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史传部
- 禅宗
- 宗统编年
宗统编年
续藏经 宗统编年
清 纪荫编纂
宗统编年进呈奏疏
江南常州府武进县祥符寺(臣)僧(纪荫)谨奏
恭惟皇帝陛下。道涵天地。德贯古今。睿智亶聪。谟训蔚虞周之盛。皇猷允塞。文章焕羲禹之隆。两仪之内。无物不仰赖生成。三教之中。无人不钦承化育。洋洋光辉盛大之日。荡荡名教兴扬之时。窃(臣僧)薮泽蜎微。山林樗废。幼习邹鲁。既识字以无多。长慕禅宗。复究心而未尽。百凡荒昧。俯仰愧惭。祇於世道人心。每切攸同之念。时乎宗传慧脉。实深从上之思。不揣颛愚。辄相探考。会儒释之渊源。参圣贤之壶域。仿史例以编年。垂宗统於后世。燃松滴露。既兀兀以成书。持钵沿门。遂孜孜而付梓。兹盖伏遇皇帝陛下圣化熏陶。仁风渐被。裁成无外。统中天调御之君师。纤巨不遗。现盛世慈祥之佛祖。笔削心承。愿就至尊之衮钺。流通念切。希同藏典以施行。但瞻九重万里。末由蒲伏以谒丹墀。何幸一日千秋。得聆謦欬而亲函丈。不避狂妄之诛。径申冒昧之请。兹因法叔玉泉和尚入觐之次。谨陈皇清一统万年颂一章。敬申草野倾向化日之葵忱。并所纂宗统编年一部。恳求法叔。代呈御前。伏乞陛下万几之暇。俯赐电览。倘蒙日月光烛幽微。不责谬略之愆疵。大施荡平之教训。宠锡冠序。敕许颁行。庶王言穆穆。示大道之康衢。圣诲皇皇。宝鸿章於法苑。(臣僧)誓将泉壑余生。炳香额手。而祝无疆。更矢剎尘微愿。沥胆捐躯。以图上报。(臣僧)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不胜瞻天仰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奏。
康熙三十二年三月十一日
宗统编年序
经明道之书也。史记事之书也。经通则人心之义理斯见。史达则古今之得失有征。合而兼之者。其唯春秋乎。孔子当周室衰微乾纲解纽之际。慨然以斯文为己任。就鲁史而寓王法。叙伦敦典。褒德贬罪。而善以劝。恶以惩。其志存乎经世。一笔一削。功等於抑洪水驱猛兽。而其大意。则主乎正人心术。此春秋之经兼史。而为圣贤传心明道之要典也。吾道一以贯之。大要不出忠恕。能尽己之心。推己之心以及人。而大道不行。天下不治者。未之有也。一贯之旨。吾夫子实於洙泗杏坛。一花拈出。而西方圣人之教。吾夫子亦未尝不先逗其机也。列子述商太宰问圣於孔子。孔子以博学多识自居。而不居於圣。於三王五帝。以任仁义智勇称之。而弗知其圣。及宰骇问。乃动容曰。西方之人。有圣者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以今观之。西方圣人之教。吾夫子盖尝先逗其机也。天地民物之间。古今升降之际。必有厥终厥始。而究极指归。世教存而不论。盖人道参天位地。而不可语於范围之外者也。然朝闻夕可之言。夫子深切叹之。而夫子之言性与天道。如子贡者。尚且叹为不可得闻。则今之凡得闻於吾夫子者。皆夫子之文章而已矣。呜呼世愈后道愈微。而一贯之旨。几何其不悖谬也。西方圣人之教。该摄恒沙。详周法界。慈云旦聚。广被无方。慧日晨跻。光明亘远。莲河葱岭。曷胜象负之书。鹿苑竹林。未罄龙藏之典。自祖衣东被。继佛履西游。粤溯渊源之人。岂无纪载之传。然而各述宗风谱系。或淆近远。并垂语录。流行莫识后先。所以学海波澜。游之者罔臻阃奥。宗门关键。