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史传部
- 禅宗
- 嘉泰普灯录
嘉泰普灯录
南岳第十三世(临济九世翠岩二世)
大沩真如慕喆禅师法嗣
东京智海普融道平禅师
仙都人。族许氏。尝师事泉万卷。会荆公请泉居蒋山。师与之偕往。命掌笺记。辞谒真如於大沩。闻举洗钵盂话。倐然启悟。述偈曰。七颠八倒。业识忙忙。螺江回首处。笑杀谢三郎。赵璧与燕金。宝环并玉佩。拈起兔角锤。一时俱击碎。如诘之无爽。於是声名四驰。后六生道场。四被 诏旨。 上堂曰。山僧不会佛法。为人总没来由。或时半开半合。或时全放全收。还如万人丛里。冷地掉个石头。忽然打着一个。方知触处周流。 上堂。赵州有四门。门门通大道。玉泉有四路。路路透长安。门门通大道。毕竟谁亲到。路路透长安。分明进步看。拍膝一下。曰。岁晚未归客。西凤门外寒。 上堂。举。盘山示众曰。似地擎山。不知山之孤峻。如石含玉。不知玉之无瑕。古人恁么说话。大似抱贼叫屈。普融门下。人人慷慨。生擒虎兕。活捉狞龙。眼里着得须弥山。耳里着得大海水。遂拈拄杖曰。不是向人夸伎俩。丈夫标致合如斯。卓拄杖。下座。靖康初。谢事归黄州栢子山。建炎改元十月二日。示化。
隆兴府泐潭景祥禅师
建昌南城人。族傅氏。父翼为永丰令。母上官氏。梦绛幡皂纛。拥一伟丈夫至。称塞上将军。已而出胎。因以塞上公名之。及长。警敏。强记博览。常夜梦持刀刺人。一日睡中。神人授以偈。后不复梦。适永丰下世。追念罔极。非出世间法无以报。闻有琦禅师说法于灵鹫。往听。顿有省发。依琦剃染受具。乃之远方。至大沩。久而开悟。日常留侍。尽其机用。沩既趋寂。归隐临川。越十年。列剎迎居。槩不就。大观四年。偶泐潭虚席。府座以书币三邀。不得已而应命。 上堂。举。镜清和尚示众曰。若据令而行。碧眼老胡不得无过。若尽令而行。须闭却僧堂门。倩人守院始得。时有僧问。尽令而行时如何。曰。汝欲散众那。师曰。宝峰今日举话。不得动着。留与诸方检点。 至节上堂。世谓君子道长。小人道消。消底向甚么处去。长底自何而来。所以道。若言其有。无物可守。若言其无。触应万途。若言其新。自古夙因。若言其故。物不能污。是故在鸟鸟鸣。在兽兽鸣。在天同天。处人同人。遂拈拄杖曰。且道在这里同个甚么。良久。曰。祖室传来行正令。拨发芦芽徧地春。 中秋上堂。灵山话。曹溪指。放过初生斫额底。未问龙眠老古锥。昨夜三更转向西。正当恁么时。有人问。如何是月向明暗未分处。道得一句。便与古人共出一只手。如或未然。宝峰不免依模画样。应个时节。乃打一圆相。曰。清光万古复千古。岂止人间一夜看。 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曰。十个指头八个了。 问。我手何似佛手。曰。金鍮难辨。云。我脚何似驴脚。曰。黄龙路险。云。人人有个生缘。如何是和尚生缘。曰。把定要津。不通凡圣。 室中问僧。达磨西归。手携只履。当时何不两只都将去。云。此土也要留个消息。曰。一只脚在西天。一只脚在东土。着甚来由。僧无语。 问僧。唯一坚密身。一切尘中现。如何是尘中现底身。僧指香炉云。这个是香炉。师曰。带累三世诸佛生陷地狱。僧罔措。师便打。 问僧。布袋闹里撒开。作么生会。云。某不会。曰。铁铫但言铁铫。木履但言木履。眼前蹉过弥勒天宫。讨甚么屎。遂推出。 师不安行。有僧问。和尚近日尊候如何。曰。土地前烧二陌纸着。 师常叉手夜坐。如对大宾。初坐。手与趺缀。至五鼓。必齐膺。因号祥叉手。其庄肃若此。建炎初。荷策游天台。郡守闻于朝。以 诏居浮山。绍兴二年十月七日。集众言别。侍僧请偈。师曰。幸无去来。何偈之有。即加趺而逝。火后。目睛齿舌不坏。获设利五色。其徒分塔于浮山.泐潭。
潭州东明仁仙禅师
开堂日。僧问。世尊出世。梵王前引。帝释后随。和尚出世。有何祥瑞。曰。任是百千诸佛。一时赶向水牯栏里。云。有何祥瑞。曰。山僧不曾眼华。
