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史传部
- 禅宗
- 续灯正统
续灯正统
浴佛上堂。举药山浴佛公案。拈云。者僧问处。依稀越国。彷佛扬州。药山答来。眼似流星。机如掣电。点检将来。二俱不了。若是山僧即不然。当时才见。问只浴得者个。且不浴得那个。但转木杓柄与伊。待他拟议之间。拦面便泼。药山纵有大神通大智慧。也无施展处。敢问大众。者个即且置。唤甚么作那个。下座佛殿烧香。为你说破。师有十牛图并颂行于世。
嘉定州能仁默堂绍悟禅师
结夏上堂。最初一步。十方世界现全身。末后一言。一微尘中深锁断。有时提起。如倚天长剑。光耀乾坤。有时放下。似红炉点雪。虚含万象。得到恁么田地。天魔外道。拱手归降。三世诸佛。一时稽首。便可以大圆觉。为我伽蓝。於一毫端。现宝王剎。朝往西天。暮归东土。亦是禁足。百花丛里。坐淫坊酒肆行。亦是禁足。虽然。不僧动着者里一步。所以道。九旬无虚弃之功。百劫有今时之用。堪报不报之恩。以助无为之化。敢问大众。作么生得到者田地去。良久。拍案曰。如人上山。各自努力。
上堂。举赵州访二庵主公案。颂曰。一重山尽一重山。坐断孤峰子细看。雾卷云收山岳静。楚天空阔一轮寒。
成都府彭县土溪智陀子言庵主
绵州人。初至大随。闻举石头示众偈。倐然有得。归隐土溪。悬崖绝壑。间有石若蹲异兽。师凿以为室。中发异泉无涸溢。四众讶之。居三十年。化风盛播。室成日。作偈曰。一击石庵全。纵横得自然。清凉无暑气。涓洁有甘泉。宽廓含沙界。寂寥绝众缘。个中无限意。风月一床眠。
保宁府剑门南修道者
淳厚之士也。自大随一语契投。服勤不怠。归谒崇化赟。坐次。赟以宗门三印问之。南曰。印空印泥印水。平地寒涛竞起。假饶去就十分。也是灵龟曳尾。
莫将尚书
字少虚。家世豫章分宁。因官西蜀。谒南堂。咨决心要。堂使其向好处提撕。适如厕。俄闻秽气。急以手掩鼻。遂有省。以偈呈曰。从来姿韵爱风流。几笑时人向外求。万别千差无觅处。得来元在鼻尖头。堂答曰。一法才通法法周。纵横妙用更何求。青蛇出匣魔军伏。碧眼胡僧笑点头。
龙图王萧居士
字观复。留昭觉日。闻开静版声有省。问南堂曰。某有个见处。才被人问。却开口不得。未审。过在甚处。堂曰。过在有个见处。堂却问。朝旆几时到任。公曰。去年八月四日。堂曰。自按察几时离衙。公曰。前月二十。堂曰为甚么却道开口不得。公乃契悟。
五祖自禅师法嗣
黄州府蕲州龙华高禅师
上堂。象王行师子住。赤脚昆仑眉卓竖。寒山拾得笑呵呵。指点门前老松树。且道。他指点个甚么。忽然风吹倒。时好一堆柴。
续灯正统卷之四
续灯正统卷五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十六世
长芦卓禅师法嗣
宁波府育王无示介谌禅师
温州张氏子。谢知事上堂。尺头有寸鉴者。犹稀秤尾无星。且莫错认。若欲定古今轻重。较佛祖短长。但请於中着一只眼。果能一尺。还他十寸。八两元是半斤。自然内外和平。家国无事。山僧今日已是两手分付。汝等诸人。还肯信受奉行也无。良久曰。尺量刀剪遍世间。志公不是闲和尚。下座。
上堂。文殊智普贤行。多年历日。德山棒临济喝。乱世英雄。汝等诸人。穿僧堂入佛殿。还知崄过铁围关么。忽然踏着释迦顶[宁*页]。磕着圣僧额头。不免一场祸事。
上堂。我若说有。你为有碍。我若说无。你为无碍。我若横说。你又跨不过。我若竖说。你又跳不出。若欲丛林平怗。大家无事。不如推倒育王。且道。育王如何推得倒去。召大众曰。着力着力。复曰。苦哉苦哉。育王被人推倒了也。还有路见不平拔剑相为底么。若无。山僧不免自倒自起。击拂子。下座。
师性刚毅。莅众有古法。时以谌铁面称之。
湖州府道场慧琳普明禅师
福州人。上堂。有漏笊篱。无漏木杓。庭白牡丹。槛红芍药。因思九年面壁人。到头不识者一着。且作么生。是者一着。以拄杖击禅床。下座。
上堂。一即多。多即一。毗卢顶上明如日。也无一也无多。现成公案绝誵讹。拈起旧来毡拍版。时清共唱太平歌。
湖州府道场无传居慧禅师
本郡吴氏子。上堂。锺馗醉里唱凉州。小妹门前祇点头。巡海夜叉相见了。大家拍手上高楼。大众。若会得去。锁却天下人舌头。若会不得。切不得谓老僧别有奇特。
上堂。百尺竿头弄影戏。不唯瞒你又瞒天。自笑平生岐路上。投老归来没一钱。
上堂。举临济示众曰。一人在高高峰顶。无出身之路。一人在十字街头。亦无向背。且道。那个在前。那个在后。师曰。更有一人不在高高峰顶。亦不在十字街头。临济老汉。因甚不知。便下座。
