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泰普灯录


  吉州西峰祥符圆净云豁禅师(嗣清凉明或出云居融下)

  郡之永和曾氏子。幼弃儒为比丘。巡礼方外。发明己事。晚见清凉。出问。佛未出世时如何。曰。云遮海门树。云。出世后如何。曰。擘破铁围山。於言下大悟。始蒙印可。归住西峰之宝龙。云侣骈集。祥符二年。
  真宗皇帝闻其名。遣中谒者 召至。访问宗要。留上苑。经时冥坐不食。 上嘉异。赐号圆净。既而辞归。留之不可。乃听。 珍锡甚隆皆不受。加侍者四人。命服.度弟子十人。以 诗宠其行。四年改宝龙。曰祥符。亦旌师之居也。尝有问易中要旨者。师曰。夫神生於无形而成於有形。从有以至於无。然后能合乎妙圆正觉之道。故自四十九衍。以至於万有一千五百二十。以穷天下之理。以尽天下之性。不异吾圣人之教也。师示寂之夜。鸣鼓告众。仍说偈曰。天不高。地不厚。自是时人觑不透。但看腊月二十五。依旧面南看北斗。暝然而逝。茶毗。获设利五色者无数。合灵骨为塔焉。寿七十有七。腊五十。

  怀安军云顶德敷禅师(嗣护国远)

  尝问护国。直截根源佛所印。摘叶寻枝我不能时如何。曰。罢攀云树三秋果。休弄碧潭孤月轮。师乃顿释所疑。遂返云顶。众请住持。成都帅请就衙升座。时有乐营使礼拜起。回顾阶前下马台云。一口吸尽西江水净且置。请和尚吞却阶前下马台。师展两手。唱曰。细抹将来。营使猛省。

  潭州北禅怀感禅师(嗣石门彻)

  僧问。如何是诸圣为人底句。曰。红轮辉万户。光烛本无心。 问。师唱谁家曲。曰。石户不留心。洞玄通妙的。 问。如何是佛。曰。尺短寸长。

  襄阳府石门绍远禅师(嗣石门彻)

  僧问。四方八面来时如何。曰。赤脚波斯鼻齅天。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曰。石牛拦古路。木马骤高楼。

  凤翔府青峰义诚禅师(嗣石门彻)

  僧问。三际不生是何人境界。曰。白雪连雪岳。明月混渔钩。云。未审向上更有事也无。曰。有。云。如何是向上事。曰。灵光烁破瑠璃色。大地明来绝点痕。 问。如何是青峰家风。曰。向火吃甜瓜。

  筠首座者(嗣石门彻)

  太原人也。自至石门。逾三十年。丛林慕之。有僧请吃茶次。乃问。如何是首座为人一着子。曰。适来犹记得。云。郎今又如何。曰。好生点茶来。一日。荷锄入园。僧问。三身中。那一身去作务。师拄锄而立。僧曰。莫便当也无。师携锄便行。

  襄阳府石门聪禅师(嗣大阳坚)

  僧问。大阳迁化向甚么处去。曰。骑牛不戴帽。正坐不偏行。

  潭州神鼎洪諲禅师(嗣首山念)

