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论藏
- 诸宗部
- 勅修百丈清规
勅修百丈清规
圣节启散古规所载。堂僧堂司给由。暂到客司给由随身照证。盖往时僧道岁一供帐纳免丁钱。官给由为凭。故游方道具度牒之外。有每岁免丁由。有何处坐夏由。有启散圣节。以备征诘。各亦畏慎。今虽不用。存其事以见古也。
黄榜式
某州某府某寺
某月某日钦遇
天寿圣节本寺预于今月某日恭就
大佛宝殿启建
金刚无量寿道场一月日逐日轮僧上殿披阅真诠
宣持密号所萃
洪因端为祝延
今上皇帝圣寿万岁万岁万万岁
右恭 惟
佛日洞明
龙天昭格
某年某月 日都监寺臣僧某谨言
住 持 臣僧某
经单式
今具经文品目于后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经
大乘妙法莲华经
大乘金光明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乘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大仁王护国经
右具如前
今月 日纲维臣僧 某 具
差单式
今具逐日轮僧上殿名员于后 用白纸书
某日 住持臣僧 某甲首座 某甲书记
某甲藏主 某甲知客 某甲西堂
某日 某甲称呼 某甲上座 某甲都寺
右具如前
今月 日堂司 某 具
疏语(启建)右伏以 覆焘无私。乾坤孰测其高厚 照临有赫。日月莫喻其光华。知 赞仰之徒劳。欲 补报而无极。惟托钧陶之内。义重 四恩。故竭 忠爱之心。虔恭 三祝。斗枢电绕龙象筵开。帝网百亿山河咸归 圣量。华藏三千世界益衍 丕图。少尽涓埃。匪懈朝夕。钦愿 夔龙登用 景星耀而泰阶平 麟凤呈祥 圣人作而万物睹。谨疏 (满散)优钵罗花瑞世 同佛降生 阎浮提树连阴。与天齐寿。故 毓夙成之 睿质。克 承丕显之 圣谟 大哉干至哉干 体乾居正 会其极归其极 建极立中。爰以 吾道之大同。有裨 圣时之至治。山林钟鼓乐 化日之舒长。草木昆虫被 膏泽之渗漉 祥开震夙 颂祝华封。钦愿 垂拱无为。天地位而万物育 钧陶有象。阴阳理而四时平 寿考万年 本支百世。
景命四斋日祝赞
景命好日。月旦。月望。初八。廿三。四斋日。隔宿堂司行者报众。挂讽经牌。次早钟绝。后鸣僧堂前钟。集众登殿。维那举楞严咒。唱药师号。叹佛毕。回向云(某日令辰。某州某寺住持传法某僧某。谨集合山僧众。恭趋宝殿。讽诵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神咒。称扬圣号。所萃洪因。祝延今上皇帝圣寿万安。金刚无量寿佛仁王菩萨云云)。
旦望藏殿祝赞
旦望古来转藏祝寿。今则必先侵晨登殿。
御座前祝赞。于礼为恭。或粥罢升座罢鸣钟集众。往藏殿。维那举云(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众当默念。住持领众合掌绕藏。行道三匝。多众则一匝立定。维那举大悲咒。回向云(大圆照中有华藏海。功超造化。道绝明言三光电卷而实相涵。六合雷奔而湛然寂。不思议海难尽赞扬。某州某寺住持传法臣僧某。月旦望令辰。谨集合山僧众。恭趋藏殿绕旋行道。称念摩诃佛母圣号。运转天宫法宝轮藏。讽诵大悲圆满神咒所萃洪因。端为祝延 今上皇帝圣寿万安。金刚无量寿佛仁王。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
每日祝赞
斋粥二时下堂。僧众必须登殿。维那举无量寿咒三遍。回向云(讽诵秘章。所萃洪因。端为祝延今上皇帝圣寿万安。金刚无量寿佛云云)。
千秋节
