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史传部
- 禅宗
- 祖庭指南
祖庭指南
城东有一老母。与佛同生。不欲见佛。每见佛来。即便回避。虽然如此。回顾东西。总皆是佛。遂以手掩面。乃至十指掌中。总皆是佛(老姥不欲见佛。风平浪静。东西总皆是佛。水涨船高)。
世尊因文殊至诸佛集处。值诸佛各还本处。唯有一女人。近於佛坐而入三昧。文殊乃白佛。云何此人得近佛。而我不得。佛告文殊。汝但觉此女。令从三昧起。汝自问之。文殊绕女人三匝。鸣指一下。乃托至梵天。尽其神力。而不能出。世尊曰。假使百千文殊。亦出此女人定不得。下方过四十二恒河沙国土。有罔明菩萨。能出此女人定。须臾罔明大士从地涌出。作礼世尊。世尊敕罔明出。罔明却至女子前。鸣指一下。女子於是从定而出(出得出不得且置。作么生是底定。总之看破个中关棙子。了无一法异寻常○佛性天真事。谁云别有师。罔明弹指处。女子出禅时。不费丝毫力。何曾动所思。众生总平等。日用自多疑)。
殃崛摩罗。因持钵至一长者门。其家妇人。正值产难。长者曰。瞿昙弟子。汝为至圣。当有何法。能免产难。殃崛语长者曰。我乍入道。未知此法。待我回问世尊。却来相报。及返。具事白佛。佛告殃崛。汝速去报言。我从贤圣法来。未曾杀生。殃崛奉佛语。疾往告之。其妇得闻。当时分娩(佛不杀生。妇人分娩。日出东山。月沉西畔○华阴山前百尺井。中有寒泉彻骨冷。谁家美人来照影。不照其余照斜领)。
世尊一日因文殊在门外立。乃曰。文殊文殊。何不入门来。文殊曰。我不见一法在门外。何以教我入门(门外入门且置。唤甚么作门)。
无边身菩萨。将竹杖。量世尊顶。丈六了。又丈六。量到梵天不见世尊顶。乃掷下竹杖。合掌说偈云。虚空无有边。佛功德亦然。若有能量者。穷劫不可尽(无边身不自量。而量世尊无尽顶。未免多此一重疑案)。
世尊因乾闼婆王献乐。其时山河大地。皆作琴声。迦叶起作舞。王问。迦叶岂不是阿罗汉。诸漏已尽。何更有余习。佛曰。实无余习。莫谤法也。王又抚琴三徧。迦叶亦三度作舞。王曰。迦叶作舞。岂不是习。佛曰。实不曾作舞。王曰。世尊何得妄语。佛曰。不妄语。汝抚琴。山河大地木石。尽作琴声。岂不是。王曰是。佛曰。迦叶亦复如是。所以实不曾作舞。王乃信受(风鸣水响无非乐。法法全彰本现成)。
世尊在第六天。说大集经。敕他方此土人间天上。一切狞恶鬼神。悉皆辑会。受佛付嘱。拥护正法。设有不赴者。四天门王。飞热铁轮追之令集。既集会已。无有不顺佛敕者。各发弘誓。拥护正法。唯有一魔王。谓世尊曰。瞿昙。我待一切众生成佛尽。众生界空。无有众生名字。我乃发菩提心(魔王魔王。认那个作菩提心。设使一切众生成佛尽。众生界空。无有众生名字要发心也未许在)。
世尊因灵山会上。五百比丘。得四禅定。具五神通。未得法忍。以宿命智通。各各自见杀父害母。及诸重罪。于自心内。各各怀疑。于甚深法。不能证入。於是文殊承佛神力。遂手握利剑。持逼如来。世尊乃谓文殊曰。尔从本已来。无有我人。但以内心见有我人。内心起时。我必被害。即名为害。於是五百比丘。自悟本心。如梦如幻。于梦幻中。无有我人。乃至能生所生父母。於是五百比丘。同赞叹曰。文殊大智士。深达法源底。自手握利剑。持逼如来身。如剑佛亦尔。一相无有二。无相无所生。是中云何杀(文殊为他闲事长无明。带累五百比丘打失鼻孔。虽然。还识世尊落处么)。
