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心戒观法

  可怪凡夫人  积聚贪嗔痴
  破戒无羞耻  轻贱木叉珍
  追求忙如火  种植涉艰辛
  教他多布施  自舍若抽筋
  傲慢善知识  恃怙脓血身
  放逸著五欲  何时出苦津
  衣贪五色服  食贪常饱肚
  舍静入愦闹  经戒未曾睹
  拔草复掘地  溉灌治园圃
  生业过俗人  瓮匮居三五
  唯忧财不足  锁门牢闭户
  高声大语笑  谄慢心未普
  毁犯四重禁  抵突凶如虎
  身坏永沉沦  罪毕生夷虏
  可念众生狂  痴暗无慧光
  但贪目前利  不见当来殃
  出家望静乐  返为驰逐忙
  抱财忽命终  道俗竟分张
  恶性如蛇蝎  恶贪如豺狼
  剃头无实德  高容返自伤
  隐罪求名闻  不畏利养疮
  白衣修戒施  寿尽生天堂
  沙门倒悭惜  不观空无常
  唯知造恶业  触事皆面墙
  破戒违经律  无惭故覆藏
  我作还我受  三涂遣谁当
  虽无我人法  善恶亦不亡
  三界轮回苦  六道生死长
  如是诸恶过  谨慎好思量
  愿断相续因  持心如金刚
  定水洗烦恼  戒城自遮防
  德如螺髻梵  去处见西方

  诫观外现威仪内起邪命法第八

  邪命者。所谓净治住处。严饰道场。罗列幡华及诸道具。数为洗剃。常带袈裟。覆膞靴履。威仪齐整。缓行直进。下声软语。或复静默闭目低头。衣钵随身执着律相。然其内心常求名利。望他请唤恭敬尊重。进戒度人强为师首。处在徒众希他依止。设解经律问时生难。性多嫌恨恶眼视人。少见侵触不受其忏。口若发言喜说机刺。嫉他得利如火烧心。情尘意垢曾未除遣。虽坐绳床起恶觉观。攀缘乱想念世欲事。令夜恶梦漏失不净。恶觉染意熏本识藏结恶业种。染能障净生死不绝。轮回无际受诸苦恼。三业不净乖八圣道。外白里黑。顺八邪径。是名邪命欺诳凡圣。如是观察得名净心。偈曰。
  口诵无常经  身作有常计
  求望他利养  合眼未观谛
  三衣唯欲好  不肯著破弊
  内心至粗犷  外相真似细
  欺诳世间人  大悲为流涕
  贤圣不赞叹  善神不扶卫
  业障日夜增  戒定念念滞
  虽有两个眼  复患一双曀

  诫观取相恃善诳佛法第九

  经云。何者比丘名为诳佛。若言我修慈悲彼人嗔恚。我能布施某甲悭贪。我具净戒彼人犯戒。我勤精进彼人懈怠。我有智慧彼人太愚。我今乐静彼染愦闹。我修威仪彼人轻躁。我如法住彼不如法。或恃隐山绝粒。纳衣一食常坐不卧冢间树下。或讲经律善解法相。我有如是福德智慧。取此相者即名我见众生见寿者见。坚执是相名为诳佛。何者修道名不诳佛。若人修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亦不生著。唯观世谛虚妄颠倒如幻如梦无有一实。成此观门修戒定慧。精进不恃己能轻他无德。柔和质直谦下无诤。以此善根回向无上菩提。如是离相修者名不诳佛。不诳佛故得平等法。法眼明朗能净智障。不著空有名为净心。偈曰。
  八万四千法  对治多种病
  是名大方便  成就善巧行
  执相名诳佛  著我起见诤
  比丘自沉溺  不能到究竟
  故修三脱门  法空资慧命
  深观缘集故  证智更欢庆

