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史传部
- 杂传
- 重编诸天传
重编诸天传
我佛成道受食时 四王取钵争献持 是时一钵化为四 各各将奉释迦师 我佛手按还成一 令其所愿各无违 此天住在须弥半 第四层中分四围 生者化形来膝上 自然香树及泉池 身相修长各半里 轻鲜半两以为衣 人世百年为两日 积之五百寿希奇 日月星辰皆所统 四方护世阐灵威 二十八部皆统领 咸令降福免灾危 可使国民常富乐 流通正法布祥禧 突厥怀贪心忽痛 于阗无嗣额生儿 高僧圌内形虽小 海济家中供倍滋 爰自晋唐咸俯仰 每彰灵应赴虔祈
此分此四天王寿量身品及灵迹护法之功。不可分故。先总录之。今乃各列其事而为别传。
北方天王传
梵语毗沙门。此翻多闻。福德之名。闻四方故。陀罗尼集云。父名罗婆陀。又云婆难陀。母名密阇卢。又云苏富。四明云。西土以北方为上。由彼居多面东。以北为左。故光明中首以毗沙门天王为列也。其所居乃须弥山半之第四层之北也。智论云。北方天王护北郁单越。亦兼余洲。四埵之中乃水精埵。俱舍论云。黄金埵。增一阿含云金银城。中间毗沙门天王。将诸阅叉众。孔雀经云。北方有大天王。名曰多闻。是药叉主。以无量百千药叉而为眷属。守护北方。彼有子孙兄弟将军大臣杂使。阿毗昙云。频婆罗王死为北方天王长子。名曰祇那利沙。护持佛法。安慰众生。陀罗尼集令作北方天王像法。其身量一肘。着种种天衣。严饰极令精妙。与身相称。左手伸臂执槊拄地。右手屈肘擎於佛塔。槊音朔。矛属。长一丈八尺。唐立像仪。令身被金甲而足踏女人之肩下。作云以拥之。或云乃其母也。其手中执捉与前亦同。於其左右罗列八部。风水雷电诸鬼围绕。其子祇那利沙。并九十一子前后随从。由唐天宝中。西番.大石.康居三国。兵围西凉府。诏不空三藏诵仁王密语。玄宗乃见神人五百员在乎殿庭。帝问不空。不空曰。毗沙门天王子领兵救安西。请急设食发遣。四月二十日果奏。二月十二日城东北三十里云雾间。见神兵长伟。鼓角喧鸣。山地崩震。番部惊溃。彼营迭中有鼠金色。咬弓弩弦皆绝。北门楼有光明天王怒视。番师大奔。帝览表。勑诸道城楼置天王像。此其始也。大论中北方领二部。一名夜叉。此云轻徤。二名罗剎。此云可畏。若余经中。开合总别或异。皆属所统故也。又唐懿宗咸通三年。西川及四州现僧相天王。皆有记录。贤愚经云。有优婆夷诵经。毗沙门天王从空而过。乃曰。姊妹。我与汝宝物。可请舍利弗斋。当得胜福。洎其余感通难以尽纪。然多闻天王师鬼神而统八部。护世界而保国民。可谓显矣。而国朝因唐制。凡立城寨必先立像。事固宜然。至乎金鼠绝番部之弦。与宝增女人之福。凡所祈响。应犹形声。岂特西凉川蜀者乎。赞曰。
北方天王号多闻 护世元首鬼神尊 须弥四层金埵住 夜叉罗剎统其伦 祇那利沙为的嗣 无量兄弟及儿孙 设像仪令长一肘 天衣种种称其身 左手持槊令拄地 右擎佛塔敬能仁 曾向李唐垂化迹 西凉脱难现威神 金鼠啮弓弦尽绝 山崩地吼震风霆 城头怒目番戎惧 群兵溃散静烟尘 诏下国民皆立像 至今城寨尚依遵 或现僧形护西蜀 或复乘空教女人 傥能恪志崇灵化 定应降鉴赐殊勋
东方天王传
