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论藏
- 经疏部
- 仁王般若经疏
仁王般若经疏
佛告波斯匿王我当灭度后法欲灭尽时诸国王等皆应受持是般若波罗蜜大作佛事一切国土安立万姓快乐皆由此般若波罗蜜 佛告波斯匿王下答问中大段第二劝持。文有七段第一略举时节以明付嘱王不付属余人之意。大王吾今下第二出宣弘经处。其国中下第三出七难也。大王是般若下第四叹波若之德能灭七难。大王我今五眼下第五举三世功德利益也。大王若未来世下第六明能依教而行。当遣五大菩萨为护劝造经像供养。大王吾今下第七正结劝持经。
是故付嘱诸国王不付嘱比丘比丘尼清信男清信女何以故无王威力故故不付嘱汝当受持读诵解其义理 第一付嘱中有二初明付嘱国王受持般若。二不付嘱比丘下次明无有王力势所以不附属。但令受持读诵解释其义理。付王有二义一能化难化众生二利益大人如风靡草。比丘无此等力故不可付。
大王吾今所化百亿须弥百亿日月一一须弥有四天下其南阎浮提有十六大国五百中国十千小国 第二明弘说般若处所。云大王吾今所化百亿须弥山等总明阎浮提处也。其南阎浮提下别明诸国土。初十六大国次五百中国次十千小国。
其国土中有七可畏难一切国王为是难故讲读般若波罗蜜七难即灭七福即生万姓安乐帝王欢喜云何为难 其国土中下第三明七难文有二。初总明法力能为灭七难能生七福。次从云何为难下别列七难明经力能灭。言七难者一日月失度二星宿变异三火灾四水灾五风灾六旱灾七贼。
日月失度时节返逆或赤日出黑日出二三四五日出或日蚀无光或日轮一重二三四五重轮现当变怪时读说此经为一难也 第一日月难内有十四。一明失度不依常道名失度二明时节变逆。三赤日出四黑日出五二日出六三日出七四日出八五日出九日蚀。十日一重轮十一两重轮十二三重轮十三四重轮十四五重轮。如此等十四种皆是灾难饥饿刀兵疾疫相也。
二十八宿失度金星彗星轮星鬼星火星水星风星刀星南斗北斗五镇大星一切国主星三公星百官星如是诸星各各变现亦读说此经为二难也 第二星宿难。二十八者四方各有七四七二十八也。失度者行不依常道故云失度。金星者太白星也。三藏师云外国名天师星。如理行即国丰失度则俭。彗星者外国名阎罗王星。此星随所出处必有灾难也。轮星者有晖如轮若日月五星破轮星中央则国土分散。日月五星在轮星右行则国土安乐也左行亦不好也。鬼星者九月中日设在东北。若行駃是过时节若近上则鬼神来破国病人。火星者营惑星也此主贼。若其高则贼起若下则贼伏。若在子处则下若在午为高。水星者即是湿星亦是太白星。若在寅为下若在申为高。一处三十日行十二月得一周。从鸡狗猪鼠四处行无水。从兔蛇羊猴四处行则多水。从牛虎龙马四处行平水平水则不多不少。风星者即[曰/邦]星。在虎处则高一处三十日行猴处行则下。若高多风无雨若下多雨少风。七月高正月下。八月至正月渐渐下。二月至七月渐渐高。随日行则有三种。二月三月八月九月同日行。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正月此四月在日前行。四月五月六月七月此四月在日后行。此是如法行异此则失度不好也。刀星者且是满星一处行迳二年半。若在兔处最高若在鸡处最下。若高多刀兵众生饥饿疾病若下少刀兵。南斗北斗者非宿是曜。五镇大星者金木水火土也。一切国主星三公星百官星若善星来入此四星处则大安稳丰乐。恶星来入则大苦恼。随诸星并行不依常道故云各各变现也。若大王大臣治民非道纵逸自在。苦报将生则日月亏盈星道失度以表非祥故能表难。若能讲读大乘归依三宝随福去灾日星复路故云亦说此经也。