探之者罕辨修途。自非心源泉涌智辩云飞。何以尚论千秋提衡两端者矣。夫椒祥符和尚。德齐龙树。才拟马鸣。髫髦游刃於儒门。肯綮奏刀於法苑。神应不穷。辨济鹿驰羊之小学。智通无累。按鸡园猿沼之真灯。发广大心。示真实语。拈微妙理。开方便门。会佛祖以成书。作吾宗之信史。续慧灯於迦叶。以火传薪。结法集於阿难。持瓶泻水。因时记事。贯一部十七史之菁华。纪月编年。昉二百四十年之笔削。信矣法门龙象。良哉方外春秋。道洽大千。使闻未闻者。忽省雷音之旨。化均百亿。俾见未见者。欣瞻满月之文。具叶翻风。甘露弥於识种。宝华注雨。慧水溢於身田。阐教脂那。接引之方无量。疏源身毒。利济之益靡涯。岂特从上诸方鹅王。标其髓液。将使九流百氏列派。尽以朝宗。儒释不背而相资。理事各适以为用。人心既正。大道自明。其与六经诸史。互相表章。当来之金篦。末法之宝炬也。恭惟今上皇帝陛下。圣学天纵。亶作君师皇极懋昭。彰同文於千古宸猷允塞。垂至化於万年。金舆玉轴。一统辑告成之书。华衮威鈇。群贤纂前朝之典。洋洋乎。光辉盛大之日。济济乎。名教兴隆之时。而宗统编年。际斯成就。文章黼黻。於以藻饰太平。心法宗风。将来绵亘治运。宁唯纸皮笔骨。藏名山而俟后起行。见刻木铸金。布国门而质大方矣。不避衰悰。欢喜敬序。皈依三宝弟子。七十八老人。许之渐。法名济霈。顿首谨撰。
序
癸亥五月。渡湖。访祥符湖公和尚。留宿藏云旧室。时公有编修僧史之愿。即事漫成二诗。其一曰。破浪乘风得得来。湖山高卧许追陪。旷怀欲发古人秘。薄俗每令中念灰。鼓吹词坛嗟末学。栋梁法苑望奇材。他年僧史编成后。先寄须教老眼开。其二曰。叹息吾衰入梦乡。唯余蝴蝶满匡床。孤灯绵历岁月古。千偈澜翻齿颊香。石上苔纹留马迹。天边星彩射龙光。禅流波靡今尤甚。犹幸僧中有此郎。盖志喜也。己巳夏。公手扎函宗统编年。来莲峰山舫曰。和尚不靳一言序之。青炷香展卷曰。斯诚千古阙典。亦千古盛事。佛祖纪纲。宗师血脉。藉以永传。其有功於法苑。岂啻一缕千钧。第草草劳人。何能发扬大意。表白深心。然念和尚数年心血。几为枯瘁。不惜身命。然大法炬。为最后末劫。照耀人天。敢不赞叹申明。昭告天下后世。夫着述难事也。而况於持论宗门。持论宗门不易也。而况於编定宗统。系之岁年。斯诚难之又难矣。无彻见今古之明眼。无大公无我之直心。而不出之。以真才达识。亦何能洞阐精微。张皇要眇。使单传直指之道。彰明较着於目前。佛祖宗师之机。辉煌历落於后日。而且会儒释之渊源。明圣凡之极致。提一心宗。统摄百氏。宝网帝珠。灿交光之涉入。香河狮乳。拈一味以密融。不綦难中之难欤。所以自古及今。未有人曾及之者。况乎时风浇薄。知见日漓。不念苦心。唯存私见者。往往有之。今编年。扩大同之道域。撤一贯之籓篱。哲人奥旨。久而愈彰。古德真风。闻斯兴起。大书特笔。不遗提挈宣明。条目纲领。具见隐微严谨。唯和尚之才之识。足以激扬铿锵。而眼明心公。无丝毫隔碍。故取二千余年佛心祖髓。向笔尖上。流注真常。作未来金镜。虽程婴杵臼之用心。不是过也。读是编者。循年核实。举法知时。千秋文献足征。一会灵山未散。从此人登般若之航。家达菩提之路矣。先师退翁老人。尝有是志而未遑。宝云月兄和尚。尝欲成法苑春秋。及僧宝翼征等书而未就。今公克承先志。丕着宗猷。举其所甚难者。而易为之。成昭代蔚然之巨典。展从上未敷之鸿绪。青以衰飒颓光。犹幸躬逢其盛。宁不亟为前后千古称庆乎。在昔有宋哲后。尊尚祖道。吴中道原禅师。辑传灯录。成。上之。诏词臣杨亿等讨论。颁入大藏。镡津契嵩禅师。着传法正宗记。献之阙下。宰相韩琦。翰林欧阳修诸公。郑重叹美。亦诏入大藏。
