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史传部
- 禅宗
- 建中靖国续灯录
建中靖国续灯录
上堂云。江湖本静。因风而波浪俄生。日月长存。触雾而光明遂昧。诸人欲得风恬水湛。雾卷天空。各请归堂。不用久立。
上堂云。寒。寒。风撼竹声乾。水冻鱼行涩。林疎鸟宿难。早是严霜威重。那堪行客衣单。休思紫陌山千朵。且拥红炉火一攒。放下茱萸空中竹橛。倒却迦叶门前剎竿。直下更云不会。算来也大无端。参。
东京大相国寺智海正觉禅师
讳本逸。姓彭氏。福州人也。九岁出家。遇普度不受。后比试为僧。
志慕游方。即造开先暹禅师法席。入室。暹举达磨传法偈。因而开悟。初住饶州荐福。云徒臻集 神宗皇帝诏住智海。赐号正觉。朝中搢绅益钦道望。
开堂日。神宗皇帝遣 中使降香。师谢 恩毕。登座拈香。祝延 圣寿罢。乃敷坐。净因净照禅师白槌竟。师普视大众云。龙楼与凤阙巍峨。瑞气同祥云叆叇。於是观得十方佛土不行而至。百千三昧无作而成。苟不然也。有疑请问。
问。慧林才盛。匝地垂阴。智海既通。将何接引。
师云。言犹在耳。
僧曰。争奈学人未晓。
师云。不妨伶利。
问。入门问讳即且致。入国观光事若何。
师云。一逢 天子圣。总是太平年。
僧曰。太平后如何。
师云。梯山航海。纳壁献琛。
僧曰。皇风荡荡。帝道平平。
师云。老僧不如上座。
问。三千里外蒙 丹诏。未审将何报 国恩。
师云。作驴作马。
僧曰。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亿。
师云。牵犂拽杷。
僧曰。石人岭上呵呵笑。木女溪边屡点头。
师云。不知是不是。若是也大奇。
师云。诸菩萨子。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何也。和风习习。揭开细柳之眉。春日迟迟。烘啭黄鹂之舌。庭花似锦。汀草如茵。蝶舞蜂吟。渔歌樵唱。钟梵与管弦合杂。儒流同释子相参。古今一致。左右逢原。如是则窥一尘而十方俱现。聆一音而沙界齐闻。谈玄演妙而靡异凡伦。千变万化而不离真际。头头有据。物物无私。不假踌躇。炳然自着。直饶於斯见得倜傥分明。如昼见日。若向衲僧门下。天地悬殊。所以道。不要三乘要祖宗。三乘不要为君通。君今要出三乘学。后夜猨啼在众峰。臣僧奉 勅开堂。举扬宗旨。伏愿 皇帝陛下位齐北极。寿比南山。邦歌有道之君。民贺无私之化。久立众慈。伏惟珍重。
问。如何是佛。
师云。东涌西没。
僧曰。如何是道。
师云。七颠八倒。
僧曰。如何是法。
师云。你问我答。
僧曰。如何是禅。
师云。不方不圆。
僧曰。便恁么会时如何。
师云。伶利人难得。
问。祖意西来。如何举唱。
师云。风吹黄叶落。片片覆庭莎。
僧曰。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
师云。反蚁难寻穴。归禽易见窠。
僧曰。便恁么会时如何。
师云。鹞子过新罗。
问。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如何是无为。
师云。饥嗔饱喜。
僧曰。遮个是有为。
师云。山僧年迈。
僧曰。也有些子。
师云。喏。喏。
问。如何是佛法大意。
师云。鹿野苑中谈四谛。
僧曰。未审意旨如何。
师云。末头先度五俱轮。
问。古镜未磨时如何。
师云。青青河畔草。
僧曰。磨后如何。
师云。郁郁园中柳。
僧曰。磨与未磨。是同是别。
师云。同别且致。还我镜来。僧拟议。师便喝。
师云。开口是。合口是。眼下无妨更着鼻。开口错。合口错。眼与鼻孔都拈却。佛也打。祖也打。真人面前不说假。佛也安。祖也安。衲僧肚皮似海宽。此乃一出一入。半合半开。是山僧寻常用底。敢问诸禅德。剎竿因甚头指天。力士何故揎起拳。良久云。参上堂云。我有遮一着。人人口里嚼。嚼得破者。速须吐却。嚼不破者。翻成毒药。乃召。诸禅德。作甚滋味。试请道看。良久。云。医王不是无方义。千里酥香象不回。
上堂云。春雨微微。继日以时。庭花欲发未发。原草将披未披。岭上泥牛频吼。林间木马长嘶。堪笑老卢无志气。贪佗衣钵夜奔驰。自从龙朔星霜后。殃及儿孙知不知。喝一喝。下座。
