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论藏
- 诸宗部
-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
举。东印土国王。请二十七祖般若多罗齐(往往偿口债去也)王问曰。何不看经(无功受禄寝食不安)祖云。贫道入息不居阴界。出息不涉众缘。常转如是经。百千万亿卷(上来讲赞无限胜因)。
师云。二十七祖初名璎珞童子。因二十六祖不如蜜多。与东印土坚固王同辇。问童子曰。能忆往事否。对曰。我忆往劫与师同居。师演摩诃般若。我持甚深修多罗。以相代正化故。俟师于此。祖告王曰。此非小圣。大势至之应身也。王命登辇至宫供养。以至披削。祖取般若修多罗事。命名般若多罗。梁朝以达磨为观音。西国以祖师为势至。唯阿弥陀佛至今无下落。良久云。丰千饶舌。后因皇家展会。尊者主席。这老汉显异惑众。当时好与掀倒。打断葛藤。直待问尊者何不看经。果然放不过。这老汉也无大人相。把葫芦马杓翻腾一上王便礼拜。识甚痛痒。万松道。国王贪他一粒米。尊者失却万年粮。只知铁脊撑天。不觉脑门著地。若要扶起。除是天童。颂云。
云犀玩月璨含辉(暗通一线文彩已彰) 木马游春骏不羁(百花丛里过一叶不沾身) 眉底一双寒碧眼(不曾趁蛇蜉队) 看经那到透牛皮(过也) 明白心起旷劫(威音前一箭) 英雄力破重围(射透两重关) 妙圆枢口转灵机(何曾动著) 寒山忘却来时路(暂时不住如同死人) 拾得相将携手归(须是当乡人)
师云。破题两句。颂不居阴界。不涉众缘已了。且藏教法数。五阴十二处十八界。唤作三科。尊者略举首尾。摄其中间。梵语安那般那。译云出息入息。其法有六。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具如天台止观。预备不虞者不可不知。沩山警策道教理未尝措怀。玄道无因契悟。宝藏论可怜。无价之宝。隐在阴入之坑。何时得灵光独耀迥脱根尘去。天童云犀玩月灿含辉。古诗有犀因玩月纹生角。好言语可惜。折合向文才情思上。木马游春骏不羁。此颂出息不涉众缘。可谓善行无辙迹也。眉底一双寒碧眼。洛浦道。单明自己法眼未明。此人只具一只眼。若要双眼圆明。除是不居阴界不涉众缘。无影林中。高悬日月。不萌枝上。暗辨春秋始得。看经那到透牛皮。长庆云。眼有何过。楞严经云。汝今谛观此会圣众。用目循历。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这里蹉过。药山道。底牛皮也须穿透。万松道。却具金刚眼。明白心超旷劫。三祖道。但不憎爱洞然明白。一念万年受持不尽。鹿门道。遍大地是学人一卷经。尽乾坤是学人一只眼。以这个眼。读如是经。千万亿劫常无间断。万松道。看读不易。英雄力破重围。后汉王莽遣弟王寻王邑。至昆阳。围光武数十重。光武兵弱而欲降寻邑。邑不肯。光武乃益坚诸将。出兵却战。寻邑大败。尊者文武双全。出将入相。阴界众缘。非但重围也。妙圆枢口转灵机。尔雅枢谓之椳。郭璞注云。门扉枢也。流水不腐。中枢不蠹。言其活也。尊者未点先行。不拨自转。这边那边无可不可。天童披沙拣金。分星擘两。花判了也。末后两句更有余才道。寒山忘却来时路。拾得相将携手归。此颂国筵海众钻纸穿窗。尊者老婆略与。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用寒山诗。若合符节。诗云。欲得安身处。寒山可长保。微风吹幽松。近听声愈好。下有斑白人。唠唠读黄老。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闾丘胤访后与拾得相携。出松门更不还寺。有本云。喃喃读黄老。此颂弱丧忘归与迷人指路也。后唐庄宗皇帝。请华严休静禅师。入内斋。大师大德总看经。唯师一众默然。帝问何不看经。静曰。道泰不传天子令。时清休唱太平歌。帝曰。师一人不看即得。徒众何亦不看。静曰。狮子窟中无异兽。象王行处绝狐踪。帝曰。大师大德为甚么总看。静曰。水母元无眼。求食须赖鰕。帝大悦。况祖师尊者从远劫来。号大势至。诵甚深修多罗。因此从师名般若多罗。元来习气也不除。输他华严却有衲僧巴鼻。万松到此不觉失笑。且道。笑个什么。云居罗汉披襟处。巩县茶瓶接嘴时。
第四则世尊指地
示众云。一尘才举。大地全收。疋马单枪。开疆展土。便可随处作主。遇缘即宗底。是甚么人。
举。世尊与众行次(随他脚跟转)以手指地云。此处宜建梵刹(太岁头上不合动土)帝释将一茎草。插于地上云。建梵刹已竟(修造不易)世尊微笑(赏罚分明)。
