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经藏
- 阿含部
- 起世经
起世经
诸比丘。一切众生。有四种食。以资诸大。得自住持。得成诸有得相摄受。何等为四。一者粗段及微细食。二者触食。三意思食。四者识食。何者众生应食粗段及微细食。诸比丘。阎浮提人。饭食麨豆。及鱼肉等。此等名为粗段之食。覆盖按摩。澡浴揩拭。脂膏涂摩。此等名为微细之食。瞿陀尼人。弗婆提人。粗段微细。与阎浮提略皆齐等。郁单越人。身不耕种。自然而有成熟粳米。为粗段食。覆盖澡浴。及按摩等。为微细食。诸比丘。一切诸龙金翅鸟等。以诸鱼鳖鼋鼍虾蟆虬螭蛇獭金毗罗等。为粗段食。覆盖澡浴等。为微细食。诸阿修罗。以天须陀妙好之味。以为粗段。诸覆盖等。以为微细。四天王天。并诸天众。皆用彼天须陀之味。以为粗段。诸覆盖等。以为微细。三十三天。还以彼天须陀之味。以为粗段。诸覆盖等。以为微细。如三十三天。乃至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等。并用彼天须陀之味。以为粗段。诸覆盖等。以为微细。自此以上。所有诸天。并以禅悦法喜为食。三摩提为食。三摩跋提为食。无复粗段及微细食。
诸比丘。何等众生。以触为食。诸比丘。一切众生。受卵生者。所谓鹅雁鸿鹤鸡鸭孔雀鹦鹉鸜鹆鸠鸽燕雀雉鹊乌等。及余种种杂类众生。从卵生者。以彼从卵而得身故。一切皆以触为其食。何等众生。以思为食。若有众生。以意思惟。资润诸根。增长身命。所谓鱼鳖龟蛇虾蟆伽罗瞿陀等。及余众生。以意思惟。润益诸根。增长寿命者。此等皆用思为其食。何等众生。以识为食。所谓地狱众生。及无边识处天等。此诸众生。皆用识持以为其食。诸比丘。此四种食。为诸众生。住持诸大。摄受生分。此中有优陀那偈。
花色与诸法 寿命衣第五
市易及嫁娶 根光食为十
诸比丘。世间众生皆悉共有三种恶行。何等为三。所谓身恶行口恶行意恶行。比丘。有诸众生。作身恶行作口恶行作意恶行。以是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趣。生地狱中。彼于此处。最后识灭。地狱之识。初相续生。彼识共生。即有名色。缘名色故。即有六入。
诸比丘。复有众生。作身恶行作口恶行作意恶行。以是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趣。生畜生中。彼于此处。最后识灭。畜生之识。初相续生。当于彼识共生之时。即有名色。缘名色故。即有六入。诸比丘。复有众生。作身恶行作口恶行作意恶行。以是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趣。生阎摩世。彼于此处。最后识灭。阎摩世识。初相续生。当于彼识初生之时。即共名色一时俱生。缘名色故即有六入。诸比丘。此等名为三种恶行。应当远离。
诸比丘。世间复有三种善行。何等为三。所谓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诸比丘。或有众生。身作善行口作善行意作善行。以是因缘。身坏命终。生于人道。彼于此处。最后识灭。人道之识。初相续生。彼识生时。即共名色一时同生。缘名色故。即有六入。
诸比丘。复有众生。身作善行口作善行意作善行。以是因缘。身坏命终。生于天上。此处识灭。彼天上识。初相续生。彼识生时。即共名色一时俱生。有名色故。即生六入。诸比丘。彼于天中。或在天子。或在天女。或于坐处。或两膝内。或两股间。忽然而生。初出生时。即如人间十二岁儿。若是天男。即在天子坐处膝边。随一处生。若是天女。即在天女两股内生。既出生已。彼天即称是我儿女。如是应知。诸比丘。修善生天。有如是法。所谓天子天女等。初生之时。以自业因。所熏习故。得三种念。一者自知从某处死。二者自知今此处生。三知彼生是此业果。是此福报。又作是念。以我彼处身命坏已来生此间。缘我有是三种业果三业果熟。得来生此。何者为三。所谓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此等三业。果报熟故。身坏命终。来生此处。复作是念。愿我若于此处死已。当生人间。我于人间。既受生已。还修身口意等善行。以身口意修善行故。身坏已后。还来此生。作是念已。次便思食。念欲食时。即于其前。有众宝器。自然盛满。天须陀味。种种异色。诸天子中。有胜业者。其须陀味。色最白净。若彼天子。果报中者。其须陀味。色则稍赤。若彼天子。福德下者。其须陀味。色则稍黑。时彼天子。以手把取天须陀味。内其口中。此须陀味。既入口已。即自渐渐消融变化。譬如酥及生酥掷置火中。即自消融无复形影。如是如是。天须陀味。置于口中。自然消化。亦复如是。食此味已。若有渴时。即于其前。有天宝器。盛满天酒。福上中下。白赤黑色。略说如前。入其口中。消融亦尔。时彼天子。食饮既讫。身遂长大。粗细高下。与彼旧生天子天女等无有异。