大火烧国万姓烧尽或鬼火龙火天火山神火人火树木火贼火如是变怪亦读说此经为三难也 大火烧国下第三火难有二。初明七种火二亦读此经下明经力能灭火也。七种火者鬼火者鬼嗔众生为恶火夜起亦令人热病。龙火者龙嗔雨毒火令人痈肿即报得神通火也。天火者礔礰火就天为名也。神火者变现也。神有二一仙人嗔火从嗔生。二仙人诵咒使鬼神烧百姓家也。人火者约人得名。树木火可知。贼火者贼投火即名贼火也。亦读说此经者经力能灭火也。
大水漂没百姓时节返逆冬雨夏雪冬时雷电礔礰六月雨冰霜雹雨赤水黑水青水雨土山石山雨沙砾石江河逆流浮山流石如是变时亦读说此经为四难也 大水下第四水难。须水而无不用处多有。霜雹等悉属水难。雨赤水多刀兵雨黑水为疾病雨青水多饥饿。雨土石仙人罗刹嗔江河逆流海水溢有贼也。
大风吹杀万姓国土山河树木一时灭没非时大风黑风赤风青风天风地风火风水风如是变时亦读说此经为五难也 第五风难亦二。初列七风二亦读此经下经力能转灭也。黑风者海边风吹黑沙也。赤风者即赤沙。青风者即青沙。天风地风者天阳地阴也。火风者热风也。
天地国土亢阳炎火洞然百草亢旱五谷不登土地赫然万姓灭尽如是变时亦读说此经为六难也 天地亢阳下第六旱难文相可知。
四方贼来侵国内外贼起火贼水贼风贼鬼贼百姓荒乱刀兵劫起如是怪时亦读说此经为七难也 四方贼起下第七贼难也。
大王是般若波罗蜜是诸佛菩萨一切众生心识之神本也一切国王之父母也亦名神符亦名辟鬼珠亦名如意珠亦名护国珠亦名天地镜亦名龙宝神王 大王般若下第四叹般若之德能灭七难。文有二初叹般若不可思议次佛告大王下第二明般若既灭七难劝人供养也。就初叹般若中有八句。初明般若能为诸佛菩萨一切心识神本者般若是无所得。以诸佛因般若悟无所得故波若是佛母故云为佛本也。一切众生心识神本无所得。以妄想因缘有六道差别。若能知妄毕竟无所有。还归般若故云为一切众生心识神本。心意识神体一名异耳又解心识神本者似如来藏是生死根本。言一切国王之父母者般若能护国土故譬如之父母。亦名神符者能通达如实境界能伏天魔外道。是世出世善根悉能守护故譬神符也。辟鬼珠者能除鬼神难故也。如意珠者般若称意所得故也。护国珠者波若力能令国土安稳故也。天地镜者波若照世界无所有故。龙宝神王者波若能出诸善神故云龙宝神王也。
佛告大王应作九色幡长九丈九色华高二丈千枝灯高五丈九玉箱九玉巾亦作七宝案以经卷置上 佛告大王下第二明劝人供养中有二。初事别供养日日下次总以华香供养。就前别中初列六种供养事第二出般若而供养之。初六事者一幡二华三灯四玉箱五玉巾六七宝案。
若王行时常于其前足一百步是经常放千光明令千里内七难不起罪过不生若王住时作七宝帐帐中七宝高座以经卷置上日日供养散华烧香如事父母如事帝释 第二供养法用内有五句。初出般若置案上二王行时以波若在前。三王行百步般若放千里光四令千里内无七难得益也。五若住时作七宝座以般若置上也。第二日日下总明供养法譬可解。
大王我今五眼明见三世一切国王皆由过去世侍五百佛得为帝王主是为一切圣人罗汉而为来生彼国土中作大利益若王福尽时一切圣人皆为舍去若一切圣人去时七难必起 大王我今五眼下第五明三世利益令人信持。文有三。初明五眼照一切国王侍五百佛等。明久供多圣现居王位。是为圣人来下二明圣人来生此国明作大利益。若王下三福尽难生也。
