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史传部
- 禅宗
- 五灯会元续略
五灯会元续略
天宝枢禅师法嗣
福州雪峰逆川智顺禅师
温州瑞安陈氏子。母塑智者像事之。一夕梦僧逆流而上招母曰我当为汝子。窹而有娠。七岁出家。及长入闽参铁关。授以心要。踰月因如厕睹园中匏瓜有省。举所悟求证。关曰。此第入门耳。最上一乘大远在。乃嘱曰。汝可悉弃前解。专於参提上致力。则将自入阃奥矣。一日值关将晚参。拟离榻忽豁然。谓关曰南泉败阙今已见矣。关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个甚么。师曰地上砖铺屋上瓦覆。关曰即今南泉在何处。师曰鹞子过新罗。关曰错。师亦曰错。关曰错错。师触礼一拜。关集众勘验。师笑曰。未吐辞前已不相涉。和尚眼在甚么处。又为此一场戏剧耶。关曰也要大家知。及关迁化。师嗣主院事。继住报恩归原。朝廷赐法衣及佛性圆辩之号。久之悉散其衣钵所蓄退居一室。掘地为炉。折竹为箸。淡如也。平章燕只不花出镇闽省。请师住东禅雪峰。法武初 诏有道僧十人於锺山建会。师升座说法。大驾幸临慰问备至。南还住净慈。适 中朝征有道净屠入京以备 顾问。众咸推师。至京四阅月。沐浴书偈而逝。
铁山琼禅师法嗣
汝州香山无闻聪禅师
香山人。初参独翁。令参三不是话。未有省发。一日敬上座谓曰。要知端的意。北斗面南看。一夕有省。遂寻敬。敬问来者何人。师曰非人非我。曰既非人非我毕竟是甚么。师曰饥来吃饭困来眠。敬掷蒲团俾作颂。师曰。圆圆一片。人人要见。坐断十方。寒光掣电。敬又举扇子曰速道速道。师曰。举起分明甚妙哉。清风匝匝透人怀。个中消息无多子。自有通身欢喜来。适铁山从高丽回。在石霜闻师有发明处。乃问仙府何处。师曰汝州。曰风冗祖师面目如何。师曰。和尚且止须臾之间。将二十年工夫说一遍。铁山把住噤喉问如何是无字义。师曰。近从潭州来。不得湖北信。山曰未是再道。曰和尚几时离高丽。曰未是更道。师喝一声拂袖便出。山曰。者兄弟都好只一件大病道发明了。师感激铁山开示细大法门。后住光州。独行独坐十七年方得颕脱。普说曰。法无定相。遇缘即宗。秉金刚剑。吞栗棘蓬。截断衲僧舌头。坐却毗卢正顶。竖一茎草作丈六金身。将丈六金身作一茎草。不是禾山鼓响。且非教外别传。直教寸丝不挂。月冷秋空。寒灰发焰。到者里唤作佛法堕地狱如箭射。不唤作佛法亦堕地狱如箭射。诸仁者。毕竟作么生会。开口丧身失命。不开口烂却舌根。岂不见船子曰。吾於药山二十年。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虽然恁么举唱。开佛知见。立大圆镜。竖涅盘幢。举扬般若。敲唱双举。兼带叶通。照用同时。正眼观来尽是间家具。与我衲僧分上撩掉没交涉。竖拂子曰。会么。
晋云真禅师法嗣
代州五台灵鹫碧峰宝金禅师
