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史传部
- 禅宗
- 建中靖国续灯录
建中靖国续灯录
南岳应天万寿应珹禅师
师初参净慈遂禅师。遂问。上人从何而来。
师云。毗陵来。
遂云。我闻毗陵出好草虫扇子。带得来否。师作一圆相。
师云。大善知识又要遮个作什么。
遂云。祇遮个。此间亦要得。师於言下大悟。
上堂云。山花狼藉。孤负空生。山草离披。拈起室利。惊得岳神稽首。土地和南。陕府铁牛无放处。嘉州石像露全身。如斯说话。错会者多。敢问诸人。不涉春缘一句作么生道。良久。云。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咄。
福州大中立志禅师
问。握骊珠於掌上。鉴十方於目前。学人上来。请一师鉴。
师云。草贼大败。
僧云。学人今日失利。
师云。自知较一半。僧便喝。
师云。强惺惺。
问。远趋丈室。仰慕宗风。学人上来。请师一接。
师云。高挂钵囊。
僧曰。便是为人处也无。
师云。盲人摸地。
僧曰。莫厌良为贱。
师云。短贩樵人。徒夸书剑。
问。马祖升堂。百丈卷席。未审古人意旨如何。
师云。官马相踏。
僧云。学人今日小出大遇。
师云。拄杖未曾拈着。
上堂云。猨啸乌山之畔。众兽潜藏。云生螺渚之间。群峰失色。太阿宝剑。耀日争辉。樵父船柴。医王辨价。还有不顾宾主者。出来道看。良久。云。水冻鱼难跃。天寒草发迟。以拄杖打香台一下。
上堂云。法不见法。法不行法。法不知法。大众。遮个是香炉子。如何是不见.不行.不知。百亿恒沙世界诸佛尽在香炉上放光动地。说法度人。诸人还见么。直饶见得。也涉踟蹰。咄。
师於绍圣元年三月十一日集众。沐浴净发。写偈云。
麒麟掣断黄金锁。玉兔冲开白玉关。
好是无云中夜后。一轮明月照踵山。
偈毕。趺坐而逝。茶毗。获舍利。塔葬本山。
金陵蒋山赞元觉海禅师法嗣
衢州江山县石门罗汉禅院雅禅师
问。雷音一震。龙象咸臻。学人上来。请师举喝。
师云。莲目瞬时千界静。金颜笑处一花新。
僧曰。人天尽入罗峰境。今日亲闻端的音。
师云。百万茫茫人不知。
问。佛未出世时如何。
师云。东宫玉殿无遗影。
僧曰。出世后如何。
师云。毗蓝园畔雨天花。
僧曰。与么则逾春城於八夜。栖雪岭於六年。
师云。威音王已前作么生。
僧曰。且待别时。师便打。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师云。熊耳塔开空寂寂。唯留只履冒轻埃。
问。如何是和尚家风。
师云。一条筇竹杖。三事衲鬘衣。
僧曰。客来将何祗待。
师云。酌泉酽点祖师茶。
上堂云。茱萸鲜懒菊花香。畅杀陶家醉酒郎。我辈泛觞虽绝分。东篱闲玩也无妨。大众。闲玩即不无。且道眼在什么处。知有底。眉毛眼上横。未谙者。红黄里乱走。阿呵呵。今日元来九月九。咄。下座。
信州龟峰瑞相子琼禅师
问。如何是慱山境。
师云。涧流渌水。路出松门。
僧曰。如何是境中人。
师云。身着红绡衣。肚中黑如漆。
僧曰。向上宗乘事若何。
师云。剎竿头指天。
问。青春已过。夏景暄繁。时节因缘。请师为说师云。腊月二十五。未是拜年时。
僧曰。学人未晓。乞师再指。
师云。石人身上不生毛。
金陵蒋山可政禅师
问。如何是道。
师云。不许夜行。
僧曰。如何是道中人。
师云。投明须到。
问。如何是向上事。
师云。一人泉在最高峰。
潭州开福守义禅师法嗣
庐州澄慧惟炳禅师
问。向上宗乘。请师举唱。
师云。有问有答。
僧曰。如同昔日空生问。一似当初善逝酬。
师云。无问无答。
僧曰。一句蒙师指。三拜谢师恩。
师云。静处萨婆诃。
问。蹈破澄潭月。穿开碧落天。不顾危亡。乞师指示。
师云。斋后钟。
僧曰。青山无异路。智辨在当人。
师云。直须子细。僧应喏。
师云。[跳-兆+孛]跳。
南岳云峰文悦禅师法嗣
桂州寿宁齐晓禅师
问。大众云臻。合谈何事。
师云。波斯入闹市。
僧曰。恁么则草偃风行。
师云。万里望乡关。
问。如何是佛。
师云。着衣吃饭。
僧曰。叉手当胸。退身三步。
师曰。醉后漆杯。
上堂云。触目不会道。犹较些子。运足焉知路。错下名言。诸仁者。山僧今日将错就错。汝等诸人见有眼。闻有耳。齅有鼻。味有舌。因什么却不会。良久。云。武帝求仙不得仙。王乔端坐却升天。咄。
