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经藏
- 阿含部
- 别译杂阿含经
别译杂阿含经
佛出其国最上宝 名称普闻如山王
譬如莲华新敷荣 光映泉池香遍至
佛亦如日处虚空 光明周普照世界
谛视如来智慧力 犹如猛火炎炽盛
开诸眼目作大明 诸有疑惑来禀化
一切悉得决所疑
五王皆赞美偈讫。各以上衣以用赏之。尔时五王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从坐而去。王去已后。卑嶷合掌向佛。即以五衣奉上于佛。唯愿纳受。佛即纳受。佛说是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波斯匿王身体肥大。喘息极粗。往诣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坐。佛告王言。王今身体。极为重大。至于动转。出入息时。极为大难。王白佛言。如是如是。如世尊教。今患此身。以为惭愧。用自讥呵。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夫人常当自忆念 若得饮食应知量
身体轻便受苦少 正得消化护命长
尔时乌带摩纳在于众中。王告摩纳言。汝能受持此偈。于我食时。常能为我诵此偈不。若能诵者。我当赏汝日百金钱。我之所食常当听汝先我前食。乌带摩纳尔时答言。我能。佛重为波斯匿王种种说法。示教利喜。默然而住。波斯匿王礼佛而退。乌带摩纳小在后住。受持此偈。佛告摩纳。王若食时。恒为王说如此上偈。尔时波斯匿王日日减食。身体日日转小。渐得轻便。波斯匿王后至佛所。身体轻便。转得端正。白佛言。世尊。我于今者奉佛敕教。现身之中受无量乐。南无佛婆伽婆至真等正觉。知我现报现前利益。由节食故。
得胜.毁坏.从佛教 一法.福田.可厌患
明闇.石山.著一衣 诸王.喘息名跋瞿
(七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摩纳。名阿修罗盐。往诣佛所。不善口意。面于佛前。加诸骂辱。尔时如来见闻是已。即说偈言。
行善不嗔恚 布施常实语
不嗔不害者 胜于怀恶忿
悭贪及妄语 亲近恶人者
当知此众生 积嗔如丘山
嗔恚如逸马 制之由辔勒
控辔不名坚 制心乃名坚
是故我今者 名为善调御
尔时摩纳即白佛言。我实愚闇。所为不善。面于佛前。加诸骂辱。唯愿世尊。哀受我忏。佛言。摩纳。知汝至心。怜愍汝故。受汝忏悔。使汝从今善法增长。无有退转。佛说是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摩纳。名曰卑嶷。往诣佛所。面于佛前。不善口意。骂詈世尊。加诸诽谤种种触恼。尔时如来见闻是已。语卑嶷言。譬如世间。于大节会。锯无提日。当于其夜。汝于彼时。颇以衣服璎珞种种肴膳。饷亲戚不。卑嶷答言。实尔饷与。佛告卑嶷。若彼不受汝之所饷。此饷属谁。卑嶷答言。若彼不受。我还自取。佛言。如是如是。卑嶷汝于如来至真等正觉所。面加骂辱。作诸谤毁。种种触恼。汝虽与我。我不受取。譬如世人。有所舍与。前者受取。是名舍与。亦名受取。有人虽施。前人不受。是名为舍。不名为受。若人骂詈嗔打毁呰。更还报者。是名为舍。是名为受。若人骂詈嗔打毁呰。忍不加报。是名为舍。不名为受。卑嶷言。瞿昙。我闻先旧长老宿德。咸作是言。世若有佛无上正真等正觉。面前骂詈。终不生恼。我今骂汝。汝便生恼。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无有嗔恚者 于何而得嗔
调顺正命者 无嗔汝当知
若嗔不报嗔 斗战难为胜
若不加报者 是则名为上
不嗔胜于嗔 行善胜不善
布施胜悭贪 实言胜妄语
不嗔不害者 常与贤圣俱
近诸恶人者 积嗔如丘山
嗔恚如狂马 制之由辔勒
辔勒未为坚 制心乃名坚
是故我今者 名为善调乘
佛说是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在祇洹外。露地经行。时婆罗突逻阇。极为恶性。往诣佛所。面于佛前。恶口骂辱。生大嗔恼。加诸毁谤。望佛惭耻。尔时世尊见闻是已。默然而住。时婆罗突逻阇见佛默然。复作此言。汝今默然。我已知汝堕于负处。尔时如来。即说偈言。
除祛胜负者 寂灭安隐眠
婆罗门言。瞿昙。我实有过。婴愚无智。所为不善。今我自知。唯愿世尊。听我忏悔。佛告婆罗门。汝于面前。毁骂如来阿罗呵三藐三佛陀。加诸诽谤。种种触恼。汝实愚小。痴惑无智。所作不善。我随汝故。受汝忏悔。使汝善法增长。履行不退。受忏悔已。婆罗门甚大欢喜。顶礼而去。
