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论藏
- 论集部
- 福盖正行所集经
福盖正行所集经
现微笑思惟 皆为度群有
是时复有妙臂童子。亦说伽陀。而赞于佛。
牟尼尊大仙 善说诸法要
离过无希望 闻者皆蒙益
诸天及世人 咸供养恭敬
归命十力尊 唯愿见摄受
此祇陀林。给孤独园。由五种因咸生爱乐。一者广博居城中央。二者比丘乞食不远。三者幽寂离诸喧闹。四者清洁无诸蚊虻。五者善人多游其中。是故世尊。多乐居此。住如实智。离无惭行。一切功德。依止显现。具足十力。福智庄严。为彼世间第一导师。故能成熟众生善根。犹如莲华出于淤泥。自利利他。悉圆满故。
时胜军王。并诸人民。及诸外道。婆罗门等。皆悉往诣祇园精舍。合掌志心。顶礼佛足。时佛世尊。怜愍摄受诸有情故。破诸异见。令生信解。由不善因。驰流五趣。当依正法而求出离。为彼宣说六念之法。善男子。于我法中。信受教诲。具诸正见。是名念佛。若乐广大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是名念法于诸比丘。常生尊重善知识想。是名念僧。于诸善法。爱乐摄受。具足威仪。是名念戒。常以饮食。施佛及僧。住如是因。是名念施。常乐礼敬诸大菩萨。随顺佛敕。名念贤圣。
若诸众生。依佛所说。住正思惟则除疑惑。依止正念。则无散乱。是为六念。生长诸善。以何义故。名为比丘。谓能永断诸烦恼故。所有世间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苦恼。五取蕴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如是诸苦。皆已尽故。此明世间五取蕴苦。作如是说。
何义名生。如世尊说。彼彼有情。造种种行。招感命根。蕴处界等。展转相续。五根发生。五根生故。众同分生。由是增长。形色圆满。是名为生。
何义名老。如世尊说。行蕴迁坏。诸根衰朽。身形伛曲。肌肉枯槁。皮肤缓皱。多生黡点。举止沉重。行须倚仗。疲乏无堪。假人守护。如是老相。此有二种。一者须人承事。二者无所依怙。是名为老。
何义名病。如世尊说。四大增损。界不平等。犹如毒蛇。生诸苦恼。此有二种。一者内所发起。二者外缘损害。复有三种。一者业报所招。二者横难侵损。三者为他咒诅。委细分别。有无数种。谓风癀痰癊。疥癞痈疽。嗽泻热毒。羸瘠疼痛等。是名为病。
何义名死。如世尊说。谓彼有情。舍众同分。诸蕴散乱。暖触渐微。命根断灭。此有二类。一者自尽。二者往诣。初复有三。谓命根虽尽。其福未尽。或福虽尽。其命未尽。或命与福。俱时而尽。二者往诣亦有三种。一者自往(捕猛兽等)。二者他诣(被劫掠等)。三者自他相遇(如斗战等)。复有三类。一者放逸。二者毁戒。三者报尽。由放逸故。断其慧命。由毁戒故。破诸威仪。由报尽故。内外眷属。围绕悲恋。不能舍去。是名为死。云何名忧。内心愁戚。如火逼切。亦如炎日。炙水如汤。是名为忧。云何名悲。涕泣流泪。哽咽难言。如其孝子追念慈父。及余亲属。一切皆然。意不寂静。是名为悲。云何为苦。碜辣荼毒。与乐相违。同五识身。相应领纳。是名为苦。云何为恼。譬如枯木。中以火烧。令彼有情。烦惋懆扰。与意识身。相应领纳。是名为恼。云何名为求不得苦。谓于所求诸相应事。未得如意。心生疲极。如陶家轮。此心随转。云何名为爱别离苦。于所乐境。相应眷属。所有色相。刹那变异。云何名为冤憎会苦。谓于一切非相应人。互生嫌恶。而返值遇。此中所说生等次第。展转推求。皆为热恼。如旷野鹿。被火围绕。不能自出。必为所焚。唯除如来初降生时。增长善法。寂静安隐。体性自然。离诸热恼。如契经偈云。
