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史传部
- 禅宗
- 嘉泰普灯录
嘉泰普灯录
青原第十二世(洞山八世)
天宁芙蓉道揩禅师法嗣
邓州丹霞子淳禅师
剑门人。族贾氏。幼出家大安寺。弱冠为僧。初参玉泉芳禅师。次扣大沩真如之室。后彻证於芙蓉。 上堂曰。乾坤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肇法师恁么道。只解指踪话迹。且不能拈示於人。丹霞今日擘开宇宙。打破形山。为诸人拈出。具眼者辨取。以拄杖卓一下。曰。还见么。鹭鹚立雪非同色。明月芦花不似他。 上堂。宝月流辉。澄潭布影。水无蘸月之意。月无分照之心。水月两忘。方可称断。所以道。升天底事直须扬却。十成底事直须去却。掷地金声不须回顾。若能如是。始解向异类中行。诸人到这里还相委悉么。良久。曰。常行不举人间步。披毛带角混尘泥。 上堂。举。德山示众曰。我宗无语句。实无一法为人。德山恁么说话。可谓是只知入草求人。不觉通身泥水。子细观来。只具一只眼。若是丹霞即不然。我宗有语句。金刀剪不开。深深玄妙旨。玉女夜怀胎。 上堂。亭亭日午犹亏半。寂寂三更尚未圆。六户不曾知暖意。往来常在月明前。 上堂。举。北院问青峰。洛浦道。入荒田不拣。信手拈来草。何不道。作么生是信手拈来草。峰作拈势。师别曰。是则是。只是未能吃草。又甘贽行者接待。有僧曰。行者接待不易。贽云。譬如喂驴喂马。明安曰。也知行者常行此路。师别曰。来年与行者买一领直裰。 僧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曰。金菊乍开蜂竞采。云。见后如何。曰。苗枯华谢了无依。宣和己亥春示寂。塔全身於洪山之南。
东京净因枯木法成禅师
嘉兴崇德人(事诘未详)。 上堂曰。灯笼忽尔笑咍咍。如何露柱亦怀胎。天明生得白头女。至今游荡不归来。这冤家。好归来。黄花与翠竹。早晚为谁栽。 上堂。达磨九年垂一则语。直至如今。诸方赚举。欲得不赚举么。香山为汝诸人再举。大龙山高。小龙山低。香山处中。恰好相宜。恁么举了。还得不赚么。良久。曰。葱岭罢询熊耳梦。雪庭休话少林春。上堂。孤峰绝顶。灵松上耸於千寻。万里江湖。皓月光辉於碧落。正当恁么时。野鹤无因措足。游鱼何处藏形。眼睛定动。十万八千。拟议之间。乡关阻隔。香山今日已是开眼溺床。汝等诸人切莫梦中说梦。 上堂。归源性无二。方便有多门。但了归源性。何愁方便门。诸人要会归源性么。露柱将来作木杓。旁人不肯任从伊。要会方便门么。木杓将来作露柱。撑天拄地也相宜。且道不落方便门一句作么生道。三十年后莫教错举。 上堂。知有佛祖向上事。方有说话分。诸禅德。且道那个是佛祖向上事。有个人家儿子。六根不具。七识不全。是不阐提。无佛种性。逢佛杀佛。逢祖杀祖。天堂收不得。地狱摄无门。大众还识此人么。良久。曰。对面不仙陀。睡多饶寐语。
邓州招提元易禅师
潼川铜山税氏子。大观四年。出住招提。凡十更名剎。 上堂曰。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大众。只如闻见觉知。未尝有间。作么生说个心空底道理。莫是见而不见。闻而不闻。为之心空耶。错。莫是忘机息虑。万法俱捐。销能所以入玄宗。泯性相而归法界。为之心空耶。错。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未审毕竟作么生。