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史传部
- 禅宗
- 禅宗正脉
禅宗正脉
【标】青峰山清勉禅师
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耨池无一滴。四海自滔滔。
大宋
太宗皇帝
【颂】一日因僧朝见。帝问甚处来。对曰。庐山卧云庵。帝曰。朕闻卧云深处不朝天。为甚到此。僧无对(雪窦代云难逃至化)。
【颂】因僧入对次。奏曰。陛下还记得么。帝曰。甚处相见来。奏曰。灵山一别。直至如今。帝曰。卿以何为验。僧无对(雪窦代云。贫道得得而来)。
【颂】帝尝梦神人报曰。请陛下发菩提心。因早朝宣问左右街。菩提心作么生发。街无对(雪窦代云。实谓今古罕闻)。
【颂】一日朝罢。帝擎钵问丞相王随曰。既是大庾岭头提不起。为甚么却在朕手里。随无对。
【标】孝宗皇帝
【颂】宣问。灵隐佛照光禅师曰。释迦佛入山修道。六年而成。所成者何事。请师明说。对曰。将谓陛下忘却。
未详法嗣
【标】茶陵郁山主
【颂】不曾行脚。因庐山有化主至。论及宗门中事。教令看僧问法灯。百尺竿头。如何进步。灯云恶。凡三年。【标】一日乘驴度桥。一踏桥板而堕。忽然大悟。遂有颂曰。我有神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因兹更不游方。
【标】先净照禅师
问楞严大师。经中道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若被物转。即名凡夫。祇如升元阁。作么生转。严无对。
【标】东山云顶禅师
【标】道学有闻。丛林称为顶三教。一日九龙观道士。并三士人。请上堂。儒门画八卦。造契书。不救六道轮回。道门朝九皇。炼真气。不达三祇劫数。我释迦世尊。洞三祇劫数。救六道轮回。以大愿摄人天。如风轮持日月。以大智破生死。若劫火焚秋毫。入得我门者。自然转变天地。幽察鬼神。使须弥铁围。大地大海。入一毛孔中。一切众生。不觉不知。我说此法门如虚空俱含万象。一为无量。无量为一。若人得一。即万事毕。珍重。
【标】云幽重恽禅师
上堂。云幽一只箭。虚空无背面。射去徧十方。要且无人见。时有僧问。如何是和尚一只箭。师曰。尽大地人无髑髅。
【标】楼子和尚
【颂】一日偶经游街市间。於酒楼下整袜带次。闻楼上唱曲云。你既无心我也休。忽然大悟。因号楼子焉。
【标】天竺证悟法师
尝患本宗学者。囿於名相。胶於笔录。至以天台之传。为文字之学。南宗鄙之。乃谒护国此庵元禅师。夜语次。【标】师举东坡宿东林偈。且曰。也不易到此田地。庵曰。尚未见路径。何言到耶。曰祇如他道。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若不到此田地。如何有这个消息。庵曰。是门外汉耳。曰和尚不吝。可为说破。庵曰。却祇从这里猛着精彩觑捕看。若觑捕得他破。则亦知本命元辰落着处。【标】师通夕不寐。及晓钟鸣。去其秘畜。以前偈别曰。东坡居士太饶舌。声色关中欲透身。溪若是声山是色。无山无水好愁人。特以告此庵。庵曰。向汝道。是门外汉。师礼谢。未几。有化马祖殿瓦者。求语发扬。师书曰。寄语江西老古锥。从教日炙与风吹。儿孙不是无料理。要见氷消瓦解时。此庵见之笑曰。须是这阇黎始得。
【标】本嵩律师
因无为居士杨杰请问。宣律师所讲毗尼性体。师以偈答曰。情智何尝异。犬吠蛇自行。终南的的意。日午打三更。
