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论藏
- 诸宗部
- 大乘义章
大乘义章
第二明其十因生法。如论中说。十因具生染净无记一切诸法。先明无记。就无记中。有内有外。外谓非情。内谓众生。外中十因。释不异前。内中有四。一是报生。二是威仪。三是工巧。四是变化。报生一门。从染因起。摄属染法。余之三种。论中不说。今宜辨之。能变化心。经论之中。或说为善。或名无记。今此且就无记。以说因相。如何名想。言说辨宣威仪工巧变化。名随说因。以有所须及有所为。起此三事。名以有因。方便之心。对缘初起。能生于后。名种殖因。初心方便。能生于后。名为生因。外缘生摄因。次第渐增。名为长因。当分相起。名自种因。从以有因乃至自种。名共事因。与此相违。名相违因。顺起不乖。名不相违因。无记如是(此一门竟)。
染法因者。如论中说。十二因缘。随言分异。名随说因。以有因者。释有三义。一者通就十二因缘。相望以释。以有前支。后支得生。名以有因。二就因果相对分别。以有过因。现果得生。以有今因。来报得起。名以有因。三就受生强者。以说三有受生。皆由于爱。故论说言。唯爱能令诸有相续。以有爱故。诸有支生。名以有因。论依后释。故言。顾念味著。诸有支生。名为以有。味犹爱也。种殖因者。释有两义。一业烦恼相对分别。业为正种。烦恼缘助。是二和合。名种殖因。二就内外相对分别。结业为种。恶友邪法六尘境界。以之为缘。因缘和合。能生于后。名为种殖。论依后释故。论说言。无明等法现法种子。生余生死。名种殖因。言摄因者。训释有二。一业烦恼相对分别。业为正种。烦恼缘助。烦恼之缘。润彼业种。摄生后果。名为摄因。二就内外相对分别。业与烦恼。合为正种。恶友邪法六尘境界。以之为缘。摄无明行。令生后果。名为摄因。论依后释故。论说言。于现在世。不近善友。不闻正法。习不正思。无明等生。名为摄因。恶友邪法。如似水土。习近听受。不正思惟。如似人功。由是力故。令无明行生后果报。是故名为无明等。生此生。皆由恶友邪法不正思惟。是故名彼以为摄因。言生因者。训释有二。一业烦恼相对分别。业为正因。烦恼为缘。业之正因能生后果。故名生因。二者内外相对分别。烦恼与业同为正因。恶友邪法。以之为缘。因能生果。故名生因。论依后释言长因者。无明行等。渐渐增长。至未来世生死果报。是名长因。故论说言。无明至后有。增进相求。至余生死。名为长因。准前世间种殖之事。应从生后增向老死以为长因。但今论。因增向果。亦名为长。何故如是。后据内心。心有渐习趣果之义。增长义显故说为长。彼前外种非是心法。无有渐习向果之义。增长不显。故不名长。若互相从。皆得无伤。自种因者。六道种子。当分生果名自种因。故论说言。各各种子无明等生名为自种。六道因别故云各各。彼彼因中。皆悉从于无明行等。生后果报。是故说为无明等生。共事因者。始从以有乃至自种。共成一种因缘之事。故云共事。随说因者。但能别法。不能生长故不说共。相违因者。无漏道品。能违染法。名相违因。不相违者。犹是向前以有等事相故来。染因如是(此二门竟)。
次辨净因。如论中说。始从种性乃至涅槃。随说故别名随说因。以有生死。乐求净法。名以有因。种殖因者。种性地中所成善法。如似种子。善友正说。如似水土。解行之初。依先种子。对缘始习。能生于后。名种殖因。近善知识。听受正法。堪能摄起出世道品。名为摄因。地前所修。能生出世无漏道品。以为生因。言长因者。若类世间种殖之事。初地已上。运运增长。趣顺菩提。名为长因。若类染法。种性已去。乃至佛果渐次增长。皆名长因。三乘种子。当分生果。名自种因。从以有因乃至自种。名共事因。共成一种修道事。故染法违净名相违因。净缘顺净名不相违。故论说言。染法相违。是净法因。净法相违。是染法因。生法如是。
第三约对二因分别。言二因者。如地持说。一是生因。二方便因。亲而起体名为生因。疏而助发名方便因。二因如是。今对十因辨明其相。如论中说。种子于芽。是名生因。余名方便。然此非谓唯取十中第四生因以为生因。于十因中。但使种子能生芽。义皆属生因。余名方便。总相虽然。别犹难解。今宜辨之。就外无记。十因之中生因一种。唯是生因。随说因摄因长因相违因不相违因。此之五因。唯是方便。随说因者。以言别法不生法故。非是生因。摄据外缘故非生因。如地持说。芽茎已后。方名为长。故非生因。若就心法。不同此释。相违因者。但能灭法。与彼灭法以为方便。不能生法。故非生因。不相违者。与摄因同。故非生因。自余四因。义有两兼。以有因中。通其缘正。以有种子。令芽得生。是其生因。以有水土。令芽得生。是方便因。种殖因中。亦通缘正。种子于芽。是其正因。水土于芽。是方便因。自种因中。种子于芽。以说自种。判属生因。种子望彼茎叶等事。以为自种判属方便。非亲生故。共事因中。亦其二因。生及方便。相同以有乃至自种。总摄彼等。为共事因(此一门竟)。
