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史传部
- 禅宗
- 续灯正统
续灯正统
湖州府上方朴翁义铦禅师
天资奇逸。辩博无碍。上堂。举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曰无。颂曰。狗子佛性无。还他大丈夫。是非虽入耳。壁上挂葫芦。赞达磨像曰。一言已出驷难追。赖得君王放过伊。杨子江心航折苇。浪头何似问头危。
宁波府育王空叟宗印禅师
西蜀人。初住湖州崇先保寿。僧问。如何是本来身。师曰。风吹日炙。曰意旨如何。师曰。钉钉胶粘。
上堂。大道坦然。离名离相。刬除则失旨。建立则乖宗。从上佛祖。古今知识。显大机彰大用。尽是关空锁梦。过犯弥天。印上座。裂破面皮。还免得么。良久。拍禅床曰。不入惊人浪。难逢称意鱼。
上堂。二由一有。一亦莫守。平地上死人无数。一心不生。万法无咎。屎窖里头出头没。孤逈逈峭巍巍。华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上堂。铁昆仑儿吃一颠。南海波斯舞不辍。夜半失却拦腰帛。笑倒东村王大伯。拍禅床。下座。
上堂。举僧问长沙。如何是上上人行履处。沙曰。如死人眼。曰上上人相见时如何。沙曰。如死人手。师曰。死人眼死人手。金乌飞玉兔走。直截根源。取之左右。张翁醉倒卧官街。元是李翁吃私酒。
杭州府净慈退谷义云禅师
福州闽清黄氏子。幼业儒。从山堂淳祝发。徧参至吴。首谒铁庵一。次参佛照於灵隐。随迁育王。历十年居第一座。出住香山。五年徙台州光孝。又迁镇江甘露平江虎丘万寿。及淮南长芦。晚补育王。后退居香山。朝命起莅净慈。僧问。三圣道。我逢人则出。出则不为人。意旨如何。师曰。东斗西移。曰兴化道。我逢人则不出。出则便为人。又作么生。师曰。南斗北转。
上堂。奔流度刃。疾焰过风。啐啄同时。崖州万里。有底道。如人学射。久习则巧。殊不知未彀已前中的。早涉迂回了也。赵州到茱萸。靠却拄杖即且置。只如孚上座道圣箭折也。意作么生。喝一喝曰。若不同床睡。焉知被底穿。
上堂。举首山拈竹篦曰。唤作竹篦则触。不唤作竹篦则背。汝等诸人。唤作甚么。叶县省近前。掣竹篦拗作两橛。抛向阶下。却曰。是甚么。山曰瞎。县便礼拜。师曰。临济一宗。扫土而尽。宋宁宗开禧丙寅五月示寂。寿五十八。臈三十五。塔於寺之北隅。
杭州府径山少林妙嵩禅师
建宁人。上堂。举僧问睦州。如何是展演之言。州曰。量才补职。曰如何是不展演之言。州曰。伏惟尚飨。师曰。睦州古佛。善应来机。虽然如是。只得八成。或问径山如何是展演之言。即向他道。问十答百。有甚么难。如何是不展演之言。喝一喝曰。且莫屎窖沸。
宁波府育王秀岩师瑞禅师
上堂。举道吾曰。高不在绝顶。富不在福严。乐不在天堂。苦不在地狱。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妙喜曰。高在绝顶。富在福严。乐在天堂。苦在地狱。谁知席帽下。元是旧时人。大众。二老随机应用即不无。若是衲僧门下。未梦见在。且道。衲僧门下作么生。良久曰。不是知音者。徒劳话岁寒。
