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正脉

  ○上堂。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放憨作么。及乎树倒藤枯。句归何处。情知汝等诸人。卒讨头鼻不着。为甚如此。祇为分明极。翻令所得迟。

  【标】东林卍庵道颜禅师

  久参圆悟。微有省发。洎悟还蜀。嘱依妙喜。仍以书致喜曰。颜川彩绘已毕。但欠点眼耳。他日嗣其后。未可量也。喜居云门及洋屿。师皆在焉。朝夕质疑。方大悟。
  ○上堂。欲识诸佛心。但向众生心行中识取。欲识常住不凋性。但向万物迁变处会取。还识得么。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

  【标】西禅懒庵鼎需禅师

  幼举进士有声。年二十五。因读遗教经。忽曰。几为儒冠误欲去家。母难之以亲迎在期。师乃绝之曰。夭桃红杏。一时分付春风。翠竹黄花。此去永为道伴。竟依保寿乐禅师为比丘。一锡湖湘。徧参名宿。法无异味。归里结庵於羌峰绝顶。不下山者三年。佛心才禅师。挽出首众於大乘。尝问学者。即心即佛因缘。【标】时妙喜庵于洋屿。师之友弥光。与师书曰。庵主手段。与诸方别。可来少欵如何。师不答。光以计邀师饭。师往赴之。会妙喜为诸徒入室。师随喜焉。妙喜举僧问马祖。如何是佛。祖云。即心是佛。作么生。师下语。妙喜诟之曰。你见解如此。敢妄为人师耶。鸣鼓普说。讦其平生珍重得力处。排为邪解。师泪交颐。不敢仰视。默计曰。我之所得。既为所排。西来不传之旨。岂止此耶。遂归心弟子之列。一日喜问曰。内不放出。外不放入。正恁么时如何。师拟开口。喜拈竹篦劈脊连打三下。师於此大悟厉声曰。和尚已多了也。喜又打一下。师礼拜。喜笑云。今日方知吾不汝欺也。遂印以偈曰。顶门竖亚摩酰眼。肘后斜悬夺命符。瞎却眼。卸却符。赵州东壁挂葫芦。於是声名。喧动丛林。

  【标】东禅蒙庵思岳禅师

  上堂。腊月初。岁云徂。黄河冻已合。深处有嘉鱼。活鱍鱍。跳不脱。又不能相煦以湿。相濡以沫。惭愧菩萨摩诃萨。春风几时来。解此黄河冻。令鱼化作龙。直透桃花浪。会即便会。痴人面前。且莫说梦。

  【标】西禅此庵守净禅师

  上堂。谈玄说妙。撒屎撒尿。行棒行喝。将盐止渴。立主立宾。华擘宗乘。设或总不恁么。又是鬼窟里坐。到这里。山僧已是打退鼓。且道诸人寻常心愤愤。口排悱。合作么生。莫将闲学解。埋没祖师心。
  ○【标】上堂。若也单明自己。不悟目前。此人有眼无足。若也祇悟目前。不明自己。此人有足无眼。直得眼足相资。如车二轮。如鸟二翼。正好勘过了打。
  ○上堂。道是常道。心是常心。汝等诸人。闻山僧恁么道。便道我会也。大尽三十日。小尽二十九。头上是天。脚下是地。耳里闻声。鼻里出气。忽若四大海水在汝头上。毒蛇穿你眼睛。虾蟇入你鼻孔。又作么生。
  ○上堂。文殊普贤谈理事。临济德山行棒喝。东禅一觉到天明。偏爱风从凉处发。咄。

