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史传部
- 天台宗
- 法华灵验传
法华灵验传
续藏经 法华灵验传
明 了圆录
法华灵验传目次
卷上 园苡呈祥 天花现瑞 妙字始成便生胜处 题目才写已脱冥司 第一段 序品 唱题之顷地狱皆空 买纸之时天堂已化 国王布发 天帝赐金 第二段法说周 方便品 亡妇生天 神人指路 莲开腊月 佛记天宫 第三段 比喻品 信解品 药草喻品 授记品 经卷重而罪案轻 时患痊而寿笇永 夜明如昼 时雨普沾 炉香不热而自熏 瞽叟无目而能睹 第四段因缘周 化城喻品 羽族惯闻而便脱业躯 比丘暗诵而得离鬼难 感悟前生之师弟 通交二世之爷娘 第五段 五百弟子授记品 授学无学人记品 野雉忽尔转身 阎王耸然弹指 融酥满器 兵卫盈庭 神人警寝而进船 天帝收经而入藏 第六段 法师品 见宝塔品 鬼莫能害 舌不可耕 皂客还送本钱 仙翁特请一品 空中弹指 座上生香 第七段 提婆达多品 劝花座 身托莲胎 名标花座 圣僧教诵 海神请闻 鸽受人身 鬼脱厕报 第八段 安乐行品 龙天请讲 鬼虎钦风 仙鹤来仪 野鸡转报 瓶水自满 异香普熏 经字放光 鸩毒无验 第九段 从地涌出品 如来寿量品 分别功德品 冥授补阙 帝亲试通 赐寿题肩 应病授药 相师已定岂期延寿 天帝邀相却向西方卷下 湖州天下上座 第十段 随喜功德品 法师功德品 埋即生莲 舌常讽典 窑瓦便作莲花而警俗 函经化为草束而拯生 经一通而更不忘 发三剪而辄自长 第十一段 常不轻品 如来神力品 嘱累品 芝生墓侧 莲出舌根 舍利流出於金文 光明照耀於宝塔 瓶水冬温夏冷 天兵匝地盈空 第十二段 药王菩萨本事品 自识前身 难通二字 檀香远达 佛手亲摩 药精入怀 池水疗病 癞疮即愈 气分郁增 急疾乃瘳 大风亦利 第十三段 妙音菩萨品 亡母脱苦 神人住空 水不能漂 尸不生臭 虎吼退贼 字化为金 第十四段 普门品 火不能烧 水不能漂(二章) 脱罗剎难 黑风吹其船舫 刀段段坏(二章) 枷锁自脱(二章) 贼不能害(二章) 求男得男 现身说法 显童女身 显比丘尼身 第十五段 陀罗尼品 妙庄严王品 普贤劝发品 崇自出窦 鬼乃扣头 阎王指送第四天 菩萨来乘六牙象 第十六段 幼尼诵出真诠 侍女冥通梵部 舟人护涉 天乐来迎 深敬辩山人之精书 堪歌崔牧伯之庆会 光明出於口角 菡萏生於舌根 宝岩徒之或讲或疑 莲华院之若读若说 珍禽显瑞 亡妹告征 诵舌长存 烧经不改 经无一字 爪生五花 第十七段 诵舌长存 烧经不改 经无一字 爪生五花 跋
法华灵验传目次(终)
法华灵验传卷上
法华灵验传有大唐蓝谷沙门慧详所撰弘赞传十卷。大宋朝四明沙门宗晓所撰现应录四卷。又有本朝真净国师所撰海东传弘录四卷。今历览此三传。抄录其中最为奇特事。合成二卷。以劝发后来。两卷合百七奇异。
观识沙门释 了圆录
园苡呈祥(苡音以。香草也)