世尊因波斯匿王问。胜义谛中。有世俗谛否。若言无。智不应二。若言有。智不应一。一二之义。其义云何。佛言大王。汝于过去龙光佛时。曾问此义。我今无说。汝今无听。无说无听。是为一义二义(世尊满口说。匿王满耳听。那里是无说无听处。试简点看)。
世尊因长爪梵志索论义。预约曰。我义若堕。当斩首以谢。世尊曰。汝义以何为宗。志曰。我以一切不受为宗。世尊曰。是见受否。志拂袖而去。行至中路有省。乃叹曰。我义两处负堕。是见若受。负门处粗。是见不受。负门处细。一切人天二乘。不知我义堕处。惟有世尊。诸大菩萨。知我义堕。回至世尊前曰。我义两处负堕。故当斩首以谢。世尊曰。我法中无如是事。汝当回心向道。于是同五百徒众。一时投佛出家。证阿罗汉(是见若受破家门。是见不受共谁论。匾担蓦折两头脱。一毫头上现乾坤○机轮曾未转。转必两头走。明镜忽临台。当下分妍丑。妍丑分兮慈云开。慈门何处生尘埃。因思良马窥鞭影。千里追风唤得回○是见受否转迷蒙。蓦忽知非辨己躬。夹路桃花风雨后。马蹄何处避残红)。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闹市扬碌砖。冤头定打着○当时不掀倒禅床。致使后代儿孙谓有实法传来)。
世尊至多子塔前。命摩诃迦叶分座令坐。以僧伽黎围之。遂告以护持正法眼藏。并敕阿难副贰传化。无令断绝。而说偈曰。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复告迦叶。吾将金缕僧伽黎衣。传付于汝。转授补处。至慈氏佛出世。勿令朽坏。迦叶闻偈。头面礼足曰。善哉善哉。我当依敕。恭顺佛故(尽说拈花微笑是。不知将底办宗风。若言心眼同时证。未免朦胧在梦中)。
世尊临入涅盘。文殊大士请佛再转法轮。世尊咄曰。文殊。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说一字。汝请吾再转法轮。是吾曾转法轮耶(黄面瞿昙。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于一尘内破此一尘。演说如来广大境界。妙音遐畅。无处不及。乃曰。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说一字)。
世尊于涅盘会上。以手摩胸告众曰。汝等善观吾紫磨金色之身。瞻仰取足。勿令后悔。若谓吾灭度。非吾弟子。若谓吾不灭度。亦非吾弟子。时百万亿众。悉得契悟(千年常住一朝僧。观他作么)。
尔时世尊。至拘尸那城。告诸大众。吾今背痛。欲入涅盘。即往熙连河侧。娑罗双树下。右胁累足。泊然宴寂。复从棺起。为母说法。特示双足。化婆耆。并说无常偈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时诸弟子。即以香薪竞茶毗之。烬后。金棺如故。尔时大众。即于佛前。以偈赞曰。凡俗诸猛炽。何能致火爇。请尊三昧火。阇维金色身。尔时金棺从座而举。高七多罗树。往反空中。化火三昧。须臾灰生。得舍利八斛四斗。即穆王五十二年壬申岁。二月十五日(未出王宫已涅盘。何须双足露金棺。致令迦叶双眉皱。庆喜门前倒剎竿○临行伸两脚。踏却断〔尝〕坑)。
