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史传部
- 禅宗
- 黔南会灯录
黔南会灯录
上堂。春光满目。人境纷纭。不识死中得活。奚言超凡入圣。且二边不住。中道不安。如何委悉。玉蝶穿花零碎锦。金莺掷柳乱垂丝。
立秋上堂。以拄杖竖起云。一尘起大地收。佛眼觑不见。放下杖云。一叶落天下秋。海口莫能宣。且道。如何话会。抚掌呵呵云。燎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喝一喝下座。
师诞日上堂。以拄杖作钓势云。数十年来游五湖。烟波江上踏横芦。而今四海澄清日。钓取金鳞看有无。僧问。海屋添筹人间事。延生一句意如何。师云。金丹不属五形炼。玉液原非八石成。乃云。今岁老僧五十五。逢人定不从头数。因甚不数。分明五四三二一。那管金木水火土。惟有杖头不等闲。当阳击碎虚空鼓。识得山僧今诞辰。三世诸佛悉皆普。其或未能。年来屈指二三千。春到寒食一百五。
上堂。行棒行喝。点破顶[宁*页]一着。搬石运土。筑起门墙半垛。象骨辊球。家风卖尽冷如秋。禾山打鼓。报与诸人莫莽卤。沩岭牧牛。一声麦笛唤回头。玄沙猛虎。几个男儿作得主。吃茶赵州。何须特地逞风流。面壁鲁祖。不必女娲炼石补。怎似老云门。看来也是弄精魂。腊月二十五。甜者甜兮苦者苦。参。
住贵州大兴禅寺。门人湘颕请上堂。远问近对。无非妄情卜度。举东明西。犹涉意识廉纤。到者里。不可以智知。不可以意识。有时拈起也。一人高拱无为。十方坐断。有时放下也。万民欣歌有道。四海无虞。正恁么时。不惟封疆万里。眼盖乾坤。且不落凡圣一句。作么生道。过现未来同种智。万象森罗笑点头。掷拄杖下座。
清镇九龙云天燕居申禅师
蜀之李氏子。十九岁。礼大休仙法师出家。习讲业。后访高原。精唯识楞伽并相宗诸要。因在合阳染病。矢志必欲了明大事。病愈隐忠南吊岩山住静。闻破祖自浙回川。直往亲觐。凡悟入省见机缘。在破祖章中。承祖印证之后。适乱入黔。寓居会城大兴禅寺。次建清镇之九龙。后迁平越之福泉。其余僦居开法之所。罔计其数。
上堂。诸方开堂有法说。山僧开堂无法说。有法说。鹫岭拈来无处着。无法说。座上炉烟飘屋角。日间浩浩摘杨花。夜里明明听鼠嚼。於此会得。不受颟顸。其或未然。看取注脚。以拄杖卓一卓下座。
制日上堂。五里亭。十里铺。夜则明行昼暗度。任是铜头铁额来。顶门一击全身露。今则坐筹围幄之中。决胜八方之路。且如保民庇国一句。作么生道。良久云。边邦宁静干戈息。万里歌谣乐太平。
上堂。诸人有宝。用得极熟。在空满空。在谷满谷。动静忙闲。头出头没。四众者念佛持经。五荤者饮酒食肉。两个看来。斤两咸足。山僧日用只如斯。荷叶为衣璎珞粥。尽力一句道将来。不过寻常咄咄咄。
上堂。未曾开口。舌头已遍三千。更觅言诠。犹是画蛇添足。何如乐则欢喜苦则哭。许多痴人向外寻。寻到驴年没下落。屈屈屈。不特有情有知。要且无情成佛。大众且道。无情如何成佛。香炉石磬丹墀走。瓦砾泥团跳上堂。
上堂。有时晴有时雨。有时睡有时起。有时呷饭。有时屙屎。拟议思量。白云万里。
上堂。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溪西鸡齐啼。屋北鹿独宿。现前人天与魔佛。一棒当头痛彻骨。倒腹倾肠。翻成亵渎。良久云。苍天苍天。