  【标】开善道谦禅师

  【标】初之京师。依圆悟。无所省发。后随妙喜。庵居泉南。及喜领径山。师亦侍行。未几。令师往长沙通紫岩居士张公书。师自谓。我参禅二十年。无入头处。更作此行。决定荒废。意欲无行。友人宗元者。叱曰。不可在路便参禅不得也。去。吾与汝俱往。师不得已而行。在路泣语元曰。我一生参禅。殊无得力处。今又途路奔波。如何得相应去。元告之曰。你但将诸方参得底。悟得底。圆悟妙喜为你说得底。都不要理会。【标】途中可替底事。我尽替你。只有五件事。替你不得。你须自家支当。师曰。五件者何事。愿闻其要。元曰。着衣。吃饭。屙屎。放尿。驼个死尸路上行。师於言下领旨。不觉手舞足蹈。元曰。你此回。方可通书。宜前进。吾先归矣。元即回径山。师半载方返。妙喜一见而喜曰。建州子。你这回别也。
  ○上堂。竺土大仙心。东西密相付。如何是密付底心。良久曰。八月秋何处热。

  【标】育王佛照德光禅师

  适大慧领育王。四海英材鳞集。师亦与焉。大慧室中问师。唤作竹篦则触。不唤作竹篦则背。不得下语。不得无语。师拟对。慧便棒。师豁然大悟。初住台之光孝。僧问。浩浩尘中如何辩主。师曰。巾峰顶上塔心尖。
  【颂】【标】师住灵隐日。 宋孝宗宣问。释迦佛入山。六年所成何事。师对曰。将谓陛下忘却。
  【颂】孝宗召对师举灵云颂。直至如今更不疑。奏曰。那里是他不疑处。帝曰。空手牵铁牛(此二则见会元第六卷终。其颂着于联珠集第十卷中佛照章)。

  【标】华藏遁庵演禅师

  上堂。拈起拄杖曰。识得这个。一生参学事毕。古人恁么道。华藏则不然。识得这个。更须买草鞋行脚。何也。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

  【标】天童无用全禅师

  上堂。学佛止言真不立。参禅多与道相违。忘机忘境急回首。无地无锥转步归。佛不是。心亦非。觌体承当绝所依。万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捞摝始应知。

  【标】玉泉懿禅师

  久依圆悟。自谓不疑。绍兴初。出住兴化祥云。法席颇盛。大慧入闽。知其所见未谛。致书令来。师迟迟。慧小参。且痛斥。仍榜告四众。师不得已。破夏谒之。慧鞫其所证。既而曰。汝恁么见解。敢嗣圆悟老人耶。师退院亲之。一日入室。慧问。我要个不会禅底做国师。师曰。我做得国师去也。慧喝出。居无何。语之曰。香严悟处。不在击竹边。俱胝得处。不在指头上。师乃顿明。

  【标】荐福本禅师

  上堂。高揖释迦。不拜弥勒者。与三十拄杖。何故。为他祇会步步登高。不会从空放下。东家牵犂。西家拽杷。与三十拄杖。何故。为他祇会从空放下。不会步步登高。山僧恁么道。还有过也无。众中莫有点检得出者么。若点检得出。须弥南畔。把手共行。若点检不出。布袋里老鸦。虽活如死。

  【标】灵岩性禅师

  上堂。勘破了也。放过一着。是衲僧破草鞋。现修罗相。作女人拜。是野狐精魅。打个圆相。虚空里下一点。是小儿伎俩。拦腮赠掌。拂袖便行。正是业识茫茫。无本可据。直饶向黑豆未生已前。一时坐断。未有吃灵岩拄杖分。敢问大众。且道为人节文。在甚么处。还相委悉么。自从春色来嵩少。三十六峰青至今。
  ○僧问。如何是独露身。师曰。牡丹花下睡猫儿。

  【标】蒋山直禅师

  初参妙喜於回雁峰下。一日喜问之曰。上座甚处人。师曰。安州人。喜曰。我闻你安州人会厮扑是否。师便作相扑势。喜曰。湖南人吃鱼。因甚湖北人着鲠。师打筋斗而出。喜曰。谁知冷灰里。有粒豆爆。
  ○一日留守陈丞相俊卿。会诸山茶话次。举有句无句。如藤倚树公案。令诸山批判。皆以奇语取奉。师最后曰。张打油。李打油。不打浑身只打头。陈大喜。