上堂。举灌溪参临济。济下禅床搊住。溪曰领领。济乃托开。师颂曰。雨散云收后。崔嵬数十峰。倚阑频顾望。回首与谁同。
上堂。举演化问报慈。如何是真如佛性。慈曰谁无。化不契。复请益护国。国曰谁有。师曰。谁无谁有全机道。言下翻身不唧[口*留]。直饶未举已先行。错认簸箕作熨斗。阿呵呵。若人自解倒骑驴。一生不着随人后。
宁波府育王孤云权禅师
上堂。举僧问雪峰。古涧寒泉时如何。峰曰。瞪目不见底。曰饮者如何。峰曰。不从口入。僧又问赵州。古涧寒泉时如何。州曰。苦。曰饮者如何。州曰。死。师曰。一人随波逐浪。一人截断众流。检点将来。总欠会在。今日有人问育王古涧寒泉时如何。只对他道。须是亲见雪峰。饮者如何。问取赵州。有送僧归凤山偈曰。凤凰山下凤凰儿。文彩才彰羽翼齐。铁网缦天拦不得。归心已在碧梧枝。
宁波府天童海门师齐禅师
初住台州瑞岩。奉旨迁天童。每晨起。童行捧香盒。随师各殿堂。逐一行香。毕还方丈。望佛作回向语曰。上来持诵大方广佛华严经一部。回向真如。云云。日以为常。而举寺未尝信。师乃谓众曰。汝以八十一人。各执经一卷。听老僧诵。众依教。师在座上诵。其八十一人。各闻所诵。皆与手中所执。一字一句。毫无差漏。众疑方释。知为华严大菩萨再世者也。
石庵正玸禅师
归湖上。有偈曰。鸟不惊飞水不流。碧潭空阔冷涵秋。一丝头上无香饵。风辊芦花落钓舟。
南康府云居率庵梵琮禅师
上堂。举百丈野狐话。颂曰。百丈野狐。石女无夫。一回泪出。沧海乾枯。
浴佛上堂。且喜今朝降独尊。率庵无物庆生辰。只将一霎蔷薇露。洗出湖山净法身。
杭州府灵隐铁牛印禅师
上堂。举南泉曰。王老师。自小养一头水牯牛。拟向溪东放。不免食他国王水草。向溪西放。亦不免食他国王水草。不如随分纳些些。总不见得。颂曰。不如随分纳些些。唤作平常事已差。绿草溪边头角露。一蓑烟雨属谁家。
华藏演禅师法嗣
湖州府何山月窟慧清禅师
上堂。举天台韶初参法眼。因僧问眼如何是曹源一滴水。眼曰。是曹源一滴水。韶闻豁然开悟。颂曰。曹源一滴水。相骂饶接[此/束]。鴳雀空啾啾。骅骝已千里。
天童全禅师法嗣
宁波府育王笑翁妙堪禅师
慈溪毛氏子。广颡平顶。骨气清豪。从野庵钦受业。依息庵观於金山。参松源岳於灵隐。皆不契。时无用居天童。径造其室。用问。行脚僧。游山僧。师曰。行脚僧。用曰。如何是行脚事。师以坐具便摵。用曰。此僧。敢来者里捋虎须。俾参堂。用一日以狗子无佛性话问师。师拟开口。用以竹篦劈口便[翟*支]。师应声呈偈曰。大涂毒鼓。轰天震地。转脑回头。横尸万里。用颔之。即命侍香。已而报恩约致师分座。后出世妙胜。次迁金文。移光孝。及台之报恩。闽之雪峰。未几。诏住灵隐。开山大慈。次迁瑞岩。应江心。无何。净慈诏下。丐辞不允。明年。荆湖总臣。奏令僧道买紫衣师号。俾以师号住持。师愤然谓曰。若是则千金之子。皆可主法。我道殆矣。奏疏殿陛。上书庙堂。其议遂寝。诏徙天童。力辞东归翠岩。育王虚席。复有旨起。师再辞不许。乃奉诏。表章大觉。祖述妙喜。秩然有序。上堂。膏雨及时。江山如洗。幽鸟语乔林。残红随远水。可怜盲聋喑痖人。不识此方真教体。
