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史传部
- 禅宗
- 八十八祖道影传赞
八十八祖道影传赞
云间陈继儒眉公题
重订憨山禅师八十八祖道影传赞目录
秀水高承埏寓公父编次 男(佑釲念祖 佑锌御宼)正字
卷一
西天二十七代祖师(又旁出一人)
阿若憍陈如尊者(旁出) 初祖摩诃迦叶尊者 二祖阿难陀尊者 三祖商那和尊者(台宗尚有阿难旁出末田地尊者) 四祖优波鞠多尊者 五祖提多迦尊者 六祖弥遮迦尊者 七祖婆须蜜尊者(台宗不承) 八祖佛陀难提尊者 九祖伏驮蜜多尊者 十祖胁尊者 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 十二祖马鸣大士 十三祖迦毗摩罗尊者 十四祖龙树尊者(台宗称为高祖论主龙树尊者一相大禅师) 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 十六祖罗睺罗多尊者 十七祖僧伽难提尊者 十八祖伽耶舍多尊者 十九祖鸠摩罗多尊者 二十祖阇夜多尊者 二十一祖婆修盘头尊者 二十二祖摩拏罗尊者 二十三祖鹤勒那尊者 二十四祖师子尊者(已上即系台宗所承西土二十四祖) 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已下三祖台宗不承) 二十六祖不如蜜多尊者 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
卷二
汉季六朝神僧
汉(吴)建业建初寺超化禅师康僧会 晋(后赵)邺都邺宫寺大和尚西竺佛图澄 晋莲宗初祖浔阳庐山东林寺正觉圆悟妙觉寂光宏辩大师慧远(是为净土莲宗十祖名号并赞附) 梁建康锺山华林园道林真觉菩萨慧感慈应普济圣师宝志 梁建康草堂寺菩萨戒国师智者娄惠约
梁隋唐三朝东土六代祖师
梁(后魏)禅宗初祖雒州嵩山少林寺圆觉禅师南天竺菩提达磨(是为教外别传) 隋禅宗二祖太湖司空山大祖禅师慧可 隋禅宗三祖舒州皖公山鉴智禅师僧璨 唐禅宗四祖蕲春破头山大医禅师道信 唐禅宗五祖黄梅冯茂山大满禅师弘忍 唐禅宗六祖韶州南华山曹溪宝林寺大鉴真空普觉圆明禅师慧能
唐朝教主
性宗天台五祖天台国清寺结集宗教章安尊者总持大禅师灌顶(是为四教法性观行宗台宗十七祖名号附) 相宗慈恩二祖京兆大慈恩寺三藏法师玄奘(是为三乘法相显理宗慈恩三祖名号附) 律宗九祖京兆终南山纻麻兰若澄照法慧律师道宣(是为行事防非止恶宗律宗九祖名号附) 相宗慈恩三祖京兆大慈恩寺百部论师窥基 性宗华严三祖京兆大荐福寺贤首菩萨戒师赠鸿胪卿康居法藏(是为一念圆融具德宗华严五祖名号附) 莲宗四祖长安五会国师法照 密宗瑜珈二祖京兆大兴善寺灌顶智藏国师特进鸿胪卿加开府仪同三司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赠司空大辩正广智三藏不空金刚(是为瑜珈秘密微妙宗密宗五祖名号附)
卷三
唐朝禅师