【标】昔有老宿【颂】一夏不为师僧说话。有僧叹曰。我祇恁么空过一夏。不敢望和尚说佛法。得闻正因两字也得。老宿闻。乃曰。阇黎。莫嘶速。若论正因。一字也无。道了叩齿云。适来无端。不合与么道。邻壁有一老宿闻曰。好一釜羹。被一颗鼠粪污却(雪窦代云。谁家釜内无一两颗)。
【颂】昔有一僧。在经堂内不看经。每日打坐。藏主曰。何不看经。僧曰。某甲不识字。主曰。何不问人。僧近前叉手鞠躬曰。这个是甚么字。主无对(大通本代云又道不识)。
【标】昔二庵主住庵。【颂】旬日不相见。忽相会。上庵主问下庵主。多时不相见。向甚么处去。下庵主曰。在庵中造个无缝塔。上庵主曰。某甲也要造一个。就兄借取塔样子。下庵主曰。何不早说。恰被人借去了也
【标】昔有老宿云。这一片田地。分付来多时也。我立地待汝构去(法眼云。山僧如今坐地。待汝构去。还有道理也无。那个亲。那个疎。试裁断看)。
○【标】有僧因看法华经。至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忽疑不决。行住坐卧每自体究。都无所得。忽春月闻鹭声。顿然开悟。遂续前偈曰。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春至百花开。黄鹭啼柳上。
○有僧与童子上经了。令持经着函内。童子曰。某甲念底着向那里(法灯代云。汝念甚么经)。
【标】昔有官人作无鬼论。中夜挥毫次。忽见一鬼出云。汝道无。我聻(五祖演云。老僧当时若见。但以手作鹁鸠嘴。向伊道。谷呱呱)
【标】昔有婆子【颂】供养一庵主。经二十年。常令一二八女子。送饭给侍。一日令女子抱定曰。正恁么时如何。主曰。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女子举似婆。婆曰。我二十年。祇供养得个俗汉。遂遣出。烧却庵
【标】陈道婆
尝徧扣诸方名宿。后於长老山。净和尚语下发明。有偈曰。高坡平顶上。尽是采樵翁。人人尽怀刀斧意。不见山花映水红。
【标】昔有妇人入院。行众僧随年钱。僧曰。圣僧前着一分。妇人曰。圣僧年多少。僧无对。法眼代云。心期满处则知。
(会元六卷终)
禅宗正脉卷第三
音释
畐(芒逼切广韵道满玉篇满谓之畐也) 顗(以) 嗫嚅(镊如多口) 鈯(突音钝也) 荐(荐音再也屡也) 撜(根) 跶(揵) 较(角教二音直也大略也着明貌) 嚚(银) 勔(免) 臔(蚬) 瞥(惊入声暂见也) 镢(居缚大鉏) 桡(饶) 驻(住) 垛(妥) 渗(森去声) 屹(鱼乞) 锹(此遥铧插) 石 瞩(烛) 畬(于音三岁田赊音火种田) 猱(奴力猴属) 僖(希) 缔(第) 儆(景音戒也) 蜕(税音解也) [卤/八/夕](宗) 欻(熏入声暴起也) 菅(奸音菅苫) 睴(混又古困切视也) 断(斫音斫也) 黯(乙减) 恽(委粉) 嘶(西)
禅宗正脉卷第四
青原
【标】天皇道悟禅师
【标】首谒径山国一。受心法。服勤五载。后参马祖。重印前解。法无异说。依止二夏。乃谒石头而致问曰。离却定慧。以何法示人。头曰。我这里无奴婢。离个甚么。曰如何明得。头曰。汝还撮得虚空么。曰恁么则不从今日去也。头曰。未审汝早晚从那边来。曰道悟不是那边人。头曰。我早知汝来处也。曰师何以赃诬於人。头曰汝身现在。曰虽然如是。毕竟如何示於后人。头曰。汝道谁是后人。师从此顿悟。罄殚前二哲匠言下有所得心。
○僧问。如何是玄妙之说。师曰。莫道我解佛法好。曰争奈学人疑滞何。师曰。何不问老僧。曰即今问了也。师曰。去。不是汝存泊处。
【标】龙潭崇信禅师