  诫观慢天惧人屏处造过法第十

  凡夫憍谄威仪不恒。人前敛摄名为谄诈。屏处造过名为憍逸。所谓破诸戒仪。私饮盗食。赤露裸跣。河池澡浴。露地便利。下气出声。摩扪屏处仰眠。伏地。蹲踞支颊。走骤顾眄。吟咏歌啸。略要而言。故名憍谄。三业四仪悉不如法。人前似人屏处如鬼。一切天神证知此过。身坏命终生猕猴中。及鬼魅中。为犯戒仪果报对至。不欺闇室即其义也。何以故。大业之树光明如镜。众生造业于彼悉现。神天有二。一字同生。二字同名。人不见天。天常见人。业力持罪不在昼夜。行者谨慎屏露无差。大千世界在佛毛孔。岂容屏过贤圣不知。是故菩萨有八万威仪。声闻戒有三千威仪。汝应修集威仪庠序屏露二处一等用心。乃至失命不亏仁范。如是持行名为净心。偈曰。
  贤圣出三界  常游三界境
  观诸众生业  如形对日影
  智者慎威仪  持戒心勇猛
  屏处无阙失  四念坚固秉
  观身如毒蛇  察心如冤家
  身心是大患  覆罪如河沙
  智者犯已悔  终不盖疵瘕
  藏过婴恶名  地狱受铁叉
  苦哉末法时  比丘比丘尼
  剃发虽改服  犹守贪嗔痴
  假名优婆塞  谕谄优婆夷
  名中唤五戒  实未具一支
  口常诵药方  心病不肯治
  恶业覆障故  邪命求余资
  身见执著我  不觉即分离
  亦不观五阴  气息若悬丝
  人前粗敛摄  屏处逾须弥
  唯惧人怪笑  不畏天证知
  欲醉狂情发  行坐染心思
  缠绵破重戒  命终堕阿鼻
  地狱经一劫  劫尽更复移
  此苦难堪忍  屏处最慎之
  为造狂业故  诸佛发大悲
  犯欲须臾乐  受苦无量时
  经云人从生  即有二种天
  昼夜与身俱  共人同受年
  一念为善恶  了了皆现前
  恶多天减算  善强命长延
  毗卢遮那佛  身界广无边
  于一毛孔中  容受三大千
  性照圆明彻  含生上福田
  以众屏多过  无缘起慈怜

