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续藏
- 古逸部
- 瑜伽师地论分门记
瑜伽师地论分门记
初明缘起体分五。一问。二略答。三列名。四解释。五总结 四解标分二。一合明前际中际。二明从中至后际趣流转及清净 初文分二。一问。二答分五。一依胎生明流转次第分五。一依无明等五法释续生义分五。一明无明。二明行。三明识。四明名色。五明六处。二释名色义。三释根相依。四总结。五明差别。二依卵生湿生明流转次第。三依化生明流转次第分二。一欲界。二色界。四依无色界明流转次第分三。一明所依。二明转。三明生。五依三业明流转次第分三。一福业。二非福业。三不动业 第二明从中至后际趣流转及清净分二。一总问分二。一问清净。二问后际行缘起生。二答分二。一答从中际至后际。二答趣清净。初文分三。一总标。二列名。三解释分二。依内异熟果。二依外增上果。初文分二。一标。二依无名等五法明续生后有分七。一明因。二明无明。三明行。四明识。五明因识。六明识身。七明名色等四法种子。三结。二依外增上果分二。依受爱等七法明续生后有分六。一明受爱。二明取。三明有。四明生。五明老死。六明老死等次第种子。二总结。第二明趣清净分二。一明有余依。二明无余依。初文分三。初明因分四。一资粮。二闻。三思。四修。次明果分二。一有学。二无学。后明果功德分四。一慧解脱分二。一明因分二。一断无明爱。二断受二明果。二心解脱分二。一因。二果。三得无生法分三。一明无生。二明因。三结。四得现法涅槃分三。一明现法乐。二明受有无。三明寿量。二明无余依分四。一明果灭。二明因灭。三明无余依体。四叹德 第五明总结分三。如论应知。
第二明缘起门分三。一问。二略答。三列名。
第三明缘起义分三。一问二答分八。如论应知。三明立缘起义分二。一问。二答。
第四明缘起差别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广解。四总结 三广解分十二。谓从无明至老死。
初明无明差别分四。一明十九无知。二明七种无知。三明五种愚。四明六种无知 初明十九无知分二。一解释。二总结。初解释分十九。一明前际无知分二。一问。二答。二明后际无知分二。一问。二答。三明前后际无知分二。一问。二答。四明内无知分二。一问。二答。五明外无知分二。一问。二答。六明内外无知分二。一问。二答。七明于业无知分二。一问。二答。八明于异熟无知分二。一问。二答。九明于业异熟无知分二。一问。二答。十明于佛无知分二。一问。二答。十一明于法无知分二。一问。二答。十二明于僧无知分二。一问。二答。十三四五六合明四谛分二。一明于苦无知分二。一问。二答。二例余三谛。十七明于因无知分二。一问。二答。十八明因所生诸行无知分二。一标。二释分七如论。十九明六触处无知分二。一问。二答。第二总结 第二明七种无知分三。一标。二列名。三明相摄分二。一问。二答分七如论 第三明五种愚分三。一标。二列名。三明相摄分二。一问。二答分五如论 第四明六种无知分二。一依七无知事立分二。一标。二释。二依三慧等立分二。一依闻思修。二一依下中上三品 三总结。
第二明行差别分三 一明身行分四。一问。二略答。三明处。四分别业分二。一下。二上 二明语行分三。一问。二略答。三解释 三明意行分三。一问。二略答。三分别业分二。一下。二上。
第三明识差别分二。一明识体。二配于界 初文分二。一明眼识分二。一问。二答分三。一明识性。二明识因。三明果识。二例余五识分二。一标。二释分三。一明识性。二明识因。三明果识 二配于界分三。一欲界。二色界。三无色界。
第四明名色差别分三。一释名。二释色。三明差别 初文分二。一解释。二配界。初文分四。一释受名分二。一问。二答。二释想名分二。一问。二答。三释行名分二。一问。二答。四释识名分二。一问。二答。二配界 一明释色分二。一明大种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列名。二配界。二明大种所造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明色及法处色。二配界分二。一欲界。二色界 三明差别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因。二果。
第五明六处差别分三 一明六处体分二。一明眼处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明依。二明业用。二例余五处分二。一明依。二明业用 二明差别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因。二果 三配界分二。一欲色。二通三界。