法师鸠摩罗什。此云童寿。龟(音丘)兹国人。七岁出家。日诵千偈。其母携至月支国。见一罗汉曰。此沙弥年至三十五。当大弘佛教度无数人。每唯其言。一日谓曰。方等深教应大阐真丹。唯尔之力。时符坚据关中。太史奏云。有德星现外国分野。当有大智人入辅中国。坚曰。朕闻西域有罗什。将非是耶。即遣吕光率兵伐龟兹国。光既获什。回至凉州。闻符坚为姚苌所害。乃据关外僭号后凉。苌崩。子兴袭位。庙庭俄生连理树。逍遥园葱变为苡。以为祥瑞。遂伐吕光。迎什入长安。待以以国师之礼。兴於逍遥园引诸沙门听什讲说。辩通华夏。览旧经与胡本乖误。以弘始八年於草堂寺与僧?(音略。利也)等八百余人。更集四方义学沙门二千余人。对旧经考校。译此妙法莲华经一部七卷。什曰。所译法华等经幸共流布。若所译无谬。愿焚躯后舌不焦烂。言讫而终。至於阇维。舌界不灰。委见梁僧传及南山感通传。韦天人曰。什公聪明善解大乘。彼自七佛已来传译。得法王之遗寄也。俗以陷戒为言。此不须疑。什位三贤。非悠悠者也。 出弘赞第二卷及现应录上之一。
天花现瑞
梁武帝潜龙时。宅尝七日七夜放光。帝曰非我所居。乃舍为寺。名为光宅。勑法云法师为主。云师。义兴阳羡人也。生时云气满室。因以为名。七岁出家。更名法云。云年在息慈雅尚经术。於妙法华研精累思品酌义理。始末昭览。垂名梁代者也。尝一寺讲散此经。忽感天华状如飞雪满空而下。延于堂内升空不坠。讲讫方去。有常供养僧学法云师日夜发愿。望得慧解。忽梦一僧云。云公灯明佛时已讲此经。那可卒敌也。又夷陵县渔人於网中得经一卷。是泥洹四法品。末题云。宋元徽二年王宝胜造奉光宅寺法云师。以此勘之。元徽二年云公年始十岁。寺无光宅。此乃灵瑞预彰也。
妙字始成便生胜处
隋开皇中有僧慧超。立行卓尔。常诵法华。有一弟子年至志学病死齐。去泰山不远。超往焚香具述来意。木偶人忽发声言。师戒行精苦。所问敢不咨白。遂引至府君前。超白曰。弟子今在何处。君曰。在此。未有生处。超曰欲与相见得否。君即使领东行数十步。果得相见。因问苦乐如何。弟子曰。但被拘系亦无苦乐。念生处未定。愿师升济之。师曰作何功德。弟子乞造法华经一部。设斋一百员。师既归。即书经饭僧。事讫复谒府君。相接如先。师陈所为。君曰。弟子师写经题妙字始成。便生胜处。师曰生於何处。君曰还生齐郡王武家为男子。待三岁可往觅之。超过三年即往问言。檀越之子欲得相见。王氏抵拒不言有子。师具说府君之言。其妻在室语夫曰。法师灵感若此。可使见之。即抱儿子安限外。儿一见师走入怀抱悲泣良久。及年长大。志愿出家还事超师。 灵瑞集。又出弘赞传第十及现应录。
题目才写已脱冥司
隋释行坚。常修禅观。节操严甚。因事经游泰山。日夕入岳寺度霄。藉蒿草於庑下端坐诵经。可一更。忽见其神衣冠甚伟向坚合掌。坚问曰。世传泰山治鬼是否。神曰弟子有之。坚曰。有两同学僧已死。今在否。神问名字云。一人已生人间。一人在狱受对。师往见之。神遣使引入墙院。见一人在火中呼号。形变不可识。而血肉焦臭。坚不忍观。即还庑下复与神坐。坚曰。欲救是僧得否。神曰。可。能为写法华经。必应得免。坚去。急报前愿。经写装毕。赍而就庙。神出如故。以事告之。神曰。师为写经题目。彼已脱去。今生人间。然此处不洁。不宜安经。愿师还送人寺中供养。 大宋高僧传。又出弘赞传第十及现应录。
第一段 序品
唱题之顷地狱皆空 买纸之时天堂已化 国王布发 天帝赐金