今次就彼内无记因。摄以为二。生因一种。唯是生因。自分生故。随说因摄因相违因不相违因。此之四种。是方便因。以有因中。具有二因。以有最初起无记心。能生于后。判属生因。以有外境。能生于心。是方便因。种殖之中。亦具二因。相同以有。长因之中。具摄二因。最初种子次第增长。生初威仪工巧变化。是其生因。余名方便。自种因中。亦具二因。以方便心。望初威仪工巧变化。以说自种。如是自种。即是生因。望后威仪工巧变化。以说自种。是方便因。非亲生故。共事因中。亦具二因。同前以有乃至自种。总摄彼等。为共事故(此二门竟)。
次摄染因。以之为二。十因之中。生因自种。此之二因。唯是生因。问曰。向前无记法中自种因者。亦是生因。亦方便因。今此何故唯既生因。释言。有以。无记法中。种子望芽。亦是自种。望余茎等。唯是自种。而非生因。故兼两义。今此染中结业。望生乃至老死。皆是自种悉是生因。是故自种唯是生因。何故如是。染法力强。一因堪能亲生多果。故望生死是生因。无记力弱。一种不能亲生多果。故望唯茎等。不名生因。若使染中通望老死为生因者。何故论言种子于芽是名生因。彼乃且就无记言耳。随说摄因违不违因。此之四种。唯是方便。义同前释。余之四因。义有两兼。于四因中。正因生果。齐是生因。缘因起报。悉是方便。如以有中。以有结业。生于后果。判属生因。以有外缘。起于后报。判属方便。种植因中。云何具二。种植因者。内外和合。方名种殖。就种植中。分取结业生于后果。判属生因。外缘生果。判属方便。长因之中。云何具二。如论中说。从无明行乃至老死。渐次增长。是名长因。就此生果增长之中。因增至果。判属生因。因因自增果。果自长判属方便。问曰。何故因增至果得非生因。因因自增果。果自长说为方便。释言。有以。从因生果。因果位别。因灭果兴生相显现。故说生因。因还望因。果还望果。无如是义。故不名生。但名方便。若通说生。理亦无伤。共事因中。云何具二。若更分别。不异以有乃至自种。总说彼等。为共事故。染法如是(此三门竟)。
次摄净因。以之为二。十因之中生因一种。唯是生因。随说摄因违不违因。唯是方便。随说摄因及不相违。成之方便。相违因者。退之方便。自余五因。义有两兼。以有因中。通其内外。以有最初道品种子。生后道品。判属生因。以有外缘。能生出道。判属方便。种殖亦尔。内外和合。名为种殖。于中分取道品种子能生于后。判为生因。分取外缘能生于后。说为方便。长因之中。从道向道。渐次增长。是其生因。增长向灭。是方便因。问曰。何故染法之中。从因向果名为生因。净法向果乃名方便。释言。有以。染法之果所谓生死。生死有为。可生法故。长因向彼。是其生因。净法之果。所谓涅槃。涅槃无为。非可生法。是故长因增长。向彼但名方便。问曰。向前染法之因。因因相起但名方便。何故净中道。道增长说为生因。释言。染粗从因向果。生相显现。故名生因良以对彼粗显生故。因因相起。生相不显。不名生因。净法是细道增向灭。一向非生。良以对彼非生法故。说道相起以为生因。自种因中以道望道宣说自种。是其生因。以道望灭。宣说自种。是方便因。共事因中。亦具二因。若更分别。不异以有乃至自种。总摄彼六为共事故二因如是。
第四门中约对六因。具相收摄六因之义。如阿毗昙大智论中亦具分别。六名是何。一所作因。谓法起时。诸法彼不障。名所作因。大智论中。名无障因。二共有因。诸法起时。共有之法。生住灭等共相助成。名共有因。三自分因。一切诸法。同类相生。名自分因。大智论中。名自种因。四者遍因。十一遍使增长一切染污之法。名之遍因。何者十一。苦下五见疑及无明。为七。集下二见邪见见取疑及无明。即以为四。通前十一。五相应因。诸心心法相应造境。名相应因。前共有因。相依体立。此相应因。相依有用。六者报因。诸业烦恼。得苦乐报名为报因。此义广释如六因章。今对十因。共相摄。于中先对外无记因。摄之为六。就此十中。除相违因余九是其三因所摄。就余九中。随说摄因及不相违。此之三种是所作因。生因长因及自种因。此之三种是自分因。同类之法。自相起故。以有因中。具有三因。一所作因。以有水土。牙茎等生。名以有中所作因也。二共有因。谓外色中生等四相。与彼外色。相扶体立。名共有因。三自分因。以有前色生后色故。名自分因。种殖因中。具有二因。谓自分因及所作因。种子与彼水土。和合名为种殖。种望牙等。是自分因。水土润泽。望彼牙等名所作因。共事因者。具有三种。谓所作因自分因共有因。若更分别。不异以有乃至自种。总摄彼六为共事故(此一门竟)。