第六明触差别分三 一明触自体分二。一明眼触分二。一问。二答。二例余五触 二明差别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因二果 三配界分三。一欲界。二色界。三无色界。
第七明受差别分三 一明受自体分三。一明乐受分二。一问。二答。二明苦受分二。一问。二答。三明不苦不乐受分二。一问。二答 二配界分三。一欲界。二三静虑已下。三四静虑已上 三明差别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因。二果。
第八明爱差别分三 一明欲界爱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因。二果 二明色界爱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因。二果 三明无色界爱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因。二果。
第九明取差别分二 一明取自体分四。一明欲取分二。一标。二释。二明见取分二。一标。二释。三明戒禁取分二。一标。二释。四明我论取分二。一标。二释 二配界分二。一欲界。二三界。
第十明有差别分二 一明有自体分三。一明欲有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明十有。二破我见。二明色有分二。一问。二答。三明无色有分二。一问。二答 二分别七有分二。一问。二答。
第十一明生差别分二 一明解释分十。一明生分二。一问。二答。二明遍生分二。一问。二答。三明出生分二。一问。二答。四明成就分二。一问。二答。五明正生分二。一问。二答。六明得蕴分二。一问。二答。七明得界分二。一问。二答。八明得处分二。一问。二答。九明成蕴分二。一问。二答。十明命根分二。一问。二答 第二明生总摄义分三。一问。二答分六如论。三结。
第十二明老死差别分二 一明老分二。一解释分十七如论。二明老总义分三。一问。二答分十一如论。三结 二明死分二。一解释有二异门。初有十一。于中初二名所死。余九名能死。后有一。二明死总义分三。一问。二答。三结 第四明总结。
第五明缘起次第分二。一染品次第有三异门如论。二明净品次第有二异门。如论应知。
第六明缘起释词分三。一问。二解释有四异门。如论应知。三结。
第七明缘起性互相作缘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依无明作缘。二例余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明有色作缘分二。一有色作有色缘。二有色作非色缘。二明非色作缘分二。一非色作有色缘。二非色作非色缘。
第八明分别缘起缘有五问答如论。
第九明摄诸经分十二。谓从无明至老死。
第十明缘起杂种。九十四问答四十七门分之。一三道门有一问答。二因果门有三问答有二异门。三别别相杂门有四问答。四世间义门有一问答。五相应义门有一问答。六生义门有一问答。七缘起缘生门有一问答。八苦集门有三问答。九无明等十二法三种为缘门有六问答。十为二业门有一问答。十一上为下缘门有一问答。十二此有彼有此生彼生门有二问答。十三无作者生门有一问答。十四自相续生门有一问答。十五分别四句门有七问答。十六圣道障门有一问答分二。一问。二答分四如论。十七染净品门有一问答。十八还灭门有四问答。十九所显门有一问答。二十不知缘起过门有一问答。二十一了知缘起胜利门有一问答。二十二实物非实物门有四问答。二十三所知障门有一问答。二十四成苦门有三问答。二十五因果门有一问答。二十六爱非爱果门有一问答。二十七三受非受门有四问答。二十八三苦摄门有三问答。二十九生及等至门有一问答。三十得离门有一问答。三十一染恶非染恶门有一问答。三十二三界门有三问答。三十三学非学等门有七问答。三十四引经说门有一问答。三十五甚深门有一问答。三十六智了门有一问答。三十七非自他作门有二问答。三十八说秘密门有二问答。三十九观法退还门有一问答。四十非自他等作门有一问答。四十一萠芽等喻门有一问答。四十二灯等喻门有三问答。四十三增长损减门有二问答。四十四因法等门有二问答。四十五漏尽等所显门有三问答。四十六七十七智门有一问答。四十七四十四智门有一问答。
大门第二明能治法分二。一标。二释分六。如论应知。
本地分第二广释中第六明三摩呬多地分二。一略释。二广解 初文分三。一总问。二总答。三略释 二广解分五。一总标。二安立。三作意差别。四相差别。五略摄诸经。
初总标分四。一问。二略答。三列名。四解释分四 一明静虑分二。一标。二释分四。一离生有寻伺。二定生无寻伺。三离喜。四舍念清净 二明解脱分八如论 三明等持分十一如论 四明等至分六如论。
第二广明安立分八 一安立等引义分二。一略分二。一问。一答分二。一答正义。二答难。二广分二。一总标总释分四。一标离生。二明离生胜利。三列欲界五法。四列五圆满法。二别释分二。一明欲界五法分五如论。二明圆满五法分五如论 二安立静虑等至障分四。一标。二问。三列名。四解释分二。一辩体分五。如论应知。二明五盖食分五如论。