  诫观女人十恶如实厌离解脱法第十一

  女人十恶者。具说难穷。今略言之令生厌离。一者贪淫无量无厌。经云。十方国土有女人处即有地狱。一切障道此为是苦。女人欲男如海吞流。百千万劫毕竟不满。得一望一。心意狂乱。见可意男悉愿与交。犹火纳薪多益多炽。昼夜行坐无忘欲时。受五道身皆女形摄。先际已来女根未转。彻穷劫世不免女身。故名贪欲无厌。二者嫉妒心如毒蛇。家有妇类悉生憎垢。口似相亲心如冤家。若同夫婿更相规命。或作符厌。解奏毒药。或雇人杀害。或截支节。或毁面目。或削衣食。鞭打骂辱。方便除他欲得独立。故名嫉妒。三者谄曲诈亲。凡见人时未语先笑。口云忆念心怀嫌恨。对于夫婿思他男子愿夫远行。或愿早死。或与外人多种谋计。及见夫时谄媚附近。身向心背名为诈亲。四者放逸。但念彩衣装粉钗钏。修治面目望他爱念。耽著五欲不避亲疏。不畏后世畜生饿鬼名为放逸。五者口多恶业。出言虚诳实情难得。凡所论说虚多实少。喜道鄙弊秽恶之语。母女姊妹不相避忌。两舌斗乱传送消息。数作咒誓不畏殃报。屏骂尊长穷逐诤讼。是名口多恶业。六者厌背夫主。若见端正男子无羞追逐。或遣信逼。或自身往坐卧。不安休废生业。或结成病。或时托病屏处饮啖。人前不餐。夫婿辛苦勤劳得财。割减偷窃供给傍夫。共作谋计规欲杀害。见夫即嗔冤家无异。是名厌背夫主。七者一切女人多怀谄曲实情难得。所以女人奸险性器难量。虽与对面共言心隔千里之外。皆为贪求世利性逐浇浮。言是返引为非。指虚翻将为实。颠倒常理每事多端。向背有无情随冷热。或凭势要。或党亲知。或因财色相诬。或诤名位而起谤。是以口如脂膏。心若锥刀。八者贪财不顾恩义。父母养育劬劳难报。及嫁得夫弃忘恩德。规父母物润益夫家。多得便喜。不称便恨。父母饥寒无心供给。是名贪财不顾恩义。九者欲火烧心。不耻父母不惧刀杖。或未嫁妊身。或奔逐他逃。或拘引他人向家造过。耻辱父母。败乱宗亲。出嫁已后复叛夫婿。夫亡未几更思后嫁。男女成人犹弃改出。心迷欲醉不避羞耻。女人过患穷劫难尽。故名欲火烧心十者女身臭恶不净常流。春夏热时虫血杂下。经云。女根之中二万淫虫。形如臂钏细若秋毫。腥臊臭秽。私堕胎孕。怀妊产生污秽狼藉。善神见闻悉皆舍去。恶鬼魍魉数来侵扰。如是鄙弊愚人犹贪弃舍念处破佛净戒。死入狱中畜生饿鬼长劫受苦无解脱时。是名女人十种恶业。能观能远名为净心。偈曰。
  四百四种病  宿食为根本
  三涂八难苦  女人为根本
  生死无数劫  贪爱为根本
  贤圣解脱乐  离欲为根本
  四蛇成身界  颠倒想为心
  脓血遍九窍  净想起贪淫
  顺情称快乐  不信堕刀林
  报生猪狗道  由前贪爱深
  一切女人性  少实多谄曲
  不念臭秽身  坐卧思念欲
  邪视他男子  情喜相逼触
  百千万亿劫  毕竟不满足
  不羞惭父母  败损诸亲族
  男少女多者  家衰数被辱
  女具十恶业  死入铁床狱
  大锸刺女根  苦痛大嗥哭
  地狱罪毕已  转入母猪腹
  啖粪居圊厕  臭泥生溷虫
  复被屠割苦  累劫罪难终
  从畜入饿鬼  秽食恒不充
  支节皆火然  骸骨不消融
  贪欲暂时乐  受报苦无穷

  诫观檀越四事从苦缘起出生法第十二

  损害生命名苦业。筋骨斯尽名苦缘。经云。食者从耕种锄刈。收治。飏簸。窖藏。运辇。舂磨。炊爨。蒸煮。聊设供给奉送。又种菜造墙。溉灌田园营为酱酢。计一钵食出一钵汗。汗在皮肉即是其血。一食工力出于作者一钵之血。况复一生凡受几食。始从耕种乃至入口伤杀无数杂类小虫。是以佛戒日受一食支持性命寄过一生。衣服者养蚕杀茧。取桑。织络染浣裁缝。众缘调度无量辛苦。计上下衣资凡杀几蚕出几气力。蚕茧入汤受几痛苦。是故佛教著粪扫衣。障弊陋质冀得修道。房舍者从起立墙壁穿坑掘地伤杀土虫。斫伐材木伤林树虫。造砖瓦时杀泥水虫。放火陶冶杀柴草虫。作人苦力施主费财。饮食众缘劳损甚大始成一房。是故行者依于冢树草蓐自安。念食是苦节身而食。念衣杀命著粪扫衣。念房舍卧具从苦缘生。志乐头陀三月一移。念四事难消少欲知足。经云。受檀越食如饥馑世食子肉想。受施主衣如热铁缠身。入房舍时如入铁罐。受床坐时如热铁床。宁破此身犹如微尘。不以破戒之身受人供给。三涂苦报皆为爱衣贪食乐好房舍。若破戒因缘还偿施主。或作奴婢鞭打驱策。或受畜生形披毛带角。生偿筋骨死还皮肉。负重力尽起而复倒。虚受信施乐不足言。及偿施主苦过万倍。是故教汝知惭知愧。慎护后世。莫破戒受施名为净心。偈曰。
  智者不贪食  贪食者无智
  不念出粪苦  唯取人食利
  自啖脑中涎  上盛向下弃
  慧命断四食  行者不贪嗜
  比丘不乐静  贪利受道具
  追求心散乱  忽忽缘诸务
  得一更望一  心规恒不住
  宜应愧施主  臭身里破絮
  劝观三脱门  离相自调御
  少欲学知足  可依释子赋

