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史传部
- 禅宗
- 指月录
指月录
妙喜曰。云门礼拜。不是好心。
有僧为师造寿塔毕白师。师曰。将多少钱与匠人。曰一切在和尚。师曰。为将三钱与匠人。为将两钱与匠人。为将一钱与匠人。若道得。与吾亲造寿塔来。僧无语。后僧举似大岭庵闲和尚。(即罗山也)岭曰。还有人道得么。僧曰。未有人道得。岭曰。汝归与疎山道。若将三钱与匠人。和尚此生决定不得塔。若将两钱与匠人。和尚与匠人共出一只手。若将一钱与匠人。累他匠人须眉堕落。僧回如教而说。师具威仪望大岭作礼叹曰。将谓无人。大岭有古佛放光。射到此间。虽然如是。也是腊月莲花。大岭后闻此语曰。我恁么道。早是龟毛长三尺。
径山杲颂。凿坏十方常住地。三钱使尽露尸骸。罗山古佛虽灵验。未免将身一处埋 应庵华颂。凿开苍径造浮图。往复商量价不孤。无限落花随水去。夕阳春色满江湖 崇觉空。颂三文与匠人。每爱佳人笑目青。音容常隔一沙汀。黄河谁道如今辊。波浪无风不挂情。颂两文与匠人。懊恼牛栏昨夜开。岭头人唤不归来。烦君道与西江月。莫照孤灯冷处灰。颂一文与匠人。行因感东事须分。宝塔凌空直一文。要会疎山端的意。吾家宗祖在并汾。
师临迁化。有偈示众曰。我路碧空外。白云无处闲。世有无根树。黄叶风送还。偈终而逝。
▲青林师虔禅师
初参洞山。山问。近离甚处。师曰武陵。曰武陵法道。何似此间。师曰。胡地冬抽笋。山曰。别甑炊香饭。供养此人。师拂袖便出。山曰。此子向后走杀天下人在。师在洞山栽松次。有刘辰翁者求偈。师作偈曰。长长三尺余。郁郁覆青草。不知何代人。得见此松老。刘得偈呈洞山。山谓曰。此是第三代洞山主人。师辞洞山。山曰。子向甚么处去。师曰。金轮不隐的。徧界绝红尘。山曰。善自保任。师珍重而出。洞山门送谓师曰。恁么去一句。作么生道。师曰。步步踏红尘。通身无影像。山良久。师曰。老和尚何不速道。山曰。子得恁么性急。师曰。某甲罪过。便礼辞 住青林。后迁洞山。凡有新到。先令搬柴三转。然后参堂。有一僧不肯。问师曰。三转内则不问。三转外如何。师曰。铁轮天子寰中旨。僧无对。师便打趁出 问。学人径往时如何。师曰。死蛇当大路。劝子莫当头。曰当头者如何。师曰。丧子命根。曰不当头者如何。师曰。亦无回避处。曰正当恁么时如何。师曰。失却也。曰向甚么处去。师曰。草深无觅处。曰和尚也须堤防始得。师拊掌曰。一等是个毒气。
▲高安白水本仁禅师
上堂。老僧寻常。不欲向声前色后。鼓弄人家男女。何故。且声不是声。色不是色。僧问。如何是声不是声。师曰。唤作色得么。曰如何是色不是色。师曰。唤作声得么。僧作礼。师曰。且道为汝说答汝话。若向这里会得。有个入处 师将顺世。焚香白众曰。香烟尽处。是吾涅盘时也。言讫跏趺而坐。息随烟灭。
▲潭州龙牙山居遁证空禅师
参翠微。乃问。学人自到和尚法席。一个余月。不蒙示诲一法。意在於何。微曰。嫌甚么。师又问洞山。山曰。争怪得老僧。
法眼别云。祖师来也。云居齐云。此三大尊宿。还有亲疎也无。若有。那个亲。若无。亲疎眼在甚么处。