乾州永寿人。姓石氏。父母俱崇善。时有沙门以观音像授其母嘱曰。谨事之。当生智慧之男。未几果生师。白光烨烨照室。幼多疾。父母疑之曰。此儿必归释氏。六岁遂舍云寂温法师为弟子。及长受具。遍诣讲肆。穷性相之旨。久之曰。是可以了生死耶。遂弃去。时如海真禅师开法於晋云。师往诣。示以道要。师大起疑情。偶携筐随海撷蔬於园。忽凝坐不动历三时方窹。海曰你定耶。师曰动定不关。海曰定动不关是甚么人。师举筐。海不肯。师置筐於地叉手而立。海亦不肯。师一喝。海奋前揕胸曰速道。师筑海胸仆之。海笑曰。尘劳暂息。定力未能深也。必使心路绝。祖关透。然后大法可明耳。后憩锡峨眉。日啖松柏胁不沾席者三年。一日闻伐木声大悟。先是师在定中见一山甚秀丽。重楼杰阁金碧绚烂。诸佛五十二菩萨行道其中。有招师谓曰。此五台秘魔岩也。汝前身修道其中。灵骨犹在。何乃忘之。既窹遂游五台山。道逢蓬首女子身被五彩敝衣赤足徐行。一黑獒随其后。师问曰子何之。曰入山中尔。师曰将何为。曰一切不为。良久乃没。叩之同行者皆莫之见。或谓文殊化身云。师乃就山结灵鹫庵。声光日露。四方闻之。不远千里负糇粮来献者日缤纷也。至正戊子须帝遣使诏至京。甚敬之。命住海印寺。力以疾辞。赐寂照圆明之号。 太祖高皇帝即位。诏师之南京。时见 上於内殿问佛法大意。 上设普济会於钟山。选高行僧十人莅其事。师与焉。蒙宠赉甚渥。亲御翰墨赐诗十二韵。未几示微疾。弟子请留末后句。师曰。三藏法宝尚为故纸。吾言欲何为。夷然而逝。寿六十五。腊五十九。茶毗获五色舍利。齿舌数珠皆不坏。
南岳下二十三世
净慈联禅师法嗣
杭州慈光寺立中成禅师
钱塘孙氏子。首谒祖芳联公。请益次。联举腊月火烧山话。师颂曰。白云迷却旧行踪。腊月烧山火正红。再得慈风来扇发。冷氷氷处暖烘烘。联深器之。
乌石愚禅师法嗣
南京灵谷寺无涯非幻禅师
衢之西安人。从杰峰为僧。峰问何处来。师曰虚空无向背。峰指寺钟俾作颂。师曰。百炼炉中滚出来。虚空元不惹尘埃。如今挂在人头上。撞着洪音遍九垓。时年十二。峰器之。即令祝发。永乐丁亥 太宗文皇帝有事於 长陵。征师入对称 旨。大嘉赏赉。命住灵谷。庚子春 上建会。师若不经意。其徒问之。师笑曰。自家有一大事甚紧。何暇他及。乃书偈曰。生死悠悠绝世缘。蒙 恩永乐太平年。者回撒手空归去。雪霁云消月正圆。遂逝。
罗阳三峰寺太初启原禅师
日本国人。年十九参上国四十五员知识。末於杰峰得法。后住三峰。一日书偈曰。生也铁面皮。死也铁面皮。一椎百杂碎。白日绕铁围。掷笔而逝。塔於院南。
禅门达者不出於世与世出而未详法嗣者附此
青州佛觉禅师(系云门宗。嗣法未详)
颂仰山师子曰。一色无过指示人。白银世界里频申超然。推倒还扶起。争似东风煦日新。时佛日尧禅师提一扶临济禅。托迹圣安。分寮入室。一日自挝鼓上堂。抑扬云门临济宗风。平分半众。不辞而去。师恬不介意。
圆通善国师(系云门宗。嗣佛觉)
