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史传部
- 禅宗
- 嘉泰普灯录
嘉泰普灯录
隆兴府泐潭明禅师
上堂。举赵州访茱萸探水因缘。师曰。赵老云收山岳露。茱萸雨过竹风清。谁家别馆池塘里。一对鸳鸯画不成。又举德山托钵话曰。从来家富小儿嫡。偏向江头弄画桡。引得老爷把不住。又来船上助歌谣。
台州宝藏本禅师
上堂曰。清明已过十余日。华雨阑珊方寸深。春色恼人眠不得。黄鹂飞过绿杨阴。遂大笑。下座。 住乌镇寿圣日。大慧禅师行化至。师上堂叙谢毕。乃曰。鲍老当年笑郭郎。郭郎舞袖太郎当。及乎鲍老当场舞。鲍老郎当胜郭郎。下座。大慧炷香拜之。
吉州大中祥符清海禅师
初见佛鉴。鉴问。三世诸佛一口吞尽。何处更有众生可教化。此理如何。师拟进语。鉴喝之。师忽领旨。述偈曰。实际从来不受尘。个中无旧亦无新。青山况是吾家物。不用寻家别问津。鉴曰。放下着。师礼拜而出。
漳州净众佛真了璨禅师
泉南罗氏子。 上堂。顾四众曰。昨夜安排得两段禅。末后一句也用不着。今朝打鼓升堂。一句也未尝安排。但见诸人蔟蔟上来。山僧不免胡说乱说。胡张三。黑李四。个个解唱啰啰哩。虽然如是。入着光孝门。未免穿过髑髅。换了眼睛。参。 上堂。重阳九日菊华新。一句明明亘古今。杨广橐驼无觅处。夜来足迹在松阴。
隆兴府谷山海禅师
上堂。一举不再说。已落二三。相见不扬眉。翻成造作。设使动弦别曲。告往知来。见鞭影便行。望剎竿回去。脚跟下好与三十棒。那湛更向这里撮摩石火。收捉电光。工夫枉用浑闲事。笑倒西来碧眼胡。卓拄杖。下座。
龙门佛眼清远禅师法嗣
温州龙翔竹庵士珪禅师
成都人。族史氏。世宗儒师。妙龄明敏。年十三。求为僧。父母难之。辄不食。伯父使从其志。依城下大慈宗雅剃染。心醉楞严。逾五秋。南游。谒玉泉勤.云盖智.百丈肃.灵源清。有年。始登龙门。即以平时所得白佛眼。眼曰。汝解心已极。但欠着力开眼耳。遂职堂司。一日。侍立次。问云。绝对待时如何。曰。如汝僧堂中白椎相似。师罔措。眼至晚抵堂司。师复以前话问之。眼曰。闲言语。师於言下大悟。眼曰。今无复言。政和末。和守钱公景述请开法天宁。次迁褒禅.东林及西山。继徙圣泉.鼓山。寻奉 诏移雁荡能仁。绍兴乙丑蒙 恩补江心龙翔。 上堂曰。万年一念。一念万年。和衣泥里辊。洗脚上床眠。历劫来事。只在如今。大海波涛涌。小人方寸深。拈起拄杖曰。汝等诸人。未得个入头。须得个入头。既得个入头。须有出身一路始得。大众。且作么生是出身一路。良久。曰。雪压难摧涧底松。风吹不动天边月。卓挂杖。下座。 上堂。万机不到。眼见色。耳闻声。一句当堂。头戴天。脚踏地。你诸人只知今日是五月初一。殊不知金乌半夜忙忙去。玉兔天明上海东。以拂子击禅床。下座。 上堂。明明无悟。有法即迷。诸人向这里立不得。诸人向这里住不得。若立则危。若住则瞎。直须意不停玄。句不停意。用不停机。此三者既明。一切处不须管滞。自然现前。一切处不须照顾。自然明白。虽然如是。更须知有向上事。久雨不晴。咄。 上堂。一叶落。天下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尘起。大地收。嘉州打大像。陕府灌铁牛。明眼汉合作么生。良久。曰。久旱檐头句。桥流水不流。卓拄杖。下座。 上堂。今朝八月二十五。老禅问你诸人。且道是八月二十五。不是八月二十五。若道不是。是何言欤。若道是。瞒上座即得。争奈诸圣眼何。乃击禅床。下座。 