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磨发智论

  一类聪慢者  不能知究竟
  彼不证道故  不调伏而死

  于断说究竟声者。如世尊说。
  已到究竟者  无怖无疑悔
  永拔有箭故  彼住后边身
  此是最究竟  无上寂静迹
  清净不死迹  诸相皆尽故

  又契经说。有一梵志。名数目连。来诣佛所。请问佛曰。乔答摩尊。教授教诫。诸苾刍等。彼受教已。皆能证得最极究竟涅槃界不。世尊告曰。此事不定。一类能证。一类不能。
  如契经说。佛告苾刍。有诸外道。虽同施设断知诸取。而彼不能具足施设。谓但施设断知欲取见取戒取非我语取。此有何义有作是说。此是世尊。率尔说法。彼不应作是说。所以者何。世尊说法。非全无因。或少因故。复有说者。此言显彼少分断者。彼不应作是说。所以者何。异生亦有能断少分。我语取故。然佛世尊。为天人等。无量大众广说法要。无倒开示。令随类解。有诸外道。窃闻佛说蕴界处盖念住乃至觉支等名。或有具足。或不具足。是诸外道。若有得闻欲取名者。便作是言。我亦施设断知欲取。若有得闻见取名者。便作是言。我亦施设断知见取。若有得闻戒取名者。便作是言。我亦施设断知戒取。如多苾刍集在一处有诸外道。来作是言。如乔答摩。为诸弟子。宣说法要。谓作是说。汝等苾刍。应断五盖如是五盖。能染污心。令慧力劣。损害觉分。障碍涅槃。于四念住。应善住心。于七觉支。应勤修习。我等亦能为诸弟子。说此法要。则乔答摩所说法要。与我何别。而今汝等独归彼耶。然彼外道。尚不能识五盖名相。况能了达。住四念住。修七觉支。然窃佛语。故作是说。施设断取。应知亦然。又如外道摩健地迦。不了自身。众病所集。刹那不住苦空非我。来诣佛所。鼓腹而言。吾今此身。既无诸病。应知即是究竟涅槃。彼尚不知无病名相。况能了达究竟涅槃。然窃佛语。故作是说。施设断取。应知亦然。何缘外道。但有施设断知三取非我语取。答彼于长夜。执有真实。我及有情。命者生者。能养育者。补特伽罗。彼既执有真实。我等宁肯施设断我语取。说同施设断知诸取。斯有何义。答是佛世尊。随彼言说。如世尊说。彼诸外道。施设实有有情断坏。然依胜义。无实有情。但随彼言。而作是说。此亦如是。故无有过。如契经说。有二遍知。谓智遍知。及断遍知。云何智遍知。答诸智见明觉现观。是谓智遍知。
  云何断遍知。答诸贪永断。嗔痴永断。一切烦恼永断。是谓断遍知。世尊或时于智说遍知声。或时于断说遍知声。于智说遍知声者。如伽他说。
  儒童贤寂静  能益诸世间
  有智能遍知  贪爱生众苦
  有智言应作  不作不应言
  智者应遍知  有言无作者

  于断说遍知声者。如契经说。佛告苾刍。当为汝说。所遍知法。遍知自性。能遍知者。所遍知法。谓五取蕴。遍知自性。谓贪永断。嗔痴永断。一切烦恼永断。能遍知者。谓阿罗汉。诸漏永尽不执如来死后有等。不应记法。
  诸归依佛者。何所归依。答若法实有现有想等想。施设言说。名为佛陀。归依彼所有无学成菩提法。名归依佛。诸归依法者。何所归依。答若法实有现有想等想。施设言说。名为达磨。归依如是爱尽离灭涅槃。名归依法。
  诸归依僧者。何所归依。答若法实有现有想等想。施设言说。名为僧伽。归依彼所有学无学成僧伽法。名归依僧。

