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史传部
- 禅宗
- 联灯会要
联灯会要
公谓佛日云。余阅雪窦拈古。至百丈再参马祖因缘。云。大冶精金。应无变色。投卷叹曰。审如是。岂得有临济今日耶。遂作一颂云。马师一喝大雄峰。深入髑髅三日聋。黄檗闻之惊吐舌。江西从此立宗风。
后平禅师。致书云。去夏读临济宗派。乃知居士。得大机大用。且求颂本。余作颂。寄之云。吐舌耳聋师已哓。槌胸只得哭苍天。盘山会里翻筋斗。到此方知普化颠。
诸方往往以余聪明博记。少知余者。公自江西法窟来。必辨优劣。试为老夫。言之。佛日云。居士见处。与真净死心符合。公云。何谓也。佛日遂举真净颂云。客情步步随人转。有大威光不能现。突然一喝双耳聋。那咤眼开黄蘗面。死心拈云。云岩要问雪窦。既是大冶精金。应无变色。为甚却三日耳聋。诸人要知么。从前汗马无人识。只要重论盖代功。公抚凡云。不因公语。争见真净死心用处。若非二大老。难显雪窦马师尔。
蕲州五祖法演禅师法嗣
成都府昭觉克勤禅师(凡八)
蜀人也。出峡。初谒北乌牙方禅师。得照觉平实之旨。复谒大沩喆。后谒五祖入室。平生知解。全用不着。乃谓。祖移换人。出不逊语。忿然而去。祖云。待你着一顿热病。打时。方思量我在。师到金山。染伤寒。几不起。遂以平日见处。试之。无得力者。追绎五祖之言。乃自誓云。我病稍间。即归五祖。寻归五祖。祖一见而喜曰。汝来耶。即日参堂。令入侍者寮。方半月。偶陈提刑者。解印还蜀。过山问道。祖问。提刑曾读小艳诗否。诗中有两句。颇相近。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提刑应诺。祖云。且子细。师适从外来。侍立次。问祖云。和尚举小艳诗。提刑还会否。祖云。他只认得声。师云。只要檀郎认得声。他既认得声。为甚么。不是。祖云。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栢树子。聻。师忽然大悟。趋出。见鸡飞上襕干。鼓翅而鸣。师自谓曰。此岂不是声。即袖香入室。通所悟。祖云。佛祖大事。非小根小器。所能造诣。吾助汝喜。遂徧谓山中耆宿云。我侍者参得禅也。
师同佛鉴佛眼。侍五祖於亭上。夜坐。归方丈。灯已灭。祖暗中云。各人下一转语。鉴云。彩凤舞丹霄。眼云。铁蛇横古路。师云。看脚下。祖云。灭吾宗者。克勤尔。
师开堂日。示众云。一向月视云霄。壁立千仞。则辜负诸圣。一向拖泥带水。土面灰头。则埋没己灵。而今恁么也得。不恁么也得。且要正眼流通。还委悉么。直饶高步毗卢顶。不禀释迦文。婢视声闻。奴呼菩萨底来。也须亡锋结舌。自余故是出头不得。所以道。三世诸佛。只言自知。历代祖师。全提不起。一大藏教。诠注不及。明眼衲僧。自救不了。若据本分草料。犹是节外生枝。且不涉化门一句。作么生道。阵云横海上。拔剑搅龙门。
示众云。通身是眼见不及。通身是耳听不彻。通身是口说不着。通身是心鉴不出。直饶尽大地明得。无丝毫透漏。犹在半途。据令全提。如何展演。域中日月纵横挂。一亘晴空万古春。
示众云。国无定乱之剑。四海晏清。门无白泽之图。全家吉庆。若道有承恩力。正是土上加泥。更或削迹吞声。亦乃持南作北。到这里。纵横十字。未免誵讹。据位投机。犹较些子。且作么生是据位底句。寒山逢拾得。抚掌笑呵呵。
示众云。一言截断。千圣消声。一剑当头。横尸万里。所以道。有时句到意不到。有时意到句不到。句能刬意。意能刬句。意句交驰。衲僧巴鼻。若能恁么转去。青天也须吃棒。且道。凭个甚么。可怜无限弄潮人。毕竟还落潮中死。
示众云。一尘入正受。尽大地冷湫湫。诸尘三昧起。徧十方闹浩浩。分身百亿。未足为多。端坐虚堂。未尝言静。到这里。卷舒收放。擒纵杀活。以金刚王宝剑。截断疑情。将衲僧巴鼻。脱生死关。坐断要津。不通凡圣。千人万人。牢笼不住。百千境界。转变不得。始能为如来使。普现色身。且道。正当恁么时如何。日用无回互。当机有浅深。
示众云。万仞崖头撒手。要须其人。千钧之弩发机。岂为鼷鼠。云门睦州。当面蹉过。德山临济。诳呼闾阎。自余立境立机。作窠作窟。故是灭胡种族。且独脱一句。作么生道。万缘迁变浑闲事。五月山房冷似冰。
僧问。一大藏教。阿那个是头。师云。如是我闻。云此是阿难底。如何是和尚底。师云。老僧用得甚快。