上堂。进前一步太过。退后一步不及。引而不发。箭箭中的。直饶释迦老人。未免以舌挂壁。无边香水海。向耳畔倾。尽大地拈来。向脚尖踢。其中一点自天然。牧童牛背横吹笛。
住平越福泉山。上堂。[蓝*毛][蓝*毛]毵毵。磊磊落落。说则不闻。闻则不说。高山流水兮。若个知音。下里巴歌兮。尽成雅曲。山僧终日口喃喃。其奈尔曹听不熟。听得熟。三十拄杖打。得头破血出。
上堂。或时风或时雪。大冶红炉分外热。触之则燎却面门。背之则寒飕冷铁。於此会得。阿弥陀佛与释迦牟尼。聚首同参。其或未然。未免脑后着楔。
上堂。人人有个目前机。只为寻常放过伊。毋负我侬千古意。得偷闲处略提撕。且道。作么生提撕。良久云。天晴放火山头黑。下雨寻牛两脚泥。
上堂。洪炉冶鞴好添煤。钝铁顽铜运得来。铸就金钟三尺口。龙山一撞响如雷。且如龙山寺未撞钟时。栖贤寺里。三五百人。还有闻钟者么。良久云。筯头碗底分明道。只恐人聋不解闻。
上堂。无量法门频举出。百千三昧就中看。花簇簇锦攒攒。只是无容正眼看。看得圆全少半边。既是圆全。因甚少半边。参。
上堂。口说话鼻出息。眼见耳闻无了日。饶他伎俩问得来。只要一个拳头疾。能治野狐精。能使参禅毕。尽情道出告诸人。试问诸人识不识。识则快活平生。不识则昏迷苦极。
上堂。在儒习儒。在佛习佛。动止施为。何所不足。百千万劫只如斯。任是神通跳不出。直饶跳得出。鸟倦还归树里宿。
上堂。本无正本无邪。何用堤防试镆铘。摸着秤锤着实冷。也须随分纳些些。
上堂。过去已过去。未来尚未来。惟有今日事。徘徊梦眼开。君不见古苍苔。多少行人尽活埋。
紫竹灵隐印文禅师
谢知事上堂。烹佛炼祖。须假作家钳锤。扶宗荷教。倚仗本分弟兄。交加肘臂。互唤主宾。知音明眼。相照同心。统三界以为家。作四生之依怙。可以发大机施大用。起祥云布瑞气。令满堂大众。个个如龙似虎。人人玉转珠回。到者里。不惟扶竖宗乘。亦乃流通正眼。既然如此。且道。烹佛炼祖。意作么生。击碎骊龙明月珠。敲出凤凰五色髓。
因事解制上堂。法爱最难别。其如世道何。他年同聚首。古镜复重磨。暖瓶连雪水。鸣锡带风多。满堂龙象客。暂度别山阿。且道。即今圣制告圆。庆赏一句作么生道。长将日月为天眼。踏破乾坤脚底宽。
黄平九龙半云慧禅师
吉安罗氏子。幼失恃怙。七岁。伊族送普陀山万福堂。礼月清披剃。十八岁。在本山圆具。发心遍参。师志愿多重修持。所以到处以行务为先。至双桂参破祖。充水头。机缘相契。承祖印可。后人黔克苦。建丛林十有余所。惟九龙颇称意。故归九龙示寂。世寿七十五。僧腊六十八。
上堂。拈起拄杖云。者木上座。相伴老僧。二三十年来。穿云渡水。共历艰辛。有时稳坐家堂。藉他撑门拄户。有时惯熟露布。凭渠打雨敲风。今日岂肯吝施方便。画一画云。画断千差无异路。卓一卓云。等闲卓破上头关。喝一喝下座。
上堂。卓拄杖一下云。山僧惟凭此棒。要绝诸人伎俩。当下断却命根。作个诸方榜样。如上祖师心印。教外传来。似铁牛之状。年印月印。日印时印。良久云。今日尽情托开。与汝诸人印证。咦。切忌错认。
临济三十三世天童第三代破山下
象崖珽禅师法嗣
永宁中和云腹智禅师