  杂蕴第一中无惭纳息第五

  黑白二根心  掉悔惛睡梦
  盖无明不共  此章愿具说

  云何无惭。答诸无惭无所惭无异惭。无羞无所羞无异羞。无敬无敬性。无自在无自在性。于自在者。无怖畏转。是谓无惭。
  云何无愧。答诸无愧无所愧无异愧。无耻无所耻无异耻。于诸罪中。不怖不畏。不见怖畏。是谓无愧。无惭无愧。有何差别。答于自在者。无怖畏转。是无惭。于诸罪中。不见怖畏。是无愧。如是差别。
  云何惭。答诸有惭有所惭有异惭。有羞有所羞有异羞。有敬有敬性。有自在有自在性于自在者。有怖畏转。是谓惭。
  云何愧。答诸有愧。有所愧有异愧。有耻有所耻有异耻。于诸罪中。有怖有畏。深见怖畏。是谓愧。惭愧何差别。答于自在者。有怖畏转是惭。于诸罪中。深见怖畏是愧。如是差别。
  云何增上不善根。答诸不善根。能断善根及离欲染时。最初所舍。云何微俱行不善根。答诸不善根离欲染时。最后所舍。由舍彼故。名离欲染。云何欲界增上善根。答菩萨入正性离生时。所得欲界现观边世俗智。及如来得尽智时。所得欲界无贪无嗔无痴善根。云何微俱行善根。答断善根时。最后所舍。由舍彼故。名断善根。
  诸心过去彼心变坏耶。答诸心过去。彼心皆变坏。有心变坏。彼心非过去。谓未来现在贪嗔相应心。如世尊说。汝等苾刍。设被怨贼锯解汝身。或诸支节。汝等于彼。心勿变坏。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心变坏。及出恶言。于自所求。深为障碍。又世尊说。汝等苾刍。于妙欲境。不应发起变坏之心。诸心染著彼心变坏耶。答诸心染著。彼心皆变坏。有心变坏。彼心非染著。谓过去贪不相应心。及未来现在嗔相应心。如世尊说。汝等苾刍。设被怨贼广说乃至。于自所求。深为障碍。
  云何掉举。答诸心不寂静。不止息。轻躁掉举。心躁动性。是谓掉举。云何恶作。答诸心燋灼懊变恶作。心追悔性。是谓恶作。诸心有掉举彼心恶作相应耶。答应作四句。有心有掉举非恶作相应。谓无恶作心有躁动性。有心有恶作非掉举相应。谓无染污心有追悔性。有心有掉举亦恶作相应。谓染污心有追悔性。有心无掉举亦非恶作相应。谓除前相。
  云何惛沈。答诸身重性。心重性。身不调柔。心不调柔。身[夢-夕+登]瞢。心[夢-夕+登]瞢。身愦闷。心愦闷。心惛重性。是谓惛沈。
  云何睡眠。答诸心睡眠惛微而转。心昧略性。是谓睡眠。诸心有惛沈彼心睡眠相应耶。答应作四句。有心有惛沈非睡眠相应。谓无睡眠心有惛沈性。有心有睡眠非惛沈相应。谓无染污心有睡眠性。有心有惛沈亦睡眠相应。谓染污心有睡眠性。有心无惛沈亦非睡眠相应。谓除前相睡眠。当言善耶不善耶无记耶。答睡眠应言或善或不善或无记。云何善。谓善心睡眠惛微而转。心昧略性。云何不善。谓不善心睡眠惛微而转。心昧略性。云何无记。谓无记心睡眠惛微而转。心昧略性。
  梦中当言福增长耶。非福增长耶。非福非非福增长耶。答梦中应言或福增长。或非福增长。或非福。非非福增长。福增长者。如有梦中布施作福受持斋戒。或余随一福相续转。非福增长者。如有梦中害生命不与取欲邪行。故妄语。饮诸酒。或余随一非福相续转。非福非非福增长者。如有梦中非福非非福相续转。梦名何法。答诸睡眠时。心心所法。于所缘转。彼觉已随忆。能为他说我已梦见如是如是事。是谓梦。
  如契经说。有五盖。为五盖摄诸盖。为诸盖摄五盖答诸盖摄五盖。非五盖摄诸盖。不摄何等。谓无明盖。如世尊说。
  无明盖所覆  爱结所系缚
  愚智俱感得  如是有识身

  诸盖彼覆耶。答应作四句。有盖非覆。谓过去未来五盖。有覆非盖。谓除五盖。诸余烦恼现在前。有盖亦覆。谓五盖随一现在前。有非盖非覆。谓除前相。诸欲界系。无明随眠。彼一切不善耶。答诸不善无明随眠。皆欲界系。有欲界系无明随眠非不善。谓欲界系。有身见边执见相应无明。诸色无色界系无明随眠。彼一切无记耶。答诸色无色界系。无明随眠。皆是无记。有无记无明随眠。非色无色界系。谓欲界系。有身见边执见相应无明诸见。苦集所断。无明随眠彼皆是遍行耶。答诸是遍行无明随眠。皆见苦集所断有见苦集所断。无明随眠非遍行。谓见苦集所断非遍行。随眠相应无明诸见。灭道所断。无明随眠。彼皆非遍行耶。答诸见灭道所断。无明随眠。皆非遍行。有非遍行无明随眠。非见灭道所断。谓见苦集所断非遍行。随眠相应无明。
  云何不共无明随眠。答诸无明于苦不了。于集灭道不了。云何不共掉举缠。答无不共掉举缠。

