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集续传灯录

上堂:“春色浓,春日融;园林暖,野桃红。昔日灵云一见,透脱色空;而今诸人总见,因甚不悟?若也不悟,眼被色笼。天宁未免开示,令得悟入。”击拂子:“错教人恨五更风。”

南康云居小隐师大禅师

终日方丈危坐,澹如也。剃余须发,侍者镊生争取藏之,信次即生舍利。尝送信禅人偈曰:“信是道无[源]功德母,药如有验不消多。上人直下承当得,佛祖安能奈尔何?”

   径山云峰高禅师法嗣

江州东林古智哲禅师

都昌人,俗姓巢氏。初住兴国、兴圣,迁东林。
上堂:“过去诸佛已说,未来诸佛当说,现在诸佛今说,且毕竟说个什么?”卓拄杖,下座。
上堂:“明来暗谢,智起惑亡。黑牛卧死水,癞马系枯桩。何似东村黑王老,黄昏伸脚睡,一觉到天光。山僧与么道,切忌错承当!”
上堂:“尽令提纲,圣凡罔测。放开线道,普请同参。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上堂:“诸禅德、祖师道:‘圆同太虚,无欠无余。’三条椽下,七尺单前,切忌依他作解,莫有向天外出头底么?”乃云:“巡堂吃茶,礼暹道者塔。”
偈云:“髑髅元自有灵光,雪窦何曾抖屎肠。截断婆婆三寸舌,至今双剑倚天长。”
送万禅人,参径山虚谷和尚。偈曰:“万辙千途同一车,参方眼正不曾差;一千七百人中主,元是仰山小释迦。”

杭州中天竺一溪自如禅师

福建人。元兵下江南,师年少,被游兵虏至临安,遗之而去。富民胡氏收养之,令伴其子弟读书乡塾。师隅立,凝神静听默识,无所失。胡氏喜,因子之既长,命隶里中无相寺为僧。
参云峰於径山,得旨。戒检精严,法服应器不离体。初住浙江万寿寺,后有大家黄氏重师道行,常供以伊蒲塞馔。一日请归其家,进供逾勤。乃开私帑所藏金玉示师,欲动其心。师归,谓左右曰:“彼黄氏以帑中宝示我,欲诱我死去为其子耳。殊不知我视金玉如瓦砾。古人堕此辙者颇众。非但为其子,为其牛马者,有之。我自此其疎黄氏矣。”
天历初,中天竺笑隐奉诏开山大龙翔寺。因举代住中竺者三人,御笔点师名,宣政院具疏敦请。久之,化去。茶维灵异颇多。

杭州径山本源善达禅师

仙居柴氏。早年与及庵信行脚,誓不历职。往江西见雪岩于仰山,随众入室,无所省发。后归仙居,里人请主多福。弃去,游湖南主福严。寻还浙西,见径山云峰。入室有省。峰印可之。适慧云虚席,命师补处。后住保宁、净慈、径山,皆有成绩可纪。师凡住处,不设卧榻,夜则焚香然烛,安坐至旦,率以为常。又体所禀与人异,遇严寒则衣絺绤,大热则大缯絮。以余资建大圆院於东路半山,接待云侣。一日,自知时至。会众叙平生行脚事毕,须臾,端坐而寂。

四明天童怪石奇禅师

为众普说其略云:“参禅本无难易,只要具大信根,有决烈志,万机休罢;千圣不携,坐断诸缘,不存一法。如太虚空,了无朕迹;如须弥卢,屹然不动;无上真乘,方可希冀。”
又云:“此事如人饥渴相似,说饮说食,岂能救疗?直须自饮水、自吃饭,方有实效处。”
又云:“因举从上先德痛切为人语要开示,倘能向者里虚却心,不即法相,不离法相,一闻顿悟,便是涅盘会上广额屠儿,放下刀立地成佛底时节。是即是,不得恁么会。言多去道转远,且截断葛藤。”喝一喝!下座。

