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正脉

  ○上堂。其略云。应须彻底明达始得。不是问一则语。记一转话。巧作道理。风云水月。四六八对。便当佛法。莫自赚。诸上座。究竟无益。

  【标】清凉泰钦禅师

  生而知道。辩才无碍。入法眼之室。海众归之。佥曰敏匠。初住洪州双林院。开堂日。指法座曰。此山先代尊宿。曾说法来。此座高广。不才何升。古昔有言。作礼须弥灯王如来。乃可得坐。且道须弥灯王如来。今在何处。大众要见么。一时礼拜。便升座。良久曰。大众祇如此也。还有会处么。僧问。如何是双林境。师曰。画也画不成。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且去。境也未识。且讨人。

  【标】灵隐清耸禅师

  初参法眼。眼指雨谓师曰。滴滴落在上座眼里。师初不谕旨。后因阅华严感悟。承眼印可。
  ○上堂。十方诸佛。常在汝前。还见么。若言见。将心见。将眼见。所以道。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又曰。见色便见心。且唤甚么作心。山河大地。万象森罗。青黄赤白。男女等相。是心不是心。若是心。为甚么却成物象去。若不是心。又道见色便见心。还会么。祇为迷此而成颠倒。种种不同。於无同异中。强生同异。且如今直下承当。顿豁本心。皎然无一物可作见闻。【标】若离心别求解脱者。古人唤作迷波讨源。卒难晓悟。僧问。根尘俱泯。为甚么事理不明。师曰。事理且从。唤甚么作俱泯底根尘。
  ○问无明实性即佛性。如何是佛性。师曰。唤甚么作无明。
  ○问如何是摩诃般若。师曰。雪落茫茫。僧无语。师曰会么。曰不会。师示偈曰。摩诃般若。非取非舍。若人不会。风寒雪下。

  【标】归宗义柔禅师

  开堂升座。维那白椎曰。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师曰。若是第一义。且作么生观。恁么道落在甚么处。为复是观。为复不许人观。先德上座。共相证明。后学初心。莫唤作返问语。倒靠语。有疑请问。僧问。诸佛出世。说法度人。感天动地。和尚出世。有何祥瑞。师曰。人天大众前寐语作么。
  ○问僧。看甚么经。曰宝积经。师曰。既是沙门。为甚么看宝积经僧无语。师代云。古今用无极。

  【标】百丈道恒禅师

  参法眼。因请益外道问佛。不问有言。不问无言。叙语未终。眼曰住住。汝拟向世尊良久处会那。师从此悟入。
  ○僧问。古人有言。释迦与我同参。未审参见何人。师曰。唯有同参方知。曰未审此人如何亲近。师曰。恁么则你不解参也。
  ○问如何是百丈为人一句。师曰。若到诸方。总须问过。乃曰。实是无事。诸人各各是佛。更有何疑。得到这里。古人道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且作么生是心空。【标】不是那里闭目冷坐是心空。此正是意识想解。上座要会心空么。但且识心。便见心空。所以道过去已过去。未来更莫算。兀然无事坐。何曾有人唤。设有人唤。上座应它好。不应它好。若应他。阿谁唤上座。若不应他。又不患聋也。三世体空。且不是木头也。所以古人道。心空得见法王。还见法王么也祇是老病僧。又莫道渠自伐好。珍重。
  ○【标】僧举人问玄沙。三乘十二分教即不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沙曰。三乘十二分教不要。某甲不会。请师为说。师曰。汝实不会。曰实不会。师示偈曰。不要三乘要祖宗。三乘不要与君同。君今欲会通宗旨。后夜猿啼在乱峰。
  ○上堂。诸上座。适来从僧堂里出来。脚未跨门限。便回去。已是重说偈言了也。更来这里。不可重重下切脚也。【标】古人云。参它不如自参。所以道森罗万象。是善财之宗师。业惑尘劳。乃普贤之境界。若恁么参得。与善财同参。若不肯与么参。却归堂向火。参取胜热婆罗门。珍重。
  ○上堂。众才集。便曰吃茶去。或时众集。便曰珍重。或时众集。便便曰歇。后又颂曰。百丈有三诀。吃茶珍重歇。直下便承当。敢保君未彻。

  【标】杭州永明道潜禅师

  【颂】初谒法眼。眼问曰。子於参请外。看甚么经。师曰。华严经。眼曰。总别同异成坏六相。是何门摄属。师曰。文在十地品中。据理则世出世间一切法。皆具六相也。眼曰。空还具六相也无。师懵然无对。眼曰。汝问我。我道向汝。师乃问。空还具六相也无。眼曰空。师於是开悟。踊跃礼谢。眼曰。子作么生会。师曰空。眼然之。
  ○【标】因四众士女入院。眼问师曰。律中道。隔壁闻钗钏声。即名破戒。现睹金银合杂。朱紫骈阗。是破戒不是破戒。师曰。好个入路。眼曰。子向后有五百毳徒。为王侯所重在。师寻礼辞。【标】驻锡於衢州古寺。阅大藏经。忠懿王命入府。受菩萨戒。署慈化定慧禅师。建大伽蓝。慧日永明。请居之。
  ○上堂。佛法显然。因甚么却不会。诸上座。欲会佛法。但问张三李四。欲会世法。则参取古佛丛林。无事久立。
  ○僧问。达磨西来。传个甚么。师曰。传个册子。曰恁么则心外有法去也。师曰。心内无法。