(七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于其晨朝。著衣持钵。入城乞食。时婆罗门突逻阇。遥见如来。疾走往趣。到佛所已。覆于佛前。面加骂辱。毁谤世尊。种种触恼。又复掬土欲以坌佛。然所掬土。风吹自坌。不能污佛。尔时如来见是事已即说偈言。
无嗔人所横加嗔 清净人所生毁谤
如似散土还自坌 譬如农夫种田殖
随所种者获其报 是人亦尔必得报
婆罗门言。我实有过。婴愚无智。所为不善。唯愿如来。听我忏悔。佛言。汝于如来阿罗呵三藐三佛陀所。面加毁谤。痴惑之甚。如汝所说。我愍汝故。受汝忏悔。使汝不退善法增长。婆罗门蒙佛听许。欢喜而去。
(七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游俱萨罗国还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婆罗门。名曰返戾。闻世尊游俱萨罗还舍卫祇树给孤独园。时婆罗门而作是念。我当往至沙门瞿昙所。彼有所说。我当返戾。时婆罗门作是念已即诣佛所。尔时世尊数千亿众。前后围绕。而为说法。世尊于时。遥见彼婆罗门来。默无所说。时婆罗门来到佛所。语佛言。何不说法。我欲听之。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若求过短者 意欲讥彼阙
汝不清净心 嗔恚极怀忿
诸佛所说法 终不能解悟
善顺离诤讼 并祛不信心
远离诸恼害 及以嫉妒想
若能如此者 善听为汝说
时婆罗门而作是念。瞿昙沙门已知我心。即起礼佛。而作是言。我实有过。所念不善。唯愿世尊。受我忏悔。尔时世尊以怜愍故。受其忏悔。返戾欢喜。顶礼而去。
(七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无害摩纳往诣佛所。问讯安慰。情报备到。致问周讫。在一面坐。白佛言。瞿昙。我名无害。因此名故。得无害不。佛言。汝身口意。都不生害。故称无害。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身不毁害 口意亦然 是故号汝
名为无害
佛说是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于其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次第乞食。次到婆罗突逻阇大婆罗门家。时婆罗门清净澡手。即取佛钵。盛满美饭。以奉世尊。于第二日及第三日。亦次乞食。至婆罗突逻阇。婆罗门作是念。今此剃发沙门数来乞食。似我知旧。佛于尔时。知婆罗门心之所念。即说偈言。
天雨数数降 五谷数数熟
道人数数乞 檀越数数与
数数生天上 数数受果报
妇女数怀妊 数数生子息
数数[(殼-一)/牛]牛乳 数数得酥酪
数数受于生 数数消灭尽
数数至于死 数数悲苦恼
亦复数数烧 数数埋冢墓
得断后有道 则止不数数
若不数数生 亦不数数死
得不数数忧 亦不数号哭
尔时婆罗门 闻说是偈已
心生最上信 踊跃甚欢喜
即取世尊钵 盛满种种食
欲以授与佛 佛不为其受
所以不受者 为说法偈故
时婆罗门白佛言。世尊。我于今者所施之食。奉上如来。世尊不受。当以与谁。佛言。我不见沙门婆罗门。若魔若梵。若食此食。有能如法得消化者。佛复言。此食宜应若置无虫水中。无虫草中。时婆罗门承佛教敕寻以此食。置无虫水中。即时炽然烟炎俱出。[淴-勿+(句-口+夕)][淴-勿+(句-口+夕)]振爆。声大叫裂。婆罗门作是言。沙门瞿昙所为神足。实为希有。于少食中。尚作此变。婆罗门见斯事已。即诣佛所。顶礼佛足。白佛言。唯愿世尊。听我出家。佛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衣著身。便成沙门。获具足戒。此族姓子。信家非家。出家修道。昼夜精勤。正念觉意。在前志念坚固。所作已办。梵行已立。自身取证。不受后有。成阿罗汉。心善得解脱。