还会么。良久。曰。若寔无为无不为。天堂地狱常相随。三尺杖子搅黄河。八臂那咤冷眼窥。无限鱼龙尽奔走。捉得循河三脚龟。脱取壳。铁锥锥。吉凶之兆便分辉。借问东村白头老。吉凶未兆若何为。休休休。古往今来春复秋。白日腾腾随分过。更嫌何处不风流。咄。 上堂。今朝四月初一。衲僧双眼如漆。顾着露柱灯笼。平地一声霹雳。惊起金刚出户。半夜荒村失路。天明却到门前。眼耳鼻中尘土。大众。只如金刚眼睛烁破四天下。为甚迷却路头。还会么。为怜风月好。忘却故园春。 上堂。皓月当空。澄潭无影。紫微转处夕阳辉。彩凤归时天欲晓。碧霄云外。石笋横空。渌水波中。泥牛驾浪。怀胎玉兔。晓过西岑。抱子金鸡。夜栖东岭。於斯明得。始知夜明帘外。别是家风。空王殿中。圣凡绝迹。且道作么生是夜明帘外事。还委悉么。正值秋风来入户。一声砧杵落谁家。 上堂。举。雪峰示众云。尽大地撮来如粟米粒大。抛向面前。漆桶不会。打鼓普请看。大众。雪峰恁么说话。还有出身处也无。若道有。为甚么大千法界在一粒之中。若道无。是甚么人打鼓普请看。若也会得。不用周遮。其或未然。听取一颂。拨动乾坤步转移。南观北斗有谁知。金乌暮向西山急。晓逐扶桑半夜飞。 僧问。古者道。逈绝无人处。聚头相共举。既是逈绝无人处。是谁相共举。曰。青山与白云。云。只如青山白云。还知有也无。曰。若知有。即有人也。云。未审是甚么人证明。曰。白云与青山。云。莫便是和尚为人处么。曰。莫错认。 问。古镜未磨时如何。曰。精灵皱眉。云。磨后如何。曰。波斯弹指。云。为甚么如此。曰。好事不出门。绍兴丁巳七月二十五日。索笔书偈。安然坐寂。火后。收设利。搭于学射山寿山。寿八十五。
长安天宁大用齐琏禅师
上堂曰。清虚之理。佛祖同归。毕竟无身。圣凡一体。理则如是。满目森罗事作么生。纤尘绝际。渠侬有眼。岂在旁窥。官不容针。私通车马。若到恁么出地。始可随机受用。信手拈来。妙应无妨。当风玄路。直得金针锦缝。线脚不彰。玉殿宝阶。珠帘未卷。正当此时。且道是甚么人境界。古渡秋风寒飒飒。芦华红蓼满江湾。
潼川府梅山己禅师
僧问。如何是法身边事。曰。枯木糁华不犯春。云。如何是法身向上事。曰。石女不妆眉。
东京净因自觉禅师
青州人。族王氏。幼以儒业见知於司马温公。留门下十余年。事高尚。而无意功名。一旦落发。从芙蓉游。履践精密。契悟超绝。崇宁四年。出住大乘。
徽宗皇帝闻其名。 诏居净因。 上堂曰。祖师西来。特唱此事。自是诸人不肯委悉。向外驰求。投赤水以寻珠。诣荆山而觅玉。殊不知从门入者。不见家珍。认影迷头。岂非大错。直得宗门提唱。体寂无依。念异不生。古今无间。森罗万象。触目家风。鸟道辽空。不妨举步。金鸡报晓。丹凤翱翔。玉树华开。枯枝结子。只有太阳门下。日日三秋。明月堂前。时时九夏。要会么。无影树垂寒涧月。海潮东注斗移西。 上堂。召大众曰。还会么。佛也不信。祖也不信。只个自己犹是冤家。岂况自余有甚么信处。大众。且道为甚么不信。不信。不信。不见道。事莫等闲信。人须悠久看。 僧问。猊座既登於此日。请师一句定乾坤。曰。大旱连天三尺雨。惊人平地一声雷。云。知师久韫囊中宝。今日当场略借看。曰。木马踏开云外路。泥牛耕尽海中田。云。只这消息今知已。何须更问洞中天。曰。未到潼关即便休。 问。如何是佛法大意。曰。有问不当头。个中无说路。云。学人不会。乞师再指。曰。空劫那边开得口。石人也解皱双眉。
福州普贤善秀禅师