诸佛出世乐 演说正法乐
众僧和合乐 令修诸善行
若佛不兴世 三界何有乐
由佛出现故 我等获安乐
由诸有情。不善种子。以为其因。而能生长苦树境界。常为三毒苦火所烧。于彼世间富乐等事。但闻他说。何由识知。驰涉旷野。险难恶道。砂砾荆棘。受诸艰辛。以乞自济。无所归趣。如是有情。宿乏善本。沉溺恶道。轮转无穷。如俳优者。易其形色。设得为人。生贫穷家。于母胎中。受种种苦。
云何有情处胎藏中。受诸苦恼。如世尊说。初结生时。揽其父母赤白二物不净为缘。渐次增长。成其形质。居生藏下熟藏之上。处其中间。极恶臭秽。母或饱食。或时饥渴。身肢动转。及染欲事。皆受其苦。又将产时。于母胎中。不乐居止。起不净想。回趣生门。二手乍触胎子身分。受大苦楚。极重热恼。彼初生子。由饥渴故。发声啼哭。向母求乳。又其乳者。转血所成。或食不充。受其热恼。渐为婴儿。卧于便利。或时戏剧。坠于沟坑。此名生已所受热恼。余世间人。亦皆如此。又彼有情。年渐长大。色力充满。憍恣放逸。念念追求五欲尘境。由染慧故。耽著不舍自任其情速至于毙。
云何衰老所有诸苦。形色羸瘦面颊凹戾牙齿疏缺发毛稀白颈臂胸胁悉皆骨现火力渐微饮食薄少。犹如飞禽。置于笼内。日渐消瘦。唯一毛聚。朝有所作。暮即废忘。初欲施为。后则懈退。言如小儿。无有期度。或时终日。口不欲语。于昼夜中。唯务睡眠。纵眠不寐。喘嗽无时。欲说所苦。言不明了。如远行人。不乐久住。诸有所作。难可如意。小不称心。则生悲恼。亲友慰谕。宜自安怀。目视境界。不能受用。诸快乐事。但耳闻说。意欲游行。足不能动。唯假几杖。以为其伴。为诸女人之所轻笑。因念昔日诸根康愈。受诸欲乐。刹那变坏。深自悔恼。久活何为。是名衰老热恼行相。
云何病苦所有热恼。谓诸愚夫盛年壮色。放逸著欲。渐成怯弱。萦缠痼疾。众苦现前。善人睹之。深生怜愍。善言诲诱。使其发露。闻已忧怖。恐堕恶道。形貌端正。病所侵夺。上妙饮食。不能餐啖。虽处豪富。如贫窭者。世有智人。常自省察。当知病苦。不可爱乐。如雹损苗。顿伤荣盛。如陆地龟。常思其水。如白昼月。无彼光辉。如渴乏人。堕其枯井。如油尽灯。不得久住。如腐墙壁。无有坚牢。如痴騃童。人所轻侮。如彼狂象。坏莲花池。是名病苦所有热恼。如何愚夫。数数贪著。减损寿命。焚毁善根。无明所覆。邪命邪求。贪彼世间饮食衣服。身漏心漏。破坏正智。不乐依止寂静山林。受持读诵大乘经典。不能坚固护持净戒。何由能趣菩提彼岸。若心寂静。弃背欲境。或先所作。诸放逸行。皆悉厌患。不复思惟。犹如深冤。心不乐见。如甘蔗滓。不可再味。如焚枯蘖。令尽无余。如是觉了。是人不为琰摩罗王之所逼切。又诸女人。多诸贪很。心怀怨嫉。乐为主宰。犹如漏瓶。贮其不净。如牝马藏。深可厌恶。如以毒药。和其美膳。如冤执剑不应俯近。如彼火聚触生热恼。若乐欲境。心则错乱破诸梵行。如无戒者。断其乐因。丧失慧命。死军现前。独一而往。趣彼险难。无能救者。皆由染欲。生诸妄念。无惭无愧。舍知足行。为世间人种种讥谤。
云何名死。如有颂云。
慧为最胜眼 痴为极重暗
病必由其冤 死称第一怖
当意乐正法 以慧善修作
是故命终时 决定离险难
是名为死所有热恼。
福盖正行所集经卷第四
福盖正行所集经卷第五
龙树菩萨集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复以何义。说名为忧。谓诸有情。由贪欲故。没忧怖中。犹如猛兽。被火围绕。如深渊鱼。置之陆地。如入大海。损其船筏。深心愁戚。恐失身命。如以少水。滴热铁团。将入死门。命不久住。譬如釜中煮豆。弥满腾沸。复增干薪。彼世间人。身处于家。为忧逼切。诸根衰悴。心无暂安。如以酥瓶。近于炎火。当知不久。则为消坏。