庐州澄惠咸诩禅师
问。德山入门便棒。万古宗风。临济入门便喝。古今榜样。去此二途。请师拈掇。
师云。我总不与么。
僧曰。一言启口。别是家风。
师云。赖遇拄杖不在手。
问。有问有答。善巧分张。向上宗乘。请师别道。
师云。阇梨问得最亲。
僧曰。学人会也。
师云。会个什么。僧举起坐具。
师云。毕竟作么生。僧便喝。
师云。作家。僧礼拜。师便喝。
师云。如来秘旨。岂涉辞锋。祖师心印。徒劳穿凿。若举宗乘一字。海水逆流。须弥倒卓。若说佛说祖。三界平沉。四生何有。若向下商量。枯木生花。寒灰发焰。然虽如是。若向衲僧门下。白云千里万里。且道衲僧有什么长处。良久。云。更有一般堪羡处。长连床上带刀眠。
南岳福严保宗禅师法嗣
衡州花药山崇胜义然禅师
问。临济血脉。请师直道。
师云。虚空里扬眉。默地里点头。
僧曰。莫祇遮便是。
师云。是即是。作么生会。僧却点头。
师云。遮贼好吃棒。
僧连声道。贼。贼。归众。
师云。三十棒也较不得。
上堂云。心心心。青山绿水深。若人识得遮山水。相对事法总平沉。是你诸人总识得。为什么七十二峰俨然依旧。试为说看。若说不出。大似不曾行脚。参。
南岳承天智昱禅师
问。如何是佛。
师云。发长僧貌丑。
僧曰。意旨如何。
师云。脑门后合掌。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师云。石廪峰高。
僧曰。意旨如何。
师云。游人罕到。
问。如何是和尚家风。
师云。纸帐禅林。
僧曰。客来如何祗待。
师云。山中石耳。
师於元丰八年四月内沐浴净发。趺坐而逝。茶毗。齿舌眼睛不坏。
东京十方净因道臻净照禅师法嗣
福州长庆寺慧暹文慧禅师
问。离上生之宝剎。登延圣之道场。如何是不动尊。
师云。孤舟载明月。
僧曰。忽遇橹棹俱停又作么生。
师云。渔人偏爱宿芦花。
问。长期进道。西天以腊人为验。未审此间以何为验。
师云。铁弹子。
僧曰。未审意旨如何。
师云。大底大。小底小。
问。德山临济即不问。传衣付法事如何。
师云。你向什么处见德山临济。僧便喝。
师云。还曾梦见也未。僧拊掌入众。
师云。果然。果然。
师云。坐断要津时。见处黑如漆。放开一线道。处处见弥勒。而今放则放了也。且道弥勒在什么处。众中还有见得者么。便请出来。对众道看。良久云。有么。有么。善财不知何处去。楼阁门开独往还。喝云。各请归堂。
福州栖胜继超禅师
上堂。拈拄杖。良久。云。三世诸佛尽在遮里[跳-兆+孛]跳。大众还会么。过去诸佛说了。未来诸佛未说。现在诸佛今说。敢问诸人。作么生是说底事。卓一下。云。苏嚧。苏嚧。
邓州香严山慧照禅师洞敷
本福州人。生於范氏。幼而气韵清敏。长慕空宗。依东京景德寺圆明大师为师。试经落发。爱具后。遍参江淮丛席。迨见净因净照臻禅师。一言顿契。如箭锋直。加以学谈今古。名动京师。遂膺 朝旨。住邓之香严几十载。次旋故里。受请龟山.寿山.神光。凡更三剎。皆闽中上游。厥后又未可量也。
师初开堂日。僧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
师云。海底泥牛吼。云中木马嘶。
僧曰。学人未晓。乞师再指。
师云。一声声彻九重天。
问。朝命既临於此日。师将何法报 君恩。
师云。皇天无亲。唯德是辅。
僧曰。如何是德。
师云。一人歌有道。万姓乐无私。
问。祖意与教意。是同是别。
师云。凤阙摩空。汴河泻碧。
师复云。西乾四七。道绝语言。东土二三。法无文字。唯传一印。直指人心。心了则天地全该。印定则丝毫不漏。尘尘绝待。法法融虚。方乃契圣根源。始曰入佛知见。如斯荐得。落二落三。本色衲僧如何话会。还道得么。个中消息若为传。凤阙龙楼峭倚天。要会觉城东际事。寥寥千古尚依然。
僧问。远辞香严丈室。近届龟山道场。如何是不动尊。
师云。千手大悲提不起。
僧曰。如何是动尊。
师云。玉殿曾游历。金门屡往还。
问。如何是龟山境。
师云。千峰来有路。八极净无尘。
僧曰。如何是境中人。
师云。有时开眼有时合。
问。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
