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史传部
- 禅宗
- 禅宗正脉
禅宗正脉
○僧问。如何是黄龙接人句。师曰。开口要骂人。曰骂底是接人句。验人一句。又作么生。师曰。但识取骂人。
○【标】上堂。清珠下於浊水。浊水不得不清。念佛投於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佛既不乱。浊水自清。浊水既清。功归何所。良久曰。几度黑风翻大海。未曾闻着钓舟倾。
○室中问僧。月晦之阴。以五色彩着於暝中。令百千万人夜视其色。宁有辩其青黄赤白者么。僧无语。师代曰。个个是盲人。
○【标】师因王正言问。尝闻三缘和合而生。又闻即死即生。何故有夺胎而生者。某甚疑之。师曰。如正言作漕使。随所住处。即居其位。还疑否。王曰不疑。师曰。复何疑也。王於言下领解。
【标】黄龙灵源清禅师
印心於晦堂。【标】每谓人曰。今之学者。未脱生死。病在甚么处。病在偷心未死耳。然非其罪。为师者之罪也。如汉高帝绐韩信而杀之。信虽死。其心果死乎。古之学者。言下脱生死。效在甚么处。在偷心已死。然非学者自能尔。实为师者钳锤妙密也。如梁武帝御大殿。见侯景。不动声气。而景之心已枯竭无余矣。诸方所说。非不美丽。要之。如赵昌画花。花虽逼真。而非真花也。
○上堂。江月照。松风吹。永夜清宵更是谁。雾露云霞遮不得。个中犹道不如归。复何归。荷叶团团团似镜。菱角尖尖尖似锥。
○【标】上堂。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祖师恁么说话。瞎却天下人眼。识是非。别缁素底衲僧。到这里。如何辩明。未能行到水穷处。难解坐看云起时。
【标】泐潭草堂清禅师
【标】初谒大沩喆禅师。无所得。后谒黄龙。龙示以风幡话。久而不契。一日龙问。风幡话。子作么生会。师曰。迥无入处。乞师方便。龙曰。子见猫儿捕鼠乎。目睛不瞬。四足踞地。诸根顺向。首尾一直。拟无不中子诚能如是心无异缘。六根自静。默然而究。万无失一也。师从是屏去闲缘。岁余。豁然契悟。以偈告龙曰。随随随。昔昔昔。随随随后无人识。夜来明月上孤峰。元来祇是这个贼。龙颔之。复告之曰。【标】得道非难。弘道为难。弘道犹在己。说法为人难。既明之后。在力行之。大凡宗师说法。一句中具三玄。一玄中具三要。子入处真实。得坐披衣。向后自看。自然七通八达去。师复依止七年乃辞。徧访丛林。
○僧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京三卞四。曰见后如何。师曰。灰头土面。曰毕竟如何。师曰。一场懡[怡-台+罗]。
○上堂。色心不异。彼我无差。竖起拂子曰。若唤作拂子。入地狱如箭。不唤作拂子。有眼如盲。直饶透脱两头。也是黑牛卧死水。
【标】青原信禅师
上堂。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祇是山。见水祇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有人缁素得出。许汝亲见老僧。
【标】夹山纯禅师
尝以木。刻作一兽。师子头。牛足马身。每升堂时。持出示众曰。唤作师子。又是马身。唤作马身。又是牛足。且道毕竟唤作甚么。令僧下语。莫有契者。师示颂曰。轩昂师子首。牛足马身材。三道如能入。玄关迭迭开。
【标】双岭化禅师
上堂。翠竹黄华非外境。白云明月露全真。头头尽是吾家物。信手拈来不是尘。遂举拂子曰。会么。认着依前还不是。击禅床下座。
【标】龟山晓津禅师
上堂。田地稳密。过犯弥天。灼然抬脚不起。神通游戏。无疮自伤。特地下脚不得。且道过在甚么处。具参学眼底。出来共相理论。要见本分家山。不支岐路。莫祇管自家点头。蹉过岁月。他时异日。顶上一锥。莫言不道。
【标】保福权禅师(漳州人也)
性质直而勇於道。乃於晦堂举拳处。彻证根源。机辩捷出。黄山谷。初有所入。问晦堂。此中谁可与语。堂曰。漳州权。师方督役开田。山谷同晦堂往致问曰。直岁还知露柱生儿么。师曰。是男是女。黄拟议。师挥之。堂谓曰。不得无礼。师曰。这木头。不打更待何时。黄大笑。
○上堂。举寒山偈曰。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老僧即不然。吾心似灯笼。点火内外红有物堪比伦。来朝日出东。传者以为笑。死心和尚见之。叹曰。权兄提唱若此。诚不负先师所付嘱也。
