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史传部
- 禅宗
- 联灯会要
联灯会要
联灯会要目次(终)
楚人鬻照乘之殊於郑。置之熏桂之椟。饰以翡翠。缀以玫瑰。郑人悦其外之泽也。不吝千金。争市其椟。珠则还之。
呜呼今之雏僧。承言滞句。其类是欤。
自七佛以还。初无一字示人。传灯广灯。暨前修一时机缘。虽言满宇宙。圣谛第一义。盖未之见也。况有所谓第二句哉。年祀浸辽。乌焉成马。密室呫嗫。以打之绕。为机辩。以凤林楂。为全提。末派渺弥。直指之宗胥而为名相之学。椟则为我有矣。摩尼宝珠。其将安在。
真懒明老。入木庵之室。而操戈逐之。深疾夫曲曲弯弯绵绵密密。乃罔罗衲僧巴鼻。下刃於顶[宁*页]上。着着有出身之路者。目以联灯会要。锓板流通。将使鏖战。沙场者。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然后櫜弓仆鼓。坐底太平。老负之心。盖亦切矣。
千里诒书。谒余以序。余闻。东寺只索一颗明珠。仰山当下倾一栲栳。今观此书。尽泄天地之宝。又何止倾一拷栳也。探骊颔者。其毋遭神龙之寤哉。虽然自颠迄末。有一转语。未彻根源。毕竟誵讹在底处。呈似大方之家。必能辩出。
淳熙己酉三月初吉 淡齐李泳 序。
联灯录。乃晦翁和尚居江心潜光室时。全提机要。开凿人天。编集联类。而成此书。始唱道于泉之崇福。耆衲檀信。力请刊行。逮迁鄮峰。遂以板置旃檀林。岁壬申。思忠在寂窗老叔侍下。多举录中机缘激励。乃曰。此录去取。简而不繁。未几。板为灰炉。深为叹惜。仆仆旋闽越。二十年。复来湖上。搜寻故本。就大报国锓梓。工费二千余缗。实文雅藏主。相其成也。敬以此录。仍旧归育王寂窗塔下。[凡/?/一]之无穷。俾灯联焰续。晦而复明。庶有补於宗教云耳。
时至元辛卯佛成道日松江淀山比丘思忠拜书。
达磨西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只要当人具决定志。有大力量。不思前算后。直下一刀两段。到顶到底。无第二见。无第二人。便与从上佛祖。无异无别。
自曹溪而下。得其传者。千有余数。凡垂一言半句。如同电拂。眨得眼来。新罗国里。设有方便。如国家兵器。不得已而用之。道个抽钉拔楔。解粘去缚。早是项上着枷。脚下着杻了也。其余合作么生即得。
近年已来。据师位者。不本宗由。枝词蔓说。对句押韵。簇锦攒花。谩人自谩。不知其几。学者不辨邪正。递相沿袭。与之俱化。从上不传之旨。绝无闻矣。
余淳熙癸卯。坐夏永嘉之中川。因阅传灯广灯。前辈当代诸大老录。采摭其具彻向上巴鼻。可以关凿人天眼目者。六百余家。提唱机缘。问答语句。拈提古今。得其要妙者。各逐本人章次收录。离为三十卷。命曰联灯会要。唯临济云门二宗。自汾阳昭雪窦显而下。罕得其录。今所编者。十之二三。续灯所载。似无取焉。当伺同志。集而补之。庶几后学。得见前辈典刑存焉尔。
然前所谓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此一络索。得非文字语言乎。若作文字语言会。未具衲僧眼在。不作文字语言会。亦未具衲僧眼在。毕竟如何。英俊道流。试请从头定当看。时淳熙十年。解制后五日。偃溪真懒子悔明。书于潜光室。
联灯会要卷第一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过去庄严劫。第九百九十八尊。毗婆尸佛
偈曰。
身从无相中受生 犹如幻出诸形像 幻人心识本来无 罪福皆空无所住
长阿含经云。人寿八万岁。佛剎利种。姓拘利若。父名盘头。母名盘头婆提。居盘头婆城。坐波波罗树下。成最正觉。说法三会。度人三十四万八千。上足二。一名骞茶。一名提舍。执事无忧。子方膺。
过去庄严劫。第九百九十九尊。尸弃佛
偈曰。
起诸善业本是幻 造诸恶业亦是幻 身如聚沫心如风 幻出无根无实相
长阿含经云。人寿七万岁。佛剎利种。姓拘利若。父名明相。母名光耀。居光相城。坐分陀利树下。成最正觉。说法三会。度人二十五万。上足二。一名阿毗净。一名三婆婆。执事忍行。子无量。
过去庄严劫。第一千尊。毗舍浮佛
偈曰。
假借四大以为身 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 罪福如幻起亦灭