上堂。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落华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华。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喝一喝。曰。三十年后莫道能仁教坏人家男女。 上堂。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曰。东家点灯。西家暗坐。云。未审意旨如何。曰。马便搭鞍。驴便推磨。僧礼拜。师曰。灵利衲僧只消一个。遂曰。马搭鞍。驴推磨。灵利衲僧只消一个。纵使东家明点灯。未必西家暗中坐。西来意旨问如何。多口何师自招祸。 问。如何是第一义。曰。你问底是第三义。 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道无。意旨如何。曰。一度着蛇齩。怕见断井索。 问。燕子深谈实相。善说法要。此理如何。曰。不及雁衔芦。 问。如何是佛。曰。华阳洞口石乌龟。 问。鲁祖面壁。意旨如何。曰。金木水火土。罗睺计都星。 问。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时如何。曰。作贼人心虚。云。国师三唤侍者又作么生。曰。打鼓弄胡狲。鼓破胡狲走。丙寅七月十八日。召法属长老宗范付后事。遗偈曰。前三十一。中九下七。老人言尽处。龟哥眼睛赤。次日。沐浴更衣。申令声大钟。亥至。众集处就座。泊然趋寂。茶毗。送者均获设利。奉灵骨塔于鼓山。寿六十四。腊五十一。
南康军云居高庵善悟禅师
洋之兴道人。族李氏。年十一去家。业经得度。有夙慧。闻冲禅师举武帝问达磨因缘。如获旧物。遽曰。我既廓然。何圣之有。冲异其语。勉之南询。蒙授记於龙门。一日。有僧被蛇伤足。佛眼问曰。既是龙门。为甚么却被蛇齩。师即应曰。果然现大人相。眼益器之。初住吉之天宁。迁云居。七稔。 敕徙金山。以疾辞。得免。 上堂曰。少林面壁。怀藏东土西天。欧阜升堂。充塞四维上下。致使山巍巍而砥掌平。水昏昏而常自清。华非艳而结空果。风不摇而片叶零。人无法而得咨问。佛无心而更可成。野蔬淡饭廷时日。任运随缘道自灵。毕竟如何。日午打三更。
遂宁府西禅文琏禅师
郡之长江人。族张氏。天姿颕迈。幼从乡先生赵嗣业。颇通儒。赵以远大期之。师飘然有出尘志。径依崇福院希澄。年二十三剃发。诣成都表言讲席。听圆觉.起信。深得其旨。会圆悟归昭觉。往依之。久无所入。遂东下谒谷隐显.洞山渊。复无所证。晚抵龙门。宴坐忘寝食。佛眼怜其为道之笃。一夕。携师纵步至普现坡下。顾师曰。望州亭与汝相见了也。乌石岭与汝相见了也。师於言下证无生忍。佛眼翌日登堂对众印之。道誉籍甚。阅三年。以母老丐还。眼赠以偈曰。乌石岭。望州亭。意未举。道先成。十年辛苦游江海。此日言归不问程。桑梓无别路。行藏在守护。果熟自然香。记取来时步。复书曰。禅者琏上人。操心珠。入龙岫。得之还故丘。不忘本也。仍率罢参宿衲数十饯之。於是泝流归肆业。筑堂高隐。靖康元。郡守更西禅律居。迎师开法。 上堂曰。一向恁么去。直得凡圣路绝。水泄不通。铁蛇钻不入。铁锤打不破。至於千里万里。鸟飞不度。一向恁么来。未免灰头土面。带水拖泥。唱九作十。指鹿为马。非唯辜负先师。亦乃埋没己灵。敢问大众。且道恁么去底是。恁么来底是。芍药华开菩萨面。