次就内法无记十因。具相收摄。除相违因。自余九因。四因所摄。谓所作因共有因自分因相应因。相状如何。随说摄因不相违因。此之三种是所作因。生因一种。是自分因。以有因中。具有四因。以有六根及外境界。起无记心。是所作因。以有同时诸心法等。互相助成。是共有因。以前起后。是自分因。诸心心法。相应造缘。是相应因。种殖因中。具摄二因。就种殖中分取。种子能生于后。是自分因。分取六根及外境界。是所作因。长因之中。亦具二因。同类相起。是自分因。心心相次是所作因。自种亦尔。共事因中。具有四因。同前以有乃至自种。总摄彼六为共事故。相违因者。望坏彼法为所作因。非报法故无其报因。非染法故无其遍因(此三门竟)。
次对染因相收摄。还除相违。余九是其六因所摄。随说摄因及不相违。此之三种是所作因。生因自种。是其报因。以有因中。具有六因。以有根尘。生业烦恼。名所作因。心心法等。相扶体立。名共有因。业烦恼苦同类相起。以前生后。名自分因。以有遍使增长一切染污之法。即是遍因。有同时心心数法。相应造缘。名相应因。以业烦恼生彼当果。即是报因。种殖因中。具摄二因。所谓报因及所作因。谓业烦恼。对缘现起能生后果。名为种殖。是种殖中业与烦恼。生于当果。即是报因。外缘生果。是所作因。长因之中。具有三因。烦恼业苦当分增长。是自分因。烦恼增长。起身口业。是所作因。作业烦恼。增长生苦。是其报因。共事因者。具摄六因。若更分别。不异以有乃至自种。总摄彼等为共事故(此三门竟)。
次对净因明相收摄。还除相违。余九是其四因所摄。随说摄因及不相违。是所作因。以有因中。具摄四因。谓所作因自分因共有因及相应因。依于善友正说法等。增长道品。是所作因。道品法中。以前生后。同类相起。是自分因。同时具有定道无作。是共有因。无漏心法相应造缘。是相应因。种殖因中。具有二因。谓所作因及自分因。种殖之中。最初道品。对缘现起。名为种殖。是种殖中。最初道品。同类生后。是自分因。异类相起。是所作因。善友等缘。能生于后。亦是所作。生因不定。小乘法中。净法种子。必是有漏。以此种子生于出世无漏之道。异类相起是所作因。大乘法中。净法种子。必是无漏。以此种子生于出道。同类相起。是自分因。就长因中。若有漏道。若无漏道。当分增长。是自分因。若从有漏增向无漏从道向灭。是所作因。自种因中。小乘种子。望于出道及望涅槃。以说自种。异类相望。是所作因。大乘种子。望于出道。以说自种。同类相望。是自分因。望于涅槃以说自种。是所作因。共事因中。备摄四因。谓所作因自分共有及相应因。若具分别。不异以有乃至自种总摄彼等。为共事故。非染法故。无其遍因。非报法故。无其报因。
第五约对四缘分别。如地持说。何者四缘。一者因缘。二次第缘。三者缘缘。四增上缘。六因之中。相应共有自分遍因及与报因。此之五种。是其因缘。所作因中。分作三缘。就所作中。六尘生心。是其缘缘。心法次第。藉前生后。是次第缘。自余一切万法不障。是增上缘。此义广释。如四缘章。今对十因共相收摄。于中先摄外无记因。以为四缘。就十因中。除相违因。余之九因。二缘所摄。所谓因缘及增上缘。九中三因。一向是其增上缘摄。谓随说摄因不相违因。三因一向因缘所摄。所谓生因长因及自种因。以六因中自分摄故。自余三因。二缘所摄所谓以有因种植因共事因可八见以有因中。以有水土。令芽得生。是增上缘。以有种子。令芽生者。是其因缘。自分摄故。种殖因中。分取种子。望彼芽生。是其因缘。自分摄故。分取水土能生于芽。是增上缘。共事因中。亦具二缘。同前以有乃至自种。总摄彼等。为共事故。相违因者。望坏彼法为增上缘(此一门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