【标】护国新禅师
上堂。三界无法。何处求心。欲知护国当阳句。且看门前竹一林。
【标】黄龙明禅师
一日上堂。众才集。师乃曰。不可更开眼说梦去也。便下座。
【标】道吾圆禅师
上堂。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古人恁么道。譬如管中窥豹。但见一斑。设或入林不动草。入水不动波。亦如骑马向冰凌上行。若是射雕手。何不向蛇头上揩痒。具正眼者。试辨看。良久曰。鸳鸯绣出自金针。
【标】太史黄庭坚居士
【标】以般若夙习。虽膴仕。澹如也。出入宗门。未有所向。好作艳词。尝谒圆通秀禅师。秀呵曰。大丈夫翰墨之妙。甘施於此乎。秀方戒李伯时画马事。公诮之曰。无乃复置我於马腹中耶。秀曰。汝以艳语。动天下人淫心。不止马腹中。正恐生泥犂耳。公悚然悔谢。由是绝笔。惟孳孳於道。着发愿文。痛戒酒色。但朝粥午饭而已。
【颂】往依晦堂。乞指径捷处。堂曰。祇如仲尼道。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者。太史居常如何理论。公拟对。堂曰。不是不是。公迷闷不已。【标】一日侍堂山行次。时岩桂盛放。堂曰。闻木犀华香么。公曰闻。堂曰。吾无隐乎尔。公释然。即拜之曰。和尚得恁么。老婆心切。堂笑曰。祇要公到家耳。
○【标】谒死心新禅师。随众入室。心见张目。问曰。新长老。死学士。死烧作两堆灰。向甚么处相见。公无语。心约出曰。晦堂处参得底。使未着在后。左官黔南。道力愈胜。於无思念中。顿明死心所问。报以书曰。往年尝蒙苦苦提撕。长如醉梦。依稀在光影中。盖疑情不尽。命根不断。故望崖而退耳。谪官在黔南道中。昼卧觉来。忽尔寻思。被天下老和尚谩了多少。唯有死心道人不肯。乃是第一相为也。不胜万幸。
【标】观文王韶居士
出刺洪州。乃延晦堂问道。默有所契。因述投机颂曰。昼曾忘食夜忘眠。捧得骊珠欲上天。却向自身都放下。四棱塌地恰团圆。呈堂。堂深肯之。
【标】秘书吴恂居士
居晦堂。入室次。堂谓曰。平生学解记忆多闻即不问你。父母未生已前道将一句来。公拟议。堂以拂子击之。即领深旨。
【标】泐潭乾禅师
上堂。灵光洞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古人恁么道。殊不知是个坑阱。贴肉汗衫脱不去。过不得。直须是师子儿。壁立千仞。方能剿绝去。然虽如是。也是布袋里老鸦。拍禅床下座。
【标】开先瑛禅师
上堂。登山须到顶。入海须到底。学道须到佛祖道不得处。若不如是。尽是依草附木底精灵。吃野狐涕唾底鬼子。华严恁么道。譬如良药。然则苦口。且要治疾。阿[口*耶][口*耶]。
【标】象田梵卿禅师
嘉兴人。僧问。大悲菩萨。用许多手眼作甚么。师曰。富嫌千口少。曰毕竟如何是正眼。师曰。从来共住不知名。
○上堂。春已暮。落华纷纷下红雨。南北行人归不归。千林万林鸣杜宇。我无家兮何处归。十方剎土奚相依。老夫有个真消息。昨夜三更月在池。
【标】褒亲瑞禅师
初参黄龙南禅师。龙问。汝为人事来。为佛法来。师曰。为佛法来。龙曰。若为佛法来。即今便分付。遂打一拂子。师曰。和尚也不得恼乱人。龙即器之。后依照觉。深悟玄奥。
○【标】上堂。有佛世界。以一尘一毛而作佛事。令见一法者。而具足一切法。故权为架阁。有佛化内。以忘言寂默为大佛事。使其学者。离一切相。即名诸佛故。好与三下火抄。有佛土中。以黄花翠竹而为佛事。令睹相者。见色即空故。且付与弥勒。有佛宝剎。以法空为座。而示佛事。俾其行人。不着佛求故。勘破了勾下。有佛道场。以四事供养而成佛事。使知足者。断异念故。可与下载。有佛妙域。以一切语言三昧作其佛事。令随机入者。不舍动静故。为渠装载大众。且道。於中还有优劣也无。良久曰。到者须知是作家。参。
【标】慧力昌禅师
上堂。佛法根源。非正信妙智不能悟入。祖师关键。非大悲重愿何以开通。具信智则权实双行。如金在矿。全悲愿。则善恶可辨。似月离云。大众。祇如父母未生时。许多譬喻。向甚么处吐露。良久曰。十语九中。不如一默。
【标】慧圆上座
游庐山。至东林。每以己事请问。朋辈见其貌陋。举止乖疎。皆戏侮之。一日行殿庭中。忽足颠而仆。了然开悟。作偈俾行者书于壁曰。这一交。这一交。万两黄金也合消。头上笠。腰下包。清风明月杖头挑即日离东林。众传至照觉。觉大喜曰。衲子参究若此。善不可加。令人迹其所往。竟无知者(大慧武库。谓证悟颙语。非也)。
