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论藏
- 诸宗部
- 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
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
僧问。和尚出世几人肯。师曰。并无一人肯。云为甚么并无一人肯。师曰。为个个气宇如王。
上堂曰。道无心合人。人无心合道。欲识个中意。一老一不老。后僧问曹山。如何是一老。山云。不扶持。云如何是一不老。山云枯木。僧又举似逍遥忠。忠云。三从六义。又曰。此事直须妙会。事在其妙。体在妙处。
解夏上堂曰。秋初夏末。兄弟或东或西。直须向万里无寸草处去。良久曰。秖如万里无寸草处。作么生去。顾视左右曰。欲知此事。直须如枯木花开方与他合。有僧到石霜。霜问。和尚有何言句示徒。僧举前话。霜曰。有人下语否。云无。霜曰。何不道出门便是草。僧回举似师。师曰。此是一千五百人善知识语。大唐国内能有几人。后明安曰。直是不出门。亦是草漫漫地。
上堂曰。向时作么生。奉时作么生。功时作么生。共功时作么生。功功时作么生。僧问。如何是向。师曰。吃饭时作么生。又曰。得力须忘饱。休粮更不饥。云如何是奉。师曰。背时作么生。又曰。只知朱紫贵。孤负本来人。云如何是功。师曰。放下钁头时作么生。又曰。撒手端然坐。白云幽处闲。云如何是共功。师曰。不得色。又曰。素粉难沈迹。长安不久居。云如何是功功。师曰不共。又曰。混然无讳处。此外更何求(偈颂至下记志)。
师谓众曰。拟心是犯戒。得味是破斋。又曰。拟心蚤差。况复有言耶。
示众曰。知有佛向上人。方有语话分。时有僧问。如何是佛向上人。师曰非佛。保福别云佛非。云门云。名不得状不得。所以言非。法眼别云。方便呼为佛。师又曰。尘中不染丈夫儿。云门云。拄杖但唤作拄杖。一切但唤作一切。
僧问。如何是玄中又玄。师曰。如死人舌。
僧问。如何是毗卢师法身主。师曰。禾茎粟干。问三身之中阿那身不堕众数。师曰。吾常于此切。僧问曹山。先师道。吾常于此切。意作么生。山云。要头便斫去。又问雪峰。峰以拄杖劈口打云。我亦曾到洞山来。
师洗钵次。见两乌争虾蟆。有僧便问。这个因甚么到恁么地。师曰。秖为阇黎。
会下有老宿。去云岩回。师问。汝去云岩作么生。宿云不会。师代曰。堆堆地。又老宿拈袈裟角问云。父母未生时。还有这个么。师曰。只今岂是有耶。宿摇手。
师因看稻田次。朗上座牵牛。师曰。这个牛须好看。恐吃稻去。朗云。若是好牛应不吃稻。
师问讲维摩经僧曰。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唤作甚么语。云赞法身语。师曰。唤作法身。早是赞也。
示众曰。一大藏教只是个之字。
垂语曰。直道本来无一物。犹未消得他钵袋子。僧便问。时时勤拂拭。为甚么不得他衣钵。未审。甚么人合得。师曰。不入门者。云只如不入门者还得也无。师曰。虽然如此。不得不与他。
垂语曰。直道本来无一物。犹未消得他衣钵。这里合下得一转语。且道。下得什么语。有一上座。下语九十六转不惬师意。末后一转始惬师意。师曰。阇黎何不早恁么道。别有一僧密听。秖不闻末后一转。遂请益上座。上座不肯说。如是三年执侍巾瓶。终不为举。上座因有疾。其僧云。某甲三年请举前话。不蒙慈悲。善取不得恶取去。遂持刀向之云。若不为某甲举。即便杀上座也。上座悚然曰。阇黎且待。我为汝举。乃曰。直饶将来亦无处著。其僧礼谢。
师因普请次。巡寮去。见一僧不赴普请。师问。尔何不去。僧云。某甲不安。师曰。尔寻常健时。何曾去来。
师问僧。甚处来。僧云。游山来。师曰。还到顶么。云到师曰。顶上有人么。云无人。师曰。恁么则不到顶也。云若不到顶。争知无人。师曰。我从来疑著这汉。
冬节与泰首座吃果子次。乃问。有一物。上拄天下拄地。黑似漆。常在动用中。动用中收不得。且道过在甚么处。秦云。过在动用中(同安显别云不知)师唤待者掇退果卓。
僧问。即今往来底唤作甚么则得。师曰。不得不得。
有一僧。在涅槃堂不安。要见师。师遂往。僧曰。和尚何不救取人家男女。师曰。尔是甚么人家男女。云某甲大阐提人家男女。师良久。僧云。四山相逼时如何。师曰。老僧日前也向人家屋檐下过来。云回互不回互。师曰。不回互。云教某甲向甚处去。师曰。粟畬里去。僧嘘一声云珍重。便坐脱。师以拄杖敲头三下曰。汝秖解与么去。不解与么来。