杭州府显宁松堂圆智禅师
上堂。芦花白蓼花红。溪边修竹碧烟笼。闲云抱幽石。玉露滴岩丛。昨夜乌龟变作鳖。今朝水牯悟圆通。咄。
湖州府安吉州乌回唯庵良范禅师
上堂。尘劫已前事。堂堂无背面。动静莫能该。舒卷快如电。莫道凡不知佛。也觑不见决定在何处。合取皮两片荐不荐。更为诸人通一线。良久曰。天下太平。皇风永扇。
上堂。举僧问赵州。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是时人窠窟否。州曰。曾有人问老僧。直得五年分疎不下。师召众曰。赵州具顶门眼。向击石火里分缁素。闪电光中明纵夺。为甚么。却五年分疎不下。还委悉么。易分雪里粉。难辨墨中煤。
温州府本寂灵光文观禅师
本郡叶氏子。上堂。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好事不如无。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好事不如无。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住。好事不如无。还知么。除却华山陈处士。何人不带是非行。参。
上封才禅师法嗣
福州府普贤元素禅师
建宁人。上堂。兵随印转。三千里外绝烟尘。将逐符行。二六时中净裸裸。不用铁旗铁鼓。自然草偃风行。何须七纵七擒。直得无思不服。所谓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焰。非但能摧外道心。早曾落却天魔胆。正恁么时。且道。主将是甚么人。喝一喝。
上堂。南泉道。我十八上。便解作活计。囊无系蚁之丝。厨乏聚蝇之糁。赵州道。我十八上。便解破家散宅。南头买贱。北头卖贵。点检将来。俱好与三十棒。且放过一着。何故。曾为荡子偏怜客。自爱贪杯惜醉人。
上堂。未开口时。先分付拟思量处隔千山。莫言佛法无多子。未透玄关也大难。祇如玄关作么生透。喝一喝。下座。
福州府鼓山山堂僧洵禅师
本郡阮氏子。上堂。黄檗手中六十棒。不会佛法的的大意。却较些子。大愚肋下筑三拳。便道。黄檗佛法无多子。钝置杀人。须知有一人。大棒蓦头打。他不回头。老拳劈面槌。他亦不顾。且道。是谁。
上堂。朔风扫地卷黄叶。门外千峰凛寒色。夜半乌龟带雪飞。石女溪边皱两眉。卓拄杖曰。大家在者里。且道。天寒人寒。喝一喝曰。归堂去。
福州府鼓山别峰祖珍禅师
兴化林氏子。母陈氏。梦曾遗以明珠。因询何来。僧曰。余黄涅盘也。觉而有妊。生有奇相。通身毛长二寸。常谒鼓山鉴淳。寻参佛心於东山。及心移鼓山。师典第一座。心去。师为继席。又迁泉之法石。僧问。赵州绕禅床一匝。转藏已竟。此理如何。师曰。画龙看头。画蛇看尾。曰婆子道。比来请转全藏。为甚么祇转得半藏。此意又且如何。师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曰未审。甚么处是转半藏处。师曰。不是知音者。徒劳话岁寒。
上堂。寻牛须访迹。学道贵无心。迹在牛还在。无心道易寻。竖起拂子曰。者个是迹。牛在甚么处。直饶见得头角分明。鼻孔也在法石手里。
上堂。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卓拄杖曰。恁么会得。十万八千。毕竟如何。桃红李白蔷薇紫。问着春风总不知。
示众。大道祇在目前。要且目前难睹。欲识大道真体。不离声色言语。卓拄杖曰。者个是声。竖起拄杖曰。者个是色。唤甚么作大道真体。直饶向者里见得。也是郑州出曹门。
示众。若论此事。如人吃饭。饱则便休。若不饱。必有思食之心。若过饱。又有伤心之患。到者里。作么生得恰好去。良久曰。且归岩下宿。同看月明时。
师尝造七佛塔於法石。工毕。遂去隐夹岭之白水岩。将寂。说偈曰。生本无生。死本无死。生死二途。无彼无此。茶毗。舍利不可以数计。葬法石焉。
黄龙逢禅师法嗣
饶州府荐福常庵择崇禅师
宁国人。上堂。举僧问古德。生死到来。如何免得。德曰。柴鸣竹爆惊人耳。曰不会。德曰。家犬声狞夜不休。师曰。诸人要会么。柴鸣竹爆惊人耳。大洋海底红尘起。家犬声狞夜不休。陆地行船三万里。坚牢地神笑呵呵。须弥山王眼觑鼻。把手东行却向西。南山声应北山里。千手大悲开眼看。无量慈悲是谁底。良久曰。头长脚短。少喜多瞋。