(八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舍卫城中。婆私吒婆罗门女。于佛法僧前。心信清净。归依三宝。心不生疑。苦习灭道。亦不生疑。得见四谛。逮第一果。见法同等。其夫婆罗门姓。婆罗突逻阇。为夫所使。足趺倒地。从地起已。叉手合掌。向佛方所。而作是言。南无佛陀如来至真等正觉。真金之色。圆光一寻。身体方整。如尼拘陀树。说法第一。第七仙圣解脱世雄。我之世尊。尔时其夫婆罗门闻妇此语。极生嗔忿。而骂詈言。汝是颠狂旃陀罗也。谁今为此痴旃陀罗。作蛊道也。更无如汝极下贱者。汝于三明大婆罗门所。不能恭敬。方礼秃头瘦黑之人。如此沙门。共耶那逻延断人种者。极相赞叹。汝若信乐极深厚者。咄我于今。请与汝师。共相讲论。妇语夫言。我都不见。若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有能与佛共讲论者。其妇复言。南无佛陀如来至真等正觉。真金之色身体方整圆光一寻如尼拘陀树。说法第一第七仙圣解脱世雄。我之世尊。汝自知时婆罗门。即诣佛所。问讯已讫在一面坐。说偈问曰。
摧坏何物得安眠 除却何法获无忧
是何一法能死灭 瞿昙沙门为我说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摧坏嗔恚得安眠 除灭嗔恚得无忧
嗔恚诈亲能死害 摩纳如是应当知
灭除嗔恚圣所赞 能害彼者得无忧
尔时世尊为婆罗门。如应说法。示教利喜。次第为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不净苦恼之本。出要为乐。广示众善白净之法。时婆罗门闻佛所说。心开意解。踊跃欢喜。佛知摩纳心意调濡。踊跃欢喜。心无狐疑。堪任法器。为说一法堪任解悟。如诸佛法。为说四谛。苦习尽道。广为说已。时婆罗突逻阇闻佛所说。如白净[疊*毛]易受染色。即于坐上。见四真谛。了达诸法。得法真际。度疑彼岸。不随于他。得无所畏。即从坐起。合掌向佛白言。世尊。我已出离。今欲归依佛法僧宝。尽我形寿。为优婆塞。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即于佛所。得不坏信。礼佛归家。其妇见夫如上叹佛。我师如是。汝共语耶。夫答妇言。我不见世间。若沙门若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有能与佛共论议者。复语妇言。与我衣来。妇即与之。既得衣已。往诣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坐。白佛言。世尊。唯愿听我于佛法中出家学道。佛即然许。命一比丘。度使出家。既出家已。称出家法。独已专精。余如婆罗突逻阇经中广说。乃至得阿罗汉。心得好解脱。佛说是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一婆罗门。名曰摩佉。往至佛所。问讯佛已。在一面坐。尔时摩佉白佛言。世尊。今我家中。若有一人来。及三人来。众多人来。我尽施与。瞿昙。我行如是施。获大福不也。佛时答。有实获大福。若施一人。及众多人。悉皆施与。获得无量阿僧祇福。摩佉婆罗门即说偈言。
我今乐设祠 所以施复施
为求福德故 我今问牟尼
愿闻佛所说 我今谓世尊
与梵天齐等 云何得解脱
云何至诸趣 云何阶梵天
云何作正礼 及以为祠主
得生于梵天 寿命长无极
尔时世尊说偈答曰。
欲使设祠时 欢喜而施与
作已三时善 缘善故心喜
随其安心施 悉能离过患
善除于贪欲 正断欲解脱
若修慈无量 是名具足祀
便得心具足 于善趣亦生
如是祠祀者 是名为正祀
得生梵天上 寿命极长久
时摩佉婆罗门闻佛所说。作礼而去。欢喜奉行。
(八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刹利波罗毗空婆罗门往诣佛所。问讯世尊在一面坐。即说偈言。
刹利久修诸苦法 终不能得名为净
婆罗门读三围陀 如是得名为清净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汝谓为清净 其实为不净
婆罗门问佛。汝说清净道。亦说无上清净。云何是净道。云何是无上清净。佛偈答言。
干竭欲淤泥 亦竭于嗔痴
是名无上净 正见正思惟
正语及正业 正命凭正志
正念及正定 如是婆罗门
是名清净道 数数习正观
数数修正定 增广于正定
得断于贪欲 亦断嗔恚痴
婆罗门言。汝说净道已。亦说无上清净。我今家事所缠。辞退还归。佛言。婆罗门。宜知是时。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作礼而去。
第一阿修罗 卑嶷.二嗔骂
返戾及无害 罗阇.婆私吒
摩佉与刹利 是名为十种
别译杂阿含经卷第四
别译杂阿含经卷第五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