吉州青原山静居寺弘济禅师行思(禅宗六祖下一世) 衡州南岳般若寺大慧禅师怀让(禅宗六祖下一世) 性宗天台七祖弟子永嘉真觉无相大师明道玄觉(禅宗六祖旁出) 密宗瑜珈五祖东都嵩山罔极寺大慧禅师一行(禅宗五祖旁出玉泉神秀下嵩山普寂嗣) 江西洪州龙门山大寂禅师马祖道一(南岳下一世) 衡州南岳石头庵无际禅师希迁(青原下一世) 性宗华严四祖京兆大华严寺教授和尚大统清凉镇国大师天下大僧录大休禅师澄观(禅宗六祖旁出荷泽神会下五台无名嗣) 荆州天皇寺禅师道悟(景德传灯录列青原下二世) 越州大云寺大珠禅师慧海(南岳下二世马祖旁出) 宣州水西山断际禅师黄蘗希运(南岳下三世后出临济宗) 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灵佑(南岳下三世沩仰宗) 性宗华严五祖京兆终南山草堂寺圭峰兰若大德定慧禅师宗密(禅宗六祖旁出荷泽会下四世系荆南道圆嗣) 镇州临济院慧照禅师义玄(南岳下四世临济宗) 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良价(青原下四世曹洞宗) 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耽章本寂(青原下五世曹洞宗) 杭州秦望山鸟窠圆修禅师道林(禅宗四祖旁出牛头法融下七世系径山道钦嗣)
后梁禅师
福州雪峰山真觉禅师义存(道悟下三世后出云门法眼宗) (后汉韶州云门山光奉院大慈云匡真弘明禅师文偃赞附(道悟下四世祖堂无像不立传)) (后周(南唐)江宁清凉院净慧玄觉大法眼大智藏大导师文益赞附(道悟下六世祖堂无像不立传))
卷四
宋朝禅师
汝州首山禅师省念(南岳下八世临济宗派) 莲宗六祖(吴越)杭州南山慧日永明寺智觉应真宗照禅师延寿(禅宗道悟下八世系法眼文益下天台德韶嗣) 潭州石霜山慈明禅师楚圆(南岳下十世 临济宗派后分出杨岐黄龙二支) 越州天衣寺振宗禅师义怀(道悟下八世 云门宗雪窦重显嗣) 南康匡庐山归宗寺佛印禅师觉老了元(道悟下八世云门宗开先善暹嗣) 隆兴黄龙寺普觉禅师慧南(南岳下十一世临济宗黄龙支) 袁州杨岐山禅师方会(南岳下十一世临济宗杨岐支) 舒州白云山海会院禅师守端(南岳下十二世临济宗杨岐嗣) 黄梅五祖山禅师法演(南岳下十三世 临济宗杨岐孙后出虎丘派) 杭州径山佛鉴圆照禅师无准师范(南岳下十九世 临济宗虎丘派)
宋朝法师
性宗天台十七祖庆元四明山延庆院法智大师约言知礼
元朝禅师
袁州仰山禅师雪岩祖钦(南岳下二十世临济宗虎丘派) 安庆太湖山禅师无用宽(南岳下二十世 临济杨岐派金牛真嗣) 杭州西天目山师子岩佛日普明广济禅师高峰原妙(南岳下二十一世临济宗虎丘派) 衡州南岳禅师铁山琼(南岳下二十一世 临济虎丘派雪岩钦旁出) 莲宗八祖杭州天目山师子正宗寺佛慈圆照广慧智觉普应国师中峰明本(禅宗南岳下二十二世 临济宗虎丘派) 杭州天目山师子正宗寺佛慧圆明正觉普度大师断崖了义(南岳下二十二世 临济宗虎丘派高峰妙旁出) 龙兴般若寺禅师绝学世诚(南岳下二十二世 临济宗虎丘派雪岩祖钦旁出铁牛持定嗣) 婺州伏龙山圣寿寺普应妙智弘辩佛慧圆明广照无边普利大禅师千岩元长(南岳下二十三世 临济宗虎丘派) 广德石溪禅师无一全(嗣法未详再考) 广德石溪禅师本空照(嗣法未详再考) 大满大禅师(嗣法未详再考)
国初禅师
僧录司右善世掌天下僧教事南京大天界寺住持前径山五十五代禅师季潭宗泐(南岳下二十一世临济宗杨岐派笑隐大欣嗣) 南京大天界寺寂照圆明大禅师碧峰宝金(南岳下二十二世 临济宗杨岐派无用宽下如海真嗣) 杭州府西天目山师子正宗寺禅师前松隐庵主唯庵德然(南岳下二十二世 临济宗虎丘派千岩元长旁出)
卷附
万历间赐紫衣三禅师
莲宗十祖杭州府重兴云栖寺莲池禅师袾宏 嘉兴府重兴楞严寺达观禅师真可 韶州府重兴曹溪南华寺憨山禅师德清 雪峤信禅师传(附)
重订憨山禅师八十八祖道影传赞目录(终)
八十八祖传赞卷之一
匡庐憨山释 德清 述
秀水寓公 高承埏 补
嘉兴上士 钱应金 较
陈如尊者传
