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论藏
- 诸宗部
- 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
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
师。因韦宙就沩山请一伽陀。沩山云。觌面相呈。犹是钝汉。岂况形于纸墨。韦乃就师请。师于纸上。画一圆相。注云。思而知之。落第二头。不思而知。落第三首。
师为沙弥时。和安通。一日召师。将床子来。师将到。和安云。却送本处著。师从之。和安召慧寂师应诺。和安云。床子那边是甚么物。师云。枕子。和安云。枕子这边是甚么物。师云。无物。和安。复召慧寂。师应诺。和安云。是甚么。
师为沙弥时。有僧问石霜。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石霜云。如人在千尺井中。不假寸绳出得。此人即答汝西来意。僧云。近日湖南畅和尚出世。亦为人东语西话。石霜唤沙弥。拽出这死尸著。师后问耽源。如何出得井中人。耽源云。咄。痴汉。谁在井中。师住问沩山。沩山召慧寂。师应诺。沩山云。出也。师住后常举前话。谓众云。我在耽源处得名。沩山处得地。
师作沙弥时。念经声高。乳源和尚咄云。这沙弥念经恰似哭。师云。慧寂只恁么。未审。和尚如何。乳源乃顾视。师云。若恁么与哭何异。乳源便休。
师参东寺。东寺问。汝是甚处人。师云。广南人。东寺云。我闻广南有镇海明珠。是否。师云。是。东寺云。此珠如何。师云。黑月即隐。白月即现。东寺云。还将得来也无。师云。将得来。东寺云。何不呈似老僧。师叉手近前云。昨到沩山。亦被索此珠。直得无言可对。无理可伸。东寺云。真师子儿。善能哮吼(蒋山勤云。东寺只索一颗。仰山倾出一栲栳)师礼拜了。却入客位。具威仪再上人事。东寺见乃云。已相见了也。师云。恁么相见。莫不当否。东寺归方丈。闭却门。师归举似沩山。沩山云。寂子。是甚么心行。师云。若不恁么。争识得伊(保福展云。仰山大似蚊子上铁牛 承天宗云。仰山识得东寺。强说道理。即不可。设使沩山去也未能得与东寺相见在)。
师问东寺云。借一路过那边还得否。东寺云。大凡沙门。不可只一路也。别更有么。师良久。东寺却问。借一路过那边得否。师云。大凡沙门。不可只一路也。别更有么。东寺云。只有此。师云。大唐天子。决定姓金。
师在中邑谢戒。中邑拍口。作和和声。师从西过东。中邑又拍口。作和和声。师从东过西。中邑又拍口作和和声。师当中而立。然后谢戒。中邑云。甚么处得此三昧。师云。于曹溪印子上脱来。中邑云。汝道。曹溪用此三昧。接甚么人。师云。接一宿觉。师云。和尚甚处得此三昧。中邑云。我于马大师处。得此三昧(琅玡觉云愁人莫向愁人说)师问。如何得见佛性义。中邑云。我与汝说个譬喻。如一室有六窗。内有一猕猴。外有猕猴。从东边唤猩猩。猩猩即应。如是六窗俱唤俱应。师礼谢。起云。适蒙和尚譬喻。无不了知。更有一事。只如内猕猴睡著。外猕猴欲与相见。又且如何。中邑下绳床。执师手作舞云。猩猩与汝相见了。譬如蟭螟虫。在蚊子眼睫上作窠。向十字街头叫云。土旷人稀。相逢者少(云居锡云中邑。当时若不得仰山这一句语。何处有中邑也 崇寿稠云。还有人定得此道理么。若定不得。只是个弄精魂脚手。佛性义在甚么处。玄觉云。若不是仰山。争得见中邑。且道。甚么处。是仰山得见中邑处)。
