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

  遍身是(四肢八节。未是衲僧极则处)  通身是(顶门上有半边。犹在窠窟里。瞎)  拈来犹较十万里(放过则不可。何止十万里)  展翅鹏腾六合云(些子境界。将谓奇特。点)  搏风鼓荡四溟水(些子尘埃。将谓天下人不奈尔何。过)  是何埃壒兮忽生(重为禅人下注脚。斩拈却著那里)  那个毫厘兮未止(别别。吹散了也。截)  君不见(又恁么去)  网珠垂范影重重(大小大雪窦作这个去就。可惜许。依旧打葛藤)  棒头手眼从何起(咄。贼过后张弓。放尔不得。尽大地人无出气处。放得又须吃棒。又打咄云。且道山僧底是雪窦底是)  咄(三喝四喝后作么生)  [土*盍](于盖切。尘也通作堨)
  遍身是通身是。若道背手摸枕子底便是。以手摸身底便是。若作恁么见解。尽向鬼窟里作活计。毕竟遍身通身都不是。若要以情识去见他大悲话。直是犹较十万里。雪窦弄得一句活道。拈来犹较十万里。后句颂云岩道吾奇特处云。展翅鹏腾六合云。搏风鼓荡四溟水。大鹏吞龙以翼搏风鼓浪。其水开三千里。遂取龙吞之。雪窦道。尔若大鹏能搏风鼓浪。也太杀雄壮。若以大悲千手眼观之。只是些子尘埃忽生相似。又似一毫厘风吹未止相似。雪窦道。尔若以手摸身用作手眼堪作何用。于是大悲话上。直是未在。所以道。是何埃壒兮忽生。那个毫厘兮未止。雪窦自谓作家。一时拂迹了也。争奈后面依旧漏逗说个谕子。依前只在圈缋里。君不见。网珠垂范影重重。雪窦引帝网明珠。以用垂范。手眼且道落在什么处。华严宗中。立四法界。一理法界。明一味平等故。二事法界。明全理成事故。三理事无碍法界。明理事相融大小无碍故。四事事无碍法界。明一事遍入一切事。一切事遍摄一切事。同时交参无碍故。所以道。一尘才举大地全收。一一尘含无边法界。一尘既尔诸尘亦然。网珠者。乃天帝释善法堂前。以摩尼珠为网。凡一珠中映现百千珠。而百千珠俱现一珠中。交映重重。主伴无尽。此用明事事无碍法界也。昔贤首国师。立为镜灯谕。圆列十镜。中设一灯。若看东镜。则九镜镜灯历然齐现。若看南镜则镜镜如然。所以世尊初成正觉。不离菩提道场。而遍升忉利诸天。乃至于一切处。七处九会。说华严经。雪窦以帝网珠。垂示事事无碍法界。然六相义甚明白。即总即别。即同即异。即成即坏。举一相则六相俱该。但为众生日用而不知。雪窦拈帝网明珠。垂范况此大悲话。直是如此。尔若善能向此珠网中。明得拄杖子。神通妙用。出入无碍。方可见得手眼。所以雪窦云。棒头手眼从何起。教尔棒头取证喝下承当。只如德山入门便棒。且道手眼在什么处。临济入门便喝。且道手眼在什么处。且道雪窦末后。为什么更著个咄字参。
  垂示云。声前一句千圣不传。面前一丝长时无间。净裸裸赤洒洒。头鬔松耳卓朔。且道作么生。试举看。
  【九○】举。僧问智门。如何是般若体(通身无影象。坐断天下人舌头。用体作什么)门云。蚌含明月(光吞万象。即且止。棒头正眼事如何。曲不藏直。雪上加霜又一重)僧云。如何是般若用(倒退三千里。要用作什么)门云。兔子怀胎(险。苦瓠连根苦。甜瓜彻带甜。向光影中作活计。不出智门窠窟。若有个出来。且道是般若体是般若用。且要土上加泥)。
  智门道。蚌含明月兔子。怀胎。都用中秋意。虽然如此。古人意却不在蚌兔上。他是云门会下尊宿。一句语须具三句。所谓函盖乾坤句。截断众流句。随波逐浪句。亦不消安排。自然恰好。便去险处。答这僧话。略露些子锋铓。不妨奇特。虽然恁么。他古人终不去弄光影。只与尔指些路头教人见。这僧问。如何是般若体。智门云。蚌含明月。汉江出蚌。蚌中有明珠。到中秋月出。蚌于水面浮。开口含月光。感而产珠。合浦珠是也。若中秋有月则珠多。无月则珠少。如何是般若用。门云。兔子怀胎。此意亦无异。兔属阴。中秋月生。开口吞其光。便乃怀胎。口中产儿。亦是有月则多。无月则少。他古人答处。无许多事。他只借其意。而答般若光也。虽然恁么。他意不在言句上。自是后人。去言句上作活计。不见盘山道。心月孤圆光吞万象。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亡复是何物。如今人但瞠眼唤作光。只去情上生解。空里钉橛。古人道。汝等诸人。六根门头昼夜放大光明。照破山河大地。不只止眼根放光。鼻舌身意亦皆放光也。到这里直须打叠六根下无一星事。净裸裸赤洒洒地。方见此话落处。雪窦正恁么颂出。
