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经藏
- 阿含部
- 中阿含经
中阿含经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度经第三竟(千一百八十四字)。
(一四) 中阿含业相应品罗云经第四(初一日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王舍城。在竹林迦兰哆园。
尔时。尊者罗云亦游王舍城温泉林中。于是。世尊过夜平旦。著衣持钵入王舍城而行乞食。乞食已竟。至温泉林罗云住处。尊者罗云遥见佛来。即便往迎。取佛衣钵。为敷坐具。汲水洗足。佛洗足已。坐罗云座。
于是。世尊即取水器。泻留少水已。问曰。罗云。汝今见我取此水器。泻留少水耶。
罗云答曰。见也。世尊。
佛告罗云。我说彼道少。亦复如是。谓知已妄言。不羞不悔。无惭无愧。罗云。彼亦无恶不作。是故。罗云。当作是学。不得戏笑妄言。
世尊复取此少水器。尽泻弃已。问曰。罗云。汝复见我取少水器。尽泻弃耶。
罗云答曰。见也。世尊。
佛告罗云。我说彼道尽弃。亦复如是。谓知已妄言。不羞不悔。无惭无愧。罗云。彼亦无恶不作。是故。罗云。当作是学。不得戏笑妄言。
世尊复取此空水器。覆著地已。问曰。罗云。汝复见我取空水器。覆著地耶。
罗云答曰。见也。世尊。
佛告罗云。我说彼道覆。亦复如是。谓知已妄言。不羞不悔。无惭无愧。罗云。彼亦无恶不作。是故罗云。当作是学。不得戏笑妄言。
世尊复取此覆水器。发令仰已。问曰。罗云。汝复见我取覆水器。发令仰耶。
罗云答曰。见也。世尊。
佛告罗云。我说彼道仰。亦复如是。谓知已妄言。不羞不悔。不惭不愧。罗云。彼亦无恶不作。是故。罗云。当作是学。不得戏笑妄言。
罗云。犹如王有大象入阵斗时。用前脚.后脚.尾.髂.脊.胁.项.额.耳.牙。一切皆用。唯护于鼻。象师见已。便作是念。此王大象犹故惜命。所以者何。此王大象入阵斗时。用前脚.后脚.尾.髂.脊.胁.项.额.耳.牙。一切皆用。唯护于鼻。罗云。若王大象入阵斗时。用前脚.后脚.尾.髂.脊.胁.项.额.耳.牙.鼻。一切尽用。象师见已。便作是念。此王大象不复惜命。所以者何。此王大象入阵斗时。用前脚.后脚.尾.髂.脊.胁.项.额.耳.牙.鼻。一切尽用。罗云。若王大象入阵斗时。用前脚.后脚.尾.髂.脊.胁.项.额.耳.牙.鼻。一切尽用。罗云。我说此王大象入阵斗时。无恶不作。如是。罗云。谓知已妄言。不羞不悔。无惭无愧。罗云。我说彼亦无恶不作。是故。罗云。当作是学。不得戏笑妄言。
于是。世尊即说颂曰。
人犯一法 谓妄言是
不畏后世 无恶不作
宁啖铁丸 其热如火
不以犯戒 受世信施
若畏于苦 不爱念者
于隐显处 莫作恶业
若不善业 已作今作
终不得脱 亦无避处
佛说颂已。复问罗云。于意云何。人用镜为。
尊者罗云答曰。世尊。欲观其面。见净不净。
如是。罗云。若汝将作身业。即观彼身业。我将作身业。彼身业为净。为不净。为自为。为他。罗云。若观时则知。我将作身业。彼身业净。或自为。或为他。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罗云。汝当舍彼将作身业。罗云。若观时则知。我将作身业。彼身业不净。或自为。或为他。善与乐果受于乐报。罗云。汝当受彼将作身业。
罗云。若汝现作身业。即观此身业。若我现作身业。此身业为净。为不净。为自为。为他。罗云。若观时则知。我现作身业。此身业净。或自为。或为他。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罗云。汝当舍此现作身业。罗云。若观时则知。我现作身业。此身业不净。或自为。或为他。善与乐果受于乐报。罗云。汝当受此现作身业。
罗云。若汝已作身业。即观彼身业。若我已作身业。彼身业已过去灭尽变易。为净。为不净。为自。或为他。罗云。若观时则知。我已作身业。彼身业已过去灭尽变易。彼身业净。或自为。或为他。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罗云。汝当诣善知识.梵行人所。彼已作身业。至心发露。应悔过说。慎莫覆藏。更善持护。罗云。若观时则知。我已作身业。彼身业已过去灭尽变易。彼身业不净。或自为。或为他。善与乐果受于乐报。罗云。汝当昼夜欢喜。住正念正智。口业亦复如是。