阿若憍陈如尊者。阿若名也。此云解。陈那或云陈如。此云火器。姓也。以先世从事。遂以为氏。佛之母族也。以佛初出王宫入山时。有五人随侍。陈那其一也。后佛在山修行。五人去佛。各修异道。及佛六年苦行初成道。时诣鹿野苑。五人闻之俱集。佛最初说三转四谛法轮。问五人云。汝等解否。尊者先答云。已解。故佛印云。阿若憍陈那。故得此名。佛度常随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人。以陈那先悟。故居僧首。率先得度。盖有夙因。按因果经。佛昔为忍辱仙人。在山修道。陈那为王。名歌利王。性最[日/出/大/米]恶。一日将诸彩女入山游猎。王倦假寐。彩女入林采花。至仙人庵前。仙人为说法。良久王窹。不见诸女。携剑寻之。见在仙所。王怒问曰。汝何人耶。答忍辱仙人也。王问。得上地定否。答曰未。王曰。既未得定。乃凡夫耳。遂拔剑截下仙人手足。仙人神色不动。王曰。汝恨我耶。仙曰。不恨。愿我成佛。先度于王。今先度陈那。即歌利王也。赞曰。
象王游行象子随至 声气相求缘会而聚 以冤最重为道至亲 如车合辙是必有因
初祖迦叶尊者传
西天初祖。摩诃迦叶尊者。摩竭陀国人。姓婆罗门。摩诃梵语。此云大。迦叶波云饮光。名也。父饮泽。母香志。师生而金色。因昔为锻金师。善明金性。过去有佛。名毗婆尸。入灭起塔。塔中像坏。时有贫女。将金珠往金师所。换金饰像。因舍之。二人发愿为夫妇。由是因缘。感九十一劫身皆金色。久生天上。后生摩竭陀国。身色金明。故称为饮光。见佛志求出家。佛言。善来比丘。须发自除。袈裟着体。常于众中。称叹第一习头陀行。是称金色头陀。佛将涅盘。拈花示众。众罔然。惟尊者破颜微笑。佛言。吾有正法眼藏实相无相微妙法门涅盘妙心。用付于汝。善自护持。乃说偈曰。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是为禅宗。始祖赞曰。
金色之形金刚为心 奉持慧命常转法轮 世尊拈花破颜一笑 至今令人思议不到
二祖阿难尊者传
二祖阿难尊者。王舍城人。姓剎利帝。父斛饭王。实佛之从弟也。梵语阿难陀。此云庆喜。亦云欢喜。如来成道夜生。因为之名。多闻博达。智慧无碍。世尊称为总持第一。夙生世世。从事诸佛。受持法藏。故今从佛出家。为侍者。佛所说法。一字不遗。故佛灭后。结集法藏。皆从口宣。迦叶问诸大众。阿难所言。不错谬乎。皆曰。不异世尊所说。迦叶乃吾阿难。我今年不久留。今将正法眼藏。付嘱于汝。汝善护持。听吾偈言。法法本来法。无法无非法。何于一法中。有法有不法。说偈已。迦叶乃持僧伽黎。入鸡足山入定。候慈氏下生。阿难是为二祖。赞曰。
多闻如海饮缩法流 诸佛出没不离舌头 鼓簧法化节拍成令 是故我师为偏中正
三祖商那和修尊者传
三祖商那和修尊者。摩突罗国人也。姓毗舍多。父林胜。母憍奢耶。在胎六年而生。梵语商诺迦。此云自然服。即西域九节秀草名也。若圣人降生。则此草生于净洁之地。尊者生时。瑞草斯应。昔如来行化。至摩突罗国。见一青林枝叶茂盛。语阿难曰。吾灭后一百年。有比丘商那和修。于此林中转妙法轮。后果诞和修。受庆喜尊者法眼。止此林中。降二火龙。龙施其地。以建梵宫。尊者化缘既久。思付正法。适咤利国。优波鞠多来归。以为给侍。问鞠多曰。汝年几耶。答言。我年十七。者曰。汝身十七。性十七耶。答曰。师发已白。为发白耶。心白耶。者曰。我发白。非心白也。多曰。我身十七。非性十七也。尊者知是法器。后三年遂为落发受具。乃告曰。昔如来以正法眼无上妙法。付嘱迦叶。展转至我。我今付汝。勿令断绝。听吾偈言。非法亦非心。无心亦无法。说是心法时。是法非心法。是为三祖。赞曰。