举宝寿开堂三圣推出僧话。颂曰。一人客路如天远。一个归心似箭轻。彼此征途虽有异。须知同日到天庭。
举汾阳识得拄杖子行脚事毕话。颂曰。平地无因立话端。揭天声撼怒涛寒。直饶识得拄杖子。也是封皮作信看。时天童除书再至。大参赵公。复请主净慈。悉谢之。示疾书偈曰。业镜高悬。七十二年。一椎击碎。大道坦然。置笔泊然而逝。
杭州府灵隐石鼓希夷禅师
举琅琊觉法华举相见话。颂曰。闻名不如见面。见面不如闻名。此地无金二两。俗人沽酒三升。举南泉曰。文殊普贤。昨夜三更。起佛见法见。每人与二十棒。趂出院也。赵州曰。和尚棒教谁吃。泉曰。且道。王老师过。在甚么处。州礼拜而出。颂曰。春风吹落碧桃花。一片流经十万家。谁在画楼沽酒处。相邀来吃赵州茶。
和梁山远十牛图颂。一寻牛。只管区区向外寻。不知脚底已泥深。几回芳草斜阳里。一曲新丰空自吟。二见迹。枯木崖前差路多。草窠里辊觉非么。脚跟若也随人去。未免当头蹉过他。三见牛。识得形容认得声。戴嵩从此妙丹青。彻头彻尾浑相似。子细看来未十成。四得牛。牢把绳头莫放渠。几多毛病未曾除。徐徐蓦鼻牵将去。且要回头识旧居。五牧牛。甘分山林寄此身。有时亦踏马蹄尘。不曾犯着他苗稼。来往空劳背上人。六骑牛还家。指点前坡即是家。旋吹桐角出烟霞。忽然变作还乡曲。未必知音肯伯牙。七忘牛存人。栏内无牛趂出山。烟蓑雨笠亦空闲。行歌坐乐无拘系。赢得一身天地间。八人牛俱忘。惭愧众生界已空。个中消息若为通。后无来者前无去。未审凭谁继此宗。九返本还源。灵机不堕有无功。见色闻声不用聋。昨夜金乌飞入海。晓来依旧一轮红。十入廛垂手。者汉亲从异类来。分明马颔与驴腮。一挥铁棒如风疾。万户千门尽豁开。
福州府雪峰灭堂了宗禅师
上堂。空索索冷氷氷。清虚之理。毕竟无身。为甚么却有许多烟雨。会得么。若会得。七种供养诸人。若会不得。滴水难消。
宁波府雪窦野云处南禅师
上堂。百计推寻。了不见面。一时休去。在处逢渠。长连床上。吃粥吃饭。取饱为期。我且问你。常住一粒米。是几番过手。
上堂。斩钉截铁。特地乖张。就下平高。衲僧笑具。皇觉到此。有理难伸。未审。诸公如何理论。
上堂。摩酰正眼。熙然赫然。一处该通。万机顿赴。缚虎擒龙。惊天动地。且平常一句。又作么生。莫把是非来辨我。浮生穿凿不相干。
顺天府蓟州盘山思卓禅师。上堂。拈拄杖曰。登山渡水全藉者人。掷拄杖曰。相见易得好。共住难为情。
上堂。寂寂惺惺。有气死人。惺惺寂寂。无用顽石。嘻。下载清风付与谁。
育王璞禅师法嗣
宁波府育王妙智从廓禅师
长溪林氏子。幼颖悟不妄言。年十五剃染。见佛心才。懒庵需。后依大圆璞。有得。服勤数载。
圆抚之。以为类己。得参妙喜於回雁峰下。复随侍徙育王。及圆继席径山。师典第一座。丞相沈公。以庐山请出世。而一香乃为大圆拈出也。次迁育王。孝宗即位。诏舍利宝塔诣行在。安奉禁中观堂。召师对碧琳堂。问。舍利从何发现。师曰。从陛下圣心发现。上大悦。赐师妙智禅师号。日本国王。阅师偈语。自言有所发明。岁修弟子礼。且送材建舍利殿。师晚投老於乌石山。立笑月庵。作终焉计。淳熙庚子。示微恙。说偈而逝。寿六十二。臈四十七。塔於庵之寝室。