庐山东林正觉自遵禅师
上堂曰。十五日已前。放过一着。十五日已后。未可商量。正当十五日。试道一句看。良久。曰。山色翠秾春雨歇。栢庭香拥木兰开。
泗州普照明悟晓钦禅师
上堂曰。引手撮空。展转莫及。翻身掷影。徒自劳形。当面拈来。却成蹉过。毕竟如何。拍禅床曰。洎合错商量。 僧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曰。东边更近东。云。沩山的子。智海亲孙也。曰。却笑傍人把钓竿。
和州光孝慧兰禅师
不知何许人也。自号碧落道人。尝以触衣书七佛名。丛林称为兰布裈。一日。拟草庵歌示众。其辞曰。吾结庵兮非世宝。通身尽是无生艹。本来基址坦然平。四维上下无边表。庵中人。匪生老。妙用纵横无作造。不村不郭不深山。暑往寒来俱不到。问此庵。在何处。父母未生好荐取。掣电之机傥未分。穿云陟岭反相误。住庵人。何面目。混沌初分堪委曲。此时一着太分明。不解依前打瓦卜。或言大。等闲收向针锋界。或言小。森罗普印毫端杪。或言贵。觌面指陈无可示。或言贱。万斛骊珠终不换。或言显。烁迦罗眼覤难见。或言隐。塞破虚空光炯炯。欲识庵中旧日人。大千沙界俱销殒。建炎末。逆虏犯淮。执师见酋长。长曰。闻我名否。师曰。我所闻者。唯大宋 天子之名。长恚。令左右以锤击之。锤至辄断坏。长惊异。延麾下敬事之。经旬。师索薪自焚。无敢供者。亲拾薪成龛。怡然端坐。烟焰一起。流光四腾。虏跪伏。灼肤者众。火绝。得五色设利。并其骨而北归。所执僧尼。悉得自便。和人至今咏之。
吉州光孝慧晓禅师
僧问。若能转物。即同如来。露柱是物。请和尚转。曰。不放落华随水去。云。因甚么如此。曰。恐招凡客入山。
潭州福严置禅师
上堂曰。禅严山上云。舒卷任朝昏。忽尔落平地。客来难讨门。 上堂。举。赵州问僧。近离甚么处。云。雪峰。曰。雪峰近日有何言句。云。和尚尝示众道。尽大地是沙门一只眼。汝等诸人向甚么处屙。曰。汝回去么。云。便行。曰。我寄汝一锹子去。师曰。如今诸方商量。赵州寄锹子与雪峰。便是刬却那屙底。我当时若问这僧。汝回去么。云。便行。只向他道。我寄你一副钵孟去。你又如何商量。
潭州东明迁禅师
久侍真如。晚居沩山。真如庵忠道者高其风。每叩之。一日。阅首楞严次。忠问。如我按指。海印发光。佛意如何。曰。释迦老子好与二十棒。云。为甚么如此。曰。用按指作么。云。汝暂举心。尘劳先起又作么生。曰。亦是海印发光。
雪窦法雅禅师法嗣
衢州光孝慈觉普印禅师
泉之晋江许氏子。室中问僧。父母未生已前在甚么处行履。僧拟对。即打出。或曰。达磨在你脚下。僧拟着。亦打出。或曰。道。道。僧拟开口。复打出。
青原第十三世(云门七世)
法云大通善本禅师法嗣
潭州云峰祖灯志璇禅师
南粤人。族陈氏。母因雷震而生。五岁授书。至未知生。焉知死。怳如梦觉。归以出家告父母。未冠为僧。谒大通於双林。一夕。登大士殿作礼。既而经行。於善恶不思中。寻即开悟。住云峰日。上堂曰。休去.歇去.一切万年去.寒灰枯木去.古庙里香炉去.一条白练去。大众。古人见处如日晖空。不着二边。岂堕阴界。堪嗟后代儿孙多作一色边会。山僧即不然。不休去.不歇去.业识忙忙去.七颠八倒去.十字街头闹浩浩地声色里坐卧去.三家村里盈衢寒路荆棘里游戏去.刀山剑树劈腹剜心。镬汤炉炭皮穿骨烂去。如斯举唱。大似三岁孩儿辊绣球。 上堂。一切声是佛声。涂毒鼓透入耳朵里。一切色是佛色。铁蒺藜穿过眼睛中。好事不如无。便下座。 上堂。孟冬薄寒。且道寒作何色。 上堂。尽乾坤大地是个热铁团。汝等诸人向甚么处下口。良久。曰。吞不进。吐不出。 上堂。瘦竹长松滴翠香。流风疏月度炎凉。不知谁住原西寺。每日锺声送夕阳。 上堂。声色头上睡眠。虎狼群里安禅。荆棘林内翻身。雪刃丛中游戏。