师云。世尊因布发掩泥。献花于然灯佛。佛指布发处云。此一方地。宜建一刹。时有贤首长者。插标于指处云。建刹已竟。诸天散花。赞叹庶子有大智矣。天童举话。大同小异。万松道。世尊祖业转与然灯。便有长者承头收后。如今交付与天童。须要出个合同文契。颂云。
百草头上无边春(夹山犹在) 信手拈来用得亲(入荒田不拣) 丈六金身功德聚(不审) 等闲携手入红尘(逢场作戏) 尘中能作主(一朝权在手) 化外自来宾(看取令行时) 触处生涯随分足(不从人得) 未嫌伎俩不如人(面无惭色)
师云。天童先以四句颂公案了。然后铺舒梗概。展演化风。赵州拈一茎草。作丈六金身用。世尊当风指出。帝释信手拈来。天童人境交加颂出。非但古圣。尔即今尘中作得主。化外亦来宾。且道。风流刘驸马。起此报恩院。与帝释插草同别。师竖起拂子云。千年常住一朝僧。
第五则清源米价
示众云。阇提割肉供亲。不入孝子传。调达推山压佛。岂怕忽雷鸣。过得荆棘林。斫倒栴檀树。直待年穷岁尽。依旧盂春犹寒。佛法身在甚么处也。
举。僧问清源。如何是佛法大意(小官多念律)源云。卢陵米作么价(老将不论兵)。
师云。吉州清源山行思禅。师初参六祖便问。当何所务即得不落阶级。祖云。汝曾作甚么来。源云。圣谛亦不为。祖云。落何阶级。源云。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祖深器之。会下学徒虽众。师居首焉。亦犹二祖不言。少林谓之得髓矣。据这僧问佛法大意。也是本色乍入丛林底人。要随文殊游铁围山。清源是圣谛亦不为底人。却只作寻常相见顾问道。卢陵米作么价。有者道。卢陵米价不许商量。殊不知。已入斛斗行铺了也。要得不入这保社。问取天童。颂云。
太平治业无象(旄头星现也未) 野老家风至淳(争如我这里种田博饭吃) 只管村歌社饮(穷鬼子快活不彻也) 那知舜德尧仁(始成忠孝)
师云。唐文宗太和六年时。牛僧孺为相。上曰。天下何时太平。孺对曰。太平无象。今四夷不致交侵。百姓不致离散。虽非至治。亦谓小康。陛下若别求太平。非臣所及。退而累表请罢。出为淮南节度使。万松道。已是起模画样。所以野老家风。击壤讴歌。礼乐文章。翻成特地。卢陵米价。可晒深玄。舜德尧仁。淳风自化。村歌社饮。得其所哉。月白风清。各安其分。还会么。逐便归堂。
第六则马祖白黑
示众云。开口不得时。无舌人解语。抬脚不起处。无足人解行。若也落他彀中。死在句下。岂有自由分。四山相逼时。如何透脱。
举。僧问马大师。离四句绝百非。请师直指某甲西来意(若识这僧问头省人多少心力)大师云。我今日劳倦不能为汝说(已有舡中月)问取智藏去(更添帆上风)僧问藏(却受人处分)藏云。何不问和尚(好本多同)僧云和尚教来问(可晒灵利)藏云。我今日头痛不能为汝说。问取海兄去(我不可作马师弟子不得也)僧问海(苦瓠连根苦)海云。我到这里。却不会(甜瓜彻蒂甜)僧举似大师(索取草鞋钱)大师云。藏头白。海头黑(更参三十年)。
师云。六祖谓让和尚曰。西天二十七祖谶。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病在汝心。不须速说。后磨砖打牛。神驹入厩。号为马祖。牛行虎视。引舌过鼻。足下有轮文。法嗣一百三十九人。各为一方法主。智藏海兄乃西堂百丈也。看来这僧。也是个学佛法人。将四句百非。勘当教外别传宗旨。摄大乘论说。有是增益谤。无是损减谤。亦有亦无相违谤。非有非无戏论谤。四句若离。百非自绝。黄檗道。欲要直捷会。一切总不是。万松道。端的委细会。一切无不是。翻覆看来。不离四句。不绝百非。西来祖意。于何不明。龙树大师道。般若如大火聚四面不可入。却道。般若如清凉池四面皆可入。这僧道。离四句绝百非。请师直指西来意。诸方谓之锁口问。马祖不忙只道。我今日劳倦。不能为汝说。问取智藏去。惜得自己眉毛。穿却那僧鼻孔。那僧不免被他驱使。真个去问。智藏亦不谋而合道。何不问和尚。这僧不开眉眼。道和尚教来问。藏云。我今日头痛。不能为汝说。问取海兄去。可谓非父不生其子也。僧问海。海云。我到这里却不会。将谓侯白更有侯黑。这僧虽无血性。却有首尾。还来举似马祖。祖云。藏头白海头黑。这句疑杀天下人。东林照觉颂云。百非四句绝无言。黑白分明定正偏。万松道。暮四朝三。妄生喜怒。一日三人与南泉玩月。次祖云。正当恁么时如何。丈云。正好修行。藏云。正好供养。南泉拂袖便行。祖云。经入藏禅归海。唯有普愿。独超物外。这里却宜缁素分明。万松道。藏头白海头黑。鸭头绿鹤头赤。十影神驹立海南。五色祥麟步天北。诸方且莫假狐灵。天童自有真消息。颂云。
