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论藏
- 毗昙部
- 杂阿毗昙心论
杂阿毗昙心论
得不苦不乐 是说为上善
若受于苦报 是说不善业
得不苦不乐是说为上善者。第四禅地善业及无色地善业说不苦不乐报。以彼得不苦不乐受及众具故。问下地何故无不苦不乐报耶。答有说。下地粗而彼受细故。下地不寂静而彼受寂静故。若下地作善业皆为乐受故。无有求不苦不乐受者。虽不求苦报。以求乐故作恶行。是故虽不求而受苦报。若受于苦报是说不善业者。不善业说苦报。苦受果故。非独业受报。四阴五阴亦受报。但业胜故说业受报。当知此亦定不定。问几种受。答。
所谓自性受 相应与报受
现前及境界 是说五种受
五种受。谓自性受。相应受。报受。现前受。境界受。自性受者。受也。相应受者。受相应法。报受者。乐受等业。现前受者。现在受。如大因经说。若乐受现在前时。二受则灭。境界受者。眼触生觉。受色是攀缘义。此五种受中当知说报受非余。问世尊说黑报等四业。云何建立。答。
色有中善业 是白有白报
黑白在欲中 俱黑说不净
色有中善业是白有白报者。色界善业一向无嗔恚离黑。问无色界业胜非色界。何故不说。答二报故。色界受中阴及生阴。无色界唯有生阴。如是色无色可见不可见有对无对受报。又彼有三业五阴十善业道受报故说。黑白在欲中者。欲界善业杂不善业故。是故说黑白。又一身中二种业可得。亦二种报。是故如是说。非黑即是白。黑异相故。俱黑说不净者。不善业说黑。彼有黑报。彼因秽污。秽污故说黑。及鄙贱可恶故说黑报。唯鄙贱黑非秽污黑。不染污故。
若有思能坏 彼诸业无余
此说无阂道 谓是第四业
若道能灭彼三业。彼道相应思是第四业。此业不染污故。不黑不可乐故。不白不堕界故无报。问何业几思断。答。
说有十二思 断于黑报业
四思能断白 一思二俱离
说有十二思断于黑报业者。黑业十二思断见道四法忍相应思。及离欲界欲八无阂道相应思。四思能断白者。四思断白业。初禅离欲第九无阂道相应思。乃至第四禅离欲亦尔。以善有漏法最后无阂道断故。一思二俱离者。欲界离欲第九无阂道相应思。灭黑业及黑白业问世尊说曲秽浊。此云何。答。
曲者从谄起 秽从嗔恚生
欲生谓为浊 世尊之所说
曲者从谄起者。谄者说曲。于曲相法所起业名为曲。彼曲果故。谄者以不直故名为曲。以谄所阂难出生死难入涅槃。譬如曲木。秽从嗔恚生者。二种秽。秽自身及他身故。嗔恚者名为秽。于秽相法所起业名为秽。彼果故。欲生谓为浊。世尊之所说者。欲者染性故名为浊。若业欲所起名为浊。彼果故果似因说。问几种等起。答。
等起有二种 因及彼刹那
如前所回转 此亦随回转
等起有二种因。及彼刹那者。有二种等起因等起者。我当作所作。彼刹那等起者。若心住作彼业。问此二等起何等为转何等为随转。答转者。谓彼前若彼因等起者名转。后者说随转。彼刹那等起说随转。问六识身何等为转何等为随转。答。
若识修道断 在意有二种
五种心说一 余则说有漏
若识修道断在意有二种者。修道所断意识亦转亦随转以彼俱能起业故。彼亦善不善无记。彼善转即善随转。不善无记亦如是。无记者威仪工巧。彼威仪心转即彼随转。善秽污心现在前去者不然。以速起故。如旋火轮。工巧心亦如是。前已说报生心不起身口业。五种心说一者。五识身说随转受自作故。非转无思惟故。余则说有漏者。见道断心说余。彼是转能为因等起故非随转。不以见道断心等起身口业。以微细故。内向故。若复见道断心等起身口业者。彼业为见道断为修道断为俱道断。若言见道断者。无有色见道断。明无明相违故。若言修道断者。修道断法而见道断心等起者。此则不应。若言俱断者。则有可分。此亦不然。如契经说。邪见人身口业说是见。彼亦说因等起。问何等为净。答。
一切妙行净 无学身口满
所谓意满者 即是无学心