  【标】杭州报恩慧朗禅师

  三学精练。志探玄旨。在天台山白沙卓庵。有朋彦上座。博学强记。来访师。敌论宗乘。师曰。言多去道转远。今有事借问。祇如从上诸圣。及诸先德。还有不悟者也无。彦曰。若是诸圣先德。岂有不悟者哉。【标】师曰。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悉皆消殒。今天台山嶷然。如何得消殒去。彦不知所措。自是它宗泛学。来者皆服膺矣。
  ○上堂。诸人还委悉么。莫道语默动静。无非佛事好。且莫错会。
  ○天龙禅师问曰。一切诸佛。及诸佛法。皆从此经出。未审此经。从何而出。师曰。道甚么。天龙拟进语。师曰。过也。

  【标】金陵报慈行言导师

  上堂。凡行脚人参善知识。到一丛林。放下缾钵。可谓行菩萨道。能事毕矣。何用更来这里。举论真如涅盘。此是非时之说。然古之有言。譬如披沙识宝。沙砾若除。真金自现。便唤作常住世间具足僧宝。亦如一味之雨。一般之地。生长万物。大小不同。甘辛有异。不可道地与雨。有大小之名也。【标】所以道。方即现方。圆即现圆。何以故尔。法无偏正。随相应现。唤作对现色身。还见么。若不见也。莫闲坐地。
  ○师闻鸠子叫。问僧甚么声。曰鸠子声。师曰。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
  ○【标】上堂。此日英贤共会。海会同臻。谅惟佛法之趣。无不备矣。若是英鉴之者。不须待言也。然言之本无。何以默矣。是以森罗万象。诸佛洪源。显明则海印光澄。冥昧则情迷自惑。苟非通心上士。逸格高人。则何以於诸尘中。发扬妙极。卷舒物象。纵夺森罗。示生非生。应灭非灭。生灭洞已。乃曰真常。言假则影散千途。论真则一空绝迹。岂可以有无生灭而计之者哉。

  【标】崇寿契稠禅师

  上堂。僧问。四众谛观第一义。如何是第一义。师曰。何劳更问。乃曰。大众。欲知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作么生是时节因缘。上座。如今便散去。且道有也未。若无。因甚么便散去。若有。作么生是第一义。上座。第一义现成。何劳更观。恁么显明得。佛性常照。一切法常住。若见有法常住。犹未是法之真源。作么生是法之真源。上座。不见古人道。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悉皆消殒。还有一法为意解么。古人有如是大事因缘。依而行之即是。何劳长老多说。众中有未知者。便请相示。
  ○问如何是佛。师曰。如何是佛。曰如何领解。师曰。领解即不是。

  【标】报恩法安禅师

  初住曹山。上堂。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诸上座。且作么生会不作方便。又无渐次。古人意在甚么处。若会得。诸佛常现前。若未会。莫向圆觉经里讨。夫佛法。亘古亘今。未尝不现前。诸上座。一切时中咸承此威光。须具大信根。荷担得起始得。不见佛赞猛利底人。堪为器用。亦不赏他向善久修净业者。要似他广额凶屠。抛下操刀。便证阿罗汉果。直须恁么始得。所以长者道。如将梵位。直授凡庸。

  【标】云居清锡禅师

  僧问。如何是云居境。师曰。汝唤甚么作境。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适来向汝道甚么。

  【标】正勤希奉禅师

  上堂。古圣道圆同太虚。无欠无余。又道一一法。一一宗。众多法。一法宗。又道起唯法起。灭唯法灭。又道起时不言我起。灭时不言我灭。据此说话。屈滞久在丛林上座。若是初心兄弟。且须体道。人身难得。正法难闻。莫同等闲。施主衣食。不易消遣。若不明道个个尽须还它。上座。要会道么。珍重。
  ○僧问。古人有言。山河大地。是汝真善知识。如何得山河大地为善知识去。师曰。汝唤甚么作山河大地。

  【标】罗汉智依禅师

  上堂。尽十方世界无一微尘许法与汝作见闻觉知。还信么。然虽如此。也须悟始得。莫将为等闲。不见道单明自己。不悟目前。此人祇具一只眼。还会么。僧问。纤尘不立。为甚么。好丑现前。师曰。分明记取。别处问人。