僧问。如何是正中偏。曰。龙鸣初夜后。虎啸五更前。云。如何是偏中正。曰。轻烟笼皓月。薄雾锁寒岩。云。如何是正中来。曰。松瘁何曾老。华开满未萠。云。如何是兼中至。曰。猿啼音莫辨。鹤唳响难明。云。如何是兼中到。曰。拨开云外路。脱去月明前。
襄阳府鹿门法灯禅师
成都华阳人。族刘氏。少依大慈宝范为僧。卑听华严。得其要。弃谒芙蓉。容见。乃问。如何是空劫已前自己。师於言下心迹泯然。从容进曰。灵然一句超群象。逈出三乘不假修。蓉拊而印之。后开法鹿门。 上堂。召大众曰。耳底泉声。眼前山色。檐头雨滴。篱畔黄华。嗈嗈新雁唳南云。片片亭梧红满地。恁么指示。大小分明。本色底人便须荐取。虽然如是。犹落声色边事。只如不落声色一句作么生道。还会么。露柱灯笼常对语。夜深拈转太虚空。 僧问。西天解夏。以蜡人为验。未审鹿门以何为验。曰。雨来山色暗。云出洞中明。 问。虚玄不犯。宝鉴光寒时如何。曰。掘地深埋。问。 如何是逍遥物外底人。曰。徧身红烂。不可扶持。
西京天宁禧誧禅师
蔡之西平人。族宋氏。龆齔辞亲。师开元继平。熙宁六年。中经选。下发受具。初游讲聚。洞究入微。学徒宗之。一日罢讲。浮食方外。仅二十年。始蒙记於芙蓉。自振法天宁。继徙韶山.观音.丹霞。 上堂曰。韶山近日没巴鼻。眼里闻声鼻尝味。有时一觉到天明。不在床上不落地。大众。且道在甚么处。诸人於斯下得一转语。非唯救得韶山。亦乃不辜行脚。其或未然。三级浪高鱼化龙。痴人犹戽夜塘水。 上堂。拈起拄杖曰。混然无内外。和融上下平。唤作清净法身。以拄杖横按曰。天台楖栗木。南岳万年藤。唤作圆满报身。卓拄杖一下。曰。敲空作响。击木无声。唤作千百亿化身。遂倚拄杖曰。三名一体。座主家风。靠在虚堂。俗流见解。总不恁么。如何商量。掷下拄杖。曰。惊起木鸡啼子夜。能教刍狗吠天明。 僧问。如何是君。曰。宇宙无双日。乾坤只一人。云。如何是臣。曰。德分明主化。道契物情机。云。如何是臣向君。曰。赤心归舜日。尽节报尧天。云。如何是君视臣。曰。玄眸凝不瞬。妙体鉴旁来。云。如何是君臣合。曰。帐符尊贱隔。潜信往来通。政和五年九月四日。忽召主事。令以楮囊分而为四。众僧.童行.常住.津送各一。既而复曰。丹霞有个公案。从来推倒扶起。今朝普示诸人。且道是个甚底。顾视左右曰。会么。云。不会。师曰。伟哉大丈夫。不会末后句。遂就寝右胁而化。寿五十九。夏三十九。
隆兴府泐潭阐提惟照禅师
简之阳安人。族李氏。幼超迈而恶俗。一日。授书至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遽曰。凡圣本一体。以习故差别。我知之矣。即去家。趋成都。师鹿苑清泰。年十九。剃染登具。泰尝令听起信於大慈。师辄归卧。泰诘之。师曰。既称正信大乘。岂言说所能了。乃虚心游方。谒芙蓉於大洪。尝夜坐阁道。适风雪震薄。闻警盗者传呼过之。随有所得。辞去。大观中。芙蓉婴难。师自三吴欲趋沂水。仆夫迷道。师举杖击之。忽大悟。欢曰。是地非鳌山也耶。比至沂。芙蓉望而喜曰。绍隆吾宗。必子数辈矣。因留躬耕湖上。累年智证成就。出领招提。迁甘露.三祖。宣和壬寅。 诏补圆通。弃去。复居泐潭。 上堂曰。古佛道。我初成正觉。亲见大地众生悉皆成正觉。后来又道。深固幽远。无人能到。[囗@力]。没见识汉好龙头蛇尾。便下座。 上堂。过去诸佛已入涅盘了也。汝等诸人不应追念。未来诸佛未出於世。汝等诸人不要妄想。正当今日。你是何人。参。 上堂。伯夷隘。柳下惠不恭。君子不由也。二边不立。中道不安时作么生。拈拄杖曰。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 上堂。