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正脉

  禅宗正脉目录(终)

  

  禅宗正脉卷第一
  佛祖
  【标】释迦牟尼佛

  【颂】初生下。乃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曰天上天下。唯吾独尊(后云门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却。贵图天下太平)。
  【评】【颂】世尊。一日升座。大众集定。文殊白椎曰。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
  ○【标】世尊昔因文殊至诸佛集处。值诸佛各还本处。唯有一女人。近彼佛坐。入於三昧。文殊乃白佛。云何此人得近佛坐。而我不得。佛告文殊。汝但觉此女。令从三昧起。汝自问之。文殊绕女人三匝。鸣指一下。乃托至梵天。尽其神力而不能出。世尊曰。假使百千文殊。亦出此女人定不得。下方过四十二恒河沙国土。有罔明菩萨。能出此女人定。须臾罔明大士。从地涌出。作礼世尊。世尊勅罔明出。罔明却至女子前。鸣指一下。女子於是从定而出。
  【颂】【标】世尊。因波斯匿王。问胜义谛中。有世俗谛否。若言无。智不应二。若言有。智不应一。一二之义。其义云何。佛言大王。汝於过去龙光佛法中。曾问此义。我今无说。汝今无听。无说无听。是名为一义二义。
  【颂】【标】世尊。因外道问。昨日说何法。曰说定法。外道曰。今日说何法。曰不定法。外道曰。昨日说定法。今日何说不定法。世尊曰。昨日定。今日不定。
  【颂】世尊。因五通仙人问。世尊有六通。我有五通。如何是那一通。佛召五通仙人。五通应诺。佛曰。那一通。你问我。
  【颂】【标】世尊。因普眼菩萨欲见普贤。不可得见。乃至三度入定。徧观三千大千世界。觅普贤不可得见而来白佛。佛曰。汝但於静三昧中起一念。便见。普贤。普眼於是才起一念。便见普贤。向空中乘六牙白象。
  【颂】【标】世尊。因自恣日。文殊三处过夏。迦叶。欲白椎摈。出才拈椎。乃见百千万亿文殊。迦叶尽其神力。椎不能举。世尊遂问迦叶。汝拟摈那个文殊。迦叶无对。
  【颂】【标】世尊。因长爪梵志索论义。预约曰。我义若堕。我自斩首。世尊曰。汝义以何为宗。志曰。我以一物不受为宗。世尊曰。是见受否。志拂袖而去。行至中路。乃省谓弟子曰。我当回去。斩首以谢世尊。弟子曰。人天众前。幸当得胜。何以斩首。志曰。我宁於有智人前斩首。不於无智人前得胜。乃叹曰。我义两处负堕。是见若受。负门处粗。是见不受。负门处细。一切人天二乘。皆不知我义堕处。唯有世尊。诸大菩萨。知我义堕。回至世尊前曰。我义两处负堕。故当斩首以谢。世尊曰。我法中无如是事。汝当回心向道。於是同五百徒众。一时投佛出家。证阿罗汉。
  【颂】世尊。因有外道问。不问有言。不问无言。世尊良久。外道赞叹曰。世尊大慈大悲。开我迷云。令我得入。乃作礼而去。阿难白佛。外道得何道理。称赞而去。世尊曰。如世良马。见鞭影而行。
  【颂】【标】世尊一日勅阿难。食时将至。汝当入城持钵。阿难应诺。世尊曰。汝既持钵。须依过去七佛仪式。阿难便问。如何是过去七佛仪式。世尊召阿难。阿难应诺。世尊曰。持钵去。
  ○世尊因有比丘问。我於世尊法中。见处即有。证处未是。世尊当何所示。世尊曰。比丘某甲。当何所示。是汝此问。
  【颂】【标】世尊因黑氏梵志。运神力。以左右手。擎合欢梧桐花两株。来供养佛。佛召仙人。梵志应诺。佛曰。放下着。梵志遂放下左手一株花。佛又召仙人。放下着。梵志又放下右手一株花。佛又召仙人。放下着。梵志曰。世尊。我今两手皆空。更教放下个甚么。佛曰。吾非教汝放舍其花。汝当放舍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时舍却。无可舍处。是汝免生死处。梵志於言下。悟无生忍。
  【颂】【标】世尊因灵山会上五百比丘。得四禅定。具五神通。未得法忍。以宿命智通。各各自见过去。杀父害母。及诸重罪。於自心内。各各怀疑。於甚深法。不能证入。於是文殊。承佛神力。遂手握利剑。持逼如来。世尊乃谓文殊曰。住住不应作逆。勿得害吾。吾必被害。为善被害。文殊师利。尔从本已来。无有我人。但以内心。见有我人。内心起时。我必被害。即名为害。於是五百比丘。同赞叹曰。文殊大智士。深达法源底。自手握利剑。持逼如来身。如剑佛亦尔。一相无有二。无相无所生。是中云何杀。
  【颂】世尊敲髑髅。问耆婆生何道。曰生人道。又敲一。生何道。曰生天。又敲一。耆罔措。
  【颂】【标】世尊因地。布发掩泥。献花於然灯。然灯见布发处。遂约退众。乃指地曰。此一方地。宜建一梵剎。时众中有一贤于长者。持标於指处插曰。建梵剎竟。时诸天散花赞曰。庶子有大智矣。
  【颂】【标】世尊。因七贤女。游尸陀林。一女指尸曰。尸在这里。人向甚处去。一女曰。作么作么。诸姊谛观。各各契悟。感帝释散花曰。惟愿圣姊。有何所须。我当终身供给。女曰。我家四事七珍。悉皆具足。唯要三般物。一要无根树一株。二要无阴阳地一片。三要叫不响山谷一所。帝释曰。一切所须。我悉有之。若三般物。我实无得。女曰。汝若无此。争解济人。帝释罔措。遂同往白佛。佛言。憍尸迦。我诸弟子大阿罗汉。不解此义。唯有诸大菩萨。乃解此义。
  【颂】【标】城东有一老母。与佛同生。而不欲见佛。每见佛来。即便回避。虽然如此。回顾东西。总皆是佛。遂以手掩面。於十指掌中。亦总是佛。
  【颂】殃崛摩罗。因持钵至一长者门。其家妇人正值产难。子母未分。长者曰。瞿昙弟子。汝为至圣。当有何法。能免产难。殃崛语长者曰。我乍入道。未知此法。待我回问世尊。却来相报。及返。具事白佛。佛告殃崛。汝速去报言。我自从贤圣法来。未曾杀生。殃崛奉佛语。疾往告之。其妇得闻。当时分娩。
  【颂】【标】世尊至多子塔前。命摩诃迦叶。分座令坐。以僧伽黎围之。遂告曰。吾以正法眼藏。密付於汝。汝当护持。传付将来。
  【颂】世尊临入涅盘。文殊大士。请佛再转法轮。世尊咄曰。文殊。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说一字。汝请吾再转法轮。是吾曾转法轮邪。
  【颂】世尊於涅盘会上。以手摩胸告众曰。汝等善观吾紫磨金色之身。瞻仰取足。勿令后悔。若谓吾灭度。非吾弟子。若谓吾不灭度。亦非吾弟子。时万亿众。悉皆契悟。

