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家正宗赞

  走过铁围寻不得。赵州东壁挂葫芦。

  圆照本禅师

  师嗣天衣。讳宗本。常州管氏子。初见天衣。室中问师。即心是佛时如何。
  师曰。杀人放火有甚么难。於是名显。
  元丰间。李漕使复圭命师开法瑞光。法席日盛。杭州守陈公襄以承天.兴教二剎。命师择居。苏人留之益甚。又以净慈坚请。移文谕道俗曰。借师三年。为此邦植福。不敢久占。道俗始从。
  元丰五年。神宗下诏。辟相国寺六十四院为八。禅二律六。召师为慧林第一祖。既至。遣使问劳。翌日。召对廷和殿问道。赐坐。师即跏趺。帝问。卿受业何寺。
  奏曰。承天永安。帝大悦。赐茶。即举盏长吸。又荡撼之。帝喜其真。喻以方兴禅宗。宜善开导。
  奏曰。陛下知有此道。如日照临。臣岂敢自怠。即辞退。
  帝目送之。谓左右曰。真福慧僧也。
  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曰。韩信临朝底。
  曰。中下之流如何领会。
  曰。伏尸万里。
  曰。早知今日事。悔不慎当初。
  曰。三皇冢上草离离。
  上堂。头圆像天。足方似地。古貌棱层。丈夫意气。趯倒须弥。踏翻海水。帝释与龙王无着身处。乃拈拄杖曰。却来拄杖上回避。咄。任汝神通变化。究竟须归者里。卓拄杖一下。
  元佑元年。以老求归。得旨任便云游。州郡不得抑令住持。击鼓辞众曰。本是无家客。那堪任便游。顺风加橹棹。船子下杨州。
  既出都城。王公大臣送者。车骑相属。师临别诲之曰。岁月不可把玩。老病不与人期。唯勤修勿怠。是真相为。闻者莫不流涕。其真慈善导。感人如此。晚居苏之灵岩。示寂后。门弟子塔全身於寺之左。
  赞曰。
  真福慧僧  禀丈夫气  倚乌藤古貌棱棱  发清谈春风亹亹  到南泉不疑地  攀哙蹈鸿门  穷少室滥觞源  韩信临朝底  蹈翻大海  听龙王改宅他方  踢倒须弥  使帝释容身无地  圆照堂前光皎皎  揭示祖师心  三皇冢上草离离  漏泄东君意  垂一机指人活路  大用雷奔  借三年植福此邦  恶声鼎沸  一锡晚归林下  辇寺无心宿断云  七弦高挂壁间  里台有月翻秋水
  即心即佛。杀人放火有甚么难。到船子。下杨州。因甚么感人流涕。