龙岩真首座

诸方屡聘,不肯应世。尝作《乐闲歌》曰:“即心是佛,无心是道。万事但随缘,自觉身心好。院子从来不要住,便是佛也。不要做律,亦不曾持戒,亦不曾破。放行把住总由人,执法修行驴拽磨。要行便行,要坐便坐。也不精进,也不懒惰。一卷三字经,逐日为工课。有时深深海底行,有时高高山顶卧。几生修得做间人,肯为虚名被羁锁?我不轻汝等,从他当面唾。百年能得几光阴?何必强分人与我。贫也不须忧,富也休庄大。阎王相请无亲疎,尽付一堆红焰火。自家作得主宰,终不随风倒柂。补破遮寒暖即休,淡饭粗茶随分过。我作乐闲歌,自歌还自和。不是闲人不肯闲,世上闲人能几个?”

   天童止泓鉴禅师法嗣

湖州道场玉溪思珉禅师

明之象山张氏。首参云峰於径山,次谒止泓於天童。
泓问:“近自何来?”
师曰:“径山。”
泓曰:“未离径山一句作么生?道!”
师曰:“平如镜面,险似悬崖。”
泓曰:“昨夜山前,因甚虎咬大虫?”
师拟进语,泓即掌之。师忽有省。
一日侍次,泓举:
世尊因外道问:不问有言,不问无言。世尊良久。意旨如何?
师叉手进前。
泓曰:“外道赞叹云:世尊大慈,开我迷云,令我得入。又作么生?”
师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泓喜其类己,令典藏教。
大德四年,出世郡之吉祥,迁金文大梅保福。帝师颁旨褒护,赐“佛心明妙”之号。至顺三年,广教府聘主婺之双林。元统二年,行省选住道场。
示众云:“此事如铁壁银山,如大火聚,凑泊不得,回避不得。你辈合作么生?直饶脚不点地,通霄别有活路,也是不快漆桶。”
上堂:“依经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魔说。”拈拄杖,卓一下:“六月不热,五谷不结。”后至元三年四月,示微恙。至二十有八日,书偈而逝。

苏州万寿竺田汝霖禅师

四明昌国王氏。从郡之慈溪永乐寺梅涧福公出家。既祝发受具,闻天童止泓道化,往参拜。泓密奇之,遂命为侍者。泓室中,举赵州“狗子无佛性”话勘验来学。众皆未喻,师已豁然矣。已而,见悦堂誾於杭之灵隐。堂器之,命典记室。会其受业师祖方岩会公赴龙兴上蓝,以师侍行。因游百丈,晦机素知师,遂命分座。师每有着述,晦机阅之,加敬。未几,继祖住上蓝,大振法道,缁白翕如。
久之,升明之雪窦。阅三载,松江淀山,缺席屈师。俄寺毁,师不惮劬勚,十余年间,殿堂众宇皆一新之。晚主万寿,仅一载,示微疾,更衣书偈诀众而逝。后至元五年五月二十五日也,茶毗设利五色如菽粟者,不胜数。人争得之,或后至者掘土而淘,亦满其意。徒众分舍利骨石为二,一塔淀山,一归葬龙山之西冈。寿六十六腊五十勚(音曳劳也)。

   何山铁镜明禅师法嗣

恭都寺

四明人。廉介自持,精修梵行。日诵《法华经》,因聆铁镜上堂,遂得心要。
尝夜坐有偈云:“点尽山窗一盏油,地炉无火冷啾啾。话头留向明朝举,道者敲钟又上楼。”
铁镜因升堂,特称赏之。
临终无疾。更衣坐逝。阇维,舌根不坏,湖海人声偈追悼。

   灵隐悦堂誾禅师法嗣

江州庐山东林无外宗廓禅师

送僧之中吴。偈曰:“佛是西天老比丘,何缘卧倒在苏州?凭君此去轻扶起,问取二千年话头。”