建康府蒋山慧懃禅师(凡四)
师参五祖。因同圆悟。语话次。举东寺问仰山。镇海明珠因缘。至无理可伸处。圆悟征云。既云取得。逮索此珠。又道无言可对。无理可伸。师不能加答。明日谓悟云。昨日公案。我有语也。悟云。试举看。师云。东寺只索一颗明珠。仰山当下倾出一栲栳。悟深肯之。乃告之曰。老兄更宜亲近老和尚去。
师一日造方丈。未及语。被祖诟骂。[怡-台+摩][怡-台+罗]而退。归寮闭门而睡。恨祖不已。悟已密知。即往扣门。召云。懃兄。师云谁。悟云我也。师即开门。悟问。你见老和尚。如何。师云。我本不去。被你赚累。我遭这老汉垢骂。悟呵呵大笑云。你记得前日下底语么。师云。是甚么语。悟云。你又道。东寺只索一颗明珠。仰山倾出一栲栳。师当下释然。悟遂领师。同上方丈。祖才见。遽云。懃兄且喜大事了毕。
示众云。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桃花红李花白。谁道融融只一色。燕子语黄莺鸣。谁道关关只一声。不识祖师阙捩子。空认山河作眼睛。
示众云。十五日已前事。锦上铺花。十五日已后事。如大海一沤发。正当十五日。大似一尺之镜。照千里之像。虽则真空绝迹。其柰海印发光。任他露柱开花。说甚佛面百丑。何故。到头霜夜月。任运落前溪。
示众。举僧问赵州。如何是不迁义。州以手作流水势。其僧有省。
又僧问法眼。不取於相。如如不动。如何不取於相。见於如如不动。眼云。日出东方夜落西。其僧亦有省。
若也於此见得。方知道。旋岚偃岳。本来常静。江河竞注。元自不流。其或未然。不免更为饶舌。天左旋地右转。古往今来经几徧。金乌飞玉兔走。才方出海门。又落青山后。江河波渺渺。淮济浪悠悠。直入沧溟昼夜流。遂高声喝云。还见如如不动么。
舒州龙门清远禅师(凡七)
蜀之临邛李氏子。年十四。舍家受具。依毗尼。究其说。因诵法华经。至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持以问讲师。讲师莫能答。师叹曰。义学名相。非所以了生死大事。遂卷衣南游。径造舒之太平演禅师席。室中酬酢。水乳相合。凡七年。洞造阃域。
后出世舒之万寿。迁龙门。后主和之褒禅也。
示众云。始自只履西归。卷衣南迈。空闻消息。流落人间。古往今来。递相敬授。大似一人传虚。万人传实。山僧病多谙药性。年老变成精。不是刻剥古人。免见互相埋没。诸人应是从前觉触。往日见知。从人边请益得来语言中举时中的。出入游戏。即不无。究竟真实大事。万不可得。但能情忘理丧。计尽途穷。无施设处用心。正是作工夫处。山僧寻常只道吃茶去。今日也道吃茶云。会尽诸方五味禅。何似山僧吃茶去。
示众云。总记不得。天花满裓。纵有千言。不如一默。
示众云。只宜说一句。有人会得去。犹较些子。或若无人会得。山僧却成妄语。思量来。不如且休。各自大家。堂中吃茶。自由自在。免见异日他时。被人觑破。何也。将军自有嘉声在。不得封侯也是闲。
示众云。虑而解。思而知。孤灯难并太阳晖。不是心。不是佛。为君扫荡精灵窟。摩天鹞子入云飞。千里万里只一突。阿剌剌。
示众云。千说万说。不如亲面一见。纵不说亦自分明。王子宝刀喻。众盲摸象喻。禅学中。隔江招手事。望州亭相见事。逈绝无人处事。深山岩崖处事。此皆亲面而见之。不在说也。
僧问。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如何是道。师云。顶上八尺五。云未审此理如何。师云。方圆七八寸。
云向上一路还许学人会也无。师云。不论向上向下。却许你会。
潭州开福道宁禅师(凡四)
示众云。全提正令。匝地风生。把定要津。孰分优劣。三玄料简。未辨衲僧。五位君臣。殊乖道体。平实无事。诳呼闾阎。入理深谈。粘皮带骨。何故。纤毫不动。空劫已前。数量难该。凭何话会。诸禅德。还委悉么。几回抛向众人前。千眼大悲看不见。
示众云。秋日耀长空。秋江浸虚碧。嗟伤门外人。处处寻弥勒。蓦路忽抬头。相逢不相识。诸禅德。既是相逢。为甚么。却不相识。剪尽霜前竹。临溪不化龙。
示众云。灵山会上。早是周遮。良马窥鞭。岂为英俊。岩间宴坐。天帝雨花。无说无闻。藏身露影。少林面壁。计较未成。立雪断肱。辜他衲子。黄梅呈颂。胜负偏枯。半夜传衣。谩人不少。从上来事。合作么生。岂假人天众前。鼓舌摇唇。竞锐争锋。互立宾主。问答交参。检点将来。弥天罪犯。虽然恁么。不因紫陌花开早。争得黄莺下柳条。
