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史传部
- 禅宗
- 建中靖国续灯录
建中靖国续灯录
上堂云。春风鸣古木。晓露锁寒波。头头皆显露。显露又殽讹。看看。直下是。怎柰何。明眼汉。没臼窠。吐不得。嚼不破。咄。
上堂云。巍巍少室。永镇群峰。有时云中捧出。有时雾罩无踪。有时突在目前。有口道不得。被人唤作壁观胡僧。诸仁者。作么生免得此过。休。休。不如且持课。良久。云。一元和。二弥陀。三释迦。自余是什么椀跶丘。参。
上堂云。露滴庭莎。风鸣古桧。皓月泻千家寒色。清淮流万顷波澜。此时荐得。与诸人截断众流。若也未然。不免随波逐浪。譬如河中水湍。流竞奔逝。各各不相知。诸法亦如是。遂拈拄杖云。拄杖子是诸法。是相知。不相知。若相知。早被知缚。若不相知。凭何指注。卓一下。云。知之一字。众妙之门。复云。错。
东京十方净因禅院佛日禅师
讳惟岳。福州长溪陈氏子也。七岁投西林院彻和尚出家受具。习楞严诸教。洞晓其旨。性行刚直。俊慧爽拔。游涉禅林。遍扣知识。参圆照禅师。因侍立次。举劫火洞然因缘。豁然有省。
后出世常州承天。次住东京华严。复迁净因。宫保李侯端愿荐以章服。荆国大王奏赐法雨师名。 哲宗皇帝百日入内。特赐佛日禅号。
师於建中靖国元年二月十七日 大行皇太后五七。奉 圣旨就 慈德殿升座。师拈香云。率土之土。莫非 王土。且道此一瓣香。产何土宜。若也道得。白石有消日。氤氲无尽年。尽虚空。徧法界。为云为盖。应现无穷。上荐 仙游。径生 佛国。遂敛衣坐。云。见义不为。无勇也。莫有勇底衲僧。出来相见。
时有僧出众。提起坐具云。明镜当台。请师一鉴。
师云。记取话头。
僧曰。莫便是和尚为人处也无。
师云。蹉过了也。
僧曰。曹溪一派。水石生光。
师云。酌然。酌然。
问。未离兜率。已降王宫。未出母胎。度人已毕。王宫则不问。如何是度人一句。
师云。千江有水千江月。
僧曰。恁么则帝释镜中亲得旨。灵山法会宛然存。
师云。龙华三会。犹是后时。
僧曰。可谓龙楼凤阁祥烟起。玉殿金阶瑞气生。
师云。逢人不得错举。
僧曰。四海尽沾天子泽。师将何法报 皇恩。
师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
僧曰。长将日月为天眼。共指须弥作寿山。
师云。已在言前。
僧曰。作家宗师。天然犹在。
师云。若不在此。三十棒一棒也较不得。
问。法无定相。随缘构集。有佛世界。以光明为佛事。有佛世界。以庄严为佛事。未审此佛世界以何为佛事。
师云。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僧曰。一人有庆。万民赖之。
师云。万灵何处谢无私。
僧曰。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亿。
师云。作么生是一句。
僧曰。芥城劫石犹非算。坐断乾坤日月新。
师云。金毛师子。
问。圆照昔年光宇宙。今朝佛日又腾辉。学人上来。请师鉴照。师画一圆相。
僧曰。万丈白云藏不得。一轮光透照无私。
师云。也是太阳门下。全借余辉。
僧曰。既然摩耶佛母生兜率 大行太后在何方。
师云。花分昼夜。水绕栋梁。
僧曰。古佛堂前同已证。瑠璃殿上演真空。
师云。重说偈言。
问。昔日 慈圣太皇。月落不离天。净照亲承宠泽。今朝 大行皇太后。水流元在海。未审意旨如何。
师云。沧溟浩渺孤帆小。消得长天几许风。
僧曰。千般有解终难到。一念无心在处同。
师云。龙蛇易辨。衲子难瞒。
僧曰。若然者。罢希运之开田。笑空生之持钵。
师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僧曰。且道今日资荐 皇太后。毕竟居何报土。
师云。云屯云散天长净。沤灭沤生水本清。
僧曰。已得真人好消息。人间天上更无疑。
师云。不妨伶利。
问。佛佛授手则不问。叶叶相承事若何。
师云。龙生龙子。龙长龙孙。
僧曰。恁么则千子常围绕 金轮御大千。
师云。渔翁鼓舞。野老讴歌。
僧曰。庆云翔而和气流。芝草生而嘉禾秀。
师云。正好赞叹。
