲寅)  僧稠(壬子壬申庚辰)  魏文帝(乙卯止辛未)  刘勰  宇文泰(丙辰乙丑)  植相  高王观音经  惠集陶隐居  月婆首那(戊午丙寅乙酉)  道臻  僧林  毗目智仙  昙鸾  般若流支  尚圆  杜弼  僧妙  石影像  真谛(戊辰辛未壬申戊寅己丑)  梁简文帝(己巳止辛未)  法聪  齐文宣帝(庚午止己卯)  那连耶舍(庚午丁丑)  梁元帝(壬申止申戌)  陆法和(癸酉乙亥)  白虎山圣  思大禅师(申戌丁亥丁西)  慧善  僧实(申戌癸未)  重云殿像(甲戌己卯)  梁敬帝(乙亥止丁丑)  齐无道士  僧达  真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