  【标】章义道钦禅师

  初住栖贤。上堂。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则神。我寻常示汝。何不向衣钵下坐地。直下参取。须要上来讨个甚么。既上来。我即事不获已。便举古德少许方便。抖擞些子龟毛兔角。解落向汝。诸上座。欲得省要。僧堂里。三门下。寮舍里。参取好。还有会处也未。若有会处。试说看。与上座证明。僧问如何是栖贤境。师曰。栖贤有甚么境。
  ○【标】江南国主。请居章义道场。上堂。总来这里立作甚么。善知识如河沙数。常与汝为伴。行住坐卧。不相舍离。但长连床上稳坐地。十方善知识自来参上座。何不信取。作得如许多难易。他古圣嗟见今时人不奈何。乃曰。伤夫人情之惑久矣。目对真而不觉。此乃嗟汝诸人。看却不知。且道看却甚么不知。何不体察古人方便。祇为信之不及。致得如此。诸上座。但於佛法中留心。无不得者。无事体道去。便下座。

  【标】报恩匡逸禅师

  江南国主请居上院。上堂。顾视大众曰。依而行之。即无累矣。还信么。如太阳赫弈皎然地。更莫思量。思量不及。设尔思量得及。唤作分限智慧。不见先德云。人无心合道。道无心合人。人道既合。是名无事人。且自何是凡。自何是圣。於此若未会。可谓为迷情所覆。便去离不得。迷时即有窒碍。为对为待种种不同。忽然省去。亦无所得。譬如演若达多。认影迷头。岂不担头觅头。然正迷之时。头且不失。及乎悟去亦不为得。何以故。人迷谓之失。人悟谓之得得失在於人。何关於动静。

  【标】报慈文遂导师

  尝究首楞严。甄会真妄缘起。本末精博。於是节科注释。文句交络。厥功既就。谒于法眼。述己所业。深符经旨。眼曰。楞严岂不是有八还义。师曰。是。曰明还甚么。师曰。明还日轮。曰日还甚么。师懵然无对。眼诫令焚其所注之文。师自此服膺请益。始忘知解。
  ○金陵国主。署雷音觉海大导师。问僧从甚么处来。曰曹山来。师曰。几程到此。曰七程。师曰。行却许多山林溪涧。何者是汝自己。曰总是。师曰。众生颠倒。认物为己。曰如何是学人自己。师曰。总是乃曰诸上座。各在此经冬过夏。还有人悟自己也无。山僧与汝证明。令汝真见。不被邪魔所惑。僧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曰。好个师僧眼。目甚分明。

  【标】罗汉守仁禅师

  僧众晚参。师曰。物物本来无处所。一轮明月印心池。便归方丈。
  ○住报恩上堂。报恩这里。不曾与人拣话。今日与诸上座。拣一两则话。还愿乐么。诸上座。鹤胫长。凫胫短。甘草甜。黄檗苦。恁么拣择。还惬雅意么。诸上座。莫是血脉不通。泥水有隔么。且莫错会。珍重。
  ○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唤甚么作西来意。曰恁么则无西来也。师曰。由汝口头道。

  【标】黄山良匡禅师

  僧问。明镜当台。森罗为甚么不现。师曰。那里当台。曰争奈即今何。师曰。又道不现。

  【标】报恩玄则禅师

  【颂】初问青峰。如何是学人自己。峰曰。丙丁童子来求火。后谒法眼。眼问甚处来。师曰青峰。眼曰。青峰有何言句。师举前话。眼曰。上座作么生会。师曰。丙丁属火而更求火。如将自己求自己。眼曰与么会。又争得。师曰。某甲祇与么未审和尚如何。眼曰。你问我。我与你道师问如何是学人自己。眼曰。丙丁童子来求火。师於言下顿悟。
  ○【标】开堂日。李王与法眼俱在会。僧问。龙吟雾起。虎啸风生。学人知是出世边事。到此为甚么不会。师曰。会取好。僧举头看师。及看法眼。乃抽身入众。法眼与李王当时失色。眼归方丈。令侍者唤问话僧至。眼曰。上座。适来问底话。许你具眼。人天众前。何不礼拜盖覆却。眼摵一坐具。其僧三日后。吐光而终。
  ○上堂。诸上座。尽有常圆之月。各怀真价之珍。所以月在云中。虽明而不照。智隐惑内。虽真而不通。无事久立。
  ○僧问。如何是不动尊。师曰。飞飞扬扬。

  【标】净德智筠禅师

  【标】上堂。从上诸圣。方便门不少。大抵祇要诸仁者有个见处。然虽未见。且不参差一丝发许。诸仁者亦未尝违背一丝发许。何以故。烜赫地显露。如今便会取。更不费一毫气力。还省要么。说道毗卢有师法身有主。斯乃抑扬。对机施设。诸仁者。作么生会对底道理。若也会。且莫嫌他佛语。莫重祖师。直下是自己眼明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