梵语提头赖咤。此云持国。即护持国土也。陀罗尼集云。父名难陀。母名蜜阇卢。其所居也即须弥山半第四层之东埵也。智论云。东方天王护东弗喻逮。亦兼余洲。住黄金埵。俱舍云。住白金埵。又云。诸琉璃城中间提头赖咤天王将诸乾沓和众。智论明此天王领二部。一名乾闼婆。此翻寻香行。即天帝释乐神也。二名富单那。此翻臭鬼。或云主热病鬼。孔雀经云。东方有大天王名曰持国。是彦达缚主。以无量百千彦达缚而为眷属。守护东方。彼有子孙兄弟军将大臣杂使。陀罗尼集云。此左手伸臂垂下把刀。右手屈臂向前仰手。掌中着宝珠。珠上出光。赏善罚恶。彰此神用。持世护国四王同功。而此特名持国。则持世得非如经所谓。如诸国王所有土境。是持经者。若至其国。是王应当往是人所听受如是微妙经典。闻已欢喜。复当护念。恭敬是人。我等四王复当勤心拥护是王及国人民。为除衰患。令得安稳。则览总成别以立其名。良由护法以护国者乎。赞曰。
东方天王号持国 居白金埵护东洲 琉璃城中立宫殿 无边欲乐恣嬉游 天像巍峨全甲冑 威楞刚毅出常流 左臂舒下刀在手 右手持珠光焰浮 统领鬼神数无量 略言二部类应周 彦达缚乃寻香者 每随天帝乐神收 富单那即名臭鬼 时行热病使人忧 天王禁御令调伏 庶令国界得安休 赏善罚恶难思力 是宜众汇总归投
南方天王传
梵语毗留勒叉。此翻增长。令自他威德增长也。亦令自他善根增长。陀罗尼集云。父字和修吉。母名怄惙帝。其所居也即须弥山半第四层南埵。智论云。毗留勒叉天王。护南善部洲。亦兼余洲。住琉璃埵。梵语吠琉璃。此云不远山宝。复古编云。字当作流离。不当从玉。以此宝出须弥山不远故也。增一阿含经云。水精城。琉璃城。中间毗留勒叉天王。将诸魔鬼。孔雀经云。南方有大天王。名曰增长。是矩畔挐。主以无量百千矩畔挐而为眷属。守护南方。彼有子孙兄弟军将大臣杂使。智论明此天领二部鬼众。一名鸠盘荼。此云瓮形。由似冬瓜。是魇魅鬼也。二名薜荔多。此云祖父。乃饿鬼中之劣者。毗沙门天王经云。南方有鸠盘荼王。名尾噜咤迦。此乃与孔雀经举其一也。陀罗尼集云。此天王左手亦伸臂垂下把刀。右手持槊。槊根着地。是知由折伏邪恶方能增长善根。虽四王同功。而今以总从别。故目其号。如经所谓增长身力。心进勇锐。增益诸天。此则增长善根也。又云。是诸人王应得拥护。乃至护宅之神。增长威德。此则增长威德也。通自他益。经有其文。然此南洲。正属此天王所护。欲善根威德增长。而无增长恶趣增长恶伴自他之患。得不荷其呵护之赐乎。赞曰。
南方天王号增长 居琉璃埵护南洲 水精城中立宫殿 无边欲乐恣嬉游 天像威严施甲冑 右手持槊拄其矛 左手把刀却垂下 摧邪辅正护真流 百千眷属子孙等 略言二部统应周 鸠盘荼乃瓮形鬼 所谓魇魅在阎浮 薜荔多名祖父鬼 鬼中劣者是其俦 天王统摄遮其恶 不令侵恼起群忧 虽则四王功不异 总中彰别有因由 增长善根心勇锐 增长威德每同休 况我此方真世主 素蒙呵护免愆尤
西方天王传
梵语毗留博叉。亦云尾噜叉。此云杂语。以能作种种语故。又翻恶眼。又非好报。孔雀翻云广目。陀罗尼集云。父名婆伽罗。母名涩秀卑。其所居也即须弥山半第四层之西白银埵。阿含。金城。水精城。中间毗留波叉天王。将诸龙神。智论云。毗留博叉天王。护西洲亦兼余洲。领二部鬼众。一名毗舍阇。此云啖人精气。令人四百四病。遇苦发心。亦啖五谷精气。令国饥馑。二名毒龙。护世经说。龙有四毒。谓视毒.嘘毒.气毒.触毒。遇此毒者随一皆死。孔雀经云。