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经藏
- 阿含部
- 别译杂阿含经
别译杂阿含经
(二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尔时国中。有一梵志。名曰尸卜。往诣佛所。问讯已讫。在一面坐而作是言。瞿昙。所言学者。云何名学。佛告之曰。学故名学。梵志又问。云何学故名为学也。佛言。时时修学。增上戒故。名之为学。时时修学。增上心故。名之为学。时时修学。增上智故。名之为学。梵志复言。瞿昙。若有阿罗汉。尽诸有漏。所作已办。舍于重担。逮得己利。心得自在。无复烦恼。正智得解脱。时当何所学。佛言。若有罗汉。尽诸烦恼。正见心得解脱。当于尔时。贪欲嗔恚及以愚痴。一切悉断无有遗余。是名无学。若彼罗汉。尽于贪欲嗔恚愚痴。更不造作身口意恶。无所进求。以是义故。名为无学。尔时尸卜梵志。闻佛所说。欢喜而去。
(二一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尔时尸卜梵志。往诣佛所。问讯已讫。在一面坐。而作是言。瞿昙。若有婆罗门。作是说。随所作业。悉是过去。本所作因。于现在世。所作诸业。能增过去不善之因。现在之世。若不造业。则能破坏生死之桥。四流永绝。更不流转。以业尽故。苦亦得尽。苦尽则苦边际尽。瞿昙。此事云何。佛告尸卜。如汝所言。彼诸沙门婆罗门等。作如是说。随所造业。悉是过去本业因缘。乃至尽苦边际。若如是者。以何因缘。于现在世。而有种种风冷病等。四大增损。若如是者。为自所作。为他所作。尸卜白佛。他之所作。佛告尸卜。云何自己所作。常拔须发。或举手立。不在床坐。或复蹲坐。以之为业。或复坐卧于棘刺之上。或边椽坐卧。或坐卧灰土。或牛屎涂地。于其中坐卧。或翘一足。随日而转。盛夏之月。五热炙身。或食菜。或食稗子。或食舍楼伽。或食糟。或食油滓。或食牛粪。或日三事火。或于冬节。冻冰衬体。有如是等无量苦身法。是名自己所作。云何名为从他作苦。为他手足及以力杖瓦石打掷。如是等苦。是则名为从他得苦。一切世人。四大增损。或为风冷。而起是患。如是等患。现所见事。云何彼诸婆罗门等。若作是见。言以此故。能尽苦际。即是自作过咎。如是等咎。一切世人。皆共知之。彼自虚说。以五因缘故。能令身心受诸苦恼。何等为五。所谓贪欲嗔恚掉悔疑。如斯五法。能令众生现在之世身心苦恼。复有五因缘故。于现在世。能令身心常得快乐不受苦恼。何等为五。所谓能断贪欲之心。则于现在。能令身心受法快乐。何以故。以有贪欲嗔恚掉悔故。能令众生受诸苦恼。若能断除。则受快乐。无有忧患。是故应当断除如是贪欲嗔恚掉悔。若断除者。无热无恼。不待时节。当得解脱。必趣涅槃。尸卜是名现在所得法。复有现前所得法。所谓正见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志正念正定。说是法时。尸卜梵志。远离尘垢。于诸法中。得法眼净。既得道已。即整衣服。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唯愿如来慈哀怜愍。听我出家。如来即听出家。既出家已。于空静处。殷勤精进。得阿罗汉。
(二一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那罗健陀置叠聚落庵婆罗林。时聚落中有一梵志。名那利婆力。在彼村住。其年衰迈。已百二十彼聚落中。所住人民。咸谓是人真阿罗汉。悉共恭敬。而供养之。然斯梵志。有一亲友福尽命终。得生天上。尔时此天。作是思惟。我今若劝是那利婆力。诣佛所者。必不信受。我今当教脱能信我。作是念已。即往于彼老梵志所。威光炎炽。遍照其人。所住之处。即至彼已。语梵志言。云何于己实是怨家。诈现亲相。云何于自善亲友所。视之如己。云何说断。云何无热恼。汝今应当心中默念。不应发言。若有能解如斯义者。当往其所而求出家。净修梵行。尔时此天。作是语已。即没不现。于是那利婆力梵志。闻斯语已。即往于彼富兰那迦叶所。心中默念。如斯问难。云何于己实是怨家。诈现亲相。云何于自善亲友所。视之如己。云何说断。云何无热恼。然富兰那迦叶。尚不能知彼心所念。况能答之。复至删阇耶毗罗胝子所。亦作如是心中所问。乃至尼揵陀若提子所。亦复如是。作心中难。彼若提子。尚不能知是念。况复能答。时那利婆力梵志。遍至六师。悉不能知如斯之难。若不能答。我今何为于其法中出家修道。