雪峰然禅师法嗣
如如颜丙居士
有僧举赵州见南泉有主沙弥话问者。士以颂答曰。解把一茎茅草。唤作丈六金身。会得头头皆是道。眼中瞳子面前人。
颂子湖狗话曰。贫家无所有。只养一只狗。便是佛出来。也须遭一口。
大鉴下第十九世
青原禋禅师法嗣
吉安府青原净居正庵宗广禅师
僧问。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且道。在甚么处。师曰。逢人不得错举。曰还有请益分也无。师曰。弄巧成拙。僧礼拜。师曰。却较些子。
上堂。父子相承住此山。丛林轨则没多般。主宾色色皆仍旧。蓦召大众。且道。仍旧后如何。一炷清香答圣颜。下座。
上堂。不用爱圣。圣是假名。不用厌凡。凡是妄立。但得圣凡情尽。自然物我双忘。正恁么时。凭谁委悉。拈拄杖曰。石女穿针山色秀。木人牵线海云生。乃卓一卓。下座。
鼓山永禅师法嗣
杭州府净慈晦翁悟明禅师
福州人。上堂。举夹山会下一僧到高亭。才礼拜。亭便打。僧曰。特来礼拜师何打。又拜。亭又打趂出。僧回。举似夹山。山曰。会么。曰不会。山曰。赖汝不会。汝若会。即夹山口哑去。应庵曰。高亭一期。忍俊不禁。争奈拄杖放行太速。者僧当时若是个汉。莫道高亭夹山。便是达磨出来也。斩为三段。何故。家肥生孝子。国霸有谋臣。师曰。高亭夹山。门庭施设。各得其宜。但中间一人较些子。明果与么道也。是巩县茶瓶。嘉定丁丑。师纂修联灯会要。传于丛林。
灵隐善禅师法嗣
杭州府径山藏叟善珍禅师
泉州南安吕氏子。年十三。依郡之崇福落发。十六游方。至杭受具。谒妙峰於灵隐。入室悟旨。后出世住里之光孝。升承天。次迁安吉之思溪圆觉。福之雪峰。复以朝命。移育王与径山。据室。者里是问讯烧香了。来老僧身边。立地底所住么。呆子你自钝置。犹可莫来钝置老僧。
示众。古者道。知之一字。众妙之门。又有道。知之一字。众祸之门。只者二门入得。更须出得。三世诸佛出不得。六代祖师出不得。天下老和尚出不得。何故。变铁成金易。变金成铁难。
上堂。慧大地。是紫磨金色身。诸人每日开眼。觑见释迦老子心肝。举步。踏着释迦老子鼻孔。说有说无是诳。说生说灭是谤。说即心非心是妄。不诳不谤不妄。春风吹落桃李华。澹烟疎雨笼青嶂。
上堂。春雪寒春宵短。古佛心破灯盏。正法眼乾纸捻。抖擞精神。只管看看到。北斗西移。南斗东转。上元依旧正月半。
上堂。灵云见桃华悟去。玄沙道。敢保老兄未彻。香严闻击竹悟去。仰山道。祖师禅未会。禅和家十个五双道。我此一门。全无肯路。与么亦未知玄沙仰山舌头落处在。要见二大老么。醉我落花天。借他管弦里。
除夕小参。举僧问古德。年穷岁尽时如何。德曰。依旧孟春犹寒。师曰。古德恁么答话。只恐诸人忘却。今日忽有人问年穷岁尽时如何。拈棒便打。待他道因甚么打某甲。即向他道。你更要我道孟春犹寒那。
尝自题其像曰。参禅无悟。识字有数。眼三角似燕山愁胡面百折。如赵婆呷酢一着。高出诸方。敢道。饭是米做。
送忍书记偈曰。鬓丝不可织寒衣。煮字那能疗得饥。别欲与君安乐法。正忙却未有闲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