  杂蕴第一中相纳息第六

  二三相同异  老死无常强
  三相一刹那  此章愿具说

  色法生住老无常。当言色耶非色耶。答应言非色。非色法生住老无常。当言非色耶色耶。答应言非色。有见法生住老无常。当言有见耶无见耶。答应言无见。无见法生住老无常。当言无见耶有见耶。答应言无见。有对法生住老无常。当言有对耶无对耶。答应言无对。无对法生住老无常。当言无对耶有对耶。答应言无对。有漏法生住老无常。当言有漏耶无漏耶。答应言有漏。无漏法生住老无常。当言无漏耶有漏耶。答应言无漏。有为法生住老无常。当言有为耶无为耶。答应言有为。无为法生住老无常。当言无为耶有为耶。答应言无为法。无生住老无常。过去法生住老无常。当言过去耶未来现在耶。答应言过去。未来法生住老无常。当言未来耶过去现在耶。答应言未来。现在法生住老无常。当言现在耶过去未来耶。答应言现在。善法生住老无常。当言善耶不善无记耶。答应言善不善法生住老无常。当言不善耶善无记耶。答应言不善。无记法生住老无常。当言无记耶善不善耶。答应言无记。欲界系法生住老无常。当言欲界系耶色无色界系耶。答应言欲界系。色界系法生住老无常。当言色界系耶欲无色界系耶。答应言色界系。无色界系法生住老无常。当言无色界系耶。欲色界系耶。答应言无色界系。学法生住老无常。当言学耶无学非学非无学耶。答应言学。无学法生住老无常。当言无学耶学非学非无学耶。答应言无学。非学非无学法生住老无常。当言非学非无学耶学无学耶。答应言非学非无学。见所断法生住老无常。当言见所断耶修所断不断耶。答应言见所断。修所断法生住老无常。当言修所断耶见所断不断耶。答应言修所断。不断法生住老无常。当言不断耶见修所断耶。答应言不断。
  云何老。答诸行向背熟变相。是谓老。云何死。答彼彼有情。从彼彼有情众同分。移转坏没。舍寿暖命根。灭弃诸蕴。身殒丧。是谓死。云何无常。答诸行散坏破没亡退。是谓无常。死无常何差别。答诸死是无常。有无常非死。谓除死余行灭。业力强耶。无常力强耶。答业力强。非无常力。有作是说。无常力强。非业力。所以者何。业亦无常故。于此义中。业力强。非无常力。所以者何。业能灭三世行。无常唯灭现在行故。
  如世尊说。有三有为之有为相。有为之起亦可了知。尽及住异。亦可了知。一刹那中。云何起。答生。云何尽。答无常。云何住异。答老。

  杂蕴第一中无义纳息第七

  无义念无相  知法轮漏尽
  多欲足满养  此章愿具说

  如世尊说。
  修诸余苦行  当知无义俱
  彼不获利安  如陆挥船桌

  何故世尊。作如是说。修余苦行无义俱耶。答彼行趣死近死至死。非如是苦行能超越死故。又世尊说。结跏趺坐。端身正愿。住对面念。
  云何名住。对面念耶。答修观行者。系念眉间。或观青淤。或观膀胀。或观脓烂。或观破坏。或观异赤。或观被食。或观分离。或观白骨。或观骨琐。此等名为住对面念。又世尊说。大目乾连。底沙梵天。不说第六无相住者耶。
  云何名第六无相住者耶。答随信行。随法行。名为第六无相住者。所以者何。此二无相。不可安立。不可施设。在此在彼。若苦法智忍。若苦法智。广说乃至。若道类智忍。以此无相不可安立不可施设在此在彼。故名第六无相住者。
  如契经说。佛转法轮。憍陈那等苾刍。见法地神药叉。举声遍告。世尊。今在婆罗痆斯仙人鹿苑。三转法轮。具十二相。为彼地神有正智见。知佛转法轮。苾刍见法不。答无。彼云何知。答信世尊故。谓佛起世俗心。我转法轮。苾刍见法。由是彼知。或佛告他。我转法轮。苾刍见法故。彼得闻。或从大德天仙所闻。或彼尊者憍陈那等。起世俗心。佛转法轮。我等见法。由是彼知。或彼告他。地神得闻。又契经说。有诸苾刍得阿罗汉。诸漏已尽。三十三天。数数云集善法堂中。称说某处有某尊者。或彼弟子。剃除须发。被服袈裟。正信出家。勤修圣道。诸漏已尽证得无漏。心慧解脱。于现法中。能自通达。证具足住。又自了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为彼诸天有正智见。知诸苾刍得阿罗汉诸漏尽不。答无。彼云何知。答信世尊故。谓佛起世俗心。是诸苾刍。得阿罗汉。诸漏已尽。由是彼知。或佛告他。是诸苾刍。得阿罗汉。诸漏已尽。故彼得闻。或从大德天仙所闻。或彼尊者。起世俗心。我已漏尽得阿罗汉。由是彼知。或彼告他。诸天得闻。
  如契经说。摩揭陀国。诸辅佐臣。或是化法调伏。或是法随法行。云何彼名化法调伏。云何彼名法随法行。答若在天中。而见法者。名化法调伏。若在人中。而见法者。名法随法行。复次若不受持戒。而见法者。名化法调伏。若受持戒。而见法者。名法随法行。云何多欲。答诸欲已欲当欲。是谓多欲。云何不喜足。答诸不喜不等喜。不遍喜。不已喜。不当喜。是谓不喜足。多欲不喜足何差别。答于未得可爱色声香味触衣服饮食床座医药及余资具诸希求寻索思慕方便。是谓多欲。于已得可爱色声香味触。衣服饮食床座医药及余资具。诸复希复欲复乐复求。是谓不喜足。如是差别。云何少欲。答诸不欲不已欲不当欲。是谓少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