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 上堂。良久。曰。吾道一以贯之。话作两橛。 上堂。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衲僧失却鼻孔。是风动。是幡动。分明是个漆桶。两段不同。眼暗耳聋。涧水如蓝碧。山华似火红。 上堂。僧问。如何是西来意。曰。筑着额头磕着鼻。云。意旨如何。曰。驴驮马载。云。向上还有事也无。曰。朝到西天。暮归唐土。云。谢和尚答话。曰。大乘砑郎当。僧退。师乃曰。僧问西来意。筑着额头磕着鼻。意旨又如何。驴驮并马载。朝到西天暮归唐。大乘恰似砑郎当。何故。没量大人被语脉里转却。遂拊掌大笑。下座。 僧问。丹霞烧木佛。院主为甚么眉须堕落。曰。一人传虚。万人传实。云。恁么则不落也。曰。两重公案。云。学人未晓。特伸请益。曰。筠袁虔吉。头上插笔。 问。德山入门便棒。意旨如何。曰。束杖理民。云。临济人门便喝。又作么生。曰。不言而化。云。未审和尚如何为人。曰。一刀两段。 问。无缝铁门。请师一启。曰。进前三步。云。向上无关。请师一闭。曰。退后一寻。云。不开不闭又作么生。曰。吽。吽。便打。 问。雪峰辊球。意旨如何。曰。千钧之弩。云。禾山打鼓。又作么生。曰。老不歇心。
临安府净慈宝印楚明禅师
百粤人。族张氏。祝发后。谒大通。通梦日月并出。晓则师至。称楚明上座。通阴奇之。令参堂。久而契悟。出住净慈。大播祖道。左丞蒲公宗孟奏以师名。 上堂曰。若论此事。如散铺宝贝。乱堆金玉。昧己者。自甘穷困。有眼底。信手拈来。所以道。阎浮有大宝。见少得还稀。若人将献我。成佛一饷时。乃拈拄杖曰。如今一时呈似。普请大众高着眼。掷拄杖。下座。 上堂。祖师道。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净慈当时若见恁么道。用黑漆拄杖子一棒打杀。埋向无阴阳地上。令他出气不得。何故。叵耐他瞒我唐土人。众中莫有为祖师出气底么。出来和你一时埋却。
东京慧林常悟禅师
僧问。若不传法度众生。举世无由报恩者。未审传个甚么法。曰。开宗明义章第一。问。达磨未来时如何。曰。省得草鞋钱。云。来后如何。曰。重迭关山路。
真州长芦祖照道和禅师
兴化仙游人。族潘氏。少警敏博学。从伯父往京师。累举不第。遂师天清释迦院德璋。以资 慈圣光献皇后。恩例得度登具。谒净因臻.圆通秀。秀谢世。适大通继居。师就参之。一日。以硫黄续火。释然契悟。筹室一镇。四众云趋。 上堂曰。一二三四五六。碧眼胡僧数不足。泥牛入海过新罗。木马迎风到天竺。天竺茫茫何处寻。补陀岩上问观音。普贤拍手呵呵笑。归去去兮秋水深。 上堂。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这里见得。黄面瞿昙隐身无地。其或渺漫不分。照顾眉毛鼻孔。 上堂。良久。曰。还会么。大施门开。便请单刀直入。宝所在近。莫教空手而回。三十年后自看。记败睦州道底。 上堂。欲渡巨海。必假方舟。橹棹俱全。风帆两便。夜观星月。书视云山。万里之遥。一瞬可到。莫有洗脚上船底么。遂曰。人心尽畏波涛崄。未必波涛崄似心。 僧问。无遮圣会还有不到者么。曰。有。云。谁是不到者。曰。金刚脚下铁昆仑。 问。不许夜行。投明须到。意旨如何。曰。羊头车子推明月。云。便恁么去时如何。曰。铁门路崄。 问。教外别传。未审传个甚么。曰。铁弹子。 问。一槌两当时如何。曰。踏藕得鱼归。 问。百城游罢时如何。曰。前头更有赵州关。宣和六年八月七日。书偈端坐而化。茶毗。得设利五采。合灵骨塔於摩尼峰下。寿六十八。腊四十五。
湖州道场有规禅师