唱题之顷地狱皆空
左监门校尉李山龙。凭翊人也。唐武德中暴亡。过七日乃苏云。初被一使追至阎王殿前。见囚徒数千。王问龙曰汝作何福业。答曰诵得法华经二卷。王称大善。即命敷座请诵之。龙唱妙法莲华经序品第一。王曰且止。龙便下座。顾诸囚徒皆乘空而去。王称诵经之力使闻者皆得解脱。王即遣龙再生。又勑使者引游诸狱。令见铁城镬汤等事。使者曰。汝今得脱皆经之力。汝归当设我食。龙即许之。既苏乃见亲属经营殡具。即遣备食於水边。忽见三人谢曰。君不失信。言已而隐。 出太平广记。
买纸之时天堂已化
洛州洛阳人河玄玲。龙朔二年终於京师。冥司遣为主簿。鳞德中玲乡人死。之冥道与玲相见。玲问乡人君何至此。答曰被追至此。玲云。我见案主逗留。君枉来也。放君还去。乡人别玲将出。乃见同村妪谓乡人曰。君至此。岂不观我受苦处耶。便见镬汤涌沸烹煮罪人。妪曰。君可语我夫。为我造法华经一部。脱蒙见许。却后十日君可报我於村南水头。乡人既苏。乃即唤其夫令为写经。其夫急与买纸付人令写。乡人至前期日往到水边。乃别见他妪谓乡人曰。君是前所嘱写经者乎。乡人曰是也。妪曰前者妇人夫为买纸之日已往生天。所以不获赴期与君今日相见。故留言嘱令我报君。言毕遂不获见也。 出弘赞第十。
国王布发
大智度论云。昔天竺国有一阿兰若比丘名摩诃罗。其国王尝布发掩泥令比丘蹈过。又有比丘来白王言。此人不多读经。何以大供养。王言。我曾一日夜半欲见此比丘。即往其所。见此比丘在窟中读法华经。有一金色光明人乘白象。王合掌供养。我方亲近彼即灭没。我问大德。以我来故。金色光明人灭何耶。比丘言。此言徧吉菩萨。徧吉自言。若有人诵法华经。我当乘白象来教导之。我读是经。徧吉自来矣。徧吉即法华经中普贤菩萨也。我闻是已礼足而退。是故我今常当供养。 出弘赞第九及现应录第一卷。
天帝赐金
清信士阴明观。丹阳小邹村人也。少年曾经出家。无他行业。诵法华经一部。后遂还俗兼有妻子。家业农功。或被宫驱役。或居家力作。生业甚贫。衣食不继。口恒诵经不曾暂息。除寝食祇承官私人事之外皆不弃日。在后忽於夜中闻空中有人唤阴明观阴明观。唤甚分明。观起应诺。空中人又曰。汝起。我与汝金宝。宝在村南田东头大黄莲树下。汝可往取。观怀欣即起。呼其子持火及锹镢共往田中。子见父将往。犹怀疑恨曰。那得忽尔夜中取金。阿翁狂颠。父固跋去。及至树下掘凿。了不见金。儿又谏父。须臾之顷闻空中声曰。可更近前。依言而取。果有所获。因此生业用展无复贫寒之弊。村乡怪其引用异常。疑有他故。观乃具向父老说之。弥勤诵习。 出弘赞第八。
第二段法说周 方便品
亡妇生天 神人指路 莲开腊月 佛记天宫
亡妇生天
陈法藏。雍州万年县霸曲人也。身为供膳。贞观十八年。洛州上番去。后妻亡下番。回首离本住村可十余里路。逢亡妻。妻云我今已死经於数日。须臾之间。藏忽见八九家如贫人宅。藏坐一间。偏次屋少。时其妻被唤将去。藏随后者。见妻被牛头狱卒铁叉贯之。内镢汤中骨肉分散。叉出还活。如是七返讫放来相见。形容顿恶。语藏云。与君为后妻。前妇自死。非妾所害。君[袖-由+莫]内有五百钱。家中有牛可直千五百。至家谘阿婆。努力为妾写法华经。妾即得离此苦。将妾此语谘请阿婆。藏归启母。卖牛恰得千五百。即唤经生买纸。藏因行更寻妻住处。藏始扣门。便闻比家遥报云。君新妇昨买纸时已即生天。其惊喜信奉增至。所得财利每写法华。十九年向兴善寺供养行道。具向诸僧说。 出弘赞第十。