师又问翠微。如何是祖师意。微曰。与我将禅板来。师遂过禅板。微接得便打。师曰。打即任打。要且无祖师意。又问临济。如何是祖师意。济曰。与我将蒲团来。师乃过蒲团。济接得便打。师曰。打即任打。要且无祖师意。后有僧问。和尚行脚时。问二尊宿祖师意。未审二尊宿明也未。师曰。明即明也。要且无祖师意(东禅齐云。众中道。佛法即有。秖是无祖师意。若恁么会。有何交涉。别作么生会无祖师意底道理 雪窦颂。龙牙山里龙无眼。死水何曾振古风。禅板蒲团不能用。只应分付与卢公。卢公付了亦何凭。坐倚休将继祖灯。堪对暮云归未合远山无限碧层层 圜悟勤云。雪窦据欵结案。他虽恁么颂。且道意在甚么处。甚处是无眼。甚处是死水里。且道。是扶持伊。是灭伊威光。人多错会道。为甚么只应分付与卢公。殊不知。却是龙牙分付与人 僧宝传云。初谒翠微不契。至临济亦不契。乃造洞山悟本价禅师。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价曰。待洞水逆流。即向汝道师豁然大悟。研味其旨。悲欣交集觉范曰。予观龙牙偈曰。学道先须有悟由。还如惯斗快龙舟。虽然旧阁闲田地。一度羸来方始休。君若随缘得似风。吹沙走石不劳功。但於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皆清深精密。如其为人疑。问翠微临济祖意。度禅板蒲团机语。在已见洞山之后。雪窦以瞎龙死水罪之。龙牙闻之必大笑)师复举德山头落底语。因自省过。遂止於洞山。随众参请。一日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山曰。待洞水逆流。即向汝道。师始悟厥旨。服勤八稔。
此见於济公灯录。
师有颂曰。学道如钻火。逢烟未可休。直待金星现。归家始到头。
后神鼎諲举云。山僧即不然。学道如钻火。逢烟便可休。莫待金星现。烧额又烧头 翠岩真云。若论顿也。龙牙犹在半途。若论渐也。神鼎犹欠悟在。於此复且如何。诸仁者。今年多落叶。几处扫归家。
问。十二时中如何着力。师曰。如无手人欲行拳始得。
大沩秀云。是则是。又教人阴界中作活计。十二时中如何用力。如有手人行拳。又且如何。
问。古人得个甚么。便休去。师曰。如贼入空室 问。维摩掌擎世界。未审维摩向甚么处立。师曰。道者汝道。维摩掌擎世界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待石乌龟解语。即向汝道。曰石乌龟语也。师曰。向汝道甚么 裴相国入大安寺。问诸大德曰。罗睺罗以何为第一。曰以密行为第一。裴不肯。遂问。此间有何禅者。时师在后园种菜。遂请来问。罗睺罗以何为第一。师曰不知。裴便拜曰。破布裹真珠 报慈屿赞师真曰。日出连山。月圆当户。不是无身。不欲全露。师一日在帐中坐。僧问。不是无身。不欲全露。请师全露。师拨开帐子曰。还见么。曰不见。师曰。不将眼来。
报慈闻云。龙牙祇道得一半 云门令僧举此公案云。汝举。我与汝道。僧举了。门云。我不妨与你道。
上堂。夫参玄人。须透过祖佛始得。新丰和尚道。祖佛言教。似生冤家。始有参学分。若透不得。即被祖佛谩去。僧问。祖佛还有谩人之心也无。师曰。汝道江湖还有碍人之心也无。乃曰。江湖虽无碍人之心。为时人过不得。江湖成碍人去。不得道江湖不碍人。祖佛虽无谩人之心。为时人透不得。祖佛成谩人去。不得道佛祖不谩人。若透得祖佛过。此人过却祖佛。若也如是。始体得佛祖意。方与向上人同。如未透得。但学佛学祖。则万劫无有出期。僧曰。如何得不被祖佛谩去。师曰。道者直须自悟去始得。