  族扈氏。襄水人也。自游方。一衲以度寒暑。尝与数耆宿至襄沔间。有僧举论宗乘颇博捷。会饭于野店中而论说不已。师谓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识唯心。眼声耳色是甚么人语。云。法眼偈也。曰。其义如何。云。唯心故。根境不相到。唯识故。声色枞然。曰。舌味是根境否。云。是。师以筯策菜置口中。含胡而言曰。何谓相入耶。一座惊顾。莫能加答。师曰。路途之乐。终未到家。见解入微。不名见道。参须实参。悟须实悟。阎罗大王不怕多语。僧拱而退。后返长沙。隐于衡岳三生藏。有湘阴豪贵来游福严。即师之室。见其气貌闲静。一钵挂壁。余无长物。倾爱之。遂拜跪请曰。神鼎乃我家植福之地。久乏宗匠。愿师俱往。何如。师笑而诺之。即以己马负师。至十年始成丛席。一朽床为说法座。其甘枯淡无比。又以德腊俱高。诸方尊仰之如古赵州。 上堂。举。洞山云。贪嗔痴。太无知。赖我今朝识得伊。行便打。坐便搥。分付心王子细推。无量劫来不解脱。问汝三人知不知。师曰。古人恁么道。神鼎即不然。贪嗔痴。实无知。十二时中任从伊。行即往。坐即随。分付心王拟何为。无量劫来元解脱。何须更问知不知。 上堂。举。古龙牙颂曰(一云金峰)。学道如钻火。逢烟未可休。直待金星现。归家始到头。师曰。神鼎即不恁么。学道如钻火。逢烟即便休。莫待金星现。烧脚又烧头。且道神鼎恁么道。为当违古人。顺古人。别有道理。汝道恁么去底人好。恁么来底人好。到这里。须具衲僧眼始得。莫受人瞒。珍重。 上堂。风不鸣条。雨不破块即且止。作么生打得个翻车筋斗到梵大去。若有。出来作个伎俩。有么。莫教帝释恶发。后有僧入室云。某甲当时出来左转一转便归众。师曰。莫教帝释恶发又作么生。云。知恩者少。负恩者多。曰。筑着鼻孔。 僧问。鱼鼓未鸣时如何。曰。看天看地。云。鸣后如何。曰。捧钵上堂。 问。轮回六道底人毕竟如何。曰。不愿成佛。云。为甚么不愿成佛。曰。佛亦不究竟。云。请师一言。曰。昨日犹记得。今朝话无门。 问。疋马单枪时如何。曰。神鼎打退鼓。云。毕竟事如何。曰。想你不是这手脚。 问。拨尘见佛时如何。曰。佛亦是尘。问。如何是和尚家风。曰。饥不择食。 问。杀父杀母。佛前忏悔。杀佛杀祖。向甚处忏悔。曰。水长船高。问。布以七净华。浴此无垢人。既是无垢人。为甚么却浴。曰。清净亦不立。

  剑门慈云重谧禅师(嗣首山念)

  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竖起拂子。僧云。究竟如何。曰。煎茶煮水。云。好日多同。曰。休更忉忉。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曰。红轮辉万户。绿水绕青山。

  镇江府金山瑞新禅师(嗣福昌善)

  后住天圣。 上堂曰。德山一棒。当甚么英雄。金山只重他解偷楚号而斫楚营。临济一喝。当甚么喽啰。金山只重他夺贼刀杀贼。自余天下老和尚并是攻墙割壁都市白。拈动便纳败阙。且未见一个是盗狐白裘底手脚。金山恁么剖判。诸方闻得。无不努唇胖觜。何也。如今即是觉苑含春风习习。菩提树上华蔟簇。岂知迦叶有宗风。尽把玄微为眼目。致使金山这里土旷人稀。相逢者少。然性已习成。难为改革。金山乍可冻杀饿杀。终不肯着他鹘臭布衫。以所为善知识者。擘金锁於病猿。碎衣珠於醉客。尚未免止泺栖芦。不可向葛藤社里说心说性。说玄说妙去也。金山终不事悠悠。一言道合死即休。大鹏展翅盖十洲。篱边之物鸣啾啾。 上堂。世间所贵者。和氏之璧.隋侯之珠。天圣唤作驴屎马粪。出世间所贵者。真如解脱.菩提涅盘。天圣唤作[尸@豕]沸椀鸣。且道恁么说话落在甚么处。故不是取舍心重。信邪倒见。诸人要知么。猛虎不顾凡上肉。洪炉岂铸囊中锥。 僧问。吾有大患。为吾有身。父母未生。未审此身在甚么处。曰。旷大劫来无处所。若论生灭尽成非。云。恁么则周徧十方。心不在一切处。曰。泥里撼桩。

  庐山开先善暹禅师(嗣德山远)