复以何义。说名为悲。谓诸有情。先有珍财。不能任持。身复懒惰。以致贫苦。身形裸露。容色憔悴。咽喉干焦。言意凄切。念昔富饶。不复能得。
复以何义。说名为苦。谓诸有情。造非法行。身触宪网。刀杖毒药。或为非人斫刺残害。乃至断命。受诸楚毒。
复以何义。说名为恼。谓诸有情。恶言相加。如中毒箭。诸根烦扰。失坏乐想。
复何名为求不得苦。或诸有情。乐习正法。不能入解。身心劳苦。或由放逸。多求不遂。发生热恼。无欲无求。心则安隐。
复何名为爱别离苦。谓于所乐眷属朋友。和合欢慰。忽尔离散。心怀恋慕。而生热恼。
复何名为冤憎会苦。谓彼有情。乐著贪欲。多求财利。互相侵竞。而结深冤。或为妻子恩爱缠缚。犹如桎梏。不得自在。当知女色。使人惑乱。其语柔软。如拘牟那花。愚夫嗜之。销除壮色。不久枯悴。如乔答摩仙。乃至诸天。多著欲乐。如薪近火。必为所焚。是故比丘。常当远离。若近彼欲。得第一苦。一切世间。诸天及人。皆为欲火普遍逼迫。现招众苦。死堕恶趣。为彼十三广大火聚。围绕烧然。佛为世间众生慈父。怜愍彼故。而说此经。所谓地狱。有十三种。一者等活。二者黑绳。三者众合。四者号叫。五者大号叫。六者烧然。七者极烧然。八者无间。九者煻煨。十者尸粪。十一者锋刃。十二者剑林。十三者灰河。如是地狱。诸恶险难。无量苦恼。聚集其中。无数有情。造诸恶业。命终入彼。受多种苦。为诸狱卒。种种治罚。以热铁锤。忿恚而击。形体碎烂。周遍流血。诸骨节间悉皆火然。复捉其足。掷入火坑。举手忙乱。恶声号哭。彼琰摩卒。极恶可惧。诸受罪人。见即惶怖。或复趁入煻煨狱中。皮肉筋骨。下足消溃。由恶业故旋踵还生。复有深广极热尸粪。臭不可闻。有铁觜虫。名酤拏波。往来其中。啮罪人足。彻肉穿骨。取髓而食。复以无数铦利锋刃。次第排列。而为其路。逐彼罪人。以足履践。复为猛风。吹走其上。由避其苦。入剑叶林。无数剑锋。从空而下。斫刺其身。无不断坏。复有大河。灰汁盈满。波浪涌沸。煮彼罪人。于其两岸。有诸狱卒。执三戟叉。往来叉刺。受极重苦。或时闷绝。亦有藏窜。如鱼沉泥。即以铁钩。挽唇而出。以大铁网。捷置热地。大火猛焰。翻覆烧烙。复以铁钳。擘开其口。即以铜汁。逼以灌之。或热铁丸。驱令吞啖。龂腭喉舌。各各焦烂。从咽彻下。悉为所烧。复有两石。以夹其身。自首至足。而锯解之。狱卒暴恶。犹如醉象。怒发冲直。火星四迸。驱彼罪人。卧铁床上。以线抨之。或斸或凿。火焰四起。唯闻号哭。复有山峰。从空而坠。击彼罪人。身肢俱碎。闷绝躄地。良久乃苏。有诸狱卒。其状丑恶。或执利斧。椎棒刀轮。弓箭杵炮。热铁器杖。种种苦具。考掠罪人。复有百千猛焰火刺。从四方来。丛集其身。如燃杌木。悉皆焦烂。复以利刀。而取其舌。或斫或剉。为百千分。乃至所有一切身肢。倏然分散。犹若浮云。复置罪人热铁瓮中。炽火四逼。其汤沸溢。上下漂沈。犹如煮豆。身体胀裂。皮肉消尽。唯余骨锁。捞捷于地。业风所吹。还活如故。如是众苦。甚可怖畏。堕此狱者。无能得免。复有广大寒[冰-水+(洗-冼+水)]地狱。有大雪聚。其高如山。严冷恶风。飘注不绝。有大深渊。结成[冰-水+(洗-冼+水)]臼。其状宛若水精所成。有诸狱卒。逐彼罪人。尽入其中。寒苦逼切。发声悲号。复有二杵。更相上下。而以捣之。其身碎坏。如聚沫团。业风吹活。如前不异。长时受苦。业尽方出。彼诸有情。皆由染慧邪欲因缘。于他身色。妉著不舍贪微少乐。受多苦报。是故世尊深生怜愍。起大悲心。而说此经。
诸比丘。世间所有种种苦因。生为根本。若无生缘。轮回自息。何况未来无量生苦。由有生故。则有色蕴。由色蕴故。则有受蕴。由受蕴故。则有想蕴。由想蕴故。则有行蕴。由行蕴故。则有识蕴。如是次第。相续而起。增长苦聚。轮转无穷。譬如群贼。入于城隍。纵燎抄掠。扰恼黎庶。如是五蕴。依彼识城。生诸烦恼。损害诸根。