至期堂司行者隔宿报众。挂讽经牌。次早鸣僧堂钟。集众登殿。维那举楞严咒毕白佛(四斋日同)回向云(某道某路某寺某月某日。敬遇皇太子千秋令节。谨集合山僧众。恭趋宝殿。讽诵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神咒。称扬圣号。所萃良因。敬祝皇太子睿算千秋殿下。伏愿日重轮月重辉。照临海宇。山如砺河如带。巩固邦基。金刚无量寿佛云云)。
善月
正五九为善月。预先一日。维那令堂司行者。覆住持报库司。挂善月牌于殿门前。具经单轮差僧簿。每日鸣大钟登殿。看经祝赞终月而毕。
始山隋开皇三年诏天下。正五九并六斋日。各寺建祈祷道场。不得杀生命。取藏经中。有毗沙门天王。每岁巡按四大部洲。正五九月治南赡部洲。故禁屠宰。而唐之藩镇每上任。必犒士卒不下数万人。须大烹宰。故以正五九不上官。为禁杀也。而俗以为忌者非。
祝厘章终
报恩章第二
国有禘夹四时之祭。所以昭功德隆本始重继嗣也。圣朝崇佛。
世祖而下。咸各建寺。谓由佛应身以御天下。化仪既终复归佛位。在 京官寺。于是设 圣容具佛坛场。月以五祭。设奠展礼如生。而致夫羹墙之思。洪惟 圣化所被。与佛之教流于无垠。而吾徒沐恩波濡 圣泽。可不知所自而思所报效焉。
国忌
上宾日届期。隔宿库司报堂司。令行者覆住持两序。报众挂讽经牌。就法座上。安 御座。用黄纸写 圣号牌位。严设香花灯烛几筵供养。至期鸣僧堂钟。集众候住持至上香上茶汤。维那举楞严咒。讽诵毕。回向云(某州某寺住持传法臣僧某。某月某日。恭遇某圣圣忌之辰。谨集合山僧众。谨诵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神咒。称扬圣号。所萃殊利资严圣驾。伏愿神游八极。想云车风马来。临位证中天受玉殿琼楼快乐。十方三世云云)。
祈祷
凡有祈祷。须如法严治坛场。铺陈供养。住持专心加谨。僧众各务整肃。知事内外提督应办。大小寮舍巡警斋洁。或有官员拈香。恭勤迎送。预期库司禀覆住持。先付意旨。维那知会。堂司行者报众挂祈祷牌。斋粥二时鸣钟集众讽经。或看藏经。或四大部经。或三日五日七日。随时而行。如祈晴祈雨。则轮僧十员廿员。或三五十员。分作几引。接续讽诵。每引讽大悲咒消灾咒大云咒。各三七遍。谓之不断轮。终日讽诵。必期感应。方可满散忏谢。其疏意各列于后。
祈晴
切见。淫雨为戾物用不成。百川横流民无宁处。盖众生共业所感。惟上天覆焘无私。由是谨发诚心。启建祈晴道场。每日命僧讽诵经咒。仰扣诸圣。所冀祈求晴霁。速赐感彰。伏愿扫顽云于四野。阴沴潜消。丽杲日于中天。容光必照。俾五行各顺其序。而万汇悉遂其生。
祈雨
切见。亢阳为灾百物就槁。匪上天之降罚。由下民之多愆。惟诸佛开慈悲之门。而神咒有祈禳之应。由是谨发诚心。启建祈雨道场。每日命僧。讽诵经咒。仰扣诸圣。所冀祈求雨泽。速赐感通。伏愿拯生灵于涂炭。厥维艰哉。起云龙于山川。俾霶[雨/沱]矣。庶兹多稼亦乃有秋。
祈雪
切见。时冬恒温。恐生物之疵疠。维天降雪。净下土之祲氛。庸致瓣香之诚。愿集六花之瑞。由是谨发诚心。启建祈雪道场。每日命僧。讽诵经咒。仰扣诸圣。所冀祈求雨雪。速赐感通。伏愿彤云千里润泽。八荒六府三事用修。草木咸若。二气五行顺序。神人以和。
遣蝗
切见。飞蝗蔽天。惟凶荒之可虑。遗孽入地。恐滋蔓之难图。匪假神功之驱除。虽极人力而罔措。由是谨发诚心。启建遣蝗道场。每日命僧。讽诵经咒。仰扣诸圣。所冀驱遣虫蝗速赐消殄。伏愿涤之风雨。扫种类以无遗。投之江河。随业感而自化。民安其业物遂其生。
日蚀
此日而食。占五纪之或乖。畏天之威。虞六沴之将作。故徇民情而救护。盍依佛力以祷禳。由是谨发诚心。命僧讽诵经咒。用伸救护。所冀日精速赐还光。伏愿五色开而黄道明。照临下土。群阴消而阳德盛。昭回于天。
月蚀
月耀阴精而主夜。所赖照临。天示咎征于下民。于焉薄食。既戒既惧。以祷以禳。由是谨发诚心。命僧讽诵经咒。用伸救护。所冀月华速赐还明。伏愿妖蟆灭迹。清光现大地山河。顾兔长生。万象纳广寒宫殿。
报恩章终
敕修百丈清规卷第一
敕修百丈清规卷第二