不如还俗受五欲乐。我今家业甚为丰饶。宁在家居。布施作福。复作是念。我当往诣沙门瞿昙所。作是念已。即往佛所。于其中路。复作是念。沙门瞿昙。年少出家。而富兰那六师之徒。悉是耆旧宿德之人。尚不能知。况彼沙门瞿昙。既是年少。出家未久。学日又浅。而当能解如斯之义。作是念时。于其中路。回车欲还。复更思惟。我昔曾从耆旧宿德老梵志所。闻如是说。出家之人。年虽幼稚。不应轻蔑。何以故。年虽幼稚。有大神通及大智慧。作是念已。即往佛所。至佛所已。恭敬问讯。在一面坐。心中默念如是四难。云何于己实是怨家。诈现亲相。云何于自善亲友所。视之如己。云何说断。云何无热恼。尔时世尊。知彼梵志心之所念。即说偈言。
屏处极毁骂 百千种诽谤
面前而赞叹 言是善好人
实能辨诸事 诈伪而不实
智者应当知 此是怨诈亲
出言诈亲善 所作无利益
智者应当知 此是怨诈亲
云何于亲友 爱重如己身
不应于亲友 伺觅其过失
亲友心愿同 相念常不忘
如是之亲友 不为他沮坏
应当恒敬念 爱重如己身
何故说于断 断能生喜乐
亦能得胜利 至于寂灭所
能修于胜果 丈夫向正道
以是义故断 云何得无热
得于寂静味 获得大智慧
尔时得无热 远离于诸恶
入法欢喜味 是名为无热
尔时梵志。闻是偈已。即整衣服。而白佛言。唯愿世尊。听我出家。于时如来。即听出家。既出家已。精勤修道。得阿罗汉。
(二一三)
须跋陀罗者。如集偈颂中说。
优陟.分匿.俱迦那 须达.长爪.奢罗浮
重床.三谛及闻陀 二不留得.尸卜根
尸卜.那罗婆力迦 须跋陀罗第十五
别译杂阿含经卷第十一
别译杂阿含经卷第十二(丹本第六卷十二张后准)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二一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比丘尼。名曰旷野。于其晨朝。著衣持钵。入城乞食。食讫洗钵。将欲向彼得眼林中。时魔王波旬。作是心念。瞿昙沙门。今在舍卫得眼林中。其弟子旷野比丘尼。入城乞食。食讫洗钵。收摄坐具。将欲往诣于彼林间。我当为其而作扰乱。尔时波旬化作摩纳。于彼路侧。问旷野言。欲何所诣。比丘尼答言。我今欲诣闲静之处。尔时摩纳。闻是语已。即说偈言。
一切世间中 无有解脱者
汝诣空静处 将欲何所作
汝今年盛美 不受于五欲
一旦衰老至 后莫生忧悔
时比丘尼。而作是念。此为是谁欲恼乱我。甚为欺诈。为是人耶。是非人乎。作是念已。入定观察。知是波旬。欲来恼乱。即说偈言。
世间有解脱 我今自证知
波旬汝愚鄙 不解如斯迹
欲如摽利戟 阴贼拔刀逐
汝言受五欲 欲苦可怖畏
欲能生忧恼 欲能生追念
欲能生百苦 欲是众苦本
断除一切爱 灭诸无明闇
逮证于尽灭 住于无漏法
尔时波旬。而作是念。旷野比丘尼。善知我心。懊恼悔恨。惭愧还宫。
(二一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苏摩比丘尼。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讫洗钵。收摄坐具。向得眼林。魔王波旬。作是念。今苏摩比丘尼。著衣持钵。入城乞食。食讫洗钵。收摄坐具。向得眼林。尔时波旬。化作婆罗门。在路侧立。而作是言。阿梨耶欲何所至。比丘尼答言。我今欲诣彼寂静处。尔时波旬。即说偈言。
仙圣之所得 斯处难阶及
非汝鄙秽智 获得如是处
时比丘尼。作如是念。此为是人。是非人乎。而欲恼我。入定观察。知是波旬。即说偈言。
女相无所作 唯意修禅定
观见于上法 若有男女相
可说于女人 于法无所能
若无男女相 云何生分别
断除一切爱 灭诸无明闇
逮证于尽灭 住于无漏法
以是故当知 波旬堕负处
尔时波旬。而作是念。苏摩比丘尼。善知我心。忧愁悔恨。惭愧还宫。
(二一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翅舍憍昙弥比丘尼。著衣持钵。入城乞食。食讫洗钵。收摄坐具。至得眼林。坐一树下。住于天住。尔时魔王波旬。作是心念。沙门瞿昙。在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有比丘尼。名翅舍憍昙弥著衣持钵。入城乞食。食讫洗钵。收摄坐具。至得眼林。坐一树下。住于天住。作是念已。化作摩纳。欲为扰乱。即说偈言。
汝今者何为 怀忧坐树下
歔欷而流泪 将不丧子乎
独处于林中 欲求男子耶