▲益州北院通禅师
初参夹山。问曰。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岂不是和尚语。山曰是。师乃掀倒禅床叉手而立。山起来打一拄杖。师便下去(法眼云。此他掀倒禅床。何不便去。须待他打丁一棒去。意在甚么处)次参洞山。山上堂曰。坐断主人公。不落第二见。师出众曰。须知有一人不合伴。山曰。犹是第二见。师便掀倒禅床。山曰。老兄作么生。师曰。待某甲舌头烂。即向和尚道。后辞洞山拟入岭。山曰。善为。飞猿岭峻。好看。师良久。山召通阇黎。师应诺。山曰。何不入岭去。师因有省。更不入岭。
▲京兆府蚬子和尚
不知何许人也。事迹颇异。居无定所。自印心於洞山。混俗闽川。不畜道具。不循律仪。冬夏惟披一衲。逐日沿江岸。采掇虾蚬。以充其腹。暮即宿东山白马庙纸钱中。居民目为蚬子和尚。华严静禅师闻之。欲决真假。先潜入纸钱中。深夜师归。严把住曰。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遽答曰。神前酒台盘。严放手曰。不虚与我同根生。
▲越州乾峰和尚
上堂。法身有三种病。二种光。须是一一透得。始解归家稳坐。须知更有向上一窍在。云门出问。庵内人为甚么不知庵外事。师呵呵大笑。门曰。犹是学人疑处。师曰。子是甚么心行。门曰。也要和尚相委。师曰。直须与么始解稳坐。门应喏喏 上堂。举一不得举二。放过一着。落在第二。云门出众曰。昨日有人。从天台来。却往径山去。师曰。典座来日不得普请。便下座。
妙喜曰。彼此扬家丑。赖遇无旁观者。
云门到曰。请和尚答话。师曰。到老僧也未。门曰。恁么那恁么那。师曰。将谓猴白。更有猴黑 问。十方薄伽梵。一路涅盘门。未审路头在甚么处。师以拄杖画云。在这里。僧后请益云门。门拈起扇子云。扇子[跳-兆+孛]跳。上三十三天。筑着帝释鼻孔。东海鲤鱼打一棒。雨似盆倾。会么。
宝峰文云。乾峰与么道。还梦见也未。若是老僧则不然。十方薄伽梵。一路涅盘门。未审路头在甚处。劈脊便棒。却问他。路头在甚处。待伊拟开口。热喝出去。更有个云门折脚老比丘。不分缁素。不辨邪正。拈起扇子云云。似这般和泥合水汉。粪堆头埋却。十个五个。有甚么过。阿呵呵。乐不乐。足不足。而今幸对山青水绿。年来事事一时休。信任身心懒拘束。大众休瞌睡好。
问僧。甚处来。曰天台。师曰。见说石桥作两段。是否。曰和尚甚处得这消息来。师曰。将谓华顶峰前客。元是平田庄里人。
法石光禅师。因旧住相访。师问。顷年有一则公案。与你商量不下。如今作么生。云未入门时。早呈似和尚了也。师云。这里又作么生。云不可头上安头。师划一划云。这里且置。你为甚么踏断天台石桥。僧无语。师云。脱空妄语汉。出去 幻寄曰。此二尊宿勘僧。一人得法身二种光。一人得法身三种病。若人辨得出。许具只眼。
▲澧州钦山文邃禅师