棕榈叶散夜叉头。 上堂。诸方浩浩谈玄。每日撞钟打鼓。西禅无法可说。勘破灯笼露柱。门前不置下马台。免被傍人来借路。若借路。须照顾。脚下若参差。邯郸学唐步。 上堂。心生种种法生。森罗万象纵横。信手拈来便用。日轮午后三更。心灭种种法灭。四句百非路绝。直饶达磨出头。也是眼中着屑。心生心灭是谁。木人携手同归。归到故乡田地。犹遭顶上一锤。 上堂。正月孟春犹寒。直下言端语端。拈起衲僧鼻孔。穿开祖佛心肝。知有者。达磨不来东土。二祖不往西天。不知有者。谁知当面蹉过。迢迢十万八千。山僧为你重说偈言。大众。莫教辜负。孟春犹寒。 上堂。举。外道问佛。今日说甚么法。曰。说定法。明日又问。今日说甚么法。曰。不定法。云。昨日为甚么定。今日为甚么不定。曰。昨日定。今日不定。师曰。作日与今日。说定说不定。寰中天子敕。塞外将军令。外道当年入梦乡。直至如今犹未省。 僧问。师子未出窟时如何。曰。爪牙已露。云。出窟后如何。曰。龙头蛇尾。云。出与未出时如何。曰。正好吃棒。 问。以一重去一重即不问。不以一重去一重时如何。曰。阇梨有许多工夫。绍兴十四年十一月。忽示疾。二十八日。端坐训徒。手书命本院书记希秀嗣法住持。捐囊资益田。瞻众嘱累讫。有请以颂者。师曰。先师龙门最后垂范尝曰。无世可辞。无法可说。无颂可留。吾岂负先师意耶。语卒而化。寿七十二。腊五十一。
隆兴府黄龙牧庵法忠禅师
四明人。族姚氏。七岁师鄞县国宁道英。十九试经得度。习台教。悟一心三观之旨而未能泯迹。历扣名缁。至龙门。睹水磨旋转。发明心要。述偈曰。转大法轮。目前包里。更问如何。水推石磨。呈佛眼。眼曰。其中事作么生。云。涧下水长流。眼曰。我有末后一句。待分付汝。师即掩耳而出。乃之庐山。於同安枯树中绝食清坐。宣和间。湘潭大旱。祷不应。师跃入龙渊。呼曰。业畜。当雨一尺。雨随至。居南岳后洞。木食涧欲。侣虎豹猿狖二十年。着正心论十卷。每跨虎出游。儒释望尘而拜。绍兴甲寅秋。枢密折公彦质染疏亲往。以胜业力挽开法。师嘉其勤渠乃赴。未几。移南木.云盖。谢事。复应二圣越壃及大沩之请。晚居黄龙。 上堂曰。张公吃酒李公醉。子细思量不思议。李公醉醒问张公。恰使张公无好气。无好气。不如归家且打睡。 上堂。今朝正月半。有事为君断。切忌两眼睛。被他灯火换。 上堂。我有一句子。不借诸圣口。不动自己舌。非声气呼吸。非情识分别。假使净名杜口於毗耶。释迦掩室於摩竭。大似掩耳偷铃。未免天机漏泄。直饶德山入门便棒。临济入门便喝。若向牧庵门下检点将来。只得一橛。千种言。万般说。只要教君自家歇。一任大地虚空七凹八凸。 僧问。如何是佛。曰。莫向外边觅。云。如何是心。曰。莫向外边寻。云。如何是道。曰。莫向外边讨。云。如何是禅。曰。莫向外边传。云。毕竟如何。曰。静处萨婆诃。 问。大众临筵。请师举唱。师竖起拂子。僧云。乞师再垂方便。师击禅床一下。己巳十一月。示少恙。至望。丈室后有白气二道摇曳而出。师遽曰。吾期至矣。令集众。嘱付殆尽。引笔书偈而寂。塔于香原洞。掩圹罢。大雪独覆区所。寿六十。腊四十七。
衢州乌巨雪堂道行禅师