婺之金华人。族姜氏。幼有逸才。自剃发。趋师席。后彻证於大通。 上堂曰。种田抟饭。地藏家风。客来吃茶。赵州礼度。且道护圣门下。别有甚么长处。良久。曰。寻常不放山泉出。屋底清池冷照人。 上堂。拈拄杖曰。还见么。穷诸玄辩。若一毫置於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於巨壑。德山老人虽则焚其疏钞。也是贼过后张弓。且道文彩未彰以前。又作么生理论。三千剑客今何在。独许庄周致太平。 化士出问。促装已辨。乞师一言。曰。好看前路事。莫比在家时。云。恁么则三家村里十字街头等个人去也。曰。照顾打失布袋。
湖州道场颜禅师
上堂曰。世尊按指。海印发光。遂拈拄杖曰。莫妄想。便下座。有僧登五凤楼。冥坐数日。光焰透户。师闻。曳杖往扣之。僧举目。师以杖击之。逐出寺。
郑州资福宝月法明禅师
上堂曰。若论此事。譬如伐树得根。灸病得穴。若也得根。岂在千枝徧斫。若也得穴。不假六分全烧。遂卓拄杖曰。这个是根。那个是穴。掷下拄杖曰。这个是穴。又唤甚么作根。咄。是何言欤。
福州雪峰妙湛思慧禅师
钱塘人。族俞氏。俞氏方贵且富。师抗志慕出家为童子。大通见之。与语如流。即与染削。读圆觉。至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豁然自契。求证於通。通曰。汝试向未开口时道一句来。师震威一喝而出。通大笑。於是道声蔼着。次谒真净。净一见。知非凡材。留三年。力烹炼之。因归礼大通。则曰。未始有异也。第人各行之耳。故道俗争挽。出住霅川道场。法席不减二本之盛。继徙径山净慈。 诏居京师智海。又移补显亲.黄檗.雪峰。 上堂曰。一法若通。万缘方透。拈拄杖曰。这里悟了。提起拄杖海上横行。若到云居山头。为我传语雪峰和尚。咄。 上堂。布大教网。摝人天鱼。护圣不似老胡拖泥带水。只是见兔放鹰。遇獐发箭。乃高声召众曰。中。 上堂。昔日药山早暮不参。动经旬月。一日。大众集。药山便掩却方丈。诸禅德。彼时佛法早自淡薄。论来犹较些子。如今每日鸣鼓升堂。忉忉怛怛地。问者口似纺车。答者舌如霹雳。总似今日。灵山慧命殆若悬丝。少室家风危如迭卵。又安得个慨然有志扶竖宗乘底衲子出来喝散大众。非唯耳边静辨。当使正法久住。岂不伟哉。如或捧上不成。山僧到行此令。以拄杖一时趂退。 上堂。眼睫横亘十方。眉毛上透青天。下彻黄泉。且道鼻孔在甚么处。良久。曰。札。 上堂。妙高山顶。云海茫茫。少室岩前。雪霜凛凛。齐腰独立。徒自苦疲。七日不逢。一场[怡-台+摩][怡-台+罗]。别峰相见。落在半途。只履西归。远之远矣。卓拄杖。下座。 上堂。大道只在目前。要且目前难睹。欲识大道真体。今朝三月十五。不劳久立。建炎改元。上堂。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 今上皇帝践登宝位。万国归仁。艹木禽鱼咸被其德。此犹是 圣主应世边事。王宫降诞已前一句。天下人摸索不着。 上堂。一切法无差。云门胡饼赵州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华。惭愧太原孚上座。五更闻鼓角。天晓弄琵琶。喝一喝。下座。 上堂。南询诸友。踏破艹鞋。绝学无为。坐消日月。凡情易脱。圣解难忘。但有纤毫。皆成渗漏。可中为道。似地擎山。应物现形。如驴觑并。纵无计较。途辙已成。若论相应。转没交涉。勉诸仁者。莫错用心。各自归堂。更求何事。 僧问。古殿无灯时如何。曰。东壁打西壁。云。恁么则撞着露柱也。曰。未敢相许。 问。九夏赏劳即不问。从今向去事如何。曰。光剃头。净洗钵。云。谢师指示。曰。滴水难消。师住持四十余年。所至衲子不下万指。未尝干谒。而檀信向风。绍兴甲子。罢寺居东庵。明年秋。绝食清坐。出二指示门人曰。更两日在。至期。易衣俨然而逝。时七月甲寅也。寿七十五。塔全身於东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