与岩头雪峰过江西。到一茶店吃茶次。师曰。不会转身通气者。不得茶吃。头曰。若恁么。我定不得茶吃。峰曰。某甲亦然。师曰。这两个老汉。话头也不识。头曰。甚处去也。师曰。布袋里老鸦。虽活如死。头退后曰。看看。师曰。奯公且置。存公作么生。峰以手画一圆相。师曰。不得不问。头呵呵曰。太远生。师曰。有口不得茶吃者多 巨良禅客参礼。拜了便问。一镞破三关时如何。师曰。放出关中主看。良曰。恁么则知过必改。师曰。更待何时。良曰。好只箭放不着所在。便出去。师曰。阇黎且来。良回首。师下禅床擒住曰。一镞破三关即且置。试为钦山发箭看。良拟议。师打七棒曰。且听个乱统汉。疑三十年。有僧举似同安察。安曰。良公虽解发箭。要且未中的。僧便问。未审如何得中的去。安曰。关中主是甚么人。僧回举似师。师曰。良公若解恁么。也免得钦山口。然虽如此。同安不是好心。亦须看始得。
雪窦显颂云。与君放出关中主。放箭之徒莫莽卤。取个眼兮耳必聋。舍个耳兮目双瞽。可怜一镞破三关。的的分明箭后路。君不见玄沙有言兮。大丈夫先天为心祖 天童觉云。山推岳积来。瓦解氷消去。则时人知有。与我放出关中主看。且合作么生。有底道。当时便喝。当时便掌。然则一期瞎用则得。要且未是关中主在。还体得么。当堂不正坐。那赴两头机。
▲瑞州九峰通玄禅师
僧问。自心他心得相见否。师曰。自己尚不见。他人何可观 伪唐乾宁三年二月十七日。晨兴戒其徒曰。无虚度光阴。无虚消信施。既已出家。惟道是履。名大丈夫。於是寂然在定。至三月二十日乃化。阅世六十有三。坐四十二夏。
师引法华经。以明五位。语具洞山五位章中。
指月录卷之十八
指月录卷之十九
六祖下第七世
▲吉州资福如宝禅师
陈操尚书来。师画一圆相。操曰。弟子与么来。早是不着便。更画圆相。师於中着一点。操曰。将谓是南番舶主。师便归方丈。闭却门。
▲郢州芭蕉山慧清禅师
上堂。拈拄杖示众曰。你有拄杖子。我与你拄杖子。你无拄杖子。我夺却你拄杖子。靠拄杖下座。
大沩喆云。大沩即不然。你有拄杖子。我夺你拄杖子。你无拄杖子。我与你拄杖子。大沩即如是。诸人还用得也未。若人用得。德山先锋。临济合后。若用不得。且还本主 天童正觉云。你有则一切有。你无则一切无。有无自是当人。与夺关芭蕉甚事。正恁么时。作么生是你拄杖子。
问。贼来须打。客来须看。忽遇客贼俱来时如何。师曰。屋里有一緉破草鞋。曰祇如破草鞋。还堪受用也无。师曰。汝若将去。前凶后不吉 师谓众曰。我年二十八。到仰山参见南塔。见上堂曰。汝等诸人。若是个汉。从娘肚里出来。便作师子吼好么。我於言下。歇得身心。便住五载。
▲汝州南院慧颙禅师(亦曰宝应)
上堂。赤肉团上。壁立千仞。僧问。赤肉团上壁立千仞。岂不是和尚道。师曰是。僧便掀倒禅床。师曰。这瞎驴乱做。僧拟议。师便打趁出。
妙喜曰。吾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复颂云赤肉团边用得亲。主宾有理各难伸。两个驼子相逢着。世上於今无直人。
问僧。近离甚处。曰襄州。师曰。来作甚么。曰特来礼拜和尚。师曰。恰遇宝应老不在。僧便喝。师曰。向汝道不在。又喝作甚么。僧又喝。师便打。僧礼拜。师曰。这棒本是汝打我。我且打汝。要此话大行。瞎汉参堂去 问僧。近离甚处。曰襄州。师曰。是甚么物恁么来。曰和尚试道看。师曰。适来礼拜底。曰错。师曰。礼拜底错个甚么。曰再犯不容。师曰。三十年弄马骑。今日被驴扑。瞎汉参堂去 问。从上诸圣。向甚么处去。师曰。不上天堂。则入地狱。曰和尚又作么生。师曰。还知宝应老汉落处么。僧拟议。师打一拂子曰。你还知吃拂子底么。曰不会。师曰。正令却是你行。又打一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