师参岩头。岩头举起拂子。师展坐具。岩头拈拂子置背后。师将坐具搭肩上。而出。岩头云。我不肯汝放。只肯汝收。
师与长沙玩月次。师云。人人尽有这个。只是用不得。长沙云。恰是倩汝用。师云。尔作么生用。长沙劈胸与一踏。师云。[囗@力]。直下似个大虫(长庆棱云。前彼此作家。后彼此不作家。乃别云。邪法难扶 保福展云。好一个月。只是用力太多。被他踏破。却成两个。人人尽道。岑大虫奇特。须知仰山有陷虎之机 德山密代云。更与一踏 琅玡觉云。李陵虽好手。争兔陷畬身 径山杲云。皎洁一轮。寒光万里。灵利者。叶落知秋。阘茸者。忠言逆耳。休不休。已不已。小释迦。有陷虎之机。老大虫却无牙齿。当时一踏。岂造次。蓦然倒地非偶尔。众中还有缁素得二老出者么。良久云。设有。也是掉棒打月)。
师参古堤和尚。古堤云。去。汝无佛性。师叉手近前三步应诺。古堤笑云。子。甚么处得此三昧来。师云。我从耽源处得名。沩山处得地。古堤云。莫是沩山的子么。师云。世谛即不无。佛法即不敢。师却问。和尚从甚处得此三昧。古堤云。我从章敬处。得此三昧。师叹云。不可思议。来者难为凑泊。
师到虔州处微。处微问云。汝名甚么。师云。慧寂。处微云。那个是慧。那个是寂。师云。只在目前。处微云。犹有前后在。师云。前后且置。和尚见个甚么。处微云。吃茶去。
师。后开法王莽山。问僧。近离甚处。僧云。庐山。师云。曾到五老峰么。僧云。不曾到。师云。阇黎不曾游山(云门偃云。此语。皆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谈 沩山秀云。今人尽道。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谈。只知捉月。不觉水深。忽若云门。当时谨慎唇吻。未审。后人若为话会。然水母无目。求食须假于虾 黄龙心云。云门仰山。只有受璧之心。且无割城之意。殊不知。被这僧一时领过。黄龙。今日更作死马医。乃拈拂子度与僧。僧拟接。便打 沩山喆云。仰山可谓光前绝后。云门虽然提纲宗要。钳锤天下衲僧。争奈无风起浪诸人还识这僧么。亲从庐山来 黄龙震云。仰山已是失却鼻孔。云门更下注脚。有什么救急处。我即不然。近离甚处。云。庐山曾到五老峰么。云。不曾到。只向道。别甑吹香。供养此人)。
上堂。汝等诸人。各自回光返照。莫记吾言。汝无始劫来。背明投暗。妄想根深。卒难顿拔。所以假设方便。夺汝粗识。如将黄叶止啼。有甚么。是处亦如人将百种贷物与金宝。作一铺贷卖。只拟轻重来机。所以道。石头是真金铺。我这里是杂货铺。有人来觅鼠粪。我亦拈与他。来觅真金。我亦拈与他。时有僧问。鼠粪即不要。请和尚真金。师云。啮镞拟开口。驴年亦不会。僧无对。师云。索唤则有交易。不索唤则无。我若说禅宗。身边要一人相伴亦无。岂况有五百七百众耶。我若东说西说。则争头向前采拾。如将空拳诳小儿。都无实处。我今分明向汝说圣边事。且莫将心凑泊。但向自己性海。如实而修。不要三明六通。何以故。此是圣末边事。如今且要识心达本。但得其本。不愁其末。他时后日。自具去在。若未得本。纵饶将情学他亦不得。汝岂不见。沩山和尚云。凡圣情尽。体露真常。事理不二。即如如佛。
僧问。如何是祖师意。师以手于空作此[○@佛]相示之。僧无语。