  【标】灵隐谁庵演禅师

  上堂。面门拶破。天地悬殊。打透牢关。白云万里。饶伊两头坐断。别有转身。三生六十劫。也未梦见在。喝一喝下座。

  【标】光孝远禅师

  上堂。举女子出定话。乃曰。从来打鼓弄琵琶。须是相逢两会家。佩玉鸣鸾歌舞罢。门前依旧夕阳斜。

  【标】灵隐最庵印禅师

  上堂。五五二十五。击碎虚空鼓。大地不容针。十方无寸土。春生夏长复何云。甜者甜兮苦者苦。

  【标】竹原元庵主

  久依大慧。分座西禅。丞相张公浚。帅三山。以数院迎之。不就。归旧里结茆。号众妙园。宿衲士夫。交请开法。
  ○示众曰。若究此事。如失却锁匙相似。祇管寻来寻去。忽然撞着。恶。在这里。开个锁子。便见自家库藏。一切受用。无不具足。不假他求。别有甚么事。
  ○【标】示众曰。主法之人。气吞宇宙。为大法王。若是释迦老子。达磨大师出来。也教伊。义手向我背后立地。直得寒毛卓竖。亦未为分外。
  ○垂语云。这一些子。恰如撞着杀人汉相似。你若不杀了他。他便杀了你。

  【标】净居尼妙道禅师

  延平尚书黄公裳之女。【标】开堂日。乃曰。问话且止。直饶有倾湫之辩。倒岳之机。衲僧门下。一点用不着。且佛未出世时。一事全无。我祖西来。便有许多建立。列剎相望。星分派列。以至今日。累及儿孙。遂使山僧於人天大众前。无风起浪。向第二义门。通个消息。语默该不尽底。弥亘大方。言诠说不及处。徧周沙界。通身是眼。觌面当机。电卷星驰。如何凑泊。【标】有时一喝。生杀全威。有时一喝。佛祖莫辩。有时一喝。八面受敌。有时一喝。自救不了。且道那一喝。是生杀全威。那一喝。是佛祖莫辩。那一喝。是八面受敌那一喝。是自救不了。若向这里荐得。堪报不报之恩。脱或未然。山僧无梦说梦去也。拈起拂子曰。还见么。若见。被见刺所障。击禅床曰。还闻么若闻。被声尘所惑。直饶离见绝闻正是二乘小果。跳出一步。盖色骑声。全放全收。主宾互换。所以道。欲知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敢问诸人。即今是甚么时节。荡荡仁风扶圣化。熙熙和气助升平。掷拂子下座。
  ○尼问。如何是佛。师曰。非佛。曰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骨底骨董。

  【标】资寿尼无着。妙总禅师

  丞相苏公颂之孙女也。【标】年三十许。厌世浮休。脱去缘饰。咨参诸老。已入正信。作夏径山。大慧升堂。举药山初参石头。后见马祖因缘。师闻豁然省悟。慧下座不动居士冯公楫。随至方丈曰。某理会得和尚适来所举公案。慧曰。居士如何。曰恁么也不得。苏嚧娑婆诃。不恁么也不得。[口*悉]哩娑婆诃。恁么不恁么总不得。苏嚧[口*悉]哩娑婆诃。慧举似师。师曰。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曰。却是庄子注郭象。慧见其语异。复举岩顿婆子话问之。师答偈曰。一叶扁舟泛渺茫。呈桡舞棹别宫商。云山海月都抛却。赢得庄周蝶梦长。慧休去。冯公疑其所悟不根。后过无锡。招至舟中问曰。婆生七子。六个不遇知音。祇这一个也不消得。便弃水中。大慧老师。言道人理会得。且如何会。师曰。已上供过。并是诣实。冯公大惊。
  ○【标】慧挂牌次。师入室。慧问古人不出方丈。为甚么却去庄上吃油餈。师曰。和尚放妙总过。妙总方敢通个消息。慧曰。我放你过。你试道看。师曰。妙总亦放和尚过。慧曰。争奈油餈何。师喝一喝而出。於是声闻四方。
  ○【标】隆兴改元。舍人张公孝祥。来守是郡。以资寿挽开法。入院上堂。宗乘一唱。三藏绝诠。祖令当行。十方坐断。二乘闻之怖走。十地到此犹疑。若是俊流。未言而谕。设使用移星换斗底手段。施搀旗夺鼓底机关。犹是空拳。岂有实义。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灵山付嘱。俯徇时机。演唱三乘。各随根器。始於鹿野苑。转四谛法轮。度百千万众。山僧今日与此界他方。乃佛乃祖。山河大地。草木丛林。现前四众。各转大法轮。交光相罗。如宝丝网。若一草一木不转法轮。则不得名为转大法轮。所以道於一毫端。现宝王剎。坐微尘里。转大法轮。乘时於其中间。作无量无边广大佛事。周徧法界。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步。游弥勒楼阁。不返闻。入观音普门。情与无情。性相平等。不是神通妙用。亦非法尔如然。於此倜傥分明。皇恩佛恩。一时报足。且道是如何是报恩一句。天高群象正。海阔百川潮。
  ○上堂。黄面老人。横说竖说。权说实说。法说喻说。建法幢。立宗旨。与后人作榜样为甚么却道。始从鹿野苑。终至跋提河。於是二中间。未尝说一字。点检将来。大似抱赃叫屈。山僧今日。人事忙冗。且放过一着。便下座。