西方有大天王名曰广目。是大龙王。以无量百千诸龙而为眷属。守护西方。彼有子孙兄弟将军大臣杂使。陀罗尼集云。此天王左手同前执槊少异。右手中把赤索。亦由折伏方能生善。然名广目恶眼者。口怒目张。威使邪恶溃散。如西凉府城北门楼天王怒视。番师大奔兵众惊溃也。又其杂语。亦以种种语言折伏邪辩也。故经云。以净天眼过於人眼。常观拥护此阎浮提。若此国土有诸衰耗怨贼侵境饥馑疾疫。乃至悉皆灭尽。此其广目之义也。又云能说正法。修行正法。为世法王。以法治世。又云。能以正法摧伏诸恶。能坏三千大千世界外道邪论。摧伏诸魔怨贼异形。此皆种种语言折伏邪义也。然灭恶生善。四王同功。今亦以总彰别。总显其名。而弘护真乘。加被说听。法力圣力共摧烦恼之魔怨。恶眼天眼咸鉴流通之邪正。赞曰。
西方天王名广目 居白银埵护西洲 水精城中立宫殿 无边欲乐恣嬉游 天像左手持矛槊 右把赤索御邪流 眷属百千及军将 略言二部类应周 毗舍阇鬼啖精气 生人痴病省愆尤 亦虚五谷作饥馑 国民为害起灾忧 诸恶毒龙无量数 亦随统摄护田畴 能以语言挫邪辩 时张怒目散兵酋 灭恶四王功岂异 总中彰别有因由 天眼洞视除衰耗 正法治世护熏修 光及四方皆保卫 故当虔恪用归投
金刚密迹传
梵语跋折那。或云跋阇罗。此云金刚。又梵语那罗延。此翻金刚手。由罗延翻手。或翻执。而略跋折二字。只云那罗延也。由此力士手中执金刚宝杵。故从所执以立名。楞严中本名乌刍瑟摩。此云火头。经云。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罗汉。心发大愿。诸佛成道。我为力士。亲伏魔怨。宝积经云。法意太子愿作力士。立名密迹。常亲近佛。在外威仪。省知如来一切密迹秘要之事。信乐不疑。其始因也。集要引佛名经及上生经说。昔有一王生千单二子。千兄同诣佛所发心修道。而二弟不知。一弟发愿。若千兄成道。我佛佛所为魔恼害。一弟发愿。我佛佛所为力士。护千兄教法。故贤劫千佛中皆其护法也。其居处也。孔雀经云。大圣金刚手。住居王舍城。常在鹫峰山。以为依止处。其同类及显现者。俱舍颂云。妙高顶八万。三十三天居。四角有四峰。金刚手所住。世尊云。山顶四角各有一峰。其量高广各有五百药叉神。名金刚手於中止住。光明云。金刚密迹。大鬼神王。及其眷属五百徒党。一切皆是大菩萨等。什师译孔雀经。列五百各有金刚密迹力士。圆觉经。火头摧碎八万金刚。楞严经中十恒河沙金刚密迹。如是之类。众经非一。今之所奉。即密迹力士火头金刚也。其像也。露袒其身。怒目开口。徧体赤色。头上有髻。手中执杵。以跣双足。威楞勇倢。长阿含云。外道阿摩昼问佛四姓。佛云汝姓是释迦奴种。彼不肯信。故不答。佛云。汝宜速答。密迹力士手执金刚铃杵在吾左右。当破汝头分为七分。时力士即现空中。彼方信伏。又秦始皇时。天竺室利房等沙门一十八人来至长安。始皇囚於狱中。金刚力士破狱垣以出之。江西有一寺。乃金刚打供。寸土不居於寺界之外。皆二圣力士。一切所须令施者送至。建炎初金人犯顺。既至其寺。不信灵感。以铁索拽之。忽力士发声。兵众皆倒。至今尚在。其灵应之事不唯纪之於文。亦往来者皆能言之。夫本华实芽。母鸣子应。其犹镜像谷声。则大愿力护善遮恶。信不评矣。然贤劫千佛之二弟。一为调达。以魔恼。一为力士。以护持。则法华以提婆达多善知识故得成正觉。