师谓第一座云。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作么生。座云。正恁么时。是某甲放身命处。师云。何不问老僧。座云。正恁么时。不见有和尚。师云。扶我教不起。
师问僧甚处来。僧云。幽州。师云。我恰要个幽州信。米作么价。僧云。某甲来时。无端从市中过。踏折他桥梁。师便休(侯宁勇云。放尔三十棒)。
师见僧来。竖起拂子。僧便喝。师云。喝即不无。且道。老僧过在甚么处。僧云。和尚不合将境示人。师便打。
有梵师。从空而至。师云。近离甚处。云。西天。师云。几时离彼。云。今早。师云。何太迟生。云。游山玩水。师云。神通游戏则不无。阇黎佛法。须还老僧始得。云。特来东土礼文殊。却遇小释迦。遂出梵书贝多叶与师。作礼。乘空而去。自此号小释迦(东林总云。者方商量。如麻似粟。尽道这碧眼胡儿。来无踪去无迹。直是光前绝后。若不是仰山。也难为纵夺。诸禅德。殊不知。这碧眼胡儿。腾空而来。腾空而去。一生只在虚空里作活计。有什么光前绝后大小仰山被他将两杓恶水。蓦头浇了也。当时集云峰下。自有正令。何不施行。大众且道。作么生是正令咄 黄龙新云。大小仰山。被这僧热瞒。更出贝多梵书。涂糊一上。如今更有异僧。乘空而至。云岩门下。唤来洗脚 泐潭准云。可惜仰山放过这汉。当时若是宝峰。便与擒住。须教维那僧堂前撞钟集众。责状赶出。况佛法不当人情。既称罗汉。诸漏已尽。梵行已立。为什么不归家稳坐。只管游山玩水 昭觉勤云。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是从上爪牙。这罗汉具许多神通妙用。到仰山面前直得目瞪口呿。何故。鹤有九皋难翥翼。马无千里谩追风 大沩泰云。大众。仰山。只知进前趁鹿。不知身。堕网。罗尊者偶尔成文。颇有衲僧气息。若人会得。许尔倒捋虎须)。
师住东平时。沩山令僧。送书并镜与师。师上堂。提起示众云。且道。是沩山镜。东平镜。若道是东平镜。又是沩山送来。若道是沩山镜。又在东平手里。道得则留取。道不得则扑破去也。众无语。师遂扑破。便下座(五祖戒云。更请和尚说道理看。蓦夺打破)。
僧参次。便问。和尚还识字否。师云。随分。僧以手画此○相拓呈。师以衣袖拂之。僧又作此○相拓呈。师以两手作背抛势。僧以目视之。师低头。僧绕师一匝。师便打。僧遂出去。
师坐次。有僧来作礼。师不顾。其僧乃问。师识字否。师云。随分。师乃右旋一匝云。是甚么字。师于地上书十字酬之。僧又左旋一匝云。是甚么字。师改十字作卍字。僧画此○相。以两手拓。如修罗掌日月势。云。是甚么字。师乃画此[○@卍]相对之。僧乃作娄至德势。师云。如是如是。此是诸佛之所护念。汝亦如是。吾亦如是。善自护持。其僧礼谢。腾空而去。时有一道者见。经五日后遂问师。师云。汝还见否。道者云。某甲见出门腾空而去。师云。此是西天罗汉。故来探吾道。道者云。某虽睹种种三昧。不辨其理。师云。吾以义为汝解释。此是八种三昧。是觉海变为义海。体则同然。此义。合有因有果。即时异时。总别不离隐身三昧也。
师因一梵僧来参。师于地上。画半月相。僧近前。添作圆相。似脚抹却。师展两手。僧拂袖便出。
师问僧。近离甚处。云。南方。师举拄杖云。彼中老宿。还说这个么。云。不说。师云。既不说这个。还说那个否。云。不说。师召大德。僧应诺。师云。参堂去。僧便出。师复召云。大德。僧回首。师云。近前来。僧近前。师以拄杖头上点一下云。去(云门偃云。仰山若无后语。争识得人)。