佛日自江右至燕。寓大圣安。一夕与佛觉晦堂夜话次。时师年方十二。座右侍立。日曰。山僧自南方来。拄杖头不拨着一个会佛法者。师叉手进曰。自是和尚拄杖短。日大惊曰。可乞此子续吾临济一宗。师曰云门临济岂有二邪。日称赏不已。金世宗幸圣安瑞像殿。问师曰。礼则是。不礼则是。师曰。礼则相敬相重。不礼则各自称尊。帝大悦。后住延圣。示众。举洞山云。秋初夏末兄弟或东去西去。直须向万里无寸草处去。又曰。只如万里无寸草处作么生去。石霜曰出门便是草。太阳曰直道不出门亦是草漫漫地。师曰。且道诸人即今脚跟下一句作么生道。若道无寸草许。你参见洞山。若道出门便是草。许你参见石霜。若道不出门亦是草漫漫地。许你参见太阳。若总道不得。许你参见延圣。何故。唯有好风来席上。更无闲语到人间。示众。举观音糊饼话。师曰。韶阳老人可谓唱弥高而和弥寡。如今却向延圣拂子头上入方纲三昧。东方入定西方起。乃至男身入定女身起。还会么。野色更无山隔断。月光直与水相通。昔有二僧同行。性急者在前呼在后者曰。光阴迅速。疾走上来。后僧曰。大道广阔忙作甚么。师颂曰。光阴迅速疾走上来。路头踏着优钵花开。大道广阔忙作甚么。放开肚皮一时包裹。师见玄悟玉香山[(雪-雨)/粉/大]言涉嘲譃。责曰。总似汝辈。佛法岂到今日。
燕京庆寿玄悟玉禅师(系云门宗。嗣圆通)
金显宗令中使持纸一张书心佛二字。问师曰。者是甚么字。时圆通在座应声答曰。不是心不是佛。称旨。次日令旨赐长短句曰。但能了净。万法因缘何足问。日用无为。十二时中更勿疑。常须自在识取。从来无挂碍。佛佛心心。心若依佛也是尘。师答谢曰。无为无作。认着无为还是缚。照用同时。电卷星流已太迟。非心非佛。唤作非心犹是物。人境俱空。万像森罗一境中。
黄山赵文孺居士(系云门宗。嗣圆通)
尝作颂曰。妄想元来本自真。除时又起一重尘。言思动静承谁力。子细看来无别人。
高邮定禅师(系云门宗。嗣玄悟)
初参玄悟。室中举僧问玄沙如何是清净法身。沙曰脓滴滴地。师于是有省。僧问透网金鳞以何为食。师曰乾屎橛。
郑州普照宝禅师
磁州武氏子。於滏阳造仰山寺。忽有题诗柱上者曰。人道斑鸠拙。我道斑鸠巧。一根两根柴。便是家缘了。师大悟。即入西山结茅以居。徧历诸山。往珙峪宝岩寺。一夕大风震地。晏坐而逝。
杭州径山云庵庆禅师
建阳人也。举僧问杨岐如何是佛。岐曰三脚驴儿弄蹄行。曰莫只者便长。岐曰湖南长老。师乃颂曰。杨岐一头驴。眼光如电烁。踏杀天下人。说甚三只脚。
竹林巨川海禅师
颂风铃曰。铜唇铁舌太尖新。楼角悬来不记春。言外百千三昧法。因风说与个中人。
燕京庆寿寺虚明教亨禅师
济州任城王氏子。先有汴京慈济寺僧福安山居有年。于芒山村倚树而化。梦求托宿遂生师焉。七岁出家。十五游方。闻郑州普照宝公法席之胜。遂往谒之。朝夕参叩未有所入。他日以事往雎阳。宿赵渡。忽於马上忆击板因缘。有省。疑情不散。将抵河津。同行惊曰。师兄此河津也。师下马。悲喜交集至于陨涕。归以语宝。宝曰。此僵卧人似欲转动。示以日面佛公案。后闻板声霍然亲证。呈颂曰。日面月面。星流电转。若更迟疑。面门着箭。咄。宝曰。吾瞒汝不得也。后五坐道场。复驻锡济州之普照。奉章庙旨主庆寿兴定。己卯秋七月十日索笔书颂。其末句曰。咦一二三四五六七。坚坐不动而逝。
镇府嘉山来禅师
僧问铁牛和尚塔何在。师以手指之。忽然省发。乃示颂曰。铁牛铁牛。更莫别求。有人问我。竖起指头。
玉溪通玄庵圆通禅师