一切妙行净者。若所有妙行一切说净。若身妙行是说身净。如是比。问有漏法有垢。云何说净。答烦恼相违故。引导第一义净故。问云何满。答无学身口满。无学身口妙行说满。所谓意满者即是无学心。无学心说意满。牟尼相故。问以何等故色阴识阴说满非余。答粗细故。心者第一义满。以身口业比知止息增广故。烦恼热不损故。意语不坏故。是故说阿罗汉满非余。问妙行净满何差别。答所作善故说妙行。清净故说净。牟尼故说满。复次爱果故说妙行。离烦恼故说净。离痴故说满。已说业。业果今当说。
相似说依果 报则不相似
净及不净果 是则说为报
依果者。谓善生善。如是比当知说自分因。报果者。谓净不净果如前说。报因与果相似者。谓依果。不相似者。善不善因无记果。
所谓解脱果 离欲见真说
以功力所得 是说功用果
所谓解脱果离欲见真说者。解脱果谓断也。以功力所得是说功用果者。若果以功力所招及断。是说功用果。
种种相诸法 其果唯一相
是说增上果 除前所起法
若多相诸法相似不相似唯一果。谓增上果。谓所作因。除前所起法者。除前生于后生非果。问增上果功用果何差别。答所作事成为功用果。受用为增上果。谓种殖者有二果。受用者有增上果。已总说果。若彼果是业有今当说。
有漏断结业 五果是有果
无漏断结道 彼则有四果
有漏断结业五果是有果者。世俗断结道彼业有五果。彼后相似及增上是依果。彼业报是报果。彼结断是解脱果。彼所招及断是功用果。除自己余一切法是增上果。无漏断结道彼则有四果者。无漏断结道彼业有四果。除报果。余果如前说。
不善业四果 亦余善有漏
余无漏有三 无记业亦然
不善业四果亦余善有漏者。不善业四果。除断结道。诸余善有漏业。谓方便道解脱道胜进道及闻等慧。此诸业亦有四果。除解脱果。余无漏有三无记业亦然者。除断结无漏。诸余无漏业。及无记业有三果。除报果及解脱果。
四二及三果 三四亦复二
三二三净等 是说为业果
善业者。以善法为四果。除报果。以不善为二果。功用及增上果。以无记为三果。除依果及解脱果。不善业者以不善法为三果。除报果解脱果。以无记法为四果。除解脱果。自分因遍因以欲界身见边见无记法为依果。以善为二果。功用及增上果。无记业者以无记法为三果。依果功用果增上果。以善为二果。功用果及增上果。以不善为三果。除报果解脱果。
过去一切四 中未来亦然
中于中说二 未生未生三
过去一切四者。过去业以一切三世法为四果。除解脱果。不堕世故。中未来亦然者。现在业以未来法为四果。如前说。中于中说二者。现在业以现在法为二果。功用果及增上果。未生未生三者。未来业以未来法为三果。报果功用果增上果。
自地自地四 或以他地二
若正思惟地 亦有解脱果
自地自地四者。自地业以自地法为四果。除解脱果。如欲界系以欲界系。乃至非想非非想亦如是。或以他地二者。他地业以他地法为二果。功用果增上果。若无漏业以他地无漏为依果。若正思惟地亦有解脱果者。定地或有解脱果谓无阂道所摄。
皆以一切三 三二一复五
二二次第说 谓是学等业
学业以学为三果。依果功用果增上果。以无学为三果亦如是。以非学非无学为三果。解脱果功用果增上果。无学业以无学为三果。依果功用果增上果。以非学非无学为二果。功用果增上果。以学为一果。增上果。非学非无学业以非学非无学为五果。以学为二果。功用果增上果。以无学为二果亦如是。
谓说三四一 四三及与二
四复一亦二 是说见等业
见道断业以见道断法为三果。依果功用果增上果。以修道断法为四果。除解脱果。以无断法为一果。增上果。修道断业以修道断法为四果。除解脱果。以无断法为三果。解脱果功用果增上果。以见断法为二果。功用果增上果。无断业以无断法为四果。除报果。以见断法为一果。增上果。以修道断法为二果。功用果增上果。已说业有果。身业口业四大造。今当说。
自地若有大 身口业所依
无漏随力得 此即是彼果
自地若有大身口业所依者。若欲界身口业即欲界四大造。色界初禅地身口业即初禅四大造。乃至第四禅亦如是。以堕界故。烦恼合故。无漏随力得此即是彼果者。无漏身口业随所依力得。即彼地四大造。若生欲界无漏初禅正受。乃至第四禅彼身口业即欲界四大造。一切地生亦如是。不堕界故。非烦恼合故。若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果及向佛辟支佛声闻波罗蜜道法智比智品。依欲界身现在前。彼一切业欲界四大造。若依色界身现在前。彼一切业色界四大造。学生无色界依五地未来戒成就。若先彼地起无漏道。即依彼地过去。若彼得阿罗汉果。彼舍学戒得无学未来依五地戒。问世尊说三障。此云何。答。