【标】内翰苏轼居士
因宿东林。与照觉论无情话有省。黎明献偈曰。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标】兜率从悦禅师
【标】初首众於道吾。领数衲谒云盖智和尚。智与语未数句。尽知所蕴。乃笑曰。观首座气质不凡。奈何出言吐气如醉人耶师面热汗下。曰愿和尚不吝慈悲。智复与语。锥札之。师茫然。遂求入室。智曰。曾见法昌遇和尚否。师曰。曾看他语录。自了可也。不愿见之。【标】智曰。曾见洞山文和尚否。师曰。关西子没头脑。拖一条布裙作尿臭气。有甚长处。智曰。你但向尿臭气处参取。师依教即谒洞山。深领奥旨。复谒智。智曰。见关西子后。大事如何。师曰。若不得和尚指示。洎乎蹉却一生。遂礼谢。师复谒真净。后出世鹿苑。【标】有清素者。久参慈明。寓居一室。未始与人交。师因食蜜渍荔枝。偶素过门。师呼曰。此老人乡果也。可同食之。素曰。自先师亡后。不得此食久矣。【标】师曰。先师为谁。素曰。慈明也。某忝侍十三年耳。师乃疑骇曰。十三年堪任执侍之役。非得其道而何。遂馈以余果。稍稍亲之。素问。师所见者何人。曰洞山文。素曰。洞见何人。师曰。黄龙南。素曰。南匾头见先师不久。法道大振如此。师益疑骇。遂袖香诣素作礼。素起避之。曰吾以福薄。先师授记。不许为人。师益恭。素乃曰。怜子之诚。违先师之记。子平生所得。试语我。师具通所见。素曰。可以入佛。而不能入魔。师曰。何谓也。素曰。岂不见古人道。末后一句。始到牢关。如是累月。素乃印可。仍戒之曰。【标】文示子者。皆正知正见。然子离文太早。不能尽其妙。吾今为子点破。使子受用。得大自在。他日切勿嗣吾也。师后嗣真净。
○僧问。提兵统将。须凭帝主虎符。领众匡徒。密佩祖师心印。如何是祖师心印。师曰。满口道不得。曰祇这个。别更有。师曰。莫将支遁鹤。唤作右军鹅。
○问。如何是兜率境。师曰。一水挼蓝色。千峰削玉青。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七凹八凸无人见。百首千头祇自知。
○上堂。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欲识佛去处。祇这语声是。诸禅德。大小傅大士。祇会抱桥柱澡洗。把缆放船。印板打将来。模子里脱将去。岂知道。本色衲僧。塞除佛祖窟。打破玄妙关。跳出断常坑。不依清净界。都无一物。独奋双拳。海上横行。建家立国。有一般汉。也要向百尺竿头。凝然独坐。洎乎翻身之际。舍命不得。【标】岂不见云门大师道。知是般事。拈向一边。直得摆动精神。着些筋骨。向混沌未判已前荐得。犹是钝汉。那堪更於他人舌头上。咂啖滋味。终无了日。诸禅客要会么。剔起眉毛有甚难。分明不见一毫端。风吹碧落浮云尽。月上青山玉一团。喝一喝。下座。
【颂】【标】室中设三语以验学者。一曰。拨草瞻风。祇图见性。即今上人性。在甚么处。二曰。识得自性。方脱生死。眼光落地时。作么生脱。三曰。脱得生死。便知去处。四大分离。向甚么处去(洞山文郎宝峰真净)。
【标】法云佛照杲禅师
谒圆通玑禅师。入室次。玑举僧问投子。大死底人。却活时如何。子曰。不许夜行。投明须到。意作么生。师曰。恩大难酬。玑大喜。遂命首众。至晚为众秉拂。机迟而讷。众笑之。师有赧色。【标】次日於僧堂点茶。因触茶瓢坠地。见瓢跳。乃得应机三昧。后依真净。因读祖偈曰。心同虚空界。示等虚空法。证得虚空时。无是无非法。豁然大悟。每谓人曰。我於绍圣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悟得方寸禅。
○【标】上堂。西来祖意。教外别传。非大根器。不能证入。其证入者。不被文字语言所转。声色是非所迷。亦无云门临济之殊。赵州德山之异。所以唱道。须明有语中无语。无语中有语。若向这里荐得。可谓终日着衣。未尝挂一缕丝。终日吃饭。未尝齩一粒米。直是诃佛骂祖。有甚么过。虽然如是。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喝一喝下座。
○上堂。拈拄杖曰。归宗会斩蛇。禾山解打鼓。万象与森罗。皆从这里去。掷下拄杖曰。归堂吃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