  临江人也。徧游师席。以明悟为志。依德山。日值山上堂。顾视大众曰。师子颦伸。象王回顾。师猛省。因入室陈所见。山曰。子毕竟作么生会。师回顾云。后园驴吃草。山然之。后至雪窦。窦与语锋投。喜其超迈。目曰海上横行暹道者。遂命分座。四方英衲敬畏之。一日。举令出世。师至夜。书二偈於壁。遁去。偈曰。不是无心继祖灯。道惭未厕岭南能。三更月下离雪窦。眷眷无言恋碧层。二十余年四海间。寻师择友未尝闲。今朝得到无心地。却被无心趂出山。晚年。众请滋甚。遂阐法开先。以慰道俗之望。 上堂曰。德山先师道。落叶霜风。青黄间红。尔也何也。片西片东。衲僧家谓之无味之谭。若杂揉不分。则一切浑成。若离披去也。则一彼一此。是以祖师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还有见祖师底么。於此未证。不惜眉毛为汝说破。但请孤运其照。各究其源。谓之落叶归根。诸禅德。佛法事大。开先说得天华乱坠。於汝诸人分上着一点不得。何故。如人上山。各自努力。 僧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曰。一月在天。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曰。洛阳城古。云。学人不会。曰。少室峰高。 问。年穷岁尽时如何。曰。依旧孟春犹寒。 问。雨雪连天。为甚么孤峰露顶。曰。有甚遮掩处(其开堂语要具在续灯)。

  濠州南禅聪禅师(嗣北禅感)

  僧问。如何是大道根源。曰。云兴当午夜。石虎叫连霄。

  潭州道吾诠禅师(嗣石门远)

  僧问。达磨未来时如何。曰。番人不展阵。汉地没胡踪。云。来后如何。曰。八方歌道泰。一国贺无私。

  邓州广济方禅师(嗣石门远)

  僧问。如何是佛。曰。骑牛趂春草。背却少年爷。 问。宝剑未磨时如何。曰。乌龟鹐黑豆。云。磨后如何。曰。庭柱挂灯笼。

  嘉泰普灯录卷第一
  音释

   喟丘愧切 抉一决切 粹子骨切 考与考同 核下革切 捃举蕴切 摭音只 驸音附 揆巨癸切 鈇音府 钺音越 籁音赖 趑音兹 趄千余反 稿古老切 叶音摄下叶县同 郢以并切 琛丑林切 暹音纤 濠音豪 谶楚禁切 蔑音灭 骇下揩切 掖音亦 励音厉 赍笺西切 阒苦鵙切 屹鱼乙切 雨主遇切 缯疾陵切 绥音虽 衒音县 诔力水切 袀音药 赙音附 熊音雄 圹苦谤切 谥音示 姬音基 磁音慈 滏扶雨切 靳音其 胁乞业切 厂齿雨切 眴音舜 瑫徒刀切 阐齿善切 砾音历 伙音祸 谣音姚 甑子孕切 畅丑亮切 黮乙减切 娉匹正切 攒祖丸切 讹五禾切 舛尺兖切 骈蒲眠切 瞑莫定切 諲音因 扈音户 沔音緉 枞音窗 策音颊 胖蒲谤切 泺音历 [尸@豕]音笃 颦音频 遁徒困切 糅女救切 鹐苦咸切
  嘉泰普灯录卷第二