  圆通秀禅师

  师嗣天衣。讳法秀。秦州人。俗姓辛。母梦老僧投宿。乃有娠。先是。麦积山有老僧与应乾寺鲁和尚善。每欲从鲁游方。鲁老之。既去。乃曰。他日当寻我竹铺坡前。俄有儿生其所。往观之。儿为一笑。三岁愿随鲁归。十九试经得度。励志讲肄。习圆觉.华严。妙入精义。
  闻无为铁佛怀禅师法席盛。径往参礼。怀问。座主讲甚么经。
  曰。华严。
  曰。华严以何为宗。
  曰。法界为宗。
  曰。法界以何为宗。
  曰。以心为宗。
  曰。心以何为宗。师无语。
  怀曰。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汝当自看。必有发明。
  后闻僧举。白兆问报慈云。情生智隔。想变体殊。情未生时如何。慈云。隔。忽悟。直到方丈陈所证。
  怀曰。汝真法器。吾宗异日在汝行矣。
  师服勤八年。怀推为导首。出世四面。后住本山。上堂。少林九年冷坐。却被神光觑破。如今玉石难分。只得麻缠纸裹。还会么。笑我者多。哂我者少示众。山僧不会解说。大都应个时节。相唤吃椀汤茶。亦无祖师妙诀。禅人若也未相谙。蹈着秤锤硬似铁上堂。寒雨细。朔风高。吹砂走石。拔木鸣条。诸人尽知有。且道风作何色。若识得去。许你具眼。若也不识。莫怪相谩。
  僧问。不离生死而得涅盘。不出魔界而入佛界。
  师曰。赤土涂牛奶。
  曰。谢师答话。
  曰。你话头道什么。僧拟议。师便喝。
  师严冷。丛林号为铁面。李伯时画马入神。师劝曰。当想入马腹中矣。李有省。因令改画观音。李从之。
  山谷好作艳词。人争传之。师呵之。谷笑曰。又当置我於马腹中耶。
  师曰。公作艳词以荡人心。不止马腹。正恐生泥犂中耳。谷惊愕。乃止。
  赞曰。
  靡羁束  何彳亍  麦积山梦里翻身  竹铺坡笑中含毒  顶门眼正  等天地若浮沤  魏阙心游  以江湖为桎梏  悟报慈情生智隔  冷汗通身  指华严法界心宗  狂花眩目  玄中自得  几星沙善解玉连环  妙处不传  一蚁丝巧穿珠九曲  赤土涂牛奶  入佛魔命若悬丝  生铁裹面皮  辨龙蛇机如啮镞  金锤影动轮掌上  圭角棱棱  宝剑光寒挂眉间  锋铓簇簇  画神驹得妙处入马腹  唤醒李龙眠  作艳词惑乱人陷泥犁  霍杀黄山谷  烹天衣红炉里  未辨金鍮  坐少林深雪中  难分石玉
  巧说不会。应时节吃椀汤茶。又何曾雨解吹砂。风能拔木。

  大通本禅师

  师讳善本。嗣圆照。颖人。董仲舒之后。弱冠博极群书。无仕宦意。往京师试经得度。参圆照於瑞光。悟旨。出世双林。次住净慈。神考闻其名。有诏住上都慧林。赐大通号。
  上堂曰。上不见天。下不见地畐。塞虚空。无处回避。为君明破即不中。且向南山看鳖鼻。掷拄杖。下座。
  僧问。宝塔元无缝。如何指示人。
  曰。烟霞生背面。星月绕檐楹。
  曰。如何是塔中人。
  曰。竟日不知清世事。终年坐断白云乡。
  曰。向上更有事也无。
  曰。太无厌生。
  上堂。僧问。若论此事。譬如两家着碁。学人上来。请师一着。
  曰。早输了也。
  曰。错。
  曰。是。
  曰。近前无路也。
  师卓拄杖一下。曰。争奈者个何。
  曰。只如黑白未分时又作么生曰。且饶一着。
  僧问。百尺竿头。如何进步。
  曰。崄。
  曰。便恁么去又作么生。
  曰。百杂碎。
  僧问。九夏赏劳即不问。从今向去事如何。
  曰。光剃头。净洗钵。
  曰。谢师指示。
  曰。滴水难消。
  赞曰。
  并息诸缘  单明自己  仰面不见天  低头不见地  优入圣域  透云门胡饼之机  博综群经  抱仲舒绛帷之志  烟霞生背面  无缝塔勉强名模  黑白未分时  一局棋颟顸指示  百尺竿头轻进步  崄似悬崖  九夏堂中光剃头  难消滴水  直钩有香饵  入沧海钓金鳌  两眼没瞳人  向南山看鳖鼻  竟日不知清世事  髑髅识未全灰  长年坐断白云乡  圣凡心犹欠洗  碧梧阴合  稳慧林祥凤之巢  白雨声喧  奋南宕老龙之臂
  没巴鼻处抛出八棱槌畐。塞虚空。使大地人无处回避。