授记号天王如来。上生经中娄至佛愿作力。士护千兄教。得非逆顺皆其助乎。是故形气相求各因其类。故楞严云。是故鬼神及诸天魔魍魉妖精。於三昧时佥来恼汝。然彼诸魔虽有大怒。彼尘劳内汝妙觉中。如风吹光。如刀断水。了不相触。汝如沸汤。彼如坚氷。暖气渐邻。不日销殒。徒恃威神。但为其客。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当处禅那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柰汝何。是知邪念若生。魔必得便。正心若发。力士潜护。故佛一呼空中顿现。室利枉囚。破垣脱厄。得非是与故修行者能持正法。则大士必执金刚之杵而左右之。所谓能以正法摧灭诸恶者也。赞曰。
密迹力士执金刚 群魔来恼悉能防 乌刍瑟摩初发愿 三昧圆成号火光 法意昔因曾立誓 千兄贤劫护行藏 一一尽皆成正觉 教法遐宣徧一方 最后成佛名娄至 即是密迹证法王 见住鹫峰或天上 或云五百守天堂 或云八万皆名异 十恒河沙数莫量 其身赤色头有髻 手持宝杵力难当 现身曾折阿摩昼 破狱因救室利房 由慈誓愿弘持故 至今佛宇息它殃 自此仰祈呵护力 永销魔罥法门昌
摩酰首天传
梵语摩酰首罗。此翻大自在。或翻威灵帝。或云三目。智论立三界主。即摩酰首罗为三界尊极之主。华严经亦称三界主。其居处也在色界顶。楼炭经云。阿迦尼咤。即首罗。所居有顶天也。华严疏引智论云。过五净居有十住菩萨住处。亦名净居。号大自在天王。辅行记云。色界顶。夫三目八臂。骑白牛。报白拂。有大威力。能倾[雨/复]世界。举世以尊之。妙乐云。色究竟天。寿万六千劫。身长一万六千踰缮那。华严经云。能知大千雨滴之数。是十地菩萨。入大乘论等说魔酰首罗天上。有一实报土。成佛以大千世界为所统境。然经中别有摩酰首罗。乃药叉神。非此天主。如孔雀经云。摩酰首药叉。止罗多国住。既云药叉止住罗多国。定非色顶天主也。光明经鬼神品内先云大自在天。即此天主。次云大力鬼王那罗延等。摩酰首罗即药叉者。所以旧传以列位卑下为疑也。又本行经说。太子以西国之法。令礼天神。名曰摩酰首罗。其神极恶。而复有灵。太子至其神所。神自离座下阶先礼太子。是既知云极恶。必非天主耳。所以古人尝议摩酰首罗有二神而不决者。以名同故也。盖摩酰首罗。此云三目。由二神皆有三目。名故相滥。今古画像作两种不同。一作菩萨相。但三目八臂。执拂持铃杵并尺结印合掌。一作药叉之形。赤发髼起三目八臂执弓箭等。至今二像不同。今既曰大自在及威灵帝。定非药叉矣。然楞严又云。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於寂灭精妙未圆。若於所归。览为自体。尽虚空界十二类内所有众生。皆我身中一类流出生胜解者。是人则堕能非能执。摩酰首罗现无边身。成其伴侣。迷佛菩提。忘失知见。若尔则虽无觉观。号令下界。而其执情未除也。又云背涅盘城。生大慢天。所谓尊极三界。慢心不忘。未免念动。则倾覆世界耳。既居十地。统摄大千。虽无号令。而有形色中此天独尊。故当崇敬。以仰威灵。傥指为三目药叉。则其陋矣。赞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