大王。若未来世有诸国王受持三宝者。我使五大力菩萨往护其国。一金刚吼菩萨。手持千宝相轮往护彼国。二龙王吼菩萨。手持金轮灯往护彼国。三无畏十力吼菩萨。手持金刚杵往护彼国。四雷电吼菩萨。手持千宝罗网往护彼国。五无量力吼菩萨。手持五千剑轮往护彼国。是五大士五千大鬼神王于汝国中大作利益当立形像而供养之 大王若未来世下第六明能依教而行。当遣五大菩萨为护劝造像供养文有四。初总明未来世五大菩萨常护其国。二别列五大菩萨名。三五千大神王于汝国作大利益四令立形像供养。
大王吾今三宝付嘱汝等一切诸王毗舍离国憍萨罗国舍卫国摩竭提国波罗奈国迦夷罗卫国鸠尸那国鸠睒弥国鸠留国罽宾国弥提国伽罗干国乾陀卫国沙陀国僧伽陀国健拏掘阇国波提国如是一切诸国王等皆应受持般若波罗蜜 大王吾今下第七劝受持此经文有三。初明付嘱诸国王二列十六国。如是一切下第三劝受持此经但明十七国那云十六。答大云经有十六大国也。
时诸大众阿须轮王闻佛所说未来世中七可畏难身毛为竖呼声大叫而言愿不生彼国时十六大国王即以国事付弟出家修道观四大四色胜出相四大四色不用识空入行相 时诸大众阿须轮王下答问中。大段第三明时众闻法得益就文有六。初总明大众闻说起愿第二十六国王悟道。第三十八梵天等得益第四九百亿菩萨众证果。第五十千菩萨念来世得益第六十亿菩萨现成正觉。第一时众闻说七难可畏身毛为竖发愿不生彼国也。第二十六国王得益中有二。初明十六国王付国与弟发愿出家。第二明修道。此中又二初两科。假相观修道次三十忍下明实行入道。初观四大四色胜出相者八胜处。内观四大即是四胜处。内观四大外观色少不坏内外色观一胜处。内观四大外观色多二胜处。内无四大外观色少三胜处。内无四大外观色多四胜处此坏内色不坏外色观。后四胜处者青黄赤白合为八胜处也。八胜处观成故云胜出相也。次明十一切入观。四大四色即为八。不用者是无处有处。识是识处。空是空处。此三合为十一切处。十一切入观成故言入行相。
三十忍初地相第一义谛九地相是故大王舍凡夫身入六住身舍七报身入八法身证一切行般若波罗蜜 三十忍下次明实行入道。二种假相观在地前三十忍在地上。十地各三心合有三十忍。言初地相者即是第一地也。言第一义谛者此明初地得第一义谛成。与九地作方便相。言九地者即离垢已上余九地也。舍凡夫身入六住身者舍外凡夫身入种性已上六住身。舍七报身入八法身者舍地前七方便得初地第八法身。亦可舍前七地有功用身入八地已上无功用法身也。
十八梵天阿须轮王得三乘观同无生境复散华供养空华法性华圣人华顺华无生华法乐华金刚华缘观中道华三十七品华而散佛上及九百亿大菩萨众其余一切众证道迹果散心空华心树华六波罗蜜华妙觉华而散佛上及一切大众 十八梵天阿须轮王下第三明诸天得益。就文为二初三乘观成得无生利益。第二散华供养。此散华中有二初散五忍华二散二乘华。五忍华者空华法性华地前伏忍华也。圣人华者初二三地信忍华。顺忍华者四五六地顺忍华也。无生华者七八九地无生忍华。金刚华者十地华也。佛华即寂灭忍华次辨二乘华。缘观中道华者即缘觉中乘华。三十七品华声闻华。而散佛上者供养也。及九百亿大菩萨众下第四段得益文有二。初明九百亿菩萨大众悟解得益。次明散华供养得益。文云证道迹果者得初地解故云证。即证能通名道即道能进故言迹悟解满足故名果也。次供养内即有四种因果华供养。心空华者即是理空无生华。心树华者即意树华。六波罗蜜华是行华。妙觉华者佛地华。散佛上者供养也。
十千菩萨念来世众生即证妙觉三昧圆明三昧金刚三昧世谛三昧真谛三昧第一义谛三昧此三谛三昧是一切三昧王三昧 十千菩萨下第五明十千菩萨念来世众生悟解得证三昧。所言妙觉三昧者亦名理尽三昧。圆明三昧者照理尽故言圆明三昧。金刚三昧者坚固不可坏也。世谛三昧者约凡夫所见明定相故云世谛也。真谛三昧者约二乘所见偏真故云真谛也。第一义谛三昧者即是中道第一义。法中精最不散故云第一。亦名实相三昧也。此三昧是一切王三昧总摄一切法。如王能统领故名一切王。