无间无救业 广生诸烦恼
恶道受恶报 障阂应当知
三障。业障烦恼障报障。谓障阂圣道及圣道方便故说障。除此三障。余法虽为障。然此三障五因缘易见易知。所谓处趣生果人。彼业障者五无间业。所谓害父害母害阿罗汉坏僧出佛身血。此业报无间必生地狱中。是故说无间。有二因缘故得无间。背恩义及坏福田。彼害父母是背恩无间。余者坏福田无间。罪最大者所谓坏僧。次出佛身血。次害阿罗汉。次害母次害父。彼义杂品当广说。烦恼障者。谓勤及利烦恼。有众生烦恼勤而不利。应作四句。勤而不利者。数行软烦恼。利而不勤者。增上烦恼不数行。亦勤亦利者。数行增上烦恼。不勤不利者。不数行软烦恼。彼软烦恼不利者。此说烦恼障。以依软结便有中依中便增故。若利烦恼不勤者非障。以不数行故。若俱者一切恶。不俱者一切胜。当知善根亦如是。以行烦恼故建立障非成就者。以一切众生等成就烦恼故。随其所应。彼烦恼障者。当知黄门气嘘富兰那等。又复说难陀央掘魔郁鞞罗迦叶。如是比以说力故彼得见谛。舍利弗等非其境界。报障者。恶道处郁单曰无想天处。问此障何者最大恶。答。
所谓烦恼障 是说最大恶
无间业为中 报障则为软
三障中烦恼障最大恶。次业障次报障。以烦恼障能转业障业障转报障故。又说报障最大恶。以一切因时可转果时不可转故。此则不然。彼或有烦恼障成就。或业障或报障或烦恼业障。或烦恼障报障无业障报障俱成就。以因果不俱故。彼业障者三方。烦恼障报障者五趣。问如所说无间业其罪最大。谓坏僧。僧坏有何性。答。
谓不和合性 当知是僧坏
不隐没无记 是不相应行
僧坏者。是不和合性。不隐没无记不相应行阴摄。坏僧罪是妄语。问何等谁成就。答。
坏者则是僧 罪则坏僧人
彼受一劫报 无择地狱中
坏者则是僧罪则坏僧人者。僧成就坏。坏僧人成就罪。彼受一劫报无择地狱中者。坏僧罪无择地狱中受一劫报。若作余恶行种余地狱报。彼或无择。彼后不能坏僧。坏僧后作余恶行。彼一切皆无择地狱果。若多行恶行者所受身。广大而柔软多受众苦。余无间业后不能坏僧者。要族姓端正戒闻才辩。如是之人乃能坏僧。以彼自立为大师故。犯戒者非增上。问云何坏僧。答。
大师及是道 诸比丘异忍
破坏和合僧 所谓见行增
大师及是道诸比丘异忍破坏和合僧者。谓比丘起如是希望。提婆达多是我大师非瞿昙。彼所制五法是道非八正。当知是坏僧。又说受筹见闻俱增。问何等人破僧。答谓见行增上者。见行人坏僧。恶希望故。非爱行人。轻动故。问为在家人坏僧为出家。答比丘受具足比丘坏僧非在家非沙弥非比丘尼。若彼心住坏僧。即彼心是果。六识身一一现在前。坏僧觉亦如是。问何处坏僧为几人。答。
三方极少八 是则羯磨坏
阎浮提至九 是则法轮坏
三方极少八是则羯磨坏者。三天下羯磨僧坏。极少者至八。以四人名僧非三故。若于一住处界内。二部僧各别作布萨羯磨。当知是僧坏。问何处坏法轮为几人。答阎浮提至九是则法轮坏。阎浮提法轮坏非余处。以此有道则有异道。若此有大师则有异师。极少至九人。乃至二部各别。有一人僧所同者教僧者僧随顺者教无惭无愧部。谓提婆达也。问为坏圣僧为凡夫僧。答凡夫坏非圣人。以正定聚故。不坏净故。又说得忍凡夫亦不坏。已入决定圣僧世尊不坏眷属故。问住何分僧不坏。答。
不结界前后 牟尼已涅槃
息肉未起时 及无第一双
于此六时中 则无坏法轮
有六时僧不坏。谓不结界。结界因缘前已说。亦非前亦非后。以此二分中僧一味故。亦非大师般涅槃后。无异师故。亦非未起恶戒恶见息肉。亦非未建立第一双。以僧坏不经一宿别住第一双还和合故。或有欲令七因缘不坏。谓大师在众彼无威光故。非一切诸佛悉有坏僧由行故。问此五无间业何等最大恶。答。
妄语破坏僧 于诸业最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