【颂】【标】其家卖饼。师少而英异。初悟和尚。为灵鉴潜请居天皇寺。人莫之测。师家于寺巷。常日以十饼馈之。天皇受之。每食毕。常留一饼曰。吾惠汝以荫子孙。师一日自念曰。饼是我持去。何以返遗我邪。其别有旨乎。遂造而问焉。皇曰。是汝持来。复汝何咎。师闻之颇晓玄旨。因投出家。
【颂】【标】皇曰。汝昔崇福善。今信吾言。可名崇信。由是服勤左右。一日问曰。某自到来。不蒙指示心要。皇曰。自汝到来。吾未尝不指汝心要。师曰。何处指示。皇曰。汝擎茶来吾为汝接。汝行食来吾为汝受。汝和南时吾便低首。何处不指示心要。师低头良久。皇曰。见则直下便见。拟思即差。师当下开解。复问如何保任。皇曰。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标】德山宣鉴禅师
【颂】简州周氏子。在蜀常讲金刚般若。时谓之周金刚。因担青龙疏钞出蜀。至澧阳路上。见一婆子卖饼。遂息肩买饼点心。婆乃指担问云。金刚经三心。未审上座点那个心。师无语。【标】遂往龙潭。至法堂曰。久向龙潭。及乎到来。潭又不见。龙又不现。潭引身曰。子亲到龙潭。师无语。遂栖止焉。
【颂】【标】师一夕侍立次。潭曰。更深。何不下去。师珍重便出。却回曰。外面黑。潭点纸烛度与师。师拟接。潭复吹灭。师於此大悟。便礼拜。潭曰。子见个甚么。师曰。从今向去。更不疑天下老和尚舌头也。至来日。龙潭升座谓众曰。可中有个汉。牙如剑树。口似血盆。一棒打不回头。他时向孤峰顶上。立吾道去在。【标】师将疏钞。堆法堂前。举火炬曰。穷诸玄辩。若一毫置於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遂焚之。
【评】【颂】【标】礼谢龙潭。直抵沩山。挟复子上法堂。从西过东。从东过西。顾视方丈曰。有么有么。山坐次殊不顾盻。师曰无无。便出。至门首乃曰。虽然如此。也不得草草。遂具威仪。再入相见。才跨门。提起坐具曰。和尚。山拟取拂子。师便喝。拂袖而出。沩山至晚问首座。今日新到在否。座曰。当时背却法堂。着草鞋出去也。山曰。此子已后。向孤峰顶上。盘结草庵。呵佛骂祖去在。
○【标】上堂。若也於己无事。则勿妄求。妄求而得。亦非得也。汝但无事於心。无心於事。则虚而灵。空而妙。若毛端许言之本末者。皆为自欺。何故。毫厘系念。三途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圣名凡号。尽是虚声。殊相劣形。皆为幻色。汝欲求之。得无累乎。及其厌之。又成大患。终而无益。
【颂】【标】小参示众曰。今夜不答话。问话者三十棒。【标】时有僧出礼拜。师便打。僧曰。某甲话也未问。和尚因甚么打某甲。师曰。汝是甚么处人。曰新罗人。师曰。未跨船舷。好与三十棒(法眼云。大小德山。话作两橛。圆明云。大小德山。龙头蛇尾)。
○上堂。问即有过。不问犹乖。有僧出礼拜。师便打。僧曰。某甲始礼拜。为甚么便打。师曰。待汝开口。堪作甚么。
○【标】雪峰问。南泉斩猫儿意旨如何。师乃打趂。却唤曰会么。峰曰不会。师曰。我恁么老婆心。也不会。
【颂】示众曰。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临济闻得。谓洛浦曰。汝去问他。道得为甚么也三十棒。待伊打汝。接住棒送一送。看伊作么生。浦如教而问。师便打。浦接住送一送。师便归方丈。浦回举似临济。济曰。我从来疑着这汉。虽然如是。你还识德山么。浦拟议。济便打。
【标】泐潭宝峰和尚
问僧。古人有一路。接后进初心。汝还知否。曰请师指出古人一路。师曰。甚么则阇黎知了也。曰头上更安头。师曰。宝峰不合问仁者。曰问又何妨。师曰。这里不曾有人乱说道理。出去。