尝着百问激励学徒。一曰没底船子为甚么无漏坚固。竖起拂子曰。为你说禅了也。作么生会。又拈起拄杖曰。还有向拄杖头上下得一转语底么。又画一圆相曰。三世诸佛六代祖师总在里许。作么生会。复以手空中点一点曰。且道者一点明甚么边事。竖起一指曰。俱胝和尚向者里放大光明。转大法轮。诸人还见么。又曰。折脚铛儿为活许。穿心椀子作生涯。通玄庵内安然坐。不管山前事似麻。且道安然底是甚么人。
五台铁勤院子范慧洪大师
因阅楞严至一人发真十方[歹*肖]殒忽悟。遂造河朔汶禅师陈所见。汶可之。临终偈曰。六十春光又八年。浮云收尽露青天。临行踢倒须弥去。后夜山头月正圆。更衣坐脱。
建宁府奖山慧空元模禅师
古田苏氏子。大德庚子至政和一日入定游奖山。至玄奖禅师道场。有老人迎谒曰。吾为师守此山五百年矣。言毕化黑龙而去。既窹乃曰。吾当返本还元於此山也。遂卓庵。一日谓众曰。吾於佛所。号慧空菩萨。今化缘既毕。即当入灭。因为众说四谛法。复说偈曰。四十余年寄俗尘。如今却显个中尊。岩头一夜东风起。吹得花开树树春。铁船无舵亦无篷。撑入金莲性海中。末后一机今说破。白云元不离长空。大地山河觅无迹。虚空撞破见端的。纵教铁轮顶上旋。本性圆明常不失。复曰。西天第三代商那和修尊者隐象白山。现龙奋迅三昧。说法调伏诸外道。然后化火自焚。吾今往象鼻岩前亦当如是。乃入龙奋迅三昧。时云雾四起雷雨大作。继而化火自焚。众收灵骨。塔於庵之西。
郑州普照寺佛光道悟禅师
临洮府兰州冠氏子。偶宿湾子店闻马嘶豁然大悟。说偈曰。见也罗。见也罗。徧虚空只者个。归告母曰某於途中拾一物。母曰何物。师曰无始来不见了的。母掌曰何喜之者。遂辞参方。母曰将何之。师曰。水流须到海。鹤出白云头。往参白云海禅师。遂承印记。泰定二十四年出主普照。身着白衣。跨黄犊。吹短笛。游於洛中。尝曰。道我凡耶。曾向圣位中来。道我圣耶。又向凡位中去。道我非凡非圣耶。却向毗卢顶上别有行处。泰和五年入灭。
杭州灵隐普觉淳朋禅师
嘉佑五年奉旨断还九里松集庆古路。上堂。山前一片闲田地。旷大劫。来无界。至今朝恢复又归来。坐断脚头并脚尾。东也是。西也是。南北东西无不是。毕竟酬恩作么生。十里荷花九里松。直指堂前香一炷。
九峰寿首座
临终偈曰。七十二年者边那边。吃十方饭。参达磨禅。今朝一掷翻身去。笑破傍观[此/束]半边。
天台上云峰无尽祖灯禅师
四明王氏子。参日溪咏公於天宁。问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乞赐指示。溪曰。十二时中密密参究。忽然触着却来再问。师抗声曰。无常迅速生死事大。语未终。溪便喝。师遽礼拜。溪曰见何道理便尔作礼。师曰开口即错。师颔之。出参方山诸大老。寻卓锡上云峰。影不出山者五十春秋。洪武二年二月八日示微疾。夜将半。顾左右曰。天向明乎。曰未也。或曰和尚正当此际何如。师破颜笑曰。昔德山坐疾。僧问还有不病者么。德曰有。僧曰如何是不病者。德曰阿[口*耶]阿[口*耶]。师良久曰。如此唤作病得否。众无语。师曰。色身无常早求证悟。时至。吾将去矣。侍者执纸乞偈。师曰。终不无偈。便未可死耶。侍者请益坚。乃书曰。生灭与去来。本是如来藏。拶倒五须弥。廓然无背向。投笔端坐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