  雪峰慧禅师

  师讳思慧。嗣大通。钱塘人。俞氏子。上堂。布大教纲。摝人天鱼。护圣不似老胡拖泥带水。只是见兔放鹰。遇獐发箭。乃高声召大众曰。中。
  上座。昔日药山早晚不参。动经旬月。一日。大众才集。山便归方丈。诸禅德。彼时佛法早自淡薄。论来犹较些子。如今每日鸣钟升堂。忉忉怛怛地。问者口似纺车。答者舌如霹雳。总似今日。灵山慧命殆若悬丝。少室家风危如累卵。又安得个慨然有志扶竖宗乘底衲子出来喝散大众。非唯耳边静辨。当使正法久住。岂不伟哉。如或捧上不成龙。山僧倒行此令。以拄杖一时趁散。
  上堂。南询诸友。踏破草鞋。绝学无为。坐消日月。凡情易脱。圣解难忘。但有纤毫。皆成渗漏。可中为道。似地擎山。应物现形。如驴觑井。纵无计较。途辙已成。若论相应。转没交涉。勉诸仁者。莫错用心。各自归堂。更求何事。
  上堂。一法若通。万缘方透。拈拄杖曰。者里悟了。提拄杖海上横行。若到云居山头。为我传语雪峰和尚。咄。
  上堂。一切法无差。云门胡饼赵州茶。黄鹤楼前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惭愧太原孚上座。五更闻画角。天晓弄琵琶。喝一喝。
  僧问。古殿无灯时如何。
  曰。东壁打西壁上堂云。眼睫横亘十方。眉毛上透青天。下彻黄泉。且道鼻孔在什么处。良久。云。札。
  赞曰。
  云门八世孙  叵把门墙辟  垂一机平地上波涛  示一境崄崖中妙密  罗龙打凤  藕丝网密布缦天  猎兔射獐  蒿枝箭硬教中的  口似纺车舌如霹雳  雪峰门下掘窖深埋  身如累卵命若悬丝  灵鹫山前槌胸叫屈  学无为坐消日月  渡水觅鱼踪  询诸友蹈破草鞋  过山寻蚁迹  万缘未透  徒劳拈拄杖海上横行  一法无差  且听落梅花江城狼籍  笑嵩山满庭立雪  小鱼吞大鱼  住破院古殿无灯  东壁打西壁  圣解凡情绝纤毫无渗漏  途辙上转见岐分  眉毛眼睫互十方透青天  鼻孔中元无气出  彻骨风流  无人企及  钱塘江上弄琵琶  黄鹤楼前吹玉笛  千峰万峰锁寒碧

  月堂昌禅师

  师嗣雪峰慧。讳道昌。宝溪吴氏子。上堂云。未透祖师关。千难与万难。既透祖师关。千难与万难。未透时难则且置。既透了。因甚却难。放下笊篱虽得价。动他杓柄也无端。
  上堂云。与我相似。共我无缘。打翻药铫。倾出炉烟。还丹一粒分明在。流落人间是几年。
  师住玉几冷泉。塔于南山。
  真歇和尚住径山时。行化宝溪。到师家中。见乃母。歇以手摸其腹。人讶之。歇曰。我重婆子者里出一员古佛。
  赞曰。
  宝溪宝  非常宝  鲸吞水露出珊瑚枝  龙跃渊打失骊珠颗  辨真赝  撞着瞎波斯  较重轻  迷逢胡达磨  铺陈玉几瞿昙舍利  寂寂无闻  抛掷冷泉灵鹫山王  忙忙寻讨  祖师关寒光射透  见笊篱杓柄脱体现成  大还丹冷焰一挥  把药铫炉烟尽情倾倒  当场定价  压隋候照乘不直分文  韫椟藏诸  笑赵国连城甘为死货  老娘肚里苦他人扪摸  爱同古佛放光  无星秤子等铢两分明  不被先师谩了
  白玉鞭击碎觅无踪。听千古万古南宕山前。草离离。日杲杲。
  云门至此九世共一十四人。