  【标】一祖摩诃迦叶尊者

  【颂】见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颂古稍异)。

  【标】二祖阿难尊者

  【颂】一日问迦叶曰。师兄。世尊传金襕袈裟外。别传个甚么。迦叶召阿难。阿难应诺。迦叶曰。倒却门前剎竿着。

  【标】四祖优波球多尊者

  在世化导。证果最多。每度一人。以一筹置於石室。其室纵十八肘。广十二肘。充满其间。最后有一长者子。名曰香众。来礼尊者。志求出家。尊者问曰。汝身出家。心出家。答曰。我来出家。非为身心。尊者曰。不为身心。复谁出家。答曰。夫出家者。无我我故。无我我故。即心不生灭。心不生灭。即是常道。诸佛亦常。心无形相。其体亦然。尊者曰。汝当大悟。心自通达。宜依佛法僧。绍隆圣种。

  【标】八祖佛陀难提尊者

  【颂】九祖伏驮密多。问祖曰。父母非我亲。谁是最亲者。诸佛非我道。谁是最道者。祖以偈答曰。汝言与心亲。父母非可比。汝行与道合。诸佛心即是。外求有相佛。与汝不相似。欲识汝本心。非合亦非离。

  【标】十祖胁尊者

  【颂】至一林中。有富那夜奢。合掌前立。祖问汝从何来。奢曰。我心非往。祖曰。汝何处住。曰我心非止。祖曰。汝不定邪。曰诸佛亦然。祖曰。汝非诸佛。曰诸佛亦非。祖知是法器。即与剃度。付法说偈曰。真体自然真。因真说有理。领得真真法。无行亦无止。

  【标】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

  寻诣波罗柰国。有马鸣大士。迎而作礼。问曰。我欲识佛。何者即是。祖曰。汝欲识佛。不识者是。曰佛既不识。焉知是乎。祖曰。既不识佛。焉知不是。曰此是锯义。祖曰。彼是木义。祖问锯义者何。曰与师平出。马鸣却问。木义者何。祖曰。汝被我解。马鸣豁然省悟。

  【标】十四祖龙树尊者

  【标】至南印度。彼国之人。多信福业。祖为说法。递相谓曰。人有福业。世间第一。徒言佛性。谁能睹之。祖曰。汝欲见佛性。先须除我慢。彼人曰。佛性大小。祖曰。非大非小。非广非狭。无福无报。不死不生。彼闻理胜。悉回初心。祖复於座上。现自在身。如满月轮。一切众。唯闻法音。不睹祖相。彼众中。有长者子。名迦那提婆。谓众曰。识此相否。众曰。目所未睹。安敢辨识。提婆曰。此是尊者现佛性体相。以示我等。何以知之。盖以无相三昧。形如满月。佛性之义。廓然虚明。言讫。轮相即隐。复居本座。而说偈言。身现圆月相。以表诸佛体。说法无其形。用辨非声色。彼众闻偈。顿悟无生。