  一片虚凝绝谓情(拟心即差动念即隔。佛眼也觑不见)  人天从此见空生(须菩提好与三十棒。用这老汉作什么。设使须菩提也倒退三千里)  蚌含玄兔深深意(也须是当人始得。有什么意。何须更用深深意)  曾与禅家作战争(干戈已息天下太平。还会么。打云。阇黎吃得多少)
  一片虚凝绝谓情。雪窦一句便颂得好。自然见得古人意。六根湛然。是个什么。只这一片虚明凝寂。不消去天上讨。也不必向别人求。自然常光现前。是处壁立千仞。谓情即是绝言谓情尘也。法眼圆成实性颂云。理极忘情谓。如何得谕齐。到头霜夜月。任运落前溪。果熟兼猿重。山遥似路迷。举头残照在。元是住居西。所以道。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尘垢尽时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又道三间茅屋从来住。一道神光万境闲。莫把是非来辨我。浮生穿凿不相关。只此颂亦见一片虚凝绝谓情也。人天从此见空生。不见须菩提岩中宴坐。诸天雨花赞叹。尊者云。空中雨花赞叹。复是何人。天云。我是梵天。尊者云。汝云何赞叹。天云。我重尊者善说般若波罗蜜多。尊者云。我于般若未尝说一字。汝云何赞叹。天云。尊者无说。我乃无闻。无说无闻是真般若。又复动地雨花。看他须菩提善说般若。且不说体用。若于此见得。便可见智门道蚌含明月兔子怀胎。古人意虽不在言句上。争奈答处有深深之旨。惹得雪窦道蚌含玄兔深深意。到这里曾与禅家作战争。天下禅和子。闹浩浩地商量。未尝有一人梦见在。若要与智门雪窦同参。也须是自著眼始得。

  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卷第九(终)



  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卷第十

  垂示云。超情离见。去缚解粘。提起向上宗乘。扶竖正法眼藏。也须十方齐应八面玲珑。直到恁么田地。且道还有同得同证同死同生底么。试举看。
  【九一】举。盐官一日唤侍者。与我将犀牛扇子来(打葛藤不少。何似这个好个消息)侍者云。扇子破也(可惜许。好个消息。道什么)官云。扇子既破。还我犀牛儿来(漏逗不少。幽州犹自可。最苦是新罗。和尚用犀牛儿作什么)侍者无对(果然是个无孔铁锤。可惜许)投子云。不辞将出。恐头角不全(似则似。争奈两头三面。也是说道理)雪窦拈云。我要不全底头角(堪作何用。将错就错)石霜云。若还和尚即无也(道什么。撞着鼻孔)雪窦拈云。犀牛儿犹在(险。洎乎错认。收头去)资福画一圆相。于中书一牛字(草藁不劳拈出。弄影汉)雪窦拈云。适来为什么不将出(金鍮不辨。也是草里汉)保福云。和尚年尊。别请人好(僻地里骂官人。辞辛道苦作什么)雪窦拈云。可惜劳而无功(兼身在内。也好与三十棒。灼然)。
  盐官一日唤侍者。与我将犀牛扇子来。此事虽不在言句上。且要验人平生意气作略。又须得如此藉言而显。于腊月三十日著得力。作得主。万境摐然。睹之不动。可谓无功之功。无力之力。盐官乃齐安禅师。古时以犀牛角为扇。时盐官岂不知犀牛扇子破。故问侍者。侍者云。扇子破也。看他古人。十二时中常在里许撞著磕著。盐官云。扇子既破。还我犀牛儿来。且道他要犀牛儿作什么。也只要验人知得落处也无。投子云。不辞将出。恐头角不全。雪窦云。我要不全底头角。亦向句下便投机。石霜云。若还和尚即无也。雪窦云。犀牛儿犹在。资福画一圆相。于中书一牛字。为他承嗣仰山。平生爱以境致接人明此事。雪窦云。适来为什么不将出。又穿他鼻孔了也。保福云。和尚年尊。别请人好。此语道得稳当。前三则语却易见。此一句语有远意。雪窦亦打。破了也。山僧旧日在庆藏主处理会。道。和尚年尊老耄。得头忘尾。适来索扇子。如今索犀牛儿。难为执侍。故云。别请人好。雪窦云。可惜劳而无功。此皆是下语格式。古人见彻此事。各各虽不同。道得出来。百发百中。须有出身之路。句句不失血脉。如今人问著。只管作道理计较。所以十二时中。要人咬嚼教滴水滴冻。求个证悟处。看他雪窦颂一串云。摐(七恭切撞也)。
  犀牛扇子用多时(遇夏则凉遇冬则暖。人人具足。为甚不知。阿谁不曾用)
  问著元来总不知(知则知。会则不会。莫瞒人好。也怪别人不得)  无限清风与头角(在什么处。不向自己上会。向什么处会。天上天下。头角重生。是什么。无风起浪)  尽同云雨去难追(苍天苍天。也是失钱遭罪)。