【标】岩头全奯禅师
【颂】一日参德山。方跨门。便问是凡是圣。山便喝。师礼拜。有人举似洞山。山曰。若不是奯公。大难承当。师曰。洞山老人。不识好恶。错下名言。我当时一手抬一手搦。
【颂】【标】雪峰在德山作饭头。一日饭迟。德山擎钵下法堂。峰晒饭巾次。见德山。乃曰。钟未鸣鼓未响。拓钵向甚么处去。德山便归方丈。峰举似师。师曰。大小德山。未会末后句在。山闻。令侍者唤师去问。汝不肯老僧那。师密启其意。山乃休。明日升堂。果与寻常不同。师至僧堂前拊掌大笑曰。且喜堂头老汉。会末后句。他后天下人不奈伊何。虽然也祇得三年活(山果三年后示灭)。
【颂】【标】师住鄂州岩头。值沙汰。於湖边作渡子。两岸各挂一板。有人过渡。打板一下。师曰阿谁。或曰。要过那边去。师乃舞棹迎之一日因一婆抱一孩儿来。乃曰。呈桡舞棹即不问。且道婆子手中儿甚处得来。师便打。婆曰。婆生七子。六个不遇知音。祇这一个也不消得。便抛向水中。
○【标】上堂。吾尝究涅盘经七八年。睹三两段义。似衲僧说话。又曰。休休。时有一僧出礼拜。请师举。【标】师曰。吾教意如字三点。第一向东方下一点。点开诸菩萨眼。第二向西方下一点。点诸菩萨命根。第三向上方下一点。点诸菩萨顶。此是第一段义。【标】又曰。吾教意如摩酰首罗。擘开面门。竖亚一只眼。此是第二段义。
【颂】【标】又曰。吾教意犹如涂毒鼓。击一声。远近闻者皆丧。此是第三段义。时小严上座问。如何是涂毒鼓。师以两手按膝。亚身曰。韩信临朝底严无语。
【颂】问僧甚处来。曰西京来。师曰。黄巢过后。还收得剑么。曰收得。师引颈近前曰。[囗@力]。曰师头落也。师呵呵大笑。僧后到雪峰。峰问甚处来。曰岩头来。峰曰。岩头有何言句。僧举前话。峰便打三十棒。趂出。
○【标】僧问。雪峰。声闻人见性。如夜见月。菩萨人见性。如昼见日。未审和尚见性如何。峰打拄杖三下。僧后举前话问师。师与三掴。
【颂】问古帆未挂时如何。师曰。小鱼吞大鱼。又僧如前问。师曰。后园驴吃草。迩后人或问。佛。问法。问道。问禅者。师皆作嘘声(颂古稍异)。
【标】雪峰义存禅师
【颂】【标】初与岩头至澧州鳌山镇。阻雪。头每日祇是打睡。师一向坐禅。一日唤曰。师兄师兄。且起来。头曰。作甚么。师曰。今生不着便。共文邃个汉行脚。到处被他带累。今日到此。又祇管打睡。头喝曰。噇眠去。每日床上坐。恰似七村里土地。他时后日。魔魅人家男女去在。师自点胸曰。我这里未稳在。不敢自谩。头曰。我将谓你。他日向孤峰顶上。盘结草庵。播扬大教。犹作这个语话。师曰。我实未稳在。头曰。你若实如此。据你见处一一通来。是处与你证明。不是处与你刬却。【标】师曰。我初到盐官。见上堂举色空义。得个入处。头曰。此去三十年。切忌举着。【标】又见洞山过水偈曰。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踈。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头曰。若与么。自救也未彻在。【标】师又曰。后问德山。从上宗乘中事。学人还有分也无。德山打一棒曰。道甚么。我当时如桶底脱相似。头喝曰。你不闻道从门入者。不是家珍。【标】师曰。他后如何即是。头曰。他后若欲播扬大教。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将来。与我盖天盖地去。师於言下大悟。便作礼起。连声叫曰。师兄。今日始是鳌山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