    平江府报恩光孝禅寺(臣)僧 (正受) 编

  南岳第十世(临济六世)
  汾阳善昭禅师法嗣
  袁州南源慈明楚圆禅师

  族李氏。全之清湘人。少为书生。年二十二。依城南湘山隐静寺得度。其母有贤行。使之游方。闻汾阳道望。往谒焉。阳顾而器之。经二年。未容入室。见必骂诟。及所闻皆流俗鄙事。一夕。诉曰。自至法席。不蒙指示。岁月飘忽。己事未明。有失出家之利。语未卒。阳叱曰。是恶知识。敢裨贩我。举杖逐之。师拟伸救。阳忽掩其口。乃大悟。曰。是知临济道出常情(僧宝传叙师见汾阳时。 朝廷方问罪河东。道路艰行。易服类厮养之语。以师行实订之。乃生於雍熙丙戌。入灭於宝元己卯。河东平八年。而师始生。寂音失於讨论矣)。服役七稔。去谒唐明嵩.神鼎諲.洞山聪。暨登杨.李二公之门。机语契投。於是法道大振。宜春守黄公宗且请开法南源。次迁道吾.石霜.福严.兴化。都尉李侯遵勖奏 赐命服.徽号。 上堂日。若向言中取则。埋没宗风。直饶句下精通。敢保此人未悟。所以山青水绿。雀噪鸦鸣。万派同源。海云自异。未来诸佛。口似灯笼。过去诸佛。应病施方。现在诸佛。堕坑落堑。且不落凡圣一句作么生道。良久。曰。矢上加尖。 上堂。药多病甚。网细鱼稠。便下座。 上堂。道吾打鼓。四大部洲同参。拄杖横也。挑括乾坤。钵盂转也。覆却恒沙世界。且问诸人向甚么处安身立命。若也知得。北俱卢洲吃粥吃饭。若也不知。长连床上吃粥吃饭。 上堂。上来也。步步登高。下去也。通身无碍。所以道。有时先敲后唱。有时先唱后敲。有时敲唱同时。有时敲唱不同时。所以王登宝殿。野老讴歌。如今还有讴歌者么。良久。曰。木人虽举手。石女不抬头。咄。 上堂。法身无相。应物现形。竖起拄杖曰。这个是拄杖。阿那个是法身。这个葛藤且止。僧堂佛殿穿入汝等诸人鼻孔里去也。四大海水在汝头上。海龙王在汝指甲下。汝等还觉么。若觉去。昼行三千。夜行八百。脚下烟生。头上火起。若也不觉。饥来吃饭困来眠。卓拄杖。下座。 上堂。以拄杖击禅床。召大众曰。还闻么。不见道。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香严恁么悟去。分明悟得如来禅。祖师禅未梦见在。且道祖师有甚么长处。若向言中取则。误赚后人。直饶棒下承当。辜负先圣。万法本闲。唯人自闹。所以山僧居福严。只见福严境界。晏起早眠。有时云生碧嶂。月落寒潭。音声鸟飞鸣般若台前。桫椤华香散祝融峰畔。把瘦筇。坐盘石。与五湖衲子时话玄微。灰头土面住兴化。只见兴化家风。迎来送去。车马骈阗。渔唱潇湖。猿啼岳麓。丝竹歌谣时时入耳。复与四海禅人日谭禅道。岁月都忘。且道居深山。住城郭。还有优劣也无。试道看。良久。曰。是处是弥勒。无门无善财。 僧问。如何是道。曰。踏着不嗔。云。如何是道中人。曰。胸驮背负。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曰。浑家送上渡头船。 问。如何是佛。曰。水出高源。 问。如何是异类中人。曰。头长脚短。云。谢师指示。曰。半幅封全。云。直恁么去也。曰。阇梨鼻孔为甚么在山僧手里。僧无语。师便打。 问。山深觅不得时如何。曰。口能招祸。 问。东涌西没时如何。曰。寻。 问。夜静独行时如何。曰。三把茆。 问。宝剑未出匣时如何。曰。响。云。出匣后如何。师嘘一声。 问。闹中取静时如何。曰。头枕布袋。 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曰。堆堆地。云。见后如何。曰。堆堆地。 问。一得永得时如何。曰。抱石投河。 问。达磨未来时如何。曰。物逐人兴。 问。佛祖不立时如何。曰。舌上生茆。 问。古人封白纸。意旨如何。曰。家贫路富。 问。莲华未出水时如何。曰。水深盖不得。云。出水后如何。曰。不碍往来看。云。华开后如何。曰。南北馨香。云。结子后如何。曰。喂鱼喂鳖。 问。如何是禅。曰。鼻孔入地。 问。己事未明。以何为验。曰。玄沙曾见雪峰来。云。意旨如何。曰。一生不出岭。 问。久昧衣珠。请师指出。曰。草贼大败。云。走透无路也。曰。脚踢不动。以宝元二年正月五日。沐浴加趺而逝。寿五十四。夏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