西天祖师
一祖摩诃迦叶尊者
摩竭陀国人。姓婆罗门。父号饮泽。母号香至。过去世为金师。值毗婆尸佛般涅盘。四众起塔。有贫女得金珠。恳金师为补塔中佛像金面缺处。相与发愿。世世为无姻夫妻。由是因缘。九十一劫。身皆金色。及此世与紫金光尼。复为夫妇。梵语迦叶波。此云饮光。盖以身光名。然夫妇皆清净自居。无世间想。旋复出家。修杜多行。会空中有神告曰。佛已出世。请往师之。尊者即趋礼释尊於竹林精舍。佛言善来比丘。须发自除。佛於众中称叹第一。后因拈花因缘付法(一华才拈。千圣胆落。遇无知汉。微笑而作。死柴头火。今古辉烁)。
佛涅盘时。尊者在毕钵罗窟。以净天眼。见世尊在熙连河侧。入般涅盘。即至双树。悲恋号泣。佛於金棺出示双足。尊者告比丘。佛已茶毗。金刚舍利。非吾等事。宜当结集法眼。无令断绝。乃说偈告曰。如来弟子。且莫涅盘。得神通者。宜赴结集。於是得神通者。咸赴耆阇崛山。毕钵罗窟。时阿难为漏未尽。不得入会。后证阿罗汉果。乃入。尊者告众言。此阿难比丘。有大智慧。所闻佛法。如水传器。无有遗余。可请彼集修多罗藏。大众默然(如此多闻人。尚不得入会。今人稍有涉略。便祖父不足介意。平人藐若鸿毛。要到漏未尽田地。敢保未梦见在)。
结集既毕。尊者自念衰老。宜入定於鸡足山。以待弥勒。乃召阿难言。我今不久世间。今将正法付嘱於汝。汝善守护。听吾偈曰。法法本来法。无法无非法。何於一法中。有法有不法(灯灯相续。如是受法。如是付法。若说有恁么法。何啻千里)。
二祖阿难尊者
王舍城人。姓剎帝利。父斛饭王。实如来从弟也。多闻博达。智慧无碍。世尊以为总持第一。梵云阿难。此云庆喜。以如来成道日生。故名也。者一日问迦叶曰。师兄。世尊传金缕袈裟外。别传个甚么。迦叶召阿难。阿难应诺。迦叶曰。倒却门前剎竿着(金襕传外别何传。蓦召阿难似不堪。倒却门前剎竿着。阿难依旧被他谩)。
后阿阇世王白言。尊者般涅盘时。愿垂告别。尊者将入涅盘。於恒河中流。跏趺而坐。阿阇世王毗舍离王。皆在河侧。说偈劝请。莫般涅盘。者答偈曰。二王善严住。勿为苦悲恋。涅盘当我静。而无诸有故。复念。我若向一国。则诸国或争。应以平等。度诸有情。遂於恒河中流。将入寂灭。是时。山河大地。六种震动。雪山有五百仙人。睹兹瑞应。飞空而至。礼尊者足。而白言。我当于长老而证佛法。愿垂大慈。度脱我等尊者默然受请。即变殑伽河。悉为金地。为其仙众。说诸大法。复念先所度脱弟子。应当来集。须臾五百罗汉。从空而下。为诸仙人出家受具。其仙众中。有二罗汉。一名商那和修。二名末田底迦。尊者知是法器。而告之曰。如来以正法眼付迦叶。迦叶入定。而付于我。我今将灭。复付于汝。汝受吾教。当听偈言。本来付有法。付了言无法。各各须自悟。悟了无无法。说偈已。复以正法嘱累商那和修。而命末田底迦。于罽宾国。敷演大法云(尊者踊身虚空。现十八变。分身四分。一奉忉利天。一奉娑竭罗龙宫。一奉毗舍离王。一奉阿阇世王。各造塔)。
三祖商那和修尊者