师看病僧。僧云。火风离散时如何。师曰。来时无一物。去亦任从伊。云争奈羸瘵何。师曰。须知有不病者。云如何是不病者。师曰。悟则无分寸。不悟则隔山坡。云前程还许卜度也无。师曰。虽然黑似漆。成立在今时。京兆七师令僧问师云。那个究竟作么生。师曰。却须问他始得。
师示众曰。我有三路接人。鸟道玄路展手。僧问。师寻常教学人行鸟道。未审如何是鸟道。师曰。不逢一人。云如何行。师曰。直须足下无私去。云秖如行鸟道。莫便是本来面目否。
师曰。阇黎因甚颠倒。云甚么处是学人颠倒。师曰。若不颠倒。因甚么却认奴作郎。云如何是本来面目。师曰。不行鸟道。
师问僧。去什么处来。僧云。制鞋来。师曰。自解依他。僧云依他。师曰。他还指教汝也无。僧无对。赵州代僧曰。若允即不违。
有庵主不安。凡见僧便云。相救相救。多下语不契。师乃去访之。主亦云相救。师曰。甚么相救。主云。莫是药山孙云岩嫡子么。师曰不敢。主合掌云。大家相送。便迁化。僧问师云。亡僧迁化向甚么处去。师曰。火后一茎茆。
意上座问。如如遍居前。不如如遍居前。师曰。如如遍居前。不如如遍亦居前。意云。如如遍分其优劣。不如如遍分其优劣。师曰。如如遍分其优劣。不如如遍亦分其优劣。意云。何分彼此。师曰。亦分不分。意云。如何是分。师曰。如如遍。意云。如何是不分。师曰。不如如遍。意云。莫便是通身不通身边事。师曰。不是者个道理。意云。是甚么道理。师曰。是如如遍不如如遍道理。复曰。意上座欲知么。一似八十老婆嫁与三岁儿子。年虽长大。要且被他三岁儿子索唤不得自由。后僧举问曹山。如何是八十老婆。山曰。纷纷白发连头雪。僧云。如何是三岁儿子。山曰。不为主。僧云。为甚么不为主。山曰。不见道。三岁儿子一切过不得。僧云。既是八十老婆。为甚么嫁他三岁儿子。山曰。直得似八十老婆。始解奉重他。
师见幽上座来。遽起向禅床后立。幽云。和尚为甚么回避学人。师曰。将谓阇黎不见老僧。
僧问茱萸。如何是沙门行。萸云。行则不无。有觉即乖。别有僧举似师。师曰。他何不道。未审是甚么行。僧遂进此语。萸云。佛行佛行。僧回举似师。师曰。幽州犹似可。最苦是新罗。僧却问。如何是沙门行。师曰。头长三尺颈短二寸。乃师令侍者持此语问三圣然和尚。圣于侍者手上掏一掏。者回举似师师肯之。
师问僧。甚处来。云三祖塔头来。师曰。既从祖师处来。又要见老僧作甚么。云祖师即别。学人与和尚不别。师曰。老僧欲见阇黎本来师。还得否。云亦须待和尚自出头来始得。师曰。老僧适来暂时不在。
僧问。如何是空劫已前自己。师曰。白马入芦华。官人问。有人修行否。师曰。待公作男子即修行。
僧问。承古有言。相逢不擎出。举意便知有。时如何。师乃合掌顶戴。
师问僧。世间何物最苦。僧云。地狱最苦。师曰不然。云师意如何。师曰。在此衣线下不明大事。是名最苦。
师问僧。名什么。僧云某甲。师曰。阿那个是阇黎主人公。僧云。见秖对次。师曰。苦哉苦哉。今时人例皆如此。只是认得驴前马后底将为自己。佛法平沈此之是也。宾中主尚未分。如何辨得主中主。僧便问。如何是主中主。师曰。阇黎自道取。云某甲道得即是宾中主(云居代曰某甲道得不是宾中主)如何是主中主。师曰。恁么道即易。相续大难。师遂示颂曰。嗟见今时学道流。千千万万认门头。恰似入京朝圣主。只到潼关便休。
僧问。如何是青山白云父。师曰。不森森者是。云如何是白云青山儿。师曰。不辨东西者是。云如何是白云终日倚。师曰。去离不得。云如何是青山总不知。师曰。不顾视者是。乃颂曰。青山白云父。白云青山儿。白云终日倚。青山总不知。
僧问。清河彼岸是甚么草。师曰。是不萌之草。
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大似骇鸡犀。
僧问。蛇吞虾蟆。救则是。不救则是。师曰。救则双目不睹。不救则形影不彰。
有僧辞大慈。慈曰。去什么处。僧云。暂去江西。慈曰。我劳汝一段事得否。僧云。和尚有什么事。慈曰。将取老僧去。僧云。更有过于和尚者。亦不能将得去。慈便休。其僧后举似师。师曰。阇黎争合恁么道。僧云。和尚作么生。师曰得。法眼别云。和尚若去。某甲提笠子。师又问其僧。大慈别有什么言句。僧云。有时示众云。说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说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师曰。我不恁么道。僧云。作么生。师曰。说取行不得底。行取说不得底。云居云。行时无说路。说时无行路。不说不行时合行什么路。乐普云。行说俱不到即本事在。