大智寿圣禅寺住持臣僧德辉奉 敕重编
大龙翔集庆寺住持臣僧大诉奉 敕校正
报本章第三
性者。人之大本也。振天地而莫知其始。穷万世而莫知其终。佛与众生均有是性。悟之而登妙觉。迷之而流浪生死。从劫至劫六道异趣。业报展转无有穷已。所赖圣训洋洋堪作依怙。吾徒忝形服预法系。遵其行之为律。宣其言之为教。传其心之为禅。而循吾所谓大本者。以同夫佛之全体妙用。始可称佛子而续慧命也。其于讳日追悼。岂世礼哉。
佛降诞
先期堂司率众财送库司。营供养。请制疏佥疏(圣节礼同)至日库司严设花亭。中置佛降生像。于香汤盆内。安二小杓佛前。数陈供养毕。住持上堂祝香云(佛诞令辰。某寺住持遗教。远孙比丘某甲。虔爇宝香。供养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上酬慈荫。所冀法界众生念念诸佛出现于世)次趺坐云(四月八日。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降诞令辰。率比丘众。严备香花灯烛茶果珍羞。以伸供养。住持遗教远孙比丘某甲。升于此座举唱宗乘。所集殊勋上酬慈荫。下与法界众生同伸希有之庆)次说法竟。白云(下座各具威仪诣大佛殿。浴佛讽经谨白)下座。领众同到殿上。向佛排立定。住持上香三拜。不收坐具。进前上汤进食请客侍者递上。烧香侍者捧置于几毕。复位三拜再上香。下嚫点茶。又三拜收坐具。维那揖班上香。大众展拜。住持跪炉。维那白佛云(一月在天影涵众水。一佛出世各坐一华。白毫舒而三界明。甘露洒而四生润)宣疏毕。举唱浴佛偈云(我今灌沐诸如来。净智庄严功德聚。五浊众生令离垢。同证如来净法身)行道浴佛将毕。举楞严咒。回向云(上来讽经功德。回向真如实际庄严无上佛果菩提。四恩等报三有齐资。法界有情同圆种智。十方三世一切佛云云)。
疏语 大海湛然独听 潮音之震荡。太虚廓尔。惟瞻 景纬之横陈。由 本大而迹彰。抑 时至而机应 俾群灵咸成正觉 从五浊示现降生 脱珍服著垢衣 委身以徇舍化城登宝所 携手同归 初度重临 大恩莫报 伏愿 扇真风于末世 揭慧日于中天。无佛无魔法法宣扬玉偈。非垢非净尘尘灌沐 金躯。
佛成道涅槃
先期堂司率众财送库司。营供养。请制疏佥疏(降诞礼同)住持上堂祝香云(佛成道日。某寺住持遗教远孙比丘某甲。奉为法界众生。虔爇宝香。供养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上酬慈荫。次冀法界众生同成正觉)次趺坐云(腊月八日。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众。严备香花灯烛茶果珍羞。以伸供养。住持遗教远孙比丘某甲。升于此座举唱宗乘。所集殊勋上酬慈荫。普愿法界众生。发明自己智慧。入微尘刹转大法轮)次说法竟。白云(下座各具威仪。诣大佛殿讽经谨白)下座。领众殿上展拜跪炉。维那白佛云(正觉山前睹明星而悟道。大千界内揭慧日以流辉)宣疏毕。讽经回向。涅槃日。住持先于佛殿拈香祝圣讽经毕次第上堂。祝香云(佛涅槃日。某寺住持遗教远孙比丘某甲。虔爇宝香。供养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上酬慈荫。下与法界众生同伸攀慕。所冀法身常住法轮再转。一切有情悟无生忍)次趺坐云(二月十五日。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入涅槃之辰。率比丘众。严备香花灯烛茶果珍馐。以伸供养。住持遗教远孙比丘某甲。升于此座举扬涅槃妙心。所集殊勋上酬慈荫。普愿法界众生同圆种智者)说法竟。白云(下座各具威仪。诣大佛殿讽经谨白)下座。领众殿上展拜跪炉。维那白佛云(净法界身本无出没。大慈愿力示有去来)宣疏毕。讽经回向并同前。