时比丘尼。而作是念。此为是谁。甚为欺诈。为是人耶。是非人乎。而欲为我。作大扰乱。入定观察。知是魔王。即说偈言。
我断恩爱已 无欲无子想
端坐林树间 无愁无热恼
断除一切爱 灭诸无明闇
逮得于灭尽 安住无漏法
以是故当知 波旬堕负处
尔时波旬。而作是念。翅舍憍昙弥比丘尼。善知我心。忧愁悔恨。惭愧还宫。
(二一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莲华色比丘尼。于其晨朝。著衣持钵。入城乞食。食讫洗钵。收摄坐具。并洗足已。入得眼林。坐一树下。端坐思惟。住于天住。尔时魔王。而作是念。沙门瞿昙。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莲华色比丘尼。著衣持钵。入城乞食。食讫洗钵。收摄坐具。至得眼林中。坐一树下。住于天住。我当为其而作扰乱。作是念已。化为摩纳。往至其所。而说偈言。
娑罗树下坐 如华善开敷
独一比丘尼 汝今坐禅耶
更无第二伴 能不畏愚痴
尔时莲华比丘尼。即作是念。此为是谁。扰乱于我。甚为欺诈。为是人耶。是非人乎。入定观察。知是波旬。即说偈言。
百千奸伪贼 皆悉令如汝
不动我一毛 故独无所畏
尔时魔王复说偈言。
我今自隐形 入汝腹中央
或入汝眉间 令汝不得见
时比丘尼复以偈答。
我心得自在 善修如意定
断绝大系缚 终不怖畏汝
我已吐诸结 得拔三垢根
怖畏根本尽 故我无所畏
我今住于此 都无畏汝心
汝军众尽来 我亦不怖畏
断除一切爱 灭诸无明闇
逮得于尽灭 安住无漏法
以是故当知 波旬堕负处
尔时波旬。而作是念。莲华色比丘尼。善解我心。忧愁悔恨。惭愧还宫。
(二一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石室比丘尼。于其晨朝。著衣持钵。入城乞食。食讫洗钵。收摄坐具。向得眼林。尔时魔王。而作是念。沙门瞿昙。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中有石室比丘尼。著衣持钵。入城乞食。食讫洗钵。收摄坐具。向得眼林。我当为其而作扰乱。作是念已。化为摩纳。往至其所。而说偈言。
众生是谁造 众生造作谁
云何名众生 众生何所趣
时石室比丘尼。闻是偈已。而作是念。此为是谁。甚为欺诈。为是人耶。是非人乎。入定观察。知是魔王。以偈答言。
众魔生邪见 谓有众生想
假空以聚会 都无有众生
譬如因众缘 和合有车用
阴界入亦尔 因缘和合有
业缘故聚会 业缘故散灭
断除一切爱 灭诸无明闇
逮得于尽灭 安住于无漏
以是故当知 波旬堕负处
尔时魔王。而作是念。此比丘尼。善知我心。忧愁悔恨。惭愧还宫。
(二一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比丘尼。名曰鼻[口*(利/尒)]。在舍卫国王园精舍。于其晨朝。著衣持钵。入城乞食。食讫洗钵。收摄坐具。向得眼林。于时魔王。而作是念。沙门瞿昙。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有鼻[口*(利/尒)]比丘尼。著衣持钵入城乞食。食讫洗钵。收摄坐具。向得眼林。我当为其而作扰乱。作是念已。化为摩纳。即于路侧。而说偈言。
谁造于色像 色像造作谁
色像从何出 色像何所趣
时比丘尼。闻斯偈已而作是念。此为是谁。恼乱于我。甚为欺诈。为是人耶。是非人乎。入定观察。知是魔王。说偈报言。
色像非自作 亦非他所造
众缘起而有 缘离则散灭
譬如殖种子 因地而生长
阴界诸入等 和合是色像
因苦故生长 因苦故散坏
断除一切爱 灭诸无明闇
逮得于尽灭 安住无漏法
以是故当知 波旬堕负处
尔时波旬。而作是念。此比丘尼。善知我心。忧愁悔恨。惭愧还宫。
(二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毗阇耶比丘尼。从王园精舍。著衣持钵。入城乞食。食讫洗钵。收摄坐具。至得眼林。坐一树下。住于天住。尔时魔王。而作是念。沙门瞿昙。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王园精舍。毗阇耶比丘尼著衣持钵。入城乞食。食讫洗钵。收摄坐具。至得眼林。坐一树下。住于天住。我当为其而作扰乱。作是念已。化为摩纳。往诣其所。而说偈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