  沩仰宗
  沩山大圆禅师

  师讳灵佑。嗣百丈。福州赵氏子。初参百丈。侍立次。夜深。丈曰。看炉中有火否。
  师拨之曰。无。
  丈起身。深拨。得少火。举而示之曰。汝道无。者个[(口*斩)/耳]。
  师大悟。礼谢。陈所见。丈曰。此是暂时跂路耳。经云。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时节既至。如迷忽悟。如忘忽忆。方省己物不从他得。故祖师云。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只是无虚妄凡圣等心。本来心法元自具足。汝今既尔。善自护持。
  师摘茶次。谓仰山曰。终日摘茶。只闻子声。不见子形。仰撼茶树。
  师曰。子只得其用。不得其体。
  仰曰。未审和尚如何。师良久。
  仰曰。和尚只得其体。不得其用师曰。放子三十棒。
  云岩来。师问。闻汝久在药山。是否岩曰。是。
  师曰。如何是药山大人相。
  岩曰。涅盘后有。
  师曰。如何是涅盘后有。
  岩曰。水洒不着。岩却问师。百丈大人相如何。
  师曰。巍巍堂堂。炜炜煌煌。声前非声。色后非色。蚊子上铁牛。无你下觜处。
  刘铁磨来。师曰。老牸牛。汝来也。
  磨曰。来日台山大会斋。和尚还去么。师乃放身作卧势。磨便出去。
  师睡次。见仰山来。师便面壁。仰曰。和尚何得如此。
  师起曰。我适来得一梦。你试为我原看。仰度一盆水。师便洗面。
  少顷。香严至。师曰。我适来得一梦。寂子为我原了。汝更为原看。严点一盏茶来。
  师曰。二子神通过於鹙子。
  师泥壁次。李军容具公裳至师背后。端笏而立。师回首见。便侧泥盘作接泥势。李转笏作进泥势。师抛泥盘。同归方丈。
  僧问。不作沩山一顶笠。无由得到莫窑村。如何是沩山一顶笠。
  师唤曰。近前来。僧近前。师与一蹈。
  上堂。老僧百年后向山下檀越家作一头水牯牛。左胁书五字。曰沩山僧某甲。当恁么时。唤作沩山僧。又是水牯牛。唤作水牯牛。又是沩山僧。毕竟唤作什么。仰作礼而退仰山夏末问讯师。师曰。子一夏不见上来。在下面作何所务。
  曰。某甲在下面锄得一片畬。下得一箩粟。
  师曰。子今夏不虚过。
  仰却问师。和尚一夏作得个甚么师曰。日中一食。夜后一寝。
  仰曰。和尚今夏亦不虚过。道了。乃吐舌。
  师曰。寂子何得自伤己命。
  赞曰。
  蛊毒家  灭胡种  心无半点淳  肉有千斤重  被大雄挟火  活换眼睛  引寂子撼茶  全彰体用  转身犹不会  徒然要军容进泥  瞌睡几曾醒  倔强使香严原梦  锄畬儿下得一箩粟  怪九旬不见上来  做笠僧行到莫窑村  吃一蹈不胜皇恐  书名胁左  谁云不是大沩僧  放卧身时  我疑去捉台山供  先师大人相  众皆知炜炜煌煌  本色住山翁  初不在儱儱侗侗
  别立玄风阐化机。虽古路断碑横。惜未纪斯文之正统。

  仰山智通禅师

  师讳慧寂。嗣沩山。韶州叶氏子。师辞亲游方日。人有戏之者。於师扇上题曰。寂子去行脚。诸魔使谁灭。
  师续曰。龙生蛇腹中。借他十个月。人皆异之。盖师出屠门。诸魔或曰猪毛。
  初参耽源。已悟玄旨。源谓师曰。国师当时传得六代祖师圆相共九十七个。授与老僧曰。吾灭三十年。南方有一沙弥到来。大兴此教。次第传授。毋令断绝。我今付汝。汝当奉持。遂将本付师。师一览便火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