疏语成道 无量劫来成佛。岂假进修。众生日用不知。示以先觉觉自觉他。而成 觉道。世出世间而称 世尊 阐一代之化仪 遵先佛之遗轨 坐菩提树。魔宫隐而无光 现优钵花法轮炽然常转。故始喻初日之先照。而末示拈花之正传 圆明真常则空有俱亡。圣凡梦幻 埏埴万化。则今古一瞬天地豪芒。顾末裔之何知。诵遗言而有惕。伏愿色空明暗咸宣 微妙法音。蠢动含灵共证 智慧德相 涅槃 各赴群机 法华之嘱累授记 力制后学 遗教之扶律谈常。矧 拈花得旨付法正传。而落叶归根。毕吾能事。囿放化者终于尽。顺世无常。寓诸幻而返诸真。是名寂灭。然神珠恒照于浊垢。而 宝月不避于污流 大定无方。常住恒河沙劫 圆机普应。示现千百亿身。顾世相之难忘。临讳日而增慕。伏愿 辟末流之邪见 回季运之浇漓 定慧兼修。长如 正法住世。天魔率化。皆为外护宗纲。
佛生中印土。姓刹帝利氏瞿昙。梵语瞿昙。华言甘蔗。其始祖王仙为猎人射死血入地。生甘蔗二本。日炙开。一生男号甘蔗王。一生女。善贤妃生子。作转轮王。以日炙又名日种。传七百世。至净饭王。佛以累劫功行满足。从兜率天降神王宫摩耶夫人腹胎。于周昭王二十六年甲寅岁四月八日生。名萨婆悉达。七日母丧。赖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乳养。至二十五岁。逾城往跋伽仙林中。取剑断发脱身宝衣。从猎师贸袈裟为比丘。复北渡恒河至伽阇山静坐。六年苦行。日食一麻一米以续精气。复自念若以羸身而取道者。彼外道则言自饥是涅槃因。乃浴于尼莲河受牧女乳糜。释提桓因以吉祥草敷坐跏趺于上。魔王领兵欲加迫害。百计不能少挠。作礼悔罪而去。二月八日明星出时。豁然大悟。得无上道成最正觉(世相传以腊月八日。或谓周正建子。或别有据)时年三十岁矣。于摩竭提国阿兰若菩提场中。演说华严。小机未入如聋如哑。于三七日观树思惟宁入涅槃。梵天帝释殷勤三请。乃诣鹿苑。以三乘教转大法轮。先为憍陈如等五人。说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等教。历十二年时佛四十二岁。至方等会上淘汰弟子。渐已开泰。于是弹遍击小叹大褒圆。说维摩楞伽楞严般若大乘等经。又三十年。时佛七十二岁说法华经。以诸弟子皆可任重授记作佛。方畅本怀。又八年。为穆王五十三年壬申岁。时佛七十九岁。佛先往忉利天为母说法。优填王恋慕铸金为像。闻佛下降金像来迎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五百比丘尼。舍利弗目犍连七万阿罗汉等。不忍见佛涅槃。同时入灭。菩萨四众天人八部鸟兽诸王悉集。独受纯陀最后之供。为诸比丘说无常苦空。复言。无上正法悉已付嘱摩诃迦叶。当为汝等作大依止。犹如如来。又以阿难在娑罗林外。为魔所娆。乃敕文殊云。阿难吾弟。给事我来二十余年。闻法具足。如水注器。欲命受持是涅槃经。文殊奉旨召阿难归。佛言。有梵志须跋陀罗。年百二十。未舍憍慢。汝可告之。如来中夜当般涅槃。即与同至。闻佛说法得阿罗汉乃告大众。自我得道度憍陈如。最后度须跋陀罗。吾事究竟。二月十五日中夜复伸告诫。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波罗提木叉。是汝大师。如我住世无异也。于七宝床右胁而卧。寂然无声便般涅槃。阿那律升忉利天告摩耶夫人。自天而下。世尊起为说法开慰。复语阿难。当知为后世不孝众生故。从金棺出问讯于母。时迦叶与五百弟子。自耆阇崛山奔至悲哽作礼。复现双足千辐轮相。天人各持香薪。至茶毗所。化火自焚七日乃尽。众收舍利满八金坛。阿阇世王与八国王。及帝释诸天龙王共争舍利大臣优波吉谏止。宜共分之。即分为三。一诸天。一龙王。一分八王。而阇王得八万四千数。以紫金函盛于五恒河中。作塔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