姓毗舍多。父林胜。母憍奢耶。摩突罗国人也。在胎六年而生。梵云商诺迦。此云自然服。乃西域九枝秀草名。出则圣人降生。尊者生。而此草出。昔如来行化。至摩突罗国。见一青林。枝叶茂盛语阿难曰。此林地名优留茶。吾灭后一百年。有比丘名商那和修。於此转妙法轮。后百岁。果诞和修。出家证道。受庆喜尊者法眼。至此林遂降二火龙。龙受三归。施其地以建梵宫(青林悬记。瑞草知期。以毒破毒。龙何能窥。施地建剎。反被印破)。
尊者化缘既久。思付法者。寻於咤利国。得优波鞠多以为给侍。因问鞠多曰。汝年几耶。答曰。我年十七。者曰。汝身十七。性十七耶。答曰。师发已白。为发白耶。心白耶。者曰。我但发白。非心白。鞠多曰。我身十七。非性十七。尊者知是法器。后三年。遂为落发受具。而以法眼付嘱之。付法偈曰。非法亦非心。无心亦无法。说是心法时。是法非心法(大小宗师。话作两橛)。
四祖优波鞠多尊者
咤利国人也。姓首陀。父善意。十七出家。二十证果。
尊者得法已。随方行化。至摩突罗国。魔宫震动。波旬愁怖。遂竭其魔力。以害正法。尊者入三昧。观其所由。魔伺便。密持璎珞。縻之于颈。及尊者出定。乃取人狗蛇三尸。化为华鬘。软语酬之。魔引颈受。鬘即变为臭尸。虫蛆坏烂。魔尽其力。竟不能脱。乃礼尊者足。哀露忏悔。尊者令归依三宝。华鬘除。
尊者化导。证果最多。每度一人。以一筹置於石室。其室纵十八肘。广十二肘。充满其间。最后有一长者子。名曰香众。来礼尊者。求出家。尊者问曰。汝身出冢。心出家。答曰。我来出家。非为身心。尊者曰。不为身心。复谁出。答曰。夫出家者。无我我故。无我我故。即心不生灭。心不生灭。即是尝道。诸佛亦尝。心无形相。其体亦然。尊者曰。汝当大悟。心自通达。宜依佛法僧。绍隆圣种。即为剃度。授具足戒。仍告之曰。汝父梦金日而生。可名提多迦。如来以大法眼藏。次第传授。以至於我。今复付汝。听吾偈曰。心自本来心。本心非有法。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
五祖提多迦尊者
摩伽陀国人也。初名香众。生时。父梦金日。自屋而出。照耀天地。前有大山。诸宝严饰。山顶泉涌。滂沱四流。后遇鞠多尊者。为解之曰。宝山者。吾身也。泉涌者。法无尽也。日从屋出者。汝今入道之相也。照耀天地者。汝智慧超越也。因为更今名。梵云提多迦。此云通真量。尊者闻已。踊跃述偈曰。巍巍七宝山。常出智慧泉。回为真法味。能度诸有缘。鞠多尊者。亦说偈曰。我法传於汝。当现大智慧。金日从屋出。照耀於天地。尊者闻偈。设礼奉持(本法岂繇传。繇传本法传。今传传本法。本法本谁传)。
后至中印度。彼国有八千大仙。弥遮迦为首。闻尊者至。率众瞻礼。谓尊者曰。昔与师同生梵天。我遇阿私陀仙。授我仙法。师逢十力弟子。修习禅那。自此报分殊途。已经六劫。者曰。支离累劫。诚哉不虚。今可舍邪归正。以入佛乘。弥遮迦曰。昔阿私陀仙人。授我记云。汝却后六劫。当遇同学。获无漏果。今也相遇。非夙缘耶。愿师慈悲。令我解脱。者即度出家。命诸圣授戒。其余仙众。始生我慢。尊者示大神通。於是俱发菩提心。一时出家。者乃告弥遮迦曰。昔如来以大法眼藏。密付迦叶。展转相授。而至於我。我今付汝。当护念之。乃说偈曰。通达本法心。无法无非法。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