师云。山寒露骨。水浅见沙。
师云。穷经穷论。正如入海算沙。觅法觅心。大似扪空求响。故我佛出世。为一大事因缘。洎诸祖传衣。亦乃广开方便。发挥教外之正法。指示涅盘之妙心。作筏度人。应病与药。故善说法者。说无所说。而善传心者。传无所传。纵饶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手血。未见拖泥带水。岂能点瓦成金。大众。祗如今日为国开堂。还有奇特底事也无。良久。云。迭迭青山与流水。旧时颜色旧时声。
上堂云。春无三日晴。风雨时时作。岩下见蟠桃。自开还自落。翻忆灵云得处亲。迄今底事何萧索。非萧索。春山春水四寥廓。鹧鸪啼处百花香。好荐声前这一着。咄。
上堂云。炎风匝地。畏日流空。奇云当户任长舒。白藕飘香来不断。林间达士。了无寒暑之变迁。尘里游人。但见光阴之迅速。直得灯笼合掌。露柱攒眉。一年又将半。几个知音知。知不知。路上行人口是碑。
西京少林禅院元训禅师
问。囊锥已露。至宝难藏。海众临筵。请师一接。
师云。嵯峨迭万仞。
僧曰。学人不会。
师云。水出凤岭关。
问。达磨西来。为接群迷。和尚出世。当为何事。
师云。祗有照壁月。
僧曰。学人便恁么时如何。
师云。更无更吹叶风。
上堂云。随机设教。应病与药。百千妙门。不离方寸。有病无病。病瘥即除。州南州北月团圆。广教一众都无分。咄。赵州石桥。思量好笑。近来学得算子法。两个九百是千八。以拂子击禅床一下。
庐州兴化院仁岳禅师法嗣
潭州智度山定林景芳禅师
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
师云。初出红炉金弹子。
僧曰。还许学人接也无。
师云。簉破阇梨铁面皮。
问。七十二峰即不问。如何是法轮境。
师云。岣嵝峰尖神禹碑。
僧曰。还许学人识也。无。
师云。石青字赤形模奇。
僧曰。今日得遇去也。
师云。吏部当时尚莫窥。
僧曰。端的在什么处。
师云。何时得汝不狐疑。
潭州兴化绍清禅师
问。不触波澜。如何趣向。
师云。得宜须举棹。莫待打头风。
僧曰。犹是湛水之波。忽遇拏云攫雾又且如何。
师云。道泰不传天子令。
师云。问来答去。祇益繁词。於道则远之远矣。祖令既行。要津坐断。十方诸佛。瓦解氷消。三藏教乘。扫土而尽。到遮里。谁敢正眼觑着。所以释迦有竭世之枢机。尚掩室於摩竭。净名骋穷天之词辩。犹杜口於毗耶。岂况小根小智者哉。何也。龙象蹴踏。非驴骡所堪。
上堂云。祖师门下。佛法不存。善法堂前。仁义休说。然虽如是。事无一向。窃闻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深恩。昊天罔极。发肤身体。弗敢毁伤。此曾仲尼之孝也。轮转三界中。恩爱不能脱。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故我大觉世尊。雪山苦行。摩竭成道。往忉利天为母说法。此释迦之孝也。得大解脱。运大神通。手擎金锡。掌托龙盂诣地狱门。卓然寻省。见其慈母。悲泣无量。此目连之孝也。作么生是兴化之孝。良久。云。兴化今日不上天堂。不入地狱。於善法堂中登王座上。为母说法。以答劬劳。且道我母祇今在什么处。
乃云。我母生前足善缘。无劳问佛定生天。人间上寿古今少。九十春秋减一年。下座敢烦大众烧一炷香。以助山僧报孝。既是山僧之母。为什么却烦诸人烧香。不见道。东家人死。西家助哀。以手槌胸云。苍天。苍天。
汝州首山乾明处珪禅师
问。如何是首山境。
师云。白云片片时来往。汝水潺潺流向东。
僧曰。如何是境中人。
师云。寒山逢拾得。拍手笑呵呵。
僧曰。向上宗乘事若何。
师云。虚空藏鸟迹。风过树头鸣。
僧曰。便是为人处也。
师云。曹溪水急。
荆门军玉泉谓芳禅师法嗣
安州延福禅院智兴禅师
西川人。出家受具。后即造玉泉芳禅师法席。豁然大悟。初住渐源。次迁黄梅龙华。晚住延福。师语不谈玄。行不修洁。身不禀仪。众不喜见。逝后应报有征。缁素追仰。遗体塑饰。祈祷尤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