   华藏瞎驴见禅师法嗣

苏州阳山金芝岭铁觜念庵主

示众:“灵山付嘱,天下葛藤桩;少室单传,诸方是非窟。安心忏罪破漆桶,又要重光。付法传衣滞行货,徒劳索价。临济棒头开正眼,拳下示生涯。曹洞锦帐绣鸳鸯,行人难得见。云门三句可辨,一镞辽空,法眼大地山河,俱为妙用。沩仰团团无缝罅,壁立绝中边。看来世界清平,何用强生节目?金芝今日为诸人断这公案去也。看看!”
以拄杖画一画,云:“四海浪平龙睡稳,九天云净鹤飞高。”
复举:
三圣道:“我逢人则出,出则不为人。”兴化道:“我逢人则不出出则便为人。”
师颂云:“谁谓家风分两边?一条拄杖两人牵。休观千嶂凌云势,好看银河落九天。”颂“舍利弗入城、月上女出城”话曰:“出城入郭两相逢,来去谁云路不同?回首涅盘台上望,九州四海一家风。”

   直翁圆藏主法嗣

无为州天宁无能教禅师

於门首悬一牌云:“谨防恶犬。”
竺源盛,初往参。及跨门,源便云:“老和尚为我赶狗。”师便入去。有长芦智首座出接,同坐。须臾,师从面前过,智起禀云:“此上人得得来见和尚。”
师云:“已相见了也。”
已而,源每闻师诃蒙山,不合引兄弟礼佛、拜忏、施食之类。
源云:“清净地上不受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
师云:“不然。我宗门中合提何事?如何是佛?——麻三斤!如何是佛?——乾屎橛!当提此事始得。
源就问云:“蒙山和尚平昔问学者云:‘栽松道者,不具三缘而生。达磨大师葬熊耳。三年后,只履西归。谓是神通妙用。谓是法尔如然。”
师云:“为是他不会我道,莫作禅会得么?”源当下如梦忽醒。

   鼓山皖山凝禅师法嗣

松江淀山蒙山德异禅师

示阳高安卢氏。参苏之承天孤蟾莹。
蟾问:“亡僧迁化向甚处去?”师罔措。悱发参究。因首座入堂坠香合作声,豁然有省。乃成颂曰:“没兴路头穷,踏翻波是水。超群老赵州,面目乃如此。”武忠吕公闻之,寄颂旌美。
登径山谒虚堂,语契。然师未以此自足,往参皖山於鼓山室。中举狗子话,反覆征诘,箭拄亟合。山又拶以张拙寂照之语,师拟议。山震威一喝,师当下意消心废。
一日,山举:“卧云深处不朝天,因甚到这里?”
师云:“邦有道则现。”山深肯之。
已而,复如吴万寿,石楼明命典藏。至元间丞相伯颜破吴武,暇询决禅要,机契确,请出世于淀山。既退承天觉庵,遂处以第一座。素轩蔡公施莲湖桥庵请居之,曰:“休休。”
僧问:“保寿开堂,三圣推出一僧。其意如何?”
师云:“两彩一赛。”
僧云:“保寿便打又作么生?”
师云:“为人须为彻。”
僧云:“三圣道,恁么为人,非但瞎却这僧眼,瞎却镇州一城人眼去在,是何的意?”
师云:“兜率陀天一日,人间四百年。”
僧云:“保寿归方丈,有利害也无?”
师云:“疑杀憨痴佛祖,庆快灵利男儿。”
师以虚中十妙,示学者曰:“位中功中,动中静中,体中用中,意中句中,要中妙中,各演以偈。”
上堂:“昨日十四,今日十五。灵利衲僧吞却佛祖。从教谢三郎,月下自摇舻。阿呵呵,莫莽卤。甜瓜彻蒂甜,苦瓠连根苦。”
上堂:“夺人不夺境,九月菊花新;夺境不夺人,当阳扑破镜。人境两俱夺,古井浸乾坤;人境俱不夺,撼树摘来香。便恁么去。在人背后叉手,不行此道。八十四种圆相如何收拾?灵利汉更进一步,拂却行踪。瞥转一机,平常无偶;自然境智,乾净自然;父慈子孝,虽然两口无一舌,是何宗旨?”
良久(云):“暗机犹未动,义海已全彰。”