太阳门下。妙唱弥高。明月堂前。知音盖寡。不免舟横江渚。棹举清波。唱庆尧年。和清平乐。如斯告报。普请承当。拟议之间。白云万里。 上堂。本自不生。今亦无灭。是死不得底样子。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是活生受底规模。大丈夫汉。直须处生死流。卧荆棘林。俯仰屈伸。随机施设。能如是也。无量方便庄严三昧大解脱门汤然顿开。其或未然。无量烦恼。一切尘劳。岳立面前。寒却古路。 上堂。玄道不可以强为得。妙智不可以有心知。真谛不可以存我解。至理不可以营事为。若荐得去。迦叶粪埽衣。价直百千万。若荐不得。轮王髻中宝。不直半分钱。参。 上堂。古人道。随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於大道。正当恁么时。且道是甚么人删诗书。定礼乐。还委悉么。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僧问。真如界内。本无迷悟之因。方便门中。愿示无生之曲。曰。六六三十六。清风动修竹。云。洪音一剖惊天地。有无情类尽沾恩。曰。一曲两曲无人会。雨过夜塘秋水深。 问。承师有言。云黯黯处。独秀峰挺出。月朦朦里。泐潭水光生。岂不是宝峰境。曰。若是宝峰境。凭君子细看。云。如何是境中人。曰。看取令行时。云。只如承言须会宗。勿自立规矩。如何是和尚宗。曰。须知云外千峰上。别有灵松带露寒。 雪下。僧问。祖意西来即不问。时节因缘事若何。曰。一片两片三四片。落在眼中犹不荐。建炎二年正月辛丑。晚参。举论曹洞宗旨不绝如线。复叹息今之世续慧命者。诘朝闭门称疾。安居如常。俄书别耆宿。中夜戒执事者。毋以俗礼治丧。侍者请遗偈。师笑以亵语答之而逝。七日。阇维。得设利如珠琲。舌齿不变。提举冯公温舒深异其事。以二月庚申塔于寺之西峰。寿四十五。腊二十五。
建昌军资圣南禅师
圣节上堂。顾视左右曰。诸人还知么。夜明帘外之主。万化不渝。瑠璃殿上之尊。四臣不昧。端拱而治。不令而行。寿逾百亿须弥。化治大千沙界。且道正恁么时如何行履。野老不知黄屋贵。六街慵听静鞭声。
筠州洞山微禅师
上堂曰。日暖风和柳眼青。冰消鱼跃浪花生。当锋妙得空王印。半夜昆仑戴雪行。 僧问。如何是默默相应底事。曰。痖子吃苦瓜。
大洪恩禅师法嗣
随州大洪净严守遂禅师
遂宁蓬溪人。族章氏。未冠。礼南岩自庆为师。年二十七。落发进具。远扣师门。后密证於洪山。出住水南。迁大洪。 上堂。召大众曰。一拳拳倒黄鹤楼。一踏踏翻鹦鹉洲。惯向高楼骤王马。曾於急水打金球。然虽恁么。争奈有五色丝绦系手脚。三鑐金锁锁咽喉。直饶锤碎金锁。割断丝绦。须知更有一重碍汝在。且道如何是那一重。还会么。善吉.维摩谈不到。目连.鹙子看如盲。 上堂。举。昔日有官人问药山。和尚何姓。药山云。正是时。官人罔措。下至知事处。问云。适来问长老何姓。答道正是时。的当是姓个甚么。知事云。只是姓韩。药山闻。云。若六月道正是时。不可道我姓热也。又岩头问讲僧。见说大德会教。是否。云。不敢。岩头举拳云。是甚么教。僧云。是权教。岩头云。苦哉。我若展脚问你。不可道是脚教也。师曰。奇怪。二老宿有杀人刀。有活人剑。一转语似石上栽华。一转语似空中挂剑。当时若无后语。达磨一宗扫土而尽。诸人要见二老宿么。宁可截舌。不犯国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