长阿含经云。人寿六万岁。佛剎利种。姓拘利若。父名善灯。母名称戒。居无踰城。坐婆婆树下。成最正觉。说法二会。度人一十三万。上足二。一名扶游。一名郁多罗。执事寂光。子妙觉。
见在贤劫。第一尊。拘留孙佛
偈曰。
见身无实是佛见 了心如幻是佛了 了得身心本性空 斯人与佛何殊别
长阿含经云。人寿四万岁。佛婆罗门种。姓迦叶。父名记得。母名善枝。居安和城。坐尸利沙树下。成最正觉。说法一会。度人四万。上足二。一名萨尼。一名毗楼。执事善觉。子上胜。
见在贤劫。第二尊。拘那含牟尼佛
偈曰。
佛不见身知是佛 若实有知别无佛 智者能知罪性空 坦然不怖於生死
长阿含经云。人寿三万岁。佛婆罗门种。姓迦叶。父名大德。母名善胜。居清净城。坐乌暂婆罗门树下。成最正觉。说法一会。度人三万。上足二。一名舒盘那。一名郁多楼。执事安和。子导师。
见在贤劫。第三尊。迦叶佛
偈曰。
一切众生性清净 从本无生无可灭 即此身心是幻生 幻化之中无罪福
长阿含经云。人寿二万岁。佛婆罗门种。姓迦叶。父名梵德。母名财主。居波罗奈城。坐尼拘律树下。成最正觉。说法一会。度人二万。上足二。一名提舍。一名婆罗婆。执事善友。子进军。
见在贤劫。第四尊。释迦牟尼佛
偈曰。
幻化无因亦无生 皆即自然见如是 诸化无非自化生 幻化无生无所畏
谨桉佛本行经云。姓剎帝利。父净饭王。毋摩耶。於无量劫。护持禁戒。梵行清净。命终之后。正念往生兜率陀天。应其补处。名曰护明。智慧满足。天寿四千岁。为诸天说法教化。显示法相。天寿既尽。遂即下生。托孕摩耶夫人。十月满足。当春之时。摩耶夫人。游岚毗尼园。至波罗叉树下。即举右手。攀其树枝。菩萨从母右胁而降。
又桉普耀经云。佛初生剎利王家。放大智光明。照十方法界。地涌金莲华。自然捧双足。东西及南北。各行於七步。分手指天地。作大师子吼。上下及四维。无能尊我者。
即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也。至四十二年。二月八日。游四门。踰城出家。历试邪法。摧伏外道。至穆王三年癸未。二月八日。明星现时。成道。为憍陈如五人。转四谛法轮。而证道果。住世说法。四十九年。
后告上首迦叶云。吾以清净法眼。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正法。分付於汝。汝当护持。并勑阿难。副贰传化。无令断绝。
仍说偈云。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复告迦叶云。吾将金缕僧伽梨衣。传付於汝。转授补处。至慈氏佛出世。勿令朽坏。
即於熙连河侧娑罗树间。右胁累足。泊然而寂。实穆王五十二年。壬申。二月十五日也。
后一千一十七年。教流东土。即从汉永平十年。戊辰岁也。
世尊初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云门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贵图天下太平 琅琊觉云。可谓将此深心奉尘剎。是则名为报佛恩 云峰悦云。云门虽有定乱之谋。且无出身之路。
妙喜颂云。老汉才生便着忙。周行七步似颠狂。赚他无院痴男女。开眼堂堂入镬汤。
世尊一日升座。大众才集定。文殊白槌云。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
雪窦颂云。列圣丛中作者知。法王法令不如斯。会中若有仙陀客。何必文殊下一槌。
世尊因文殊至诸佛集处。值诸佛。各还本处。唯有一女人。近彼佛座。入於三昧。文殊白佛。何此女人。得近佛座。而我不得。佛告文殊。汝但觉此女。令从三昧起。汝自问之。文殊绕女人三匝。鸣指三下。乃托至梵天。尽其神力。而不能出。世尊云。假使百千文殊。亦出此女人定不得。下方过四十二恒河沙国土。有罔明菩萨。能出此女人定。须臾罔明从地涌出。作礼世尊。世尊勑罔明。出女人定。罔明於女人前。鸣指一下。女子从定而起。
五云云。不唯文殊。不能出此女子定。但恐世尊。也出此定不得。只如教意。怎生体解 夹山龄云。若具奔流度刃底眼。非但见这一队汉败阙。乃至河沙佛祖出来。也被他觑破。其或青黄不辨。邪正不分。只管觅女子出定。玄沙道底。
世尊因自恣日。文殊三处度夏。迦叶欲白槌摈出。才举槌。乃见百千万亿文殊。迦叶尽其神力。槌不能举。世尊遂问迦叶。汝欲摈那个文殊。叶无对。