师举。药山问僧。甚处来。云湖南来。山曰。洞庭湖水满也未。云未。山曰。许多时雨水为甚么未满。僧无语。师代曰。甚么劫中曾增减来。道吾代云满也。云岩云。湛湛地。
师举。乐山与云岩先师游山。腰间刀响。岩问。甚么物作声。山抽刀蓦口作斫势。师曰。看他药山横身为这个事。今时人欲明向上事。须体此意始得。
举。五泄默禅师到石头处云。一言相契即住。不契即去。头据坐。泄便行。头随后召曰。阇黎阇黎。泄回首。头曰。从生至死秖是这个。回首转脑作么。泄忽然契悟。乃拗折拄杖而栖止焉。师曰。当时不是五泄先师。大难承当。然虽如是。犹涉途在。
师示众曰。唯有佛菩提。是真归仗处。复喝一喝曰。犹有者个去就在。
举。文殊大士与无著吃茶次。乃拈起玻璃盏问无著。南方还有这个否。著云无。文殊曰。寻常将甚么吃茶著无对。师代展手曰。有无且置。借取这个看得否。举。盘山上堂。夫心月孤圆。光吞万象。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亡。复是何物。师曰。光境未亡。复是何物。举。邓隐峰在石头。头刬草次。峰在头左侧。叉手而立。头飞刬子向峰前。刬一株草。峰云。和尚秖刬得这个。不刬得那个。头提起刬子。峰接得便作刬草势。头曰。汝秖刬得那个。不解刬得这个。峰无对。师代曰。还有堆阜么。
举。南泉问僧。不思善不思恶。思总不生时。还我本来面目来。僧云。无容止可露。师曰。还曾将示人么。
陆互大夫问南泉云。弟子家中有一片石。或时坐或时卧。如今拟镌作佛。还得否。泉曰得。陆曰。莫不得否。泉曰不得。云岩曰。坐则佛。不坐则非佛。师曰。不坐即佛。坐即非佛。
南泉问神山。作什么。对云打罗。泉曰。手打脚打。神山云。请和尚道。泉曰。分明记取举似作家。师别曰。无脚手者始解打罗。
僧举僧问章敬。心法双亡。指归何所。敬曰。郢人无污。徒劳运斤。云请师不返之言。敬曰。即无返句之语。问师。师曰。道即甚道。罕遇作家。
师示众曰。五泄先师一日沐浴焚香端坐告众曰。法身圆寂示有去来。千圣同源万灵归一。吾今沤散。胡假兴衰。无自劳神。须存正念。若遵此命。真报吾恩。傥固违言。非吾之子。时有僧问。和尚向甚么处去。泄曰。无处去。云某甲何不见。泄曰。非眼所睹。师曰作家。
师问石泷曰。几前一个童子甚了事。如今向甚处去也。泷云。火焰上泊不得。却归清凉世界去也。
有人举问一僧云。盐官会下有一主事僧。忽见一鬼使来追。僧告云。某甲身为主事。未暇修行。乞容七日得否。使曰。待为白王若许即七日后来。不然须臾便至。言讫不见。至七日后复来觅其僧。了不可得。若被觅著时。如何抵拟他。师代曰。被他觅得也。
江陵僧参大川(亦曰太湖)。川问。几时发足江陵。僧提起坐具。川曰。谢子远来。下去。僧绕禅床一匝便出。川曰。若不恁么争知眼目端的。僧拊掌曰。苦杀人。几错判诸方老宿。川曰。甚得禅宗道理。僧举似丹霞。霞曰。于大川法道即得。我这里不然。云未审。此间作么生。霞曰。犹较大川三步在。僧礼拜。霞曰。错判诸方者多。师曰。不是丹霞难分玉石。
云居到参。师问。甚处来。居云。翠微来。师曰。翠微有何言句示徒。居云。翠微供养罗汉。某甲问。供养罗汉。罗汉还来否。微曰。你每日瞳个甚么。师曰。实有此语否。云有。师曰。不虚参见作家来。
师问云居。汝名甚么。云道膺。师曰。向上更道。云向上即不名道膺。师曰。与老僧在云岩时秖对无异也。
云居问。如何是祖师意。师曰阇黎。他后有把茅盖头。忽有人问。如何秖对。居云。道膺罪过。
师谓云居曰。吾闻思大和尚生倭国作王是否。居云。若是思大。佛亦不作。师然之。
师问云居。甚处去来。居云。蹋山来。师曰。那个山堪住。居云。那个山不堪住。师云。恁么则国内总被阇黎占却。居云不然。师曰。恁么则子得个入路。居云无路。师曰。若无路争得与老僧相见。居云。若有路即与和尚隔山去也。师乃曰。此子已后千人万人把不住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