诸比丘。此诸天子天女等。身既充足。各随其意。有所趣向。或诣池水。入彼池中。澡浴清净。欢喜受乐。既出池已。复诣香树。彼香树枝。自然低屈。从枝中出种种妙香。流入其手。诸天子等。取以涂身。涂身讫已。复诣衣树。尔时衣树。亦为低枝。于其枝间。又出种种微妙好衣。垂至其手。取而著之。著衣既讫。诣璎珞树。低垂入手。亦复如前。上下萦系。庄严身已。复诣鬘树。其树低垂。流出种种上妙花鬘。其天取之。严饰头已。复诣器树。树出种种众宝杂器。随意入手。将诣果林。盛种种果或便啖食。或取汁饮。如是复诣诸音乐树。树亦低垂。自然化出种种乐器。随意取之。或弹或击。或歌或舞。音声微妙。令人乐闻。于是复诣诸林苑中。既入苑已。即见无量百数无量千数无量无边百千亿数诸天玉女。此诸天等。未见女时。所有知见。前世业报。谓我从某处来生此间。我身今受如是报果。以业熟故。当于是时。了了分明。忆宿世事。如视掌中。由见天女迷诸色故。正念觉智。此心即灭。既失如是前生念已。著现在欲。口唯唱言。此等皆是天玉女耶。天玉女耶。此则名为欲爱所缚。诸比丘。此等名为三种善行。应当修习。诸比丘。一一月中。有六乌晡沙他(隋言增上谓受持斋法增上善根)。白月半分有十五日。黑月半分亦十五日。白黑二月各有三斋。何者白月半分。三受斋日。所谓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黑月亦有三受斋日。如白月数。何故白黑二月。各于三日受持斋戒。诸比丘。白黑二月。各有八日。当于是日。四天大王。集其眷属。普告之言。汝等各往遍观四方。于世间中。颇亦有人修行孝顺供养父母。恭敬沙门婆罗门不。于诸尊长崇重以不。修行布施受禁戒不。守摄八关持六斋不。时四天王如是敕已。彼诸使者。奉天王命。即下遍观一切人世。谁修孝行供养父母。何族姓子恭敬沙门及婆罗门。复有谁家男子女人。敬事尊长。敦崇礼让。谁行布施。谁受六斋。谁持八禁。谁守戒行。尔时使者。次第遍历观察世间。若见人中少能孝顺供养父母。少能承事尊重沙门。少能只敬耆旧有德诸婆罗门。于诸长老少能崇敬。布施微薄。受斋稀疏。护戒不全。禁守多缺。是时天使。具足见已。即日还诣四天王所。启言。大王当知。世间一切人众。无多孝养奉事父母。亦复无多恭敬沙门及婆罗门。无多敬重耆旧有德师傅尊长。亦无多人修行布施受持六斋。亦无多人奉行禁戒守护八关。尔时四大天王。闻诸天使如是语已。心意惨然甚不欢悦。报使者言。世间诸人若实尔者。甚为不善。所以者何。人间寿命。极成短促。少时在世。宜修诸善。转至后世便得安乐。云何今者彼诸人等。无有多行孝养父母。乃至不能修持六斋受行八禁守摄身口。此大损减我诸天众。转更增加阿修罗种。诸比丘。若世间人多行孝顺供养父母。尊重沙门及婆罗门。敬事耆旧。敦修礼让。好行布施。乐受六斋。勤崇福业。恒守八禁。如是修行相续不绝。
尔时天使。巡察见已。白四王言。大王当知。世间众人。多有孝顺供养父母。多有恭敬沙门婆罗门及诸尊长。乐行布施。勤修斋戒。尔时四大天王。从诸天使闻此语已。心大欢喜踊跃无量。作如是言。甚善甚善。诸世间人。能如是修极大贤善。何以故。彼诸人等。寿命短少。不久便当移至他世。今者乃能于彼人间孝养父母。奉事沙门及婆罗门。尊敬耆旧。修行礼让。多乐布施。持戒守斋。如是便当增长诸天无量眷属。损减修罗所有种类。
诸比丘。何故黑白二月各十四日。是乌晡沙他。诸比丘。此黑白二月十四日。时四大天王。亦各如前召其太子。使下世间观察善恶。善少则愁。善多则喜。具足皆如天使所说。唯以太子自下为异。
诸比丘。黑白二月各十五日。何故复是乌晡沙他。诸比丘。今日四大天王。自下世间。躬察善恶。知多少已。即时自往诣善法堂诸天聚集议论之处。在其堂前。面向帝释。具说人间善恶多少违顺之事。尔时帝释。若闻人间修福者少。便复惨然怅怏不乐。云何如是。天众减少。阿修罗众转更增多。若闻人间如法者多心。则欢喜踊跃无量。作如是言。我诸天众渐当增长。阿修罗众渐当损耗。诸比丘。由此六日诸天下观人间善恶。应修斋戒故。名此日为乌晡沙他。
起世经卷第七
起世经卷第八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三十三天品第八之三