师云。最初说法者。不知末后句。末后说法者。不知最初句。最初.末后句。适来惠林禅师已为诸人说则说了。且如何说。若约三乘十二分教。偏圆顿渐。半满一音。不免执指为月。入海算沙。直似澄潭月影。后夜钟声。随扣击以发音。逐波澜而不散。犹是生死岸头事。故乃菩提达磨观象。神州有大乘器。所以泛杯千顷浪。登岭万重山。首造于梁。梁以因果有为之法而垂问。达磨揭圣谛第一义而奉答。梁王未契。遂之嵩少。九年面壁。不立文字。逈出三乘。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当时神光二祖立雪断臂。得髓明心。一花五叶。结果自成。六代传衣。后人得道。自此东华方信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中下随根。迷悟相半。
故 我大宋真宗皇帝颂不云乎。初祖安禅在少林。不传教法祇传心。后人要悟真如性。密印由来妙理深。大矣哉。真如妙理。至幽至深。非大机大器不能领悟。何以故。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便乃火聚当岐。铁山在路。自然少室峰前壁立千仞。曹溪路上水泄不通。於其中间。祖风不无陵迟。颓纲亦将委地。虽然如是。法无定相。道假时彰。建大法幢。演大法义。兴此一大事因缘。利乐有情。不在佗时。所谓际会 大圣人而知之。出现于世。广大流布。廓周沙界。实千载之一遇哉。至若 尧.舜.禹.汤。端拱垂衣。无为之化。不为不至。
若以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十方嘉会。四众同筵。辟古佛之家风。发含生之大本。未可与今日同时而语哉。何谓也。释提桓与善现发明般若。唯止真空。波斯匿为庆喜特指不迁。犹存俗谛。特此教外别传。向上一着。彰显 当今。岂非希有之缘。应乎昭且者也。然溪山各异。云月是同。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方知此事无古无今。无彼无此。高而无上。广不可极。渊而无下。深不可测。毛吞巨海。芥纳须弥。在天同天。在人同人。在天则为日为月。为照为明。在人则为 君为臣。为忠为孝。以此而推。百亿日月。万亿须弥山。百亿四大海。根身器界。情与无情。同一体性。莫不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为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其能会万物为己者。其唯 圣人乎。由是灯灯续焰。叶叶相承。百千世而月点真灯。光融三界。十万里星排祖干。凉荫四生。是知法轮再转於支那 帝日长辉於震旦。若然者。物无大小。法无适莫。皆被其光。皆蒙其泽。以至草木禽鱼。无远不及。祇如舍卫国王欲往灵山见佛。勑诸臣僚.山河大地.草木丛林。并须同去见佛。若一草一木不去。吾则不得见佛。
大众。秖今乾坤之内。宇宙之间。山河大地。草木丛林。去亦不去。来亦不来。湛湛无私。巍巍不动。乃文乃武。乃禅乃律。同在九重天上。慈德殿前。同时见佛。诸仁者。见则不无。且作么生见。
良久。云。重瞳日月明无尽。隆准山河秀有余。臣僧惟岳。伏奉 圣旨。今升座举扬般若。奉为 大行皇太后此土缘终。佗方报胜。届于五七。上荐 仙游。恭以 皇太后净惠本然。至神独运。来示 母仪之迹。德赞 三朝。去酬法界之因。果圆十地。伏愿 兜率天宫陪摩耶佛母一处逍遥。无垢世界共娑竭龙女同成正觉。回耀休光。昌明 宗社。窃以释迦如来临般涅盘。以佛法奉嘱 万乘圣主。启日月光明。永垂外护。廓天地覆载。长赐流通。臣等沙门庆幸得近蓂阶。般若敷宣。庄严 国祚。恭惟 今上皇帝陛下。承祧 七圣。天下鼓舞於唐虞。明道 万机。教外播扬於佛祖。
此盖伏遇 皇帝陛下夙泛般若之神舟。惯游觉海。今揭轩皇之宝鉴。圆照禅丛。集此鸿因。上祝 今上皇帝陛下圣躬。万岁。万岁。万万岁。伏愿 福若大梵王。 寿同天帝释。 金轮御三千大千之世界。 玉历纪百亿万亿之年华。雨顺风调。民安国泰。 皇太妃. 皇后. 皇太子。伏愿 福海寿山。增千千之载。金枝玉叶。长荣万万之春。 亲王国族.天眷宫嫔。万善同资。千祥并集。不敢久渎 圣听。伏惟 珍重。
开堂日。师登座拈香。祝延 圣寿罢。乃敷坐。智海佛印禅师白槌竟。师云。尧天舜日。凤阁龙楼。妙高孤峰。浮幢香海。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主伴同时。一多无碍。具眼衲僧。出来观看。
问。为国开堂。请师祝。
圣。
师云。云破鳌峰。月生鲸海。
僧曰。璇玑盘砖三千界 睿算延鸿十万春。