括苍人。族叶氏。父仲谌。仕二千石。栖心祖道。号见独居士。母陶氏。梦苾刍抵其室而孕。既生。庄重警敏。甫志学。有出尘志。然书考屡前列。间从天宁微禅师游。於言下知归。以出家陈父母。乃听。年十九。礼普照觉印英禅师。授僧伽梨。首谒指源润禅师。无所入。径之龙门。质其所得。佛眼谕曰。到真实不疑。方有语话分。师无对。一日。举贤沙筑着脚指。师契悟。即趋方丈。眼曰。悟即不无。要是千里之起足。若向个里扶持起来。甚生次第事。令侍右。踰八周。辞省亲。郡守侍御黄公葆光结庵於黄堂后圃。力致之。建炎二年。中散徐公康国来守是郡。坚请开法於寿宁。次迁法海.天宁.乌巨。大播玄风。后名藩贤侯以甲剎迎之者八。师悉辞。诸方益加尊仰。绍兴戊辰。鄱阳守陈公璹命枢蜜何公若.编修赵公廉裔。躬往虔请。师不得已而从之。 上堂曰。会即便会。玉本无瑕。若言不会。碓觜生花。试问九年面壁。何如大会拈华。南明恁么商确。也是顺风撒沙。参。 上堂。云笼岳顶。百鸟无声。月隐寒潭。龙珠自耀。正当恁么时。直得石梁忽然大悟。石洞顿尔心休。虚空开口作证。溪北石僧点头。诸人总在这里瞌睡。笑杀陕府铁牛。 上堂。佛说三乘十二分。顿渐偏圆。痴人面前。不得说梦。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痴人面前。不得说梦。临济三玄。云门三句。洞山五位。痴人面前。不得说梦。南明恁么道。还免得遭人检责也无。所以古人道。石人机似汝。也解唱巴歌。汝若似石人。雪曲也应和。还有和雪曲底么。若有。唤来与老僧洗脚。 上堂。通身是口。说得一半。通身是眼。用得一橛。用不倒处说有余。说不到处用无尽。所以道。当用无说。当说无用。用说同时。用说不同时。诸人若也拟议。西峰在你脚底。到国清。众请上堂。句亦刬。意亦刬。绝毫绝厘处。如山如岳。句亦到。意亦到。如山如岳处。绝毫绝厘。忽若拶通一线。意句俱到俱不倒。俱刬俱不刬。直得三句外绝牢笼。六句外无标的。正当恁么时一句作么生道。倾盖同途不同辙。相将携手上高台。 上堂。举。赵州示众云。老僧除却二时斋粥。是杂用心处。师曰。今朝六月且。行者击鼓。长老升堂。你诸人总来这里杂用心。 上堂。举。僧问云门。如何是惊人句。门云。响。师曰。云门答这僧话不得。便休却鼓粥饭气。以当平生。
示众。黄梅雨。麦秋寒。恁么会。太无端。时节因缘佛性义。大都须是髑髅乾。二十一年春。示疾。门弟子教授注公乔年至省候。师以后事委之。示以偈曰。识则识自木心。见则见自本性。识得本心本性。正是宗门大病。注曰。烂泥中有刺。莫道不疑好。乃二月九日也。黎明。沐浴易服。加趺而逝。郡守躬营后事。道俗瞻礼。叹未曾有。十七日阇维。胸腋出银液不断。皆五色设利也。烟所至累然缀之。人得以市。齿舌不坏。建窣堵波於寺之西。寿六十三。夏四十五。
抚州白杨法顺禅师
绵之魏城人。族文氏。神观秀发。龆时夜视如昼。父母异之。舍出家。依盐泉香积奉禅师。年十八。落发受具。崇宁初。徧游禅会。抵襄阳。造谷隐静觉之室。留数载。闻佛眼说法。龙门即之。一日。眼上堂。举。傅大士心王铭曰。水中盐味。色里胶青。只闻其有。不见其形。师於言下有省。后观宝藏迅转。顿明大法。趋丈室作礼。呈喝曰。顶有异峰云冉冉。源无别派水冷冷。游山未到山穷处。终被青山碍眼睛。眼笑而可之。龙图蒋公璨出守是那。服师大名。以白杨迎居。衲子蜂集。 上堂曰。好事堆堆迭迭来。不须造作与安排。落林黄叶水堆去。横谷白云风卷回。寒雁一声情念断。霜钟才动我山摧。白杨更有过人处。尽夜寒炉拨死灰。忽有个衲僧出来道。长老少卖弄。得恁么穷乞相。山僧只向他道。却被你道着。 上堂。我手何似佛手。天上南星北斗。我脚何似驴脚。往事都来忘却。人人尽有生缘。个个足方顶圆。大愚滩头立处。孤月影射深湾。会不得。见还难。一曲渔歌过远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