示众云。摩竭正令。未免崎岖。少室垂慈。早伤风骨。腰囊挈锡。辜负平生。炼行灰心。递相钝置。争似春雨晴春山青。白云三片。五片黄鸟一声两声。千眼大悲看不足。王维妙手画难成。直饶便恁么。犹是涉途程。诸禅德。不涉途程一句。作么生。良久云。人从陈州来。不得东京信。
潭州云盖智本禅师法嗣
潭州承天自承禅师(凡二)
示众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打绳床云。与君打破精灵窟。簸土扬尘无处寻。千山万山空突屼。复拍绳床云。归堂去。
示众云。五更残月落。天哓白云飞。分明目前事。不是目前机。既是目前事。为甚么。不是目前机。良久云。欲言言不及。林下好商量。
东京智海平禅师法嗣
东京净因继成禅师(凡九)
示众云。正法眼藏。头头漏泄真机。涅盘妙心。处处一时成现。若向言中取则。句外寻求。巧觅见知。强生分别。大似迷头认影。缘木求鱼。颠倒一生。永无休歇。直须回光返照。亲近明师。识取自己家乡。便是当人活计。迷悟心歇。取舍情忘。万别千差。不离这个。苟或未然。清风月下守株人。凉兔渐遥芳草缘。
示众云。狭路相逢且莫疑。电光石火已迟迟。若教直下三心彻。只在如今一饷时。到这里。直使问来答去。火迸星飞。互换主宾。照用得失。波翻岳立。玉转珠回。衲僧面前。了无交涉。岂不见。拈花鹫岭。独许饮光。问疾毗耶。谁当金粟。那知微笑。已成途辙。纵使默然。未免风波。要须格外相逢。始解就中颕契。还会么。一曲寥寥动今古。洛阳三十六峰西。
示众云。五蕴山头一段空。同门出入不相逢。无量劫来赁屋住。到头不识主人公。若也识得。正是认奴作郎。若也不识。作么生免得古人恁么道。当初只谓茆长短。烧却元来地不平。
示众云。举不顾。即差互。拟思量。何劫悟。大众。枯桑知天风。是顾不顾。海水知天寒。是思不思。且唤甚么。作悟底道理。兔角杖头挑法界。龟毛拂子舞三台。
示众云。鼻里音声耳里香。眼中咸淡舌玄黄。意能觉触身分别。氷室如春九夏凉。如斯见得。方知男子身中入定时。女子身中从定出。葵花随日转。犀纹玩月生。香枫化老人。螟蛉成蜾蠃。若也不知。苦哉佛陀耶。许你具只眼。
示众云。一念心清净。佛居魔王殿。一念恶心生。魔王居佛殿。怀禅师云。但恁么信去。唤作脚踏实地而行终无别法。亦无别道理。老僧恁么举了。只恐你诸人。见兔放鹰。刻舟求剑。何故。功德天黑暗女。有智主人。二俱不受。
示众。举汾阳拈拄杖。示众云。三世诸佛在这里。为汝诸人无孔窍。遂走向山僧拄杖里去。强生节目。师云。汾阳与么示徒。大似担雪填井。傍若无人。山僧今日。为汝诸人出气。拈起拄杖云。三世诸佛。不敢强生节目。却从山僧拄杖里走出。向诸人道。我不敢轻於汝等。汝等皆当作佛。说是语已。翻筋斗。向拘尸罗城里去也。掷下拄杖云。若到诸方。分明举似。
师同圆悟法真慈受。并十大法师。斋于陈太尉良弼府第。时 徽宗。私幸。观其法会。大师鲁公。亦预焉。适善华严。对众。问诸禅云。我佛设教。自小乘。至于圆顿。扫除空有。独证真常。然后万德庄严。方名为佛。禅宗一喝。转凡成圣。与诸经论。似相违背。今一喝。若能入五教。而为正说。若不能入。是为邪说。
诸禅顾师。师云。如法师所问。不足三大禅师所答。净因小长老。可以使法师无惑。
乃召善。善应诺。师云。法师所谓愚法小乘者。乃有义也。大乘始教者。乃无义也。大乘中教者。不有不空义也。大乘顿教者。即有即空义也。一乘圆顿者。乃空而不有有。而不空义也。如我一喝。非唯能入五教。至方百工伎艺。诸子百家。皆悉能入。师乃喝一喝云。还闻么。善云闻。师云。汝既闻此一喝。是有。能入小乘教。须臾又问善。还闻么。善云不闻。师云。汝既不闻适来一喝。是无。能入大乘始教。师又顾善而问曰。我初一喝。汝既道有。喝久声消。汝复道无。道无则元初实有。道有则如今实无。既乃不有不无。能入大乘中教。又云。我有一喝之时。非有是有。因无故有。我无一喝之时。非无是无。因有故无。即有即无。能入大乘顿教。又云。我有一喝。不作一喝用。有无不及。情解两忘。道有之时。纤尘不立。道无之时。横徧十方。即此一喝。入百千万亿喝。百千万亿喝。入此一喝。是为圆教也。善不觉身起于座。再拜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