亦得无量诸余三昧七财三昧二十五有三昧一切行三昧复有十亿菩萨登金刚顶现成正觉 七财三昧者一信二戒三惭四愧五多闻六智慧七舍离。二十五有三昧坏二十五有。得无垢三昧能破地狱有。得不退三昧能破畜生有。得心乐三昧能破饿鬼有。得欢喜三昧能坏阿修罗有。得日光三昧断弗婆提有。得月光三昧断瞿耶尼有。得热炎三昧断郁单越有。得如幻三昧断阎浮提有。得一切法不动三昧断四天王处有。得难伏三昧断三十三天处有。得悦意三昧断炎魔天有。得青色三昧断兜率天有。得黄色三昧断化乐天有。得赤色三昧断他化自在天有。得白色三昧断初禅有。得种种三昧断大梵天有。得双三昧断二禅有。得雷音三昧断三禅有。得住雨三昧断四禅有。得如虚空三昧断无想天有。得照境三昧断净居阿那含有。得无碍三昧断空处有。得常三昧断识处有。得乐三昧断不用处有。得我三昧断非想处有。是名菩萨得二十五有三昧坏二十五有四有四恶趣梵王六欲天四禅及四空无想五净居。复有十亿菩萨下第六十亿菩萨成佛。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嘱累品第八
经有三段今是第三流通分。所言嘱累者明如来殷勤嘱寄国王。累众菩萨故云嘱累品也。此品分为四段。第一诫敕月光总劝流通以明嘱累。后五浊世下第二七门别诫诸国王及四部弟子。尔时十六大国王闻佛七诫下第三明诸国王不制四部弟子。尔时无量大众下第四明时众欢喜受持。就前总劝流通内又分为三。初诫敕月光明法灭时节。二此经三宝下明所付人。三为三界众生下明流通利益。
佛告波斯匿王我诫敕汝等吾灭度后八十年八百年八千年中无佛无法无僧无信男信女时此经三宝付嘱诸国王四部弟子受持读诵解说其义为三界众生开空慧道修七贤行十善行化一切众生 所言八十年者佛灭度后也。佛灭度后一百年中五师持法各二十年。迦叶阿难末田地此三人亲见佛化。行法如佛在世故法不灭。三人迳六十年。第四商那和修第五优婆鞠多此二师各二十年持法。商那和修当八十年。以不亲睹佛化故威仪法灭也。言八百年者正证法灭。五百年内二十五师并是圣人相传故证法不灭。六七二百年内马鸣龙树二人传法。以弘法人强故法不灭。八百年中余人弘法以人弱故令法灭也。言八千年者像末法灭也。由末法众生好行邪法恶贱正法。正法不行故像末二法灭耳。依涅槃经像末世有十二万大菩萨善持我法我法不灭。前就凡夫故云灭也。言无佛法僧者正明法灭故须付嘱。无信男信女者明前无三宝可归依。故无生信处。以无信心谤毁三宝故令不现。第二明所付人中有二。初付嘱国王有威力护法功强故先付之。二付四部弟子此是通付一切众生以四部摄众生尽故。第三明流通利益内。文言为三界众生开空慧道者。证无所得解故云开空慧道也。又云证二无我理故云开空慧道也。言修七贤行者即七方便也。一五停心观二别想念处三总想念处四暖法五顶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言十善行化一切众生者一不杀二不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恶口六不两舌七不绮语八不贪九不嗔十不邪见。以此十行教化众生故云十善行化一切众生。总劝流通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