又老病死。于诸世间。乐为损恼。是不可爱。如三种冤。常所随逐。一者常求过隙。二者令堕险难。三者伺断其命。是故比丘。常当修习福盖正行。受持经典。如说修行。设老病死。众冤围绕。不生惶怖。于险恶道。则能超越。是大丈夫。为二世益。如火中莲。甚为希有。则为安住寂静妙乐。诸比丘。彼福体性。正所显示。自因及果。皆可爱乐。乃至发生无漏善法。身语意业。咸得清净。住不退转。得授道记。如秋满月。放盛光明。一切世间。咸蒙利益。乐广大施。无有限碍。诸来乞者。皆给与之。令诸有情。心生悦豫。如战胜将。心进勇锐。如依善王。安隐而住。犹如大海。纳诸川流。如弥卢山。安固不动。一切众生。奉如父母。得诸世间供养恭敬。获得殊胜第一吉祥。亲友朋属之所称赞。一切所愿。皆得成就。毕竟超越轮回苦海。此义所明。福之自性。犹如金器。坚固可爱。为诸众生最胜依止。非福自性。不可爱乐。犹如坯瓶。决定破坏。令诸众生。流转恶道。如世之盖。人所执持。四方攸往。遮诸炎热。工巧所为。不久则坏。如是福盖正行所持。能袪生等所有热恼。及地狱火之所烧煮。众善所成。任持不坏。如舍卫城中。有长者女。与族姓子。共为匹偶。后生一儿。费用无度。日渐衰窘。谓其妻曰。我诣远方。勤力求索。汝当爱念长育其子。久历岁月。夫犹未还。年既长大。渐生放逸。与邻处女。迭生爱乐。彼女即解所带宝鬘。而授与之。母于后时。知其所由。乃以善言。种种教诲。我子不应乐为鄙事。当自慎护。无罹我怀。日加检束。不令游行。夜于寝门。以设其榻。子于一夕。贪欲所娆。暂卧复起。须臾不停。白母开门。欲往便利。母语子言。此有盆具。不须出也。为母严约。转增欲心。遂兴恶意。以害其母。造是罪已。深生惶怖。遂往伽蓝。白言。大德。我欲出家。愿垂摄受。时诸比丘。不能观察。诘其来由。便与剃发。作比丘已。远遁他国。勇猛精进。坚持净戒。修习禅定。乐诵经典。彼有长者。睹其比丘。具如是德。兴心供养。为造伽蓝。命其为主。八方众僧。咸来依附。尔时比丘。为众讲宣大乘经典。复令修习相应禅观。四事供给。无所乏少。时诸大众。勤修匪懈。渐次有证罗汉果者。而此比丘。后萦病苦。虽服妙药。转增尪瘵。召集众僧。巧忏谢曰。谬当主宰。轻慢众德。诸弟子等。恼乱亦然。唯愿众慈。施我欢喜。常者皆尽。高者亦坠。合会有离。生必归灭。说是语已。奄忽命终。时诸大众。及彼弟子。共营善利。以资冥福。乃相议曰。我师趣寂。未知神识当生何所。其弟子中。有证圣者。乃入定观。始于诸天。次及人间。乃至鬼畜。皆悉不见。遂复遍观诸地狱中。乃知其师堕无间狱。弟子见已。生大疑惑。我大和尚。在世之日。坚持净戒。多闻辩才。精进修行。未常暂废。摄受供给八方僧众。以何缘故。受兹剧报。时彼弟子。复入定观。乃见先因。尝害其母。以是报故。堕无间狱。炽然火聚。而烧其身。为彼狱卒。种种诃毁。汝在世时。下劣无智。造此逆罪。今遣谁当。狱卒即以极热铁锤。以碎其首。血流闷绝。苦不可言。是时弟子大阿罗汉。见是事已。运悲愿力。息除苦恼。凭法威德。令知宿命。缘念三宝。续其善根。即时命绝。生夜摩天。法尔新生诸天子等。住彼天已。起三种念。一观前身受生何族。二于何处。身谢命终。三修何福。得生天上。时彼天子作是观已。乃见自身先造逆罪。承佛恩力。得生此天。而作是念。我今一心。无别异想。唯求见佛。亲近供养。以报大恩。由天福力。自然而有众宝璎络。庄严其身。于初夜分。身放光明。照祇陀林。皆悉显现。前诣佛所。头面礼足。即以天上众色莲华。曼陀罗华。以散佛上。积过于膝。作供养已。退坐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