上堂云。翻手为文。覆手为武。且执单刀。阶墀伏事。不翻不覆。文武双全。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无明罗剎活捉生擒。生死魔军冰消瓦解。直得 皇风荡荡。 帝道平平。统三界以为家。作四生之恃怙。正当此时。且道功归何处。良久云。大勋不立赏。柴扉草自深。
上堂。拈拄杖云。遮拄杖。在天也。与日月并明。在地也。与山河同固。在王侯也。以代蒲鞭。在百姓也。防身御恶。在衲僧也。昼横肩上。度水穿云。夜宿旅亭。撑门拄户。且道在山僧手里用作何为。要会么。有时放步东湖上。与僧遥指远山青。击绳床。下座。
庐山万杉善爽禅师
问。如何是万杉境。
师云。万株杉下千寻竹。
僧曰。如何是境中人。
师云。老僧叉手对阇棃。
问。佛法大意。请师指示。
师云。昆仑头戴华山尖。
师云。古即今。今即古。家家窗下有诸祖。文殊示现满山川。自是时人不能悟。大众。且道悟个什么。咄。
晚参。侍者度拂子与师。师云。百丈昔因拈起悟。始觉蒸糊是面做。禅人到此莫商量。向道僧堂对厨库。复云。经有经师。论有论师。律有律师。教老僧说个什么。良久。云。春因归堂打睡。
越州天章寺元楚宝月禅师
问。如何是佛。
师云。番人不着袴。
僧曰。学人未晓。
师云。道士却簪冠。
僧曰。向上更有事也无。
师云。有。
僧曰。如何是向上事。
师云。月似弯弓。少雨多风。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师云。南人性獠。
僧曰。意旨如何。
师云。北海浪粗。
问。如何是佛法大意。
师云。一年三百六十日。
僧曰。便恁么会时如何。
师云。迢迢十万不足远。
僧曰。毕竟如何。
师云。饭来开口困展脚。
问。祖师西来即不问。蜡人轻重事如何。
师云。八两依前是半斤。
僧曰。学人未审以何为验。
师云。瞎。
师云。焕然善法堂。巍然师子座。或问天章。具什么眼便踞此位。天章答曰。无佗也。三十年前向无寸草处逢个无舌底汉。授得一无生宝丹。大包天地。细入无间。虽有离娄之明。视之不能见其形。虽有师旷之聪听之。不能闻其声。嗅之莫辨其香。舐之莫识其味。半合半开。成团成块。一吞于腹。亦三十年。不历渐次。不由地位。直坐毗卢之顶。下视十方国土。若庵摩勒果。指于掌中。更说什么善法之堂.师子之座可不可乎。然虽如此。犹是建化门庭。若据衲僧门下。一点也用不着。且道衲僧有什么长处。良久。云。腊雪消未尽。春风依旧来。
上堂云。鼓声错落。山色崔嵬。本既不有。甚处得来。良久。云。高着眼。
洪州寿圣元舜禅师
问。鱼未成龙时如何。
师云。生风起浪。
僧曰。成龙后如何。
师云。兴云致雨。
僧曰。般若无根。如何掘凿。
师云。铁树生花。
筠州洞山慧圆禅师
问。远离庐阜。将届新丰。不涉程途。请师便道。
师云。山僧今日倦。
僧曰。知识方便在什么处。
师云。瞎。僧便喝。
师云。犹未省在。
师云。学非稽古。道媿当时。俛仰无门。乃随众意。古人道。无事上山行一转。借问时人会也无。秖如老僧与诸人从庐阜来。遇夜便宿。逢晓便行。直至此间。一脚在前。一脚在后。如今各各高挂钵囊。阁却拄杖。更有什么事可会。然虽如是。若不登楼望。焉知沧海深。
庐陵禾山楚才禅师法嗣
衡州北禅慧云禅院升禅师
问。四众已临伸请命。愿师为众便敷扬。
师云。道什么。
僧曰。得遇作家。
师云。山僧未曾答话。僧嘘嘘。
师云。龙蛇易辨。衲子难瞒。
问。师离显亲兰若。来居北禅道场。如何是不动尊。
师云。今日行十五里。
僧曰。恁么则三转法轮。
师云。有什么交涉。
僧曰。毕竟如何。
师云。紧帩草鞋。僧礼拜。
师云。真师子儿。
师云。三伏炎炎杲日辉。少林密意露囊锥。於兹未晓重提掇。燕雀梁间语细微。此意知音同道契。沿流禅客若为知。山僧如此葛藤语。碧眼胡僧笑皱眉。参。
上堂云。猨啼碧嶂。雀噪檐间。秋风乍扇於长天。暑气渐消於郊野。庭莎露滴。溪草含烟。尧年而禾稼丰登。野老而相逢共唱。诸高德。既然如是。山僧更不可重说偈言。
上堂。咄。超佛祖。拈禅床一下。云。圣凡绝。与么会。犹未彻。大众毕竟如何。三冬将欲尽。未若有霜雪。参。
澧州报恩禅院绍端禅师
问。如何是禅。
师云。一。
僧曰。百丈岩前还有路也无。
师云。有。
僧曰。蒙师指示。
师云。云生岭上。
师云。若论祖师玄旨。可谓平地起堆。更问如何。箭过新罗。久立。
抚州曹山宝积院雄禅师
问。如何是佛。
师云。寒猫不捉鼠。
问。一尘一佛国。一叶一释迦。学人如何下足。
师云。大地草漫漫。