三安立静虑支分四。一明立支分四如论二明诸支作业等分四如论。三明立支因由。四分别寻伺有无 四安立差别名分四。一释增上心分二。一标。二释。二释乐住有二异门。初门分四。一标。二释。三征。四答所以。第二异门分二。一明乐住德。二明无色定无是乐。三四释彼分涅槃及差别涅槃分二。一标。二释 五安立出诸受事分二。一总标。二解释分五。一明出诸受分五。一明出诸根分五。一出忧根。二出苦根。三出喜根。四出乐根。五出舍根。二引经。三明了知分三。一问。二略答。三别释分五如论。四明持心分三。一问。二答。三明无余尽分二。一标。二释。五明世出世道差别分三。一明世间道过。二明出世道功德。三例余。二明了知根分四。一了知忧根分二。一问。二答。二了知苦根分四如论。三了知喜根。四了知乐根。三分别苦根有无。四明无相定。五明舍根至到何处分二。一问。二答 六安立五根与出离界相摄相分二。一总标。二解释分四。一明出离界分三。一依第三已下明出离。二依第四以下明出离。三依无色界已下明出离。二明出离义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依能治立出离。二依所治不立出离三分别欲等三出离分三。一问 二答。三别释分三。一标。二列名。三立对治分二。一第三已下。二第四已上。四释经义分二十八。如论应知 七安立六种出离界分六。一略标。二引经。三明立六出离界意趣。四明对治分二。一略分三。一依初四。二依中一。三依后一。二广分六如论。五明六种出离胜利。六明相摄分二。一明前五相摄。二明后六相摄 八安立四依分五。一略标。二引经列名。三明立四依意趣分二。一问。二答分三。一略释。二明立意。三解初一。四释四依分四如论。五依四时立四种人分三。一标。二释。三结。
二广解中第三四合明作意及相差别。大门分二。一明作意差别。二明相差别 初文分四。一总标。二别标。三问答分二。一问答七种作意分二。一问。二答。二问答四十作意分三。一问。二列名。三解释分四十如论。四明二种作意相摄分二。一明相摄相分二十九如论。二明了相作意等缘分二。一了相缘分二。一依他。二依内增上取。二余六缘 第二明相差别分三。一立相。二明相摄。三明修相 初文分二。一明根本四相分六。一问。二略答。三征。四答。五列名。六解释分二。一略明四相。二广解后二相亦如论。二明三十二相分三。初标。次列名。后解释分三十二。如论应知 第二明相摄分二。一总标。二解释分四。一明所缘相相摄。二明因缘相摄分二。一总。二别分二。一正。二邪。三明远离相摄。四明应修习相摄 第三明修相分三。一明修习所缘诸相作意。二明修上二界定因。三引经明修相 初文分五。一问。二略答。三标。四解释分四如论。五结 二明修上二界定因分四。一标。二列名。三解释分四。一明因力分二。一问。二答。二明方便力分二。一问。二答。三明说力分二。一问。二答。四明教授力分二。一问。二答。四总结 三引经明修相有六复次 第一复次明四种得定人分三。一标。二列名。三解释分四。一明爱上人分二。一问。二答。二明见上人分二。一问。二答。三明慢上人分二。一问。二答。四明疑上人分二。一问。二答 第二复次明爱味等三种静虑分三。一明爱味相应静虑等定分二。一问。二答分三。一明因。二明爱相三明时。二明清净静虑等定分二。一问。二答分三。一明因。二明□□三清净相。三明无漏静虑等定分二。一问。二答分三。一明因。二明修。三明入方便 第三复次明顺退等四种定分四。一明顺退分定分二。一问。二答分三。一明退因。二明退相。三明退时。二明顺住分定分二。一问。二答分三。一明住因。二明□教。三明住相。三明顺胜分定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明胜进二结。四明顺决择分定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明正义。二释名分三。一明决择义。二立喻。三法合 第四复次明无间入诸等至分二。一问。二答分三。一明因。二明未圆净相。三明入相分二。一顺次。二逆次 第五复次明超越入诸等至分二。一问。二答分四。一明因。二顺。三逆。四答难 第六复次明薰修静虑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总。二别分十一。一成就分二。一明正义。二结。二自在分二。一明正义。二结。三果。四得不退道。五得胜品功德道。六得入净居。七受三地果分三。一因位。二果位。三指文。八得大梵。九生五净居。十分别退不退分三。一明正义分四。一明生十七地因。二明退因。三明还生因。四明修因处。二征。三答所以。十一明身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