  【标】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

  【颂】谒龙树大士。将及门。龙树知是智人。先遣侍者。以满钵水。置於座前。尊者睹之。即以一针。投之而进。欣然契会。
  ○【标】祖至迦毗罗国。彼有长者。曰梵摩净德。一日园树生耳如菌。味甚美。唯长者与第二子罗睺罗多。取而食之。取已随长。尽而复生。自余亲属皆不能见。祖知其宿因。遂至其家。长者乃问其故。祖曰。汝昔曾供养一比丘。然此比丘。道眼未明。以虚沾信施。故报为木菌。唯汝与子。精诚供养。得以享之。余即否矣。又问长者年多少。答曰。七十有九。祖乃说偈曰。入道不通理。复身还信施。汝年八十一。此树不生耳。长者闻偈已。弥加叹伏。且曰。弟子衰老。不能事师。愿舍次子。随师出家。

  【标】十七祖僧伽难提尊者

  行化至摩提国。见山舍一童子。持圆鉴。直造祖前。祖问汝几岁邪。曰百岁。祖曰。汝年尚幼。何言百岁。童曰。我不会理。正百岁耳。祖曰。汝善机邪。童曰。佛言。若人生百岁。不会诸佛机。未若生一日。而得决了之。祖曰。汝手中者。当何所表。童曰。诸佛大圆鉴。内外无瑕翳。两人同得见。心眼皆相似。彼父母。闻子语。即舍令出家。祖携至本处。授具戒讫。名伽耶舍多。【标】他时闻风吹殿铃声。祖问曰。铃鸣邪。风鸣邪。舍多曰。非风铃鸣。我心鸣耳。祖曰。心复谁乎。舍多曰。俱寂静故。祖曰。善哉善哉。继吾道者。非子而谁。即付法眼。

  【标】十九祖鸠摩罗多尊者

  至中天竺国。有大士名阇夜多。问曰。我家父母。素信三宝。而常萦疾瘵。凡所营作。皆不如意。而我邻家。久为旃陀罗行。而身常勇健。所作和合。彼何幸而我何辜。祖曰。【标】何足疑乎。且善恶之报。有三时焉。凡人。但见仁夭暴寿。逆吉义凶。便谓亡因果。虚罪福。殊不知影响相随。毫厘靡忒。纵经百千万劫。亦不磨灭。时阇夜多。闻是语已。顿释所疑。祖曰。【标】汝虽已信三业。而未明业从惑生。惑因识有。识依不觉。不觉依心。心本清净。无生灭。无造作。无报应。无胜负。寂寂然。灵灵然。汝若入此法门。可与诸佛同矣。一切善恶。有为无为。皆如梦幻。阇夜多。承言领旨。即发宿慧。祖乃付法眼。偈曰。性上本无生。为对求人说。於法既无得。何怀决不决。又云。此是妙音如来见性之句。汝宜传布后学。

  【标】二十祖阇夜多尊者

  北天竺国人也。智慧渊冲。化导无量。后至离阅城。敷扬顿教。彼有学众。唯尚辩论。为之首者。名婆修盘头。(此云徧行)常一时不卧。六时礼佛。清净无欲。为众所归。祖将欲度之。先问彼众曰。此徧行头陀。能修梵行。可得佛道乎。众曰。我师精进。何故不可。祖曰。【标】汝师与道远矣。设苦行历於尘劫。皆虚妄之本也。众曰。尊者蕴何德行。而讥我师。祖曰。我不求道。亦不颠倒。我不礼佛。亦不轻慢。我不长坐。亦不懈怠。我不一食。亦不杂食。我不知足。亦不贪欲。心无所希名之曰道。时徧行闻已。发无漏智。欢喜赞叹。祖又语彼众曰。会吾语否。【标】吾所以然者。为其求道心切。夫弦急即断。故吾不赞。令其住安乐地。入诸佛智。复告徧行曰。吾适对众。抑挫仁者。得无恼於衷乎。徧行曰。我忆念七劫前。生常安乐国。师於智者月净。记我非久。当证斯陀含果。时有大光明菩萨出世。我以老故。策杖礼谒。师叱我曰。重子轻父。一何鄙哉。时我自谓无过。请师示之。师曰。【标】汝礼大光明菩萨。以杖倚壁画佛面。以此过慢。遂失二果。我责躬悔过以来。闻诸恶言。如风如响。况今获饮无上甘露。而返生热恼邪。惟愿大慈。以妙道垂诲。祖曰。汝久植众德。当继吾宗。听吾偈曰。言下合无生。同於法界性。若能如是解。通达事理竟。

  【标】二十三祖鹤勒尊者

  年七岁。游行聚落。睹民间淫祀。乃入庙叱之曰。汝妄兴祸福。幻惑於人。岁费牲牢。伤害斯甚。言讫。庙貌忽然而坏。由是乡党谓之圣子。
  ○有师子。归依尊者而问曰。我欲求道。当用何心。祖曰。汝欲求道。无所用心。曰既无用心。谁作佛事。祖曰。汝若有用。即非功德。汝若无作。即是佛事。经云。我所作功德。而无我所故。师子闻是语已。即入佛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