蜀之顺庆李氏子。母何氏。夜梦僧托钵入门。觉而生。於本境水月庵。礼六度剃染。因听绳朴法师讲法华经。至若坐若经行处。顿启疑情。始参含璞未契。后参象崖和尚印可。出世住蜀之三圣悟灯。黔之云归清凉长寿复兴永宁中和。入楚因由不赘。
上堂。竖拂子云。祖师心印。状似铁牛之机。印泥印水印空。乃至森罗万象。无不印之。即今清凉。四众临筵。人天普集。且道。还在祖师心印里么。若也会得。不劳弹指。楼阁门开。百千善财。一齐敬礼。其或未然。一片白云横谷口。许多归鸟尽迷巢。喝一喝下座。
元旦上堂。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君王得一天下太平。衲僧得一海众云臻。遂顾视左右云。且道一作么生得。喝一喝下座。
上堂。问清光照眼似迷家。明白转身还堕位。且道。过在於何。师云。领取三十拄杖。僧拟议。师便打。乃云。炉鞴重开。镕凡铸圣。钳锤再举。点铁成金。若是当炉不避火底衲僧。向者里。镕作一团。炼成一片。正法眼直下开明。秘密藏通身突露。不枉请主添煤添炭。山僧扇风扇火。其或未然。巧匠炉边钝铁多。
朔日上堂。举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乃顾视左右。震威一喝云。诸人者还识得一么。若识得一。百千诸佛体共生。三才四相从此出。复喝一喝下座。
上堂。豁开顶门正眼。放出当阳铁鹞。一任南北东西。管教随流得妙。是则是。忽遇卒风暴雨时。又作么生回避。切莫将身潜古庙。喝一喝下座。
师诞日上堂。未知生焉知死。死即生生即死。生死直教彻到底。惊起长空铁鹞儿。吞却门前石狮子。且不涉生死一句。作么生道。虚空卓立五须弥。喝一喝下座。
上堂。昨夜三十日。今朝是新年。鼓乐喧天地。人人尽歌欢。就里有一人。不随声色转。不逐四时迁。且道。是那一人。遂掷下拄杖云。参。
解制。东风解冻艹萌芽。行脚衲僧乱似麻。带水拖泥蓦直去。阿谁当道摘杨花。遂拈拄杖召众云。即今莫有摘杨花底么。出来试道道看。时有僧出礼拜。师一齐打散。归方丈。
开州龙音余山瑞禅师
西蜀王氏子。母张氏。十六岁。於本境奉圣寺。礼惟远祝发。随远赴讲席。听楞严经。至七处征心八还辩见处。忽起疑情。便辞出关。至楚之承天吉祥寺。参一老宿。宿示遍参。师礼退。游江西。至庐山。参慧灯静主。缘不相契。往浙之径山。参语风。又至天台。参大道法师。道指参天童密祖。依祖圆具。后参瑞光顶目。勤务三载。亦不契。方辞归里。参象崖和尚印可。后住黔之龙音崇宁。粤之华林。滇之报恩慈光狮云鹿苑指林慧光正续常乐。复终於报恩。
上堂。几天阴雨几天晴。为道求师访百城。要会毗卢无相印。千峰顶上出头行。德山曹洞沩仰云门。济宗玄要。夺境夺人。辊球打鼓。忏罪安心。乾屎橛麻三斤。草鞋踏雪人人见。竹枝敲云几个闻。直饶临风快便。未免拂迹成痕。个中若有白眉客。何须费我顶门针。喝一喝。
上堂。名不得状不得。晓嶂四青孤月白。砧杵声声到枕寒。最怜千里未归客。举拄杖云。唤作拄杖则触。不唤作拄杖则背。不得有语。不得无语。摆手出潼关。山僧不再举。喝一喝云。推倒面前须弥山。鞭起石龙能作雨。
上堂。到山贫骨劲。抵志清标洁。瓮牖度凉风绳枢穿晓月。耳听之而为声。目视之而成色。该万变而有余。会殊途以同辙。猢狲天半搅银河。触倒东华一个缺。喝云。十字一直一横。莫道山僧扯白。