  【标】侍郎张九成无垢居士

  丁巳秋。大慧禅师董径山。学者仰如星斗。公阅其语要。叹曰。是知宗门有人。持以语尚(即惟尚禅师)恨未一见。及为礼部侍郎。偶参政刘公。请慧说法于天竺。公三往不值。暨慧报谒。公见但寒暄而已。慧亦默识之。寻奉祠还里。【标】至径山。与冯给事诸公。议格物。慧曰。公祇知有格物。而不知有物格。公茫然。慧大笑。公曰。师能开谕乎。慧曰。不见小说。载唐人。有与安禄山谋叛者。其人先为阆守。有画像在焉。明皇幸蜀见之。怒令侍臣。以剑击其像首。时阆守居陕西。首忽堕地。公闻顿领深旨。题不动轩壁曰。子韶格物。妙喜物格。欲识一贯。两个五百。慧始许可。后守邵阳。丁父难。过径山。饭僧。秉钧者。意慧议及朝政。遂窜慧於衡阳。令公居家守服。服除。安置南安。【标】丙子春。蒙恩北还。道次新淦。而慧适至。与联舟剧谈宗要。未尝语往事。
  ○丁丑秋。丐祠枉道。访慧於育王。越明年。慧得旨。复领径山。公谒於庆善院曰。某每於梦中。必诵语孟。何如。慧举圆觉曰。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於中显现。如镜中像。公曰。非老师。莫闻此论也。

  【标】参政李邴居士

  字汉老。醉心祖道有年。闻大慧排默照为邪禅。疑怒相半。及见慧示众。举赵州庭柏垂语曰。庭前柏树子。今日重新举。打破赵州关。特地寻言语。敢问大众。既是打破赵州关。为甚么却特地寻言语。良久曰。当初祇道茆长短。烧了方知地不平。公领悟。谓慧曰。无老师后语。几蹉过。后以书咨决曰。【标】某近扣筹室。承激发蒙滞。忽有省入。愿惟根识暗钝。平生学解。尽落情见。一取一舍。如衣坏絮。行草棘中。适自缠绕。今一笑顿释所疑。欣幸可量。非大宗匠委曲垂慈。何以致此。自到城中。着衣吃饭抱子弄孙。色色仍旧。既无拘执之情。亦不作奇特之想。其余夙宿旧障亦稍轻微。临行叮咛之语。不敢忘也。重念始得入门。而大法未明。应机接物。触事未能无碍。更望有以提诲使卒有所至。庶无玷於法席矣。又书曰。某比蒙诲答。备悉深旨。【标】某自验者三。一事无逆顺。随缘即应。不留胸中。二宿习浓厚。不加排遣。自尔轻微。三古人公案。旧所茫然。时复瞥地。此非自昧者。前书大法未明之语。盖恐得少为足。当广而充之。岂别求胜解耶。净胜现流。理则不无。敢不铭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