药之作病(胡人饮乳返怪良医) 鉴乎前圣(师多脉乱) 病之作医(以药下药以毒去毒) 必也其谁(莫是天童么) 白头黑头兮克家之子(一窑烧就) 有句无句兮截流之机(更使沩山笑转新) 堂堂坐断舌头路(一死不再活) 应笑毗耶老古锥(只得一橛)
师云。四句为四谤。如大火聚四面不可入。四句为四门。如清凉池四面皆可入。万松昔年在大明作书记。时潭柘亨和尚过大明。昏夜扣门告侍者。烧香结缘。潭柘便放相见。万松请益如何是活句。如何是死句。柘云。书记若会死句。也是活句。若不会活句。也是死句。当时自念。老作家手段终别。今日看这僧问。碇碇要离四句百非之外别指出祖意。三个老汉头脑相似。若便作离四句绝百非会好。与这僧一坑埋却。后来天童。颂仰山梦中白槌道。离四句绝百非。马师父子病休医。万松道。是何心行。白头黑头兮克家之子。周易蒙卦。九二子克家。能荷家业也。有句无句兮截流之机。万松道。只有湛水之波。且无滔天之浪。堂堂坐断舌头路。应笑毗耶老古锥。梵语毗耶离。译云广严。维摩所居城名。文殊问不二法门。维摩默然。这僧问马师父子。葛藤遍地。且道。那里是应笑处。但能莫触当今讳。也胜前朝断舌才。
第七则药山升座
示众云。眼耳鼻舌。各有一能。眉毛在上。士农工商各归一务。拙者常闲。本分宗师如何施设。
举药山久不升座(动不如静)院主白云。大众久思示诲。请和尚为众说法(便重不便轻)山令打钟。众方集(聚头作相那事悠悠)山升座良久便下座归方丈(一场话霸)主随后问。和尚适来许为众说法。云何不垂一言(大海若知足百川应倒流)山云。经有经师。论有论师。争怪得老僧(可惜龙头蛇尾)。
师云。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是以三家五请。菩萨上堂。半偈全身。夜叉升座。岂悕法哉。黄龙南禅师云。盖今之人。容易轻法者众。欲如田夫时时干之。令其枯渴。然后溉灌方得秀实也。药山久不升座。又且不然。觉范道。一庵深藏霹雳舌。从教万象自分说。永嘉道。默时说。说时默。大施门开无壅塞。院主头头蹉过。白云。大众久思示诲。请和尚为众说法。仁义道中。主宾分上。也未为分外。山令打钟。只见雷霆施号令。众方集。岂知星斗焕文章。山升座良久下座归方丈。一上神通。不同小小。主随后问云。和尚适来许为众说法。云何不垂一言。翠岩芝云。药山下座。院主当初怪不为众说法。可谓误他三军。万松道。正是将头不猛。山云。经有经师。论有论师。争怪得老僧。琅玡觉云。药山下座不妨疑著。及乎院主拶著。失却一只眼。万松道。再得完全能几个。而不知换得两只眼。雪窦道。可惜药山老汉。平地吃交。尽大地人扶不起。万松道。和尚也须出只手。无余颂云。丈室未离已吃交。悄然归去转无憀。经师论师犹相告。一款分明便自招。万松道。曹司易勘。公案未圆。解与天童。如何判断。颂云。
痴儿刻意止啼钱(堪作何用) 良驷追风顾影鞭(踢起便行) 云扫长空巢月鹤(树下底一场懡[怡-台+羅]) 寒清入骨不成眠(开眼作梦)
师云。涅盘经说。婴儿啼时。母将黄叶。云与汝金。儿即止啼。此颂久思示诲与云何不垂一言。外道问佛。不问有言。不问无言。世尊良久。外道便作礼云。世尊大慈。开我迷云。令我得入。外道去后。阿难问佛。外道见何道理。而言得入。佛言。如世良马见鞭影而行。药山与世尊。一等举鞭。院主率众僧。礼赞有分。却怪不垂一言。可谓东土衲僧不如西天外道。天童恁么颂。万松恁么说。尽是止啼黄叶。只为诸人梦未醒。睡轻者一呼便觉。睡重者摇撼方惊。更有一等。椓抄起来犹自[穴/(爿*臬)][目*牚]。比他药山巢月鹤。清不成眠。云泥有隔。虽然如是。睡语不少。
第八则百丈野狐
示众云。记个元字脚。在心入地狱如箭射。一点野狐涎。咽下三十年。吐不出。不是西天令严。只为呆郎业重。曾有误犯者么。
举。百丈上堂。常有一老人。听法随众散去。(闹中取静)一日不去(从来疑著这汉)丈乃问立者何人(事不解交客来须待)老人云。某甲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元是当家人)有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对他道不落因果(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堕野狐身五百生(尔道不落因果)今请和尚代一转语(著甚来由)丈云。不昧因果(一坑埋却)老人于言下大悟(狐涎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