上堂。正位来偏位来。金楼玉宇夜生苔。眼前色耳畔声。古寺敲钟月正明。伶俐衲僧颟不得。也隔乡关半日程。拈起杖云。惟有拄杖子。横竖握权衡。卓一卓下座。
上堂。超言象外。不涉寰中。发箭锋机。揽括利器。睦州现成公案。岂为独接云门。黄龙室内三关。至今奔走衲子。要会便会。眨眼成盲。以拄杖击案云。不是知音。徒劳侧耳。
思南海云纯一源禅师
蜀之赵氏子。母杨氏。七岁送本境南华寺剃染。参黄檗象崖和尚印可。住黔之海云寺。
上堂。十虚融摄。正眼洞明。八表升平。圆机独运。万象不能藏覆。千圣无以拟伦。明明绝承当。历历无回互。拈起也天回地转。放下也艹偃风行。弘开一道神光。不落见闻知觉。正恁么时。家邦稳密则且置。祇如拈香报国一句。作么生道。万里山河归有道。十方世界乐无为。
上堂。目击尘尘剎剎。同居华藏海中。顶门密密堂堂。浑是无生法象。所以拈一茎艹。现丈六身。吹一布毛。传正法眼。离无离有。绝圣绝凡。八字打开。分明显示。还委悉么。举拂子云。东方妙喜世界。也不离个里。西方极乐世界。也不离个里。上方兜率世界。也不离个里。如是则一处通。百处千处一时通。一处圆。千处万处一时圆。且不离本有一句。作么生道。良久云。念念不迁仁德重。朝朝常共野云闲。
上堂。海云鼓浪。虎水扬尘。眼德似震雷霆。耳观如张锦绣。三百六十骨节。一一现无边妙身。八万四千毛端。头头彰宝王剎海。不是神通妙用。亦非法尔如然。苟能千眼顿开。直下十方坐断。且超然独脱一句。作么生道。良久击拂子云。试玉须经火。求珠不离泥。
黔南会灯录卷第一
黔南会灯录卷第二
习安天龙 如纯 辑
雪臂峦禅师法嗣
贵阳西山语嵩传裔禅师
西蜀宋氏子。幼失恃怙。育於祖母。至二十三岁。祖母殁。於本境白鹤庵。礼性空老宿出家。修忍辱行。一日得行脚僧指参破雪和尚。圆具后。服勤六载。每有问难。同参咸服。雪寂。师矢志遍参。至重庆。遇长破杲和尚印证。后入黔。开法於牟尼山报国禅寺。又辟西山传法寺。后住鼎州德山乾明寺。退院游江浙。上天童扫密祖塔。因病坐化。随从门人。扶灵骨归黔。建塔於西山凤凰池畔。
上堂。问一爻未动时如何。师云。三爻四爻矣。僧滞立。师云。立地死汉。问生死未了时如何。师云。老僧不是生死中人。进云。师今升座为阿谁。师云。为你者钝阿师。进云。学人本无生死可了。师云。自颠自倒汉。乃云。一问一答。平空起浪。立主立宾。拖泥带水。所谓闭门打睡。接上上机。顾鉴嚬呻。曲为中下。若是灵利衲子。向牟尼未出方丈。诸人未问已前领略得。犹较些子。既然如是。敢问诸人。只如未出方丈。未问已前。作么领会。聻。喝一喝云。三要印开朱点窄。未容拟议主宾分。
浴佛上堂。问临机不见佛。大悟不存师时如何。师云。正是途中汉。进云。脚跟点地。鼻孔撩天去也。师云。也须急着眼始得。问四月八日即不问。急水滩头事若何。师云。山前麦熟也未。僧拟议。师云。随波逐浪去也。乃云。田里禾青。山前麦熟。不是心。不是佛。不是佛。毕竟是个甚么。向者里明得。不须弹指。楼阁门八字打开。正法眼一时流通。百亿释迦。百亿弥勒。百亿文殊。百亿普贤。百亿善财。百亿香水海。百亿须弥山。尽在山僧拄杖头上。击大法鼓。吹大法螺。演大法义。转大法轮。与尽大地众生。解黏去缚。抽钉拔楔去也。何用分手指天指地。一场漏逗。大众还委悉么。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