世尊因灵山会上。有五百比丘。得四禅定。具五神通。未得法忍。以宿命智通。各各自见。过去杀父害母。及诸重罪。心内怀疑。於甚深法。不能证入。於是文殊。承佛神力。手握利剑。持逼如来。世尊谓文殊云。住住。不应作逆。勿得害吾。吾必被害。为善被害。文殊。从本以来。无有我人。但以内心见有我人。内心起时。吾必被害。即名为害。於是五百比丘。自悟本心。如梦如幻。於梦幻中。无有我人。乃至能生所生父母。於是五百比丘。同声赞叹云。文殊大智士。深达法源底。自手握利剑。持逼如来身。如剑佛亦尔。一相无有二。无相无所为。是中云何杀。
世尊。因文殊忽起佛见法见。被世尊神力摄。向二铁围山。
世尊一日见文殊。在门外立。乃云。文殊文殊。何不入门来。文殊云。我不见一法在门外。何以教我入门来。
玄觉征云。为复是门内语。门外语。
大沩喆云。吾不如汝。
世尊将诸圣众。往第六天。说大集经。勑他方此土。人间天上。一切狞恶鬼神。悉皆集会。受佛付嘱。拥护正法。设有不赴者。四天门王。飞热铁轮。追之令集。既集会已。无有不顺佛勑者。各发弘誓拥护正法。
唯有一魔王。谓世尊云。瞿昙。我待一切众生。成佛尽。众生界空。无有众生名字。我乃发菩提心。
天衣怀云。临危不变。真大丈夫。诸仁者。作么生着得一转语。与黄面瞿昙出气。寻常神通妙用。智慧辨才。总用不着。尽阎浮大地。无不爱佛。到这里。何者是佛。何者是魔。还有人辨得么。良久云。欲识魔么。开眼见明。欲识佛么。合眼见暗。魔之与佛。以柱杖子。一时穿却鼻孔。
妙喜代云。几乎错唤你作魔王。
世尊因普眼菩萨。欲见普贤。不能得见。乃至三度入定。徧观三千大千世界。觅普贤。不能得见。却来白佛。佛云。汝但於静三味中。起一念便见普贤。普眼於是才起一念。便见普贤。向空中。乘六牙白象。
云居舜云。作么生会云居道。普眼推倒世尊。世尊推倒普眼。你道。普贤在甚么处。
世尊一日升座。大众集定。迦叶白槌云。世尊说法竟。世尊便下座。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妙喜颂云。拈起一枝花。风流出当家。若言付心法。天下事如麻。
世尊昔至多子塔前。命摩诃迦叶分座。以僧伽梨围之。乃告云。吾有正法眼藏。密付於汝。汝当护持。传付将来。无令断绝。
世尊一日升座。默然而坐。阿难白槌云。请世尊说法。世尊云。会中有二比丘。犯律行。我故不说法。阿难以他心通。观是比丘。遂乃遣出。世尊复默然。阿难白世尊。是二比丘。已遣出。何不说法。世尊云。吾誓不为声闻二乘人说法。便下座。
世尊同阿难行次。见一古佛塔。世尊作礼。阿难云。是甚么人塔。世尊云。是过去诸佛塔。阿难云。过去诸佛。是甚么人弟子。世尊云。是吾弟子。难云。应当如是。
世尊一日食时将至。勑阿难。汝当入城持钵。阿难应诺。世尊云。汝既持铢。当依过去七佛仪式。阿难遂问。如何是过去七佛仪式。世尊召阿难。阿难应诺。世尊云。持钵去。
世尊因地布发掩泥。献花於燃灯佛。燃灯见布发处。遂约退众。乃指地云。此一方地。宜建一梵剎。众中有一贤子长者。持标。於指处插云。建梵剎已竟。时诸天散花赞叹云。庶子有大智矣。
世尊九十日。在忉利天宫。为母说法。及辞天界而下时四众八部。俱往空界奉迎。有莲花色比丘尼。作念云。我是尼身。必居大僧后。不若用神力。变作转轮圣王。千子围绕。最初见佛。果满其愿。世尊才见。便呵云。莲华色比丘尼。何得越大僧见吾。汝虽见吾色身。且不见吾法身。须菩提在岩中宴坐。却见吾法身。
世尊因五通仙人问云。世尊有六通。我有五通。如何是那一通。世尊召云。五通仙人。通应诺。世尊云。那一通。汝问我。
雪窦云。老胡元不知那一通。却因邪打正。
云峰悦云。大小瞿昙。被外道勘破了也。有傍不肯底么。出来。我要问你。如何是那一通。
保宁勇颂云。无量劫来曾未遇。如何不动到其中。莫言佛法无多子。最苦瞿昙那一通。
世尊因长爪梵志。索论义。预约云。我义若堕。我自斩首以谢。世尊云。汝义以何为宗。志云。我义以一切不受为宗。世尊云。是见受否。志拂袖而去。行至中路。有省。乃谓弟子云。吾当回去。斩首以谢世尊。弟子云。人天众前。幸当得胜。何以斩首。志云。我宁於有智人前斩首。不於无智人前得胜。乃叹云。我义两处负堕。是见若受。负门处粗。是见不受。负门处细。一切人天二乘。皆不知我义堕处。唯有世尊。诸大菩萨。知我义堕。回至世尊前云。我义两处负堕。故当斩首以谢。世尊云。我法中。无如是事。汝当回心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