般若灵根夙生已证 故师将出瑞草先应 以心印心如火投火 狭路相逢定没处躲
四祖优波鞠多尊者传
四祖优波鞠多尊者。咤利国人也。姓首陀。父善意。十七出家。二十证受三祖心印。随方行化。得度甚众。由是魔宫震动。波旬愁怖。遂竭魔力。以害尊者。尊者入定。魔持璎珞。縻之于颈。及出定。乃取人狗蛇三尸。化为华鬘。软语酬之。魔喜受而系之。即为臭尸。蛆虫坏烂。厌恶不堪。尽其魔力。竟不能去。乃哀求之。尊者令魔归三宝。忏悔改过。得脱。尊者每度一人。置一筹于石室。室方丈充满其间。后有一长者子。名曰香众。来乞出家。尊者问曰。汝身出家。心出家耶。答我来出家。非为身心。者曰。不为身心。谁复出家。答曰。夫出家者。无我我故。无我我故即心不生灭心不生灭即是常道。诸佛亦常心无形相。其体亦然。者曰。汝当大悟。心自通达。即为剃度。授具足戒。仍告曰。汝父梦金日而生。汝可名提多迦。谓曰。如来以大法眼藏。次第至我。我今付汝。勿令断绝。善自护持。听吾偈言。心自本来心。本心非有法。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是为四祖。赞曰。
一人心空魔宫震动 握金刚锋谁敢轻弄 若肯回光狂心顿歇 礼拜皈依诸罪消灭
五祖提多迦尊者传
五祖提多迦尊者。摩伽陀国人也。梵语提多迦。此云通真量。初生时。父梦金日自屋而出。照耀天地。前有大山。诸宝严饰。山顶泉涌。滂沱四流。后遇鞠多尊者。为解之曰。宝山者。吾身也。泉涌者。法无尽也。日从屋出者。汝今入道之象也。照耀天地者。汝智慧超越也。尊者闻说。欢喜而唱言。巍巍七宝山。常出智慧泉。回为真法咏。能度诸有缘。鞠多尊者亦说偈言。我法传与汝。当现大智慧。金日从屋出。照耀于天地。尊者闻偈设礼奉持。后至中印度国。有八千大仙。弥遮迦为首。闻尊者至。率众瞻礼曰。昔与师同生梵天。我遇仙人。授我仙法。师逢佛子。修习禅那。自此报分殊途。已经六劫。者曰。支离累劫。诚哉不虚。今可舍邪归正。以入佛乘。弥遮迦曰。今幸相遇。非夙缘耶。愿师慈悲。令我解脱。尊者即度。出家授具。乃告曰。昔如来以大法藏。密付迦叶。展转至我。我今付汝。当护念之。乃说偈曰。通达本法心。无法无非法。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是为五祖。赞曰。
已悟本心如日照夜 示生死梦光明超越 师法本无我法不有 以空合空舌不出口
六祖弥遮迦尊者传
六祖弥遮迦尊者。中印度人也。既传法已。游至北天竺国。见雉堞之上。有金色祥云。叹曰。此道人气也。必有吾嗣。乃入城。阛阓间有一人。手持酒器。逆而问曰。师何方来。欲往何所。祖曰。从自心来。欲往无处。曰识我手中物否。祖曰。此是触器。而负净者。曰师识我否。祖曰。我即不识。识即非我。乃谓之曰。汝试自称名氏。吾当示汝本因。彼人说偈曰。我从无量劫。至于生此国。本姓颇罗堕。名字婆须蜜。祖曰。我师提多迦说。世尊昔游北印度。语阿难言。此国中我灭度后三百年。有一圣人出。姓颇罗堕。名婆须蜜。而于禅祖。当获第七。世尊记汝。汝应出家。彼乃置器礼师。侧立而言曰。我思往劫。尝作檀那。献一如来宝座。彼佛记我曰。汝于贤劫。释迦法中。宣传至教。今符师说。愿加度脱。祖即为披剃受具。乃告之曰。世尊所传正法眼藏。吾今付汝。无令断绝。乃说偈曰。无心无可得。说得不名法。若了心非心。始解心心法。是为六祖。赞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