师。一日在法堂上坐。见一僧从外来。便问讯了。向东边叉手立。以目视师。师乃垂下左足。僧却过西边叉手立。师垂下右足。僧向中间叉手立。师收双足。僧礼拜。师云。老僧自住此。未曾打著一人。拈拄杖便打。僧便腾空而去。
师。指雪师子问众。有过得此色者么。众无对(云门云。当时便好与推倒 雪窦显云。云门只解推倒。不解扶起)。
师卧次。僧问云。法身还解说法也无。师云。我说不得。别有一人说得。云。说得底人。在甚么处。师推出枕子。沩山闻云。寂子用剑刃上事(径山杲云。沩山。正是怜儿不觉丑。仰山。推出枕子。已是漏逗。更著个名字。唤作剑刃上事。误他学语之流。便恁么承虚接响。流通将去。妙喜虽则借水献华。要且理无曲断。即今莫有傍不肯底出来。我要问尔推出枕子。还当得法身说法也无 天童华云。若是剑刃上事。寂子何曾会用。忽有个僧出来。问法身还解说法也无。向他道。我说不得别有一人说得。又问说得底人在甚处。只向他道。三生六十劫 灵隐岳云。仰山。从前一条脊梁。硬如铁。被这僧连拶。便乃四楞塌地。沩山。一期忍俊不禁。不知失却一只眼忽有僧问。冶父法身。还解说法也无。便与拦胸一踏踏倒教伊起来。作个洒洒落落底汉。不见道。犀因玩月纹生角。象被雷惊华入牙)。
师闭目坐次。有僧潜来身边立。师开目。于地上作此[○@水]相。顾视其僧。僧无语。
师携拄杖行次。僧问。和尚手中是甚么。师便拈向背后云。见么。僧无对。
师问一僧。汝会甚么。云。会卜。师提起拂子云。这个。六十四卦中。阿那卦收。僧无对。师自代云。适来是雷天大壮。如今变为地火明夷。
问僧。名甚么。云。灵通。师云。便请入灯笼。云。早个入了也(法眼别云。唤甚么作灯笼)。
问。古人道。见色便见心。禅床是色。请和尚离却色。指学人心。师云。那个是禅床。指出来看。僧无对(玄觉。云忽然被伊却指禅床。作么生对伊。有僧云却请和尚道。玄觉代。拊掌三下)。
问。如何是毗卢师。师乃叱之。僧云。如何是和尚师。师云。莫无礼。
师共一僧语。旁有僧云。语底是文殊。默底是维摩。师云。不语不默底。莫是汝否。僧默然。师云。何不现神通。云。不辞现神通。只恐和尚收作教。师云。鉴汝来处。未有教外底眼。
问。天堂地狱。相去几何。师将拄杖画地一画。
师。住观音时。出榜云。看经次。不得问事。有僧来问讯。见师看经。旁立而待。师卷却经问。会么。云。某甲不看经。争得会。师云。汝已后会去在。其僧到岩头。岩头问。甚处来。云。江西观音来。岩头云。和尚有何言句。僧举前话。岩头云。这个老师。我将谓被故纸埋却。元来犹在。
僧恩[邱-丘+益]问。禅宗顿悟。毕竟入门的意如何。师云。此意极难。若是祖宗门下。上根上智。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其有根微智劣。若不安禅静虑。到这里总须茫然。云。除此一路。别更有入处否。师云。有。云。如何即是。师云。汝是甚处人。云。幽州人。师云。汝还思彼处否。云。常思。师云。能思者是心。所思者是境。彼处楼台林苑人马骈阗。汝反思底。还有许多般也无云。某甲到这里总不见有。师云。汝解犹在心。信位即得。人位未在。云。除却这个。别更有意也无。师云。别有别无即不堪也。云。到这里。作么生即是。师云。据汝所解。只得一玄。得坐披衣。向后自看。[邱-丘+益]礼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