诸比丘。若复有时。诸外道等。或波利婆罗阇迦。或更余者。来诣汝所。问汝等言。是诸长老。何因何缘。有一色人。为诸非人之所恐怖。有一色人。不为非人之所恐怖。彼诸外道。若作是问。汝等应当如是报言。诸长老等。此有因缘。何以故。于世间中。有一色人。习行非法。内有邪见及颠倒见。彼等专行十不善法。说不善法。念不善法。邪见颠倒。以作如是十不善故。护生诸神渐渐舍离。如是等人。若百若千。唯留一神。揔守护之。如牛群羊群。或百或千。其傍唯置一人守视。此亦如是。以护神少故。恒为非人之所恐怖。有一色人。习行正法。不行邪见。不颠倒见。彼人既行如是十善。正见正语。修善业故。是一一人。皆有无量。若百若千。诸神守视。以是因缘。此人不被非人恐怖。譬如国王。若王大臣。随一一人。则有百千护生诸神之所守护。诸比丘。人间若有如是姓字。非人之中。亦有如是一切姓字。诸比丘。人间所有山林川泽国邑城隍村坞聚落居住之处。于非人中。亦有如是山林城邑舍宅之名。诸王大臣。坐起处所。诸比丘。一切街衢。四交道中。屈曲巷陌。屠脍之坊。及诸岩窟。并无空虚。皆有众神。及诸非人之所依止。又弃死尸林冢间丘壑。一切恶兽所行之道。悉有非人在中居住。一切林树。高至一寻。围满一尺。即有神祇。在上依住。以为舍宅。诸比丘。一切世间男子女人。从生已后。即有诸神。常随逐行。不曾舍离。唯习行诸恶。及命欲终时。方乃舍去。如前所说。诸比丘。阎浮提洲。有五种事。胜瞿陀尼。何等为五。一者勇健。二者正念。三者佛出世处。四者是修业地。五者行梵行处。瞿陀尼洲。有三种事。胜阎浮提。何等为三。一者饶牛。二者饶羊。三者饶摩尼宝。阎浮提有五种事。胜弗婆提。略说如前。弗婆提洲。有三种事。胜阎浮提。何等为三。一者洲最宽大。二者普含诸渚。三者洲甚胜妙。阎浮提洲。有五种事。胜郁单越。如上所说。郁单越洲。有三种事。胜阎浮提。何等为三。一者彼人无我我所。二者寿命最长。三者彼人有胜上行。阎浮提洲。有五种事。胜阎摩世。亦如上说阎摩世中。有三种事。胜阎浮提。何等为三。一者寿命长。二者身形大。三者有自然衣食。阎浮提人。有五种事。胜一切龙金翅鸟等。如前所说。诸龙及金翅鸟。有三种事。胜阎浮提。何等为三。一者寿命长。二者身形大。三者宫殿宽博。阎浮提中。有五种事。胜阿修罗。如前所说。阿修罗中。有三种事。胜阎浮提。何等为三。一者寿命长。二者形色胜。三者受乐多。如是三事。最为殊胜。
诸比丘。四天王天。有三事胜。一者宫殿高。二者宫殿妙。三者宫殿有胜光明。三十三天。有三事胜。何等为三。一者长寿。二者色胜。三者多乐。如是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魔身天等。应知皆有三种胜事。如三十三天。胜阎浮提中所说。阎浮提洲。有五种事。胜诸天龙。如上所说。汝等应知。
诸比丘。于三界中。有三十八种众生种类。何等名为三十八种。诸比丘。欲界中有十二种。色界中有二十二种。无色界中复有四种。诸比丘。何者欲界十二种类。谓地狱。畜生。饿鬼。人。阿修罗。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魔身天等。此名十二。何者色界二十二种。谓梵身天。梵辅天。梵众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净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广天。少广天。无量广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恼天。善见天。善现天。阿迦腻吒天等。此等名为二十二种。无色界中。有四种者。谓空无边天。识无边天。无所有天。非想非非想天。此名四种。
诸比丘。于世间中有四种云。谓白云黑云赤云黄云。诸比丘。此四云中。若白色者。多有地界。若黑色者。多有水界。若赤色者。多有火界。若黄色者。多有风界。汝等应当如是识知。诸比丘。世间复有四种大神。何等为四。所谓地大大神。水大大神。火大大神。风大大神。诸比丘。曾于一时。地大大神。发是恶见。心自念言。于地界中。无水火风界。诸比丘。我于尔时。诣彼神所。而告之言。大神汝心实有如是恶见。云地界中无水火风三大界也。彼答我言。实尔世尊。我复告言。大神汝今莫起如是恶见。何以故。此地界中。实皆具有水火风界。但于其中。地界偏多。以是因缘。得地大名。诸比丘。我能知彼地大大神发如是念。断其恶见。令生欢喜。于诸垢中得法眼净。证果觉道。无有结惑。度疑彼岸。无复烦恼。不随他教。随顺法行。而白我言。大德世尊。我今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大德世尊。我从今后。常当奉持优婆夷戒。乃至命尽。更不杀盗及非法等。归佛法僧。清净护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