今上圣天子。崇文重法。度越前皇。将见此书。上达宸聪。石渠天禄之间。当有补衮调羹。扶起正法轮者。则兹编流通。黼黻太平。助扬盛化。又不止法苑增华。缁门藉重已也。
皇清康熙二十九年岁次庚午春二月谷旦华山沙 门晚青盘谭撰
宗统编年目录
卷之一 佛纪(上) 释迦牟尼佛卷之二 佛纪(下) 释迦牟尼佛卷之三 祖纪(西天祖师) 一祖迦叶尊者 二祖阿难尊者 三祖商那和修尊者 四祖优波鞠多尊者 五祖提多迦尊者 六祖弥遮迦尊者卷之四 七祖婆须密尊者 八祖佛陀难提尊者 九祖伏驮密多尊者 十祖胁尊者 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 十二祖马鸣大士卷之五 十三祖迦毗摩罗尊者 十四祖龙树尊者 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 十六祖罗睺罗多尊者 十七祖僧伽难提尊者 十八祖伽耶舍多尊者 十九祖鸠摩罗多尊者卷之六 二十祖阇夜多尊者 廿一祖婆修盘头尊者 二十二祖摩拏罗尊者 二十三祖鹤勒那尊者 二十四祖师子尊者卷之七 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 二十六祖不如蜜多尊者 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卷之八 祖纪(东土祖师) (西天二十八东震旦第一)世少林菩提达磨祖师卷之九 第二世邺都可祖师 第三世罗浮灿祖师 第四世蕲春信祖师卷之十 第五世东山忍祖师 第六世曹溪能祖师卷之十一 第七世南岳让祖师 第七世青原思祖师 第八世江西一祖师 第八世石头迁祖师卷之十二 第九世百丈海祖师 第八世石头迁祖师 第十世黄檗运祖师 第九世药山俨祖师 沩仰开宗第一世(沩仰)山(佑寂)祖师卷之十三 第十世黄檗运祖师 第九世药山俨祖师 第十世云岩晟祖师 沩仰开宗第一世(沩仰)山(佑寂)祖师 曹洞开宗第一世(洞曹)山(价寂)祖师卷之十四 五宗纪 临济开宗第一世临济玄祖师 曹洞开宗第一世(洞曹)山(价寂)祖师 沩仰开宗第一世(沩仰)山(佑寂)祖师卷之十五 临济开宗第一世临济玄祖师 曹洞开宗第一世(洞曹)山(价寂)祖师卷之十六 临济宗第二世兴化奖祖师 曹洞开宗第一世(洞曹)山(价寂)祖师 曹洞宗第二世云居膺祖师卷之十七 临济宗第三世南院颙祖师 曹洞宗第二世云居膺祖师 曹洞宗第三世同安丕祖师 云门开宗第一世云门偃祖师卷之十八 临济宗第三世南院颙祖师 临济宗第四世风穴沼祖师 曹洞宗第三世同安丕祖师 曹洞宗第四世凤栖志祖师 曹洞宗第五世梁山观祖师 云门开宗第一世云门偃祖师 法眼开宗第一世清凉益祖师卷之十九 临济宗第五世首山念祖师 临济宗第六世汾州昭祖师 曹洞宗第五世梁山观祖师 曹洞宗第六世太阳玄祖师卷之二十 临济宗第七世石霜圆祖师 临济宗第八世杨岐会祖师 临济宗第九世白云端祖师 曹洞宗第六世太阳玄祖师 曹洞宗第七世投子青祖师卷之二十一 临济宗第十世五祖演祖师 曹洞宗第七世投子青祖师 曹洞宗第八世芙蓉楷祖师卷之二十二 临济宗第十世五祖演祖师 曹洞宗第八世芙蓉楷祖师卷之二十三 临济宗第十一世昭觉勤祖师 临济宗第十二世虎邱隆祖师 曹洞宗第八世芙蓉楷祖师 曹洞宗第九世丹霞淳祖师 曹洞宗第十世长芦了祖师卷之二十四 