上堂。问侍者曰。还记得昨日因缘么。曰记不得。复顾大众曰。还记得么。众无对。却竖起拂子问。还记得么。良久曰。也妄却了也。三处不成。一亦非有。诸人不会。方言露柱。且莫开口。以拂子击禅床。下座。
上封秀禅师法嗣
文定公胡安国
字康候。自号草庵居士。久依上封。得言外旨。崇宁中。过药山。有禅人举南泉斩猫话问公。公以偈答曰。手握乾坤杀活机。纵横施设在临时。玉堂兔马非龙象。大用堂堂又岂知。
寄上封偈曰。祝融峰似杜城天。万古江山在目前。须信死心元不死。夜来秋月又同圆。
万年一禅师法嗣
嘉兴府报恩法常首座
开封人。丞相薛居正之裔。徽宗政和丁酉。依长沙益阳华严元轼下发。徧依丛林。于楞严深入义海。自湖湘至万年。谒雪巢机契。命掌笺翰。后首众报恩。室中唯一矮榻。余无长物。宣和庚子九月中。语寺僧曰。一月后不复留此。十月二十一。往方丈谒别。将晓。书渔父词於室门。就榻收足而逝。词曰。此事楞严尝露布。梅华雪月交光处。一笑寥寥空万古。风瓯语逈然。银汉横天宇。蝶梦南华方栩栩。斑斑谁跨丰干虎。而今忘却来时路。江山暮天涯。目送鸿飞去。
黄龙震禅师法嗣
常德府德山无诤慧初禅师
常州靖江人。上堂。顾视大众曰。见么。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日月为晦为朔。在四时为寒为暑。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且道。在衲僧分上。又作么生。一趯趯翻四大海。一拳拳倒须弥山。佛祖位中留不住。又吹渔笛汨罗湾。
上堂。九月二十五。聚头相共举。瞎却正法眼。拈却云门普。德山不会说禅。赢得邨歌社舞。阿呵呵逻啰哩。遂作舞下座。
岳山祖禅师法嗣
南康府庐山延庆叔禅师
僧问。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师曰。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僧礼拜。师曰。唐兴今日失利。
云岩游禅师法嗣
杭州府径山涂毒智策禅师
天台陈氏子。年十六落发。十九造国清。谒寂室光。洒然有省。次谒大圆於明州万寿。圆问。甚处来。师曰。天台来。曰见智者大师么。师曰。即今亦不少。曰因甚在汝脚跟下。师曰。当面蹉过。圆曰。上人可谓不耘而秀。不扶而直。往豫章谒典牛。道由云居。风雪塞路。坐阅四十二日。午初版声铿然。豁尔大悟。及造门。典牛独指师曰。甚处见神见鬼来。师曰。云居闻版声来。牛曰。是甚么。师曰。打破虚空。全无柄靶。牛曰。向上事未在。师曰。东家暗坐。西家厮骂。牛曰。崭然超出佛祖。他日起家一麟足矣。辞去。庵淮西乌崖。大圆移大沩。请师居第一座。一日有相者谓。师无后。大圆不怿曰。吾期子济济多众。如雪峰沩山。不谓子仅如是奈何。师曰。参学唯恐无本。苟有本。对泥像说法。亦高出诸方。圆乃叹曰。子器识过人。玄酒大羹。非常流所能知味也。东归分座国清。出世住黄岩普泽。次应台之太平。吉之祥符。越之等慈。及大能仁。后自护国赴径山。
上堂。瞿昙道。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虽然。恁么正是捕得老鼠。打破油瓮。天衣道。你眼在甚么处。虽则识破释迦老子。争奈拈[饥-几+追]舐指。若是涂毒即不然。色见声求总不妨。百华影里绣鸳鸯。自从拾得金针后。一任风吹满路香。
将示寂。升座别众。嘱门人以文祭之。师危坐倾听。至尚飨。为之一笑。越两日。沐浴更衣。集众说偈曰。四大既分飞。烟云任意归。秋天霜夜月。万里转光辉。俄顷泊然而逝。寿七十六。夏六十。塔全身於东冈之麓。
信相显禅师法嗣
成都府金绳文禅师
僧问。如何是大道之源。师曰。黄河九曲。曰如何是不犯之令。师曰。铁蛇钻不入。僧拟议。师便打。
圆通旻禅师法嗣
九江府庐山圆通密印守慧禅师
兴化陈氏子。初住圆通。次迁潭州大沩上堂。但知今日复明日。不觉前秋与后秋。平步坦然归故里。却乘好月过沧洲。咦不是苦心人不知。政和中。三入内庭说法。徽宗喜甚。赐冲真密印通慧六字号。
南昌府黄龙道观禅师
上堂。古人道。眼色耳声。万法成办。你诸人。为甚么从朝至暮。诸法不相到。遂喝一喝曰。牵牛入你鼻孔。祸不入慎家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