  雪窦复云。若要清风再复。头角重生(人人有个犀牛扇子。十二时中全得他力。因什么问着总不知。还道得么)请禅客各下一转语(盐官犹在。三转了也)问云。扇子既破。还我犀牛儿来(也有一个半个。咄。也好推倒禅床)时有僧出云。大众参堂去(贼过后张弓。被夺却枪。前不构村。后不迭店)雪窦喝云。抛钩钓鲲鲸。钓得个虾蟆。便下座(招得他恁么地。贼过后张弓。佛果自征此语云。又直问尔诸人。这僧道。大众参堂去。是会不会。若是不会。争解恁么道。若道会时。雪窦又道。抛钩钓鲲鲸。只钓得个虾蟆。便下座。且道。誵讹在什么处。试请参详看)。
  犀牛扇子用多时。问著元来总不知。人人有个犀牛扇子。十二时中。全得他力。为什么问著总不知去著。侍者投子。乃至保福。亦总不知。且道雪窦还知么。不见无著访文殊。吃茶次。文殊举起玻璃盏子云。南方还有这个么。著云。无殊云。寻常用什么吃茶。著无语。若知得这个公案落处。便知得犀牛扇子有无限清风。亦见犀牛头角峥嵘。四个老汉恁么道。如朝云暮雨一去难追。雪窦复云。若要清风再复头角重生。请禅客各下一转语。问云。扇子既破。还我犀牛儿来。时有一禅客出云。大众参堂去。这僧夺得主家权柄。道得也杀道。只道得八成。若要十成。便与掀倒禅床。尔且道。这僧会犀牛儿不会。若不会却解恁么道。若会雪窦因何不肯伊。为什么道。抛钩钓鲲鲸。只钓得个虾蟆。且道毕竟作么生。诸人无事。试拈掇看。
  垂示云。动弦别曲。千载难逢。见兔放鹰。一时取俊。总一切语言为一句。摄大千沙界为一尘。同死同生。七穿八穴。还有证据者么。试举看。
  【九二】举。世尊一日升座(宾主俱失。不是一回漏逗)文殊白槌云。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一子亲得)世尊便下座(愁人莫向愁人说。说向愁人愁杀人。打鼓弄琵琶。相逢两会家)。
  世尊未拈花已前。早有这个消息。始从鹿野苑。终至拔提河。几曾用著金刚王宝剑。当时众中。若有衲僧气息底汉。绰得去。免得他末后拈花。一场狼藉。世尊良久间。被文殊一拶。便下座。那时也有这个消息。释迦掩室。净名杜口。皆似此这个。则已说了也。如肃宗问忠国师。造无缝塔话。又如外道问佛。不问有言。不问无言之语。看他向上人行履。几曾入鬼窟里作活计。有者道。意在默然处。有者道。在良久处。有言明无言底事。无言明有言底事。永嘉道。默时说说时默。总恁么会。三生六十劫。也未梦见在。尔若便直下承当得去。更不见有凡有圣。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日日与三世诸佛。把手共行。后面看雪窦自然见得颂出。
  列圣丛中作者知(莫谤释迦老子好。还他临济德山。千个万个中难得一个半个)
  法王法令不如斯(随他走底。如麻似粟。三头两面。灼然能有几人到这里)
  会中若有仙陀客(就中难得伶俐人。文殊不是作家。阇黎定不是)  何必文殊下一槌(更下一槌。又何妨。第二第三槌总不要。当机一句作么生道。险)。
  列圣丛中作者知。灵山八万大众。皆是列圣。文殊普贤。乃至弥勒。主伴同会。须是巧中之巧。奇中之奇。方知他落处。雪窦意谓。列圣丛中。无一个人知有。若有个作家者。方知不恁么。何故文殊白槌云。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雪窦道。法王法令不如斯。何故如此。当时会中。若有个汉。顶门具眼。肘后有符。向世尊未升座已前。觑得破。更何必文殊白槌。涅槃经云。仙陀婆一名四实。一者盐。二者水。三者器。四者马。有一智臣。善会四义。王若欲洒洗。要仙陀婆。臣即奉水。食索奉盐。食讫奉器饮浆。欲出奉马。随意应用无差。灼然须是个伶俐汉始得。只如僧问香严。如何是王索仙陀婆。严云。过这边来。僧过严云。钝置杀人。又问赵州。如何是王索仙陀婆。州下禅床。曲躬叉手。当时若有个仙陀婆。向世尊未升座已前透去。犹较些子。世尊更升座。便下去。已是不著便了也。那堪文殊更白槌。不妨钝置他世尊一上提唱。且作么生是钝置处。
  【九三】举。僧问大光。长庆道。因斋庆赞。意旨如何(重光这漆桶。不妨疑着。不问不知)大光作舞(莫赚杀人。依旧从前恁么来)僧礼拜(又恁么去也。是则是恐错会)光云。见个什么。便礼拜(也好一拶。须辨过始得)僧作舞(依样画猫儿。果然错会。弄光影汉)光云。这野狐精(此恩难报。三十二祖只传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