  诫观六道流转受报无穷法第十三

  三界众生无始已来造善恶业皆熏本识成业种子。净染合杂数过尘算。受六道报生死无边。从地狱出生诸天中人中鬼神畜生中。畜生者先受蝎蠓蠕动形类。一日一夜百死百生。千死万生渐受大身。乃至摩竭鱼等长十千由旬。脱畜生身受修罗身。天上福尽复生地狱饿鬼中。经云。鬼有百千万种。果报各别。六道人畜各千万种。色命苦乐质像好丑千差万品。说难穷尽。今言人道本业来处。经云。受形颜貌端正为性净洁诸天中来。皮肤粗弊不喜修施畜生中来。形色丑恶瞪瞢少智地狱中来。举动轻躁猕猴中来。机捷调戏妓儿中来。性多謟媚鬼神中来。略而言之。广即难尽。一道之中有恒河沙因果。受一蚁身犹经多劫。况受余形及余道中。是故生死不可穷尽。汝可谛观。舍身命时受大苦痛。受身生时复大苦痛。如是苦痛已经尘劫。已舍无数身已受无边苦。愚者于中犹行放逸。汝可思之勤求出离。专精策励成无学果。证真解脱快乐安隐。能如是观者名为。净心偈曰。
  一切世人欲受乐  遣修乐因不肯作
  愚人得乐谓常乐  不觉命终被减削
  十五姿容言可爱  四十已去自疏索
  纵使生天八万劫  不免无常堕沟壑
  凡夫暂乐忘大苦  受大苦时复忘乐
  所受苦乐皆空华  本来只是情迷错
  迷解悟道获神通  永断生死名真乐

  诫观八风力大智者不动法第十四

  何者为八。一利。二衰。三毁。四誉。五称。六讥。七苦。八乐。一切众生为八所动不自安心。故名八风。何者动相。得利便悦。衰恼便忧。毁辱即嗔。誉谈即喜。逢苦怀戚。遇乐生逸。称赞情欢。讥刺抱恨。此之八法能令痴凡动摇不安。毁誉声一。妄起二业造三涂因报四趣果。波浪五道成就十缠。永处樊笼。何时解脱。然十界者缘和故生。性空故灭。体解生灭即无嫌恨。恨风不起罪火不然。火不炽然心得清凉无诸热恼。以无热恼故名为净心。偈曰。
  愚人贪美食  憎恶腹内屎
  见生竟爱染  薄贱老病死
  毁誉同响声  嗔喜更互起
  取相心高下  不识平等理
  痴惑著音声  凡夫共如此
  死生粪与食  经文遣相比
  耳被虚声诳  神仙堕崖死
  智者解真空  视听不相似

  诫观身心相苦恼过患法第十五

  身相者。六道异类阴大假成。感现前果酬过去因。故名身相。身相有八万四千种形。依正二报各各差别。一人遍受尔许种身已经无量阿僧祇劫。今诫观身唯及人道。一人有九万九千毛孔。八百种风出入其中。八万户虫遍身充满。四百四病更互发动。三百六十骨节迭相依持。百一十苦无时不受。三十六种不净脓血合成阴身。九孔漏疮秽物流出。如上苦业始成一人。贤圣舍离如除恶病。故名观身。心相者。一念之间九十刹那生住异灭犹如电光。尘起识生贪境招报。经云。贪欲心有二万一千。嗔恚心有二万一千。愚痴心有二万一千。等分心有二万一千。合有八万四千尘劳。一百八种烦恼。五百四十种受。有九十八种使。故名观心。若入安般观法心所渐息。乃至九次第定还归一真清净心中。此清净心名为佛性。名真常法身无心之心无相之相。如是观察名为净心。偈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