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史传部
- 杂传
- 伯亭大师传记总帙
伯亭大师传记总帙
大士龙庭楼台。行宫香案。西禅堂。北客寮。东伽蓝。祖师。地藏。天王各殿。门扉坦牖。经营布置。规模略成。师之功固大。而用心良苦矣。岁壬寅御赐龙眼菩提子四粒。植于大士殿左右。师恭咏赋一章。以颂无疆之盛典。今我皇上御极。以大士为民慈父。旱乾水溢。有祷輙应。于雍正元年。特命大臣进香。二年勅修庆山祖塔。皆师之精诚。有以默致。惜工将竣。而师已西归。良可悼也。师生于崇正十四年十月十一日戌时。世寿八十八。僧腊七十九。其一生梗概。心不违如来之训性。不染尘俗之累。体不损。沙门之表行。不违法律之经。目不视非仪。口不食重味。手不释念珠。胁不触尘。榻足不履邪径。宿不离衣钵。入污泥而不染。处混浊而不淆。以清净弘法门。以智慧为福果。皇皇于超济汲汲于普渡。不以一行自高。一功自许人。有归依者。不俟请而往。有求益者。不待愤则启矣。虽幼穉。不简于应接。纵傲狠。不惮于开诱。洵乎佛祖之化身。众生之模范也。师为德水嗣六十载。凡过忌辰。必亲临扫塔。以礼供。非唯罔缺直。事之如生。不忘师教。又如此。其付衣传法者。有长明。月标。姚园。悦峰。仁寿。旭如。曹源。可久。筏喻。剑眉。东来。弘苑。报国。与安。兴福。玉山。马鞍。默闻。凤山。明藏。拈花。大振。北京。体闲。慈云。启南。上竺。培丰慈裔。正中。天怀。通计廿有余人。其僧腊者。不能悉记。所着经典。有华严别行经圆谈疏钞记十二本。楞严经序释圆谈疏廿五本。贤首五教仪六卷。科注四十八卷。起信论疏记会阅十本。药师疏钞六卷。观音疏钞八卷。金刚直解五卷。四十二章经疏钞五卷。观经直指疏十本。瑜伽施食经疏十本。观音疏。弥陀略注。如意经疏。心经二解。尊胜经疏。势至疏钞。像想章疏。八大人觉经解。大悲咒释。准提咒释。各一卷。佛祖纲宗四卷。贤宗十要二卷。持念因果记。念佛异征记。乐邦净土咏。醒世善言。西资归戒仪。瑜伽归戒仪。系念仪。放生仪。各一卷。焰口仪疏十本。焰口摘释一卷。共一百六十八本。己亥秋。余兄东表。捐赀遣余。送入楞严寺藏。嘉禾郡尊吴公作序。以待后之取者。其未付梓者。统计一百二十六本。皆师历年手辑。余所目击。惜乎。辛丑云房失火。化为灰烬。自回禄后。所注并代刻。未入藏者。如法华圆谈科注十七本。命予手录请解。则自闻一法师作序。则有理安迦陵。于康熙六十年。寄送入都南观音寺。转劝配天法主。募刻流通。又万佛忏。报恩忏。弥陀忏。七佛药师忏。改订观音忏。各三卷。并华严别行品经。便于四众。一日礼诵。板存昭庆。又金刚。开蒙注。开道注。开悟注。心经开蒙注。共四集。便三乘人。一目了然。又上竺志。慈云志。仁寿志。楞严志。板存各寺。又去冬撰仁皇忏三卷。以祝圣祖不可思议之弘恩。保蚕忏三卷。以佑兆民时和年丰之利赖。稿存丈室。独雍正四年。所注华严宗佛祖传十四卷。未鑴。盖自佛祖至今。源流始末。辩驳异同。悉从藏经考摘。非曰为贤首伸说。即诸宗靡不受益。乃示后学入德之津梁也。讵意。腾录较订方毕。而师猝然。迁化于上竺。必付诸梓。俟后入藏。以垂不朽。又尝序四书。序图章解。纲鉴。随笔。问道说。觉迷录。皆深入性理。足以知其通儒也。惜乎。以浮屠氏终焉。呜呼。师年已登耄耋。篝灯纂注。虽蝇头细揩。罕有涂抹。尝谓余曰。每当注释浩繁。略闭目间。甘露灌顶。神思飙发。迅笔成文。不假思索。噫。此皆师之夙慧圆明。余与师心相莫逆。数十年来。交最久。知之又深。非师孰能鉴我。非我无由志师。故不自知其言之津津。而笔之缕缕也。即注释一事实。足以继往开来。辟千古未有之畅典。谓之一代之祖师也可。即谓之千百世之祖师。也亦无不可。师之标灵显异。诚难枚举。兹撮其大端。而为之铭曰。
我闻万生。各具物性。人苦未见。见而未尽。伟哉大师。福慧宿定。受嘱乳峰。遂传心印。莲池嫡派。贤首宗乘。神光上烛。故号灌顶。三藏觉迷。五部深省。飞锡慈云。梵宇是兴。竖竿上竺。琳宫复整。施食兮鬼神潜伏。说法兮鱼龙出听。受圣朝之宠渥。为士庶之信敬。八十八年。功完果证。勿云明镜。胡然而隐。一物本无。何用照映。勿云空谷。叩之不应。万象皆空。觉然后醒。摘叶拈花。搏风捕影。云散水流。天空月静。
上竺灌顶大师嘱法语
孔门四配。佛门四弟。罗什四贤。达摩四得。灯明有八王子。智胜十六王孙。咸以童真出家。沙弥成道。迨於释尊法华会上。四众八部。靡不计校。我 祖云栖大师。北访徧融教主。授以老实念佛。依佛行道。莫贪名利。毋逐世缘。祖衣法印。开净土门。疏钞弥陀。莲宗徧振。 先师德祖。传我佛印。遥承五代。进住上竺。丈室兴废。经始两辙。讲注经典。不一而足。天竺灵山。固多英俊。
大士台前。四杰推首。或为人师。或以律范。名誉远称。绍隆香火。从予转轮。妙堪遗嘱。即佛即心。是心是佛。庐[山*阜]云栖。佛种不绝。五峰长水。法炬炽然。
圣祖宝座。龙床登坐。度生祖印。长相传付。
仁皇灯台。香几行来。照世皇图。巩固遐昌。今以衣法。嘱咐天保。定尔四人。如昔五百罗汉转次授受无异。余多才达。且待后缘云尔。
嘱法第一子培丰 付(藏佛一尊红衣一件)。
知见宝藏 非从外出 佛顶髻珠 皆从自得 福基慧命 阳春培植 智种灵苗 增秀成实 洪范五行 莫不赫奕
嘱法第二子慈裔 付(藏佛一尊紫衣一件)。
从佛口生 依佛行止 得佛法兮 真大士子 严净毗尼 成正徧知 传圣观心 佛法住持 仪范三界 慈隆百世
嘱法第三子正中 付(尘一炉一)。
文学游夏 言语宰贡 政事季冉 德行伯仲 具圣一体 豁然大用 羿教人射 正在彀中 行大士道 事事圆通
嘱法第四子天怀 付(杖一鞋一)。
天生於予 克怀明德 代佛行道 阴阳吕律 大智权辩 随机调适 上和下睦 君欣民泽 教化域中 顺帝心识
奉大师命沐手代书晓谕合山。时雍正六年三月二十九己卯日也。
皇宫赏赐物件
宝座台张 杏黄缎垫子一个 龙床壹张 朱红大立台一对 香几壹张 灯台壹对 书桌壹张 灯台壹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