   淳拙才禅师法嗣

河南府嵩山少林竹庵子忍禅师

邓之内乡,王氏。
上堂,举:
法灯开堂,谓众曰:“本欲栖藏岩窦,又缘清凉老人有不了底公案,今日出来为他了却。”
僧云:“如何是不了公案?”
灯便打,云:“祖祢不了,殃及儿孙。”
僧云:“过在什么处?”
灯云:“过在我殃及你。”
天童宏智拈云:“这僧若是个汉,出来便与掀倒禅床。不唯自己有出身之路,亦免见祖祢不了,殃及儿孙。”

师云:“山僧则不然。今日若有人问‘如何是不了底公案’,拈拄杖打,云‘狮子咬人,韩卢逐块。’”

   中竺空岩有禅师法嗣

嘉兴石门真觉元翁信禅师

真觉肇兴。众请开山。
上堂:“向上一机,末后一诀,佛祖不传,千圣结舌。莫有转身吐气者么?出来,通个消息看!”
僧问:“鈯斧开山从古有,师今新启石门关。借路经过,不妨一问。”
师云:“公验快将来。”
僧云:“如何是关中主?”
师云:“太平不举令。”
进云:“意旨如何?”
师云:“镆铘横在手,未肯斩痴顽。”
僧拟议,师便喝。僧礼拜。
师云:“痴顽汉。”
僧归众,师乃云:“满目溪山绝点埃,无边剎海自周回。毗卢楼阁重重现,谁睹门门有善财?”卓拄杖,石门关启,以杖画一画:“真觉场开,横按拄杖,一任南来与北来。”
复云:“昔日灵山会上,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付嘱摩诃迦叶,传授将来,无令断绝。’大众且道,如何是正法眼聻?适来已为重拈出,金色头陀笑未休。”
小参:“‘建法幢,立宗旨,明明佛勑曹溪是。’大众,建法幢则故,然如何是立宗旨?莫是二转五转竖拳下喝么?莫是默然据座拂袖便行么?莫是语言文字确古论今么?莫是灰头土面长坐不卧么?切须子细。若是正眼不明,尽堕偏邪执滞。所以道醍醐上味,为世所珍,遇斯等人翻成毒药。据我祖师门下,尽十方世界是个无缝铁壁。达磨不识,尽十方世界,是个无孔铁槌;迦叶不知,无汝拟议时,无汝承当处。旋天转地,换斗移星。双放双收,透顶透底。还会么?龙袖拂开全体现,象王行处绝狐踪。”

   风旛空山中禅师法嗣

吕铁船居士

其母秦国夫人。妊时,梦公安二圣住持福岩佑公至而生。故居士虽在富贵中,每以欲透彻祖关为要。当未弱冠时,日夕参空山。
一日,空山问云:“曾见赵州么?”居士厉声云:“无!”空山休。云称於人曰:“再来人也。”
居士尝任江淮都府总管,於苏之嘉定建佛寺,曰“永寿”。以延云水。赓和永明寿禅师山居诗六十九首,甚得山林旨趣。及他偈言皆超迈绝俗。诚有所得者也!有达磨忌,拈香云:“西来不称梁王旨,西去空携一只履。若言妙用与神通,真正衲僧谁数你。九年面壁寻出场,接得一人又无臂。衣盂连累到卢能,从此葛藤生不已。罪过有弥天,源流无滴水。今朝七百八十六,年逢忌辰,那个儿孙痛彻髓?一炉香篆一瓯茶,报恩却是孤恩底。欲把鼻头举似伊,怜梁已没当门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