师云。祇道得一半。
僧曰。打面还佗州土麦。唱歌须是帝乡人。
师云。金毛师子。
问。世尊出世。为大事因缘。和尚今朝。当为何事。
师云。瑞雪满长安。
僧曰。一人增寿算。万里尽歌谣。
师云。风行草偃。
僧曰。斩钉截铁。须还本分钳锤。
师云。也不消得。
问。莲花未出水时如何。
师云。清波无透路。
僧曰。出水后如何。
师云。目前无异草。
僧曰。恁么则馨香满大唐。
师云。非公境界。
师云。此个法门。不在筌蹄。岂干问答。直饶尽十方剎土未为微尘。一一微尘尽为衲僧。各如满慈.鹙子。穷天玄辩。竭世枢机。到遮里。一点用不着。何以故。生佛圆融。自佗平等。人人鼻孔辽天。各各壁立千仞。
盖不知真随妄转。法逐缘迁。自昧灵光。抂投异趣。所以破有法王。运无缘慈。驾三乘舟檝。渡五性波澜。翻恋澄潭月影。静夜钟声。故使怀州牛吃禾。庐陵米价长。又不免劳佗初祖达磨逗器支那。教外菱花。不磨砖镜。衣中骊颔。不数佗珍。未挂古帆。见成公案。由是悟取无悟底面目。迷取不迷底乡关。三际无私。十方同畅。
自家田地。枯木生花。古庙香炉。寒灰再焰。莫不一切语言文字。资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若然者。无影树下同船。渔翁鼓舞。中有黄金一国。野老讴歌。共乐升平。同跻寿域。大众。同跻寿域。自是地久天长。且道共乐升平作么生乐。良久。云。罗浮打鼓韶州舞。久立。珍重。
泗州普照寺真寂禅师
讳处辉。滁州清流人也。姓赵氏。依江宁府保宁勇禅师出家得度。绍圣四年 朝旨住持。开堂日。问。世尊出世。地涌金莲。和尚出世。有何祥瑞。
师云。扫却门前雪。
太平州隐静山普慧寺俨禅师
问。摩腾入汉。藏教分明。达磨西来。有何意旨。
师云。我法妙难思。龙天尽归向。
僧曰。未审祖意教意。是同是别。
师云。两彩一赛。
僧曰。一言归有道。万象自无心。
师云。犹较些子。
问。达士相逢。如何话会。
师云。罕遇作家。
僧曰。若非朝宰知音。和尚焉肯拈出。
师云。金锤影动。宝剑光寒。
师云。一法不通。万缘方透。若也於斯明得。眼睛穿过铁围山。一口吸尽大海水。乃唱云。大海水已吸尽了也。鱼龙向什么处安身立命。众中若有兴慈运悲底衲僧。出来救取龙王。苟若不能。气急杀人。虽然如是。事无一向。山僧不免为诸人说道理。不见先圣云。究竟涅盘。常寂灭相。终归於空。一翳在眼。空花遍界。翳若不消。不出门知天下事。翳若消尽。始知庵内人不见庵外事。若能如是。方解稳坐地。十二时中一任受用。如或未知。久立。珍重。
上堂云。春云春雨。万物敷荣。暖日和风。岩花竞秀。青山迭迭。涧水澄澄。达磨迷途。切忌说破。复云。若人捡点得出。山僧今日话堕。以拄杖击禅床。下座。
苏州定慧院圆义禅师
讳遵式。姓顾氏。姑苏人也。童稚异众。慕道出家具戒。未几。首学毗尼。次习大经。洞明渊奥。缘契圆照。传道印心。行解氷霜。宗教兼济。三迁丛席。四众归依。师范有规。训学无倦。都尉张侯敦礼奏以师号。
问。南泉斩猫儿。意旨如何。师便打。
僧曰。犹是学人疑处。
师云。十万八千。
僧曰。忽遇赵州时如何。
师云。卖金须是买金人。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师云。万水千山。
僧曰。便与么去时如何。
师云。千山万水。
僧曰。专为流通。
师云。南北行人口似碑。
问。如何是衲僧眼。
师云。针札不入。
僧曰。何故如此。
师云。向道衲僧眼。
师云。若夫宗旨。岂在言诠。况迭嶂巍峨。层岩峭峻。湖澄渌水。风扫白云。松竹萧萧。不若妙峰顶上。烟云杳杳。何殊鸡足岩前。到此各自回光。不劳指注。多言丧道。多岐亡羊。若是本分之人。便乃息肩倚杖。越圣超凡。出入生死。纵横声色。果能如是。方可续佛寿命。报佛深恩。无尽法门。目前觏取。珍重。
上堂云。我有真机。绝毫绝牦。明暗上下。南北东西。言之不及。思之不知。会么。东弗于逮。西衢耶尼。
上堂云。一月初圆。百川沈影。一灯发彩。万炷流辉。月无留影之心。灯无传辉之念。若得如是。可以处于喧哗。入于尘俗。运大悲光於沙界。开普门眼於生灵。岂唯观音大士三十二种妙应无方。具缚凡夫。一一皆能开正法眼。然虽如是。也须是斩钉截铁汉始得。其或不然。静处萨婆诃。
上堂云。青山郁郁水滔滔。万浪千波接海涛。提得丝纶漾舟去。钩头须要钓鲸鳌。拈拄杖云。负命者上钩来。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