僧曰。谢师答话。
师云。明眼人难瞒。
僧曰。大众一时记取。
师云。曹山今日失利。
问。法雷一震。龙象四来。如何行令。
师云。清风不会侬家意。吹散白云撩乱飞。
僧曰。学人还有安身立命处也无。
师云。脚踏实地。
上堂云。善应群方。万机丛凑。相逢相见即不问你。拈匙把筯为什么道不得。良久。云。曹山今日失利。
上堂云。山不青。水不渌。南北东西无下足。白云片片岭头飞。夜来却入芦花宿。参。
上堂云。千江竞凑。万派同源。宝月腾辉。光分沙界。山河大地。明暗自殊。坐卧经行。何人分上。其中莫有言语道断。函盖相应底衲僧么。出来与曹山相见。
时有僧出。方礼拜次。师云。大众分明记取话头。
澧州钦山悟勤禅师法嗣
鼎州梁山应圆禅师
问。如何是佛。
师云。寸步千里。
僧曰。便与么时如何。
师云。江山重迭。
问。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谈。
师云。吃粥吃饭。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六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七 〔宋刻〕
东京法云禅寺住持传法佛国禅师(臣)惟白集
对机门
南岳怀让禅师第十二世
潭州兴化禅院慈明禅师法嗣
洪州黄龙山崇恩惠南禅师
姓章氏。信州玉山县人也。生而神异。童稚不群。道蕴夙机。发言骇众。长依怀玉寺出家受具。徧历丛林。皆推上首。云徒仰慕。领众游方。晚造慈明禅师法席。投诚入室。明拒之三四。方诺咨参。遂问。十二时中吃粥吃饭即不问汝。拈匙把筯一句作么生道。师即语对。不契其旨。明遂喝出。师拟跨门。豁然大悟。寻以赵州勘婆子因缘成颂呈明。明为印证。益契玄旨。请住同安.归宗.黄蘗.黄龙。临济宗枝大盛。
开堂日。上首白槌罢。师云。噫。好个第一义。幸自完金刚。被维那打作两橛。有人接得么。顾视大众云。若接不得。山僧拈头作尾。切须着眼。
问。宝座已登於凤岭。宗风演唱嗣何人。师画一圆相。
僧曰。石霜一派。流入江西。
师云。杲日当天。盲人摸地。
问。如何是同安境。
师云。看不得。
僧曰。如何是境中人。
师云。无面目。
问。作家不啐啄。啐啄不作家。大众临筵。请师作家相见。师垂一足。
僧曰。焰里寻冰雪。水下火烧天。师乃收足。
僧曰。大众证明。真善知识。
师云。同安不着便。阇梨不着便。
僧曰。此犹是两家共用。掣鼓夺旗事作么生。师掷下拂子。
僧曰。同安今日瓦解冰消。
师呵呵大笑云。有输有赢。
问。如何是佛。
师云。向汝道。汝不信。
僧曰。请师指示。
师云。合取狗口。
问。不求诸圣。不重己灵。未是衲僧分上事。如何是衲僧分上事。
师云。三十年来罕逢此问。
僧曰。孤负诸圣去也。
师云。话也未答。何言孤负。僧拊掌一下。
师吽。放过即不可。
问。侬家自有同风事。如何是同风事。师良久。
僧曰。恁么则起动和尚去也。
师云。伶利人难得。
有僧才出礼拜。师云。未得问话。其僧乃退。
师云。将谓是打陈将军。元来是行间小卒。不见你过。好好问来。
问。无为无事人。犹是金锁难。未审有什么过。
师云。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
僧曰。学人未晓。乞师方便。
师云。大庾岭头。笑却成哭。
问。滴水滴冻时如何。
师云。未是衲僧分上事。
僧曰。如何是衲僧分上事。
师云。滴水滴冻。
问。牛头未见四祖时。为甚百鸟衔花献。
师云。钉根桑树。阔角水牛。
僧曰。见后为甚么不衔花。
师云。裈无裆。袴无口。
师云。未登此座。一事也无。才登此座。便有许多问答。敢问大众。一问一答。还当宗乘也无。答言当去。一大藏教岂无问答。为什么教外别行。传上根辈。若言不当。适来许多问答。图个什么。行脚人当自开眼。勿使后悔。若论此事。非神通修证之能到。非多闻智慧之所谈。三世诸佛秖言自知。一大藏教诠注不及。是故灵山百千万众。独许迦叶亲闻。黄梅七百高僧。衣钵分付行者。岂是汝等贪淫愚执胜负为能。夫出家者。须秉丈夫决烈之志。截断两头。归家稳坐。大开门户。运出自己家财。接待往来。赈济孤露。方有少分报佛恩德。若不然者。无有是处。以拂子击禅床。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