神人指路
袁志通。陇城县人也。诵法华经。年二十。点入军差征八蛮。去家万里。持诵不绝。至南界军败。多被损伤。通恓惶不已。忽有五人乘马在前。最后一人谓通曰。汝修善果。诵念经文。余等善众守护。不能为害。汝行七里许。有一塔可入中隐。蛮即还营矣。又见二僧谓通曰。檀越以读诵力故。适遣五人卫护。汝当精进。恒有善神匡赞。言已乘空而去。自尔凡经三阵不被寸铁。蛮平得归。贞观八年抱疾命终。见使者追至阎王殿前。王问作何善行。通曰常持法华斋戒礼忏。王闻合掌称叹。告取金床玉几至殿。安设毡褥请通上座诵经诵一卷而止。王曰。汝之德业甚深。应更观地狱令知罪福不差。通见战惧。复诣王所。王曰。汝见地狱应更勤修。是故我今乞汝长年也。通苏。述之如上。 出灵瑞集.现应录。
莲开腊月
释法融。俗性韦氏。丹阳延陵新亭人也。少小被缁去俗。晦影山林。学法华经。负笈寻师不远千里。然率性无恒。不为时辈所许。后归丹阳牛头山幽栖寺。别为小屋精修故业。远近学侣翕尔归之。乃於岩谷之前讲法华经一部。于时正在盛冬。凝霜被木。乃於讲所忽生二茎金色莲华。众甚惊异。叹未曾有。又有一大鹿常依时听讲。门人发心皆以法华为正业。后不知所终。 出弘赞第三。
佛记天宫
清信士陆淳。吴人也。诵法华经一部。蔬食长斋。大业二年五月染患甚笃。经十余日。於后四日四夜。仰卧看屋了不暂暖。有知识睿师因来看疾。问何所视耶。答云。佛记淳当生焰摩天。今见彼天宫堂殿林木城阙诸天徒众。看之致乐不觉倦也。过四日身亡。 出弘赞第七。
第三段 比喻品 信解品 药草喻品 授记品
经卷重而罪案轻 时患痊而寿笇永 夜明如昼 时雨普沾 炉香不热而自熏 瞽叟无目而能睹
经卷重而罪案轻
刘时。雍州万年县平康坊人也。永隆二年六月患经二日致死。死经六日。唯心上暖。其家已择殡日。未敢袭敛。至七日平旦。忽然再苏云。当时被一人引入大城。宫殿楼观壮丽异常。见阎罗王云。汝可具录生时功德。遂答生时唯读法华经两卷。更别无功德。王遂索罪案及业秤秤之。法华两卷乃重於罪案。王捡案云。其人合得九十年活。谓案典曰可放他还。因令得活。遂受戒。不饮酒食肉。造金字法华永充供养。 出弘赞第九。
时患痊而寿笇永
释慧峙。始兴人也。少而道。素诵法华经。凡三千余徧。年二十三忽染时患。经涉数旬。乃梦有人将峙到一所。墙院赤白一如官舍。入门即见贵人形长八九尺。身着绛绀袍。戴乌纱帽。云是阎罗王。王问师作何德业。峙答云少来诵法华经。王云可诵。峙即升一高座面西诵法华经第二卷。到譬喻品中。譬如长者有一大宅便住。王即起云法师还去。命二人送。因即醒悟。疾亦轻损。数日平复。即能读诵。又年五十五时身又染患。忽梦在始兴果心寺浮图上立。有人推下云。乞汝八十余年命。因即痊愈。到大业十三年。年八十二岁。后不知所终。 出弘赞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