临济宗第十三世归宗华祖师 临济宗第十四世华藏杰祖师 曹洞宗第十世长芦了祖师 曹洞宗第十一世天童珏祖师 曹洞宗第十二世雪窦鉴祖师 曹洞宗第十三世天童净祖师 曹洞宗第十四世鹿门觉祖师 曹洞宗第十五世普照辨祖师 曹洞宗第十六世大明宝祖师 曹洞宗第十七世王山体祖师 曹洞宗第十八世雪岩满祖师卷之二十五 临济宗第十五世卧龙先祖师 临济宗第十六世径山范祖师 曹洞宗第十八世雪岩满祖师 曹洞宗第十九世万松秀祖师 曹洞宗第二十世雪庭裕祖师卷之二十六 临济宗第十七世仰山钦祖师 临济宗第十八世高峰妙祖师 曹洞宗第二十世雪庭裕祖师 曹洞宗第二十一世少室泰祖师 曹洞宗第二十二世宝印遇祖师卷之二十七 临济宗第十九世中峰本祖师 临济宗第二十世圣寿长祖师 曹洞宗第二十二世宝印遇祖师 曹洞宗第二十三世香严才祖师 曹洞宗第二十四世万安严祖师卷之二十八 临济宗第二十一世万峰蔚祖师 临济宗第二十二世圣恩持祖师 临济宗第二十三世东明旵祖师 曹洞宗第二十四世万安严祖师 曹洞宗第二十五世少室改祖师 曹洞宗第二十六世嵩山斌祖师卷之二十九 临济宗第二十四世翼善慈祖师 临济宗第二十五世高峰瑄祖师 临济宗第二十六世金陵瑞祖师 临济宗第二十七世龙泉聪祖师 曹洞宗第二十七世定国从祖师 曹洞宗第二十八世嵩少载祖师 曹洞宗第二十九世宗镜书祖师卷之三十 临济宗第二十八世圆通宝祖师 临济宗第二十九世禹门传祖师 曹洞宗第二十九世宗镜书祖师卷之三十一 诸方略纪(上)卷之三十二 诸方略纪(下)
宗统编年目录(终)
佛祖宗统单传世系之图
释迦文佛 (西竺)初祖迦叶 二祖阿难 三祖商那和修 四祖优波鞠多 五祖提多迦 六祖弥遮迦 七祖婆须蜜 八祖佛陀难提 九祖伏驮蜜多 十祖胁尊者 十一祖富那夜奢 十二祖马鸣 十三祖迦毗摩罗 十四祖龙树 十五祖迦那提婆 十六祖罗睺罗多 十七祖僧伽难提 十八祖伽耶舍多 十九祖鸠摩罗多 二十祖阇夜多 二十一祖婆修盘头 二十二祖摩拏罗 二十三祖鹤勒那 二十四祖师子比丘 二十五祖婆舍斯多 二十六祖不如蜜多 二十七祖般若多罗 (西天二十八东震旦第一)祖菩提达磨 (东震)二祖邺都可 三祖罗浮灿 四祖蕲春信 五祖东山忍 六祖曹溪能 七祖(南岳让 青原思) 八祖(马祖一 石头迁) 九祖(百丈海 药山俨) 十祖(云岩晟 黄檗运 首建沩仰宗沩山佑) (单传十一开宗第一)祖(洞山价 临济玄 仰山寂) 二祖(曹山寂 兴化奖 云居膺) 三祖(南院颙 同安丕) 四祖(风穴沼 凤栖志) (单传十三开宗一世云门偃)五祖(首山念 梁山观) 六祖(汾州昭 太阳玄) (单传十五开宗第一世法眼益)七祖(石霜圆 投子青) 八祖(杨岐会 芙蓉楷) 九祖(白云端 丹霞淳) 十祖(五祖演 长芦了) 十一祖(昭觉勤 天童珏) 十二祖(虎丘隆 雪窦鉴) 十三祖(归宗华 天童净) 十四祖(华藏杰 鹿门觉) 十五祖(卧龙先 普照辨) 十六祖(径山范 大明宝) 十七祖(仰山钦 王山体) 十八祖(高峰妙 雪岩满) 十九祖(中峰本 万松秀) 二十祖(圣寿长 雪庭裕) 二十一祖(万峰蔚 少室泰) 二十二祖(圣恩持 宝印遇) 二十三祖(东明旵 香严才) 二十四祖(翼善慈 万安严) 二十五祖(高峰瑄 少室改) 二十六祖(金陵瑞 嵩山斌) 二十七祖(龙泉聪 定国从) 二十八祖(圆通宝 嵩少载) 二十九祖(禹门传 宗镜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