罗云。因过去行故。已生意业。即观彼意业。若因过去行故。已生意业。彼意业为净。为不净。为自为。为他。罗云。若观时则知。因过去行故。已生意业。彼意业已过去灭尽变易。彼意业净。或自为。或为他。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罗云。汝当舍彼过去意业。罗云。若观时则知。因过去行故。已生意业已过去灭尽变易。彼意业不净。或自为。或为他。善与乐果受于乐报。罗云。汝当受彼过去意业。
罗云。因未来行故。当生意业。即观彼意业。若因未来行故。当生意业。彼意业为净。为不净。为自为。为他。罗云。若观时则知。因未来行故。当生意业。彼意业净。或自为。或为他。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罗云。汝当舍彼未来意业。罗云。若观时则知。因未来行故。当生意业。彼意业不净。或自为。或为他。善与乐果受于乐报。罗云。汝当受彼未来意业。
罗云。因现在行故。现生意业。即观此意业。若因现在行故。现生意业。此意业为净。为不净。为自为。为他。罗云。若观时则知。因现在行故。现生意业。此意业净。或自为。或为他。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罗云。汝当舍此现在意业。罗云。若观时则知。因现在行故。现生意业。此意业不净。或自为。或为他。善与乐果受于乐报。罗云。汝当受此现在意业。
罗云。若有过去沙门.梵志.身.口.意业。已观而观。已净而净。彼一切即此身.口.意业。已观而观。已净而净。罗云。若有未来沙门.梵志。身.口.意业。当观而观。当净而净。彼一切即此身.口.意业。当观而观。当净而净。罗云。若有现在沙门.梵志。身.口.意业。现观而观。现净而净。彼一切即此身.口.意业。现观而观。现净而净。罗云。汝当如是学。我亦即此身.口.意业。现观而观。现净而净。
于是。世尊复说颂曰。
身业口业 意业罗云
善不善法 汝应常观
知已妄言 罗云莫说
秃从他活 何可妄言
覆沙门法 空无真实
谓说妄言 不护其口
故不妄言 正觉之子
是沙门法 罗云当学
方方丰乐 安隐无怖
罗云至彼 莫为害他
佛说如是。尊者罗云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罗云经第四竟(一千八百三十二字)。
(一五) 中阿含业相应品思经第五(初一日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故作业。我说彼必受其报。或现世受。或后世受若不故作业。我说此不必受报。于中。身故作三业。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口有四业。意有三业。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
云何身故作三业。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一曰杀生。极恶饮血。其欲伤害。不慈众生。乃至蜫虫。二曰不与取。著他财物以偷意取。三曰邪淫。彼或有父所护。或母所护。或父母所护。或姊妹所护。或兄弟所护。或妇父母所护。或亲亲所护。或同姓所护。或为他妇女。有鞭罚恐怖。及有名假赁至华鬘。亲犯如此女。是谓身故作三业。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
云何口故作四业。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一曰妄言。彼或在众。或在眷属。或在王家。若呼彼问。汝知便说。彼不知言知。知言不知。不见言见。见言不见。为己为他。或为财物。知已妄言。二曰两舌。欲离别他。闻此语彼。欲破坏此。闻彼语此。欲破坏彼。合者欲离。离者复离。而作群党。乐于群党。称说群党。三曰粗言。彼若有言。辞气粗犷。恶声逆耳。众所不喜。众所不爱。使他苦恼。令不得定。说如是言。四曰绮语。彼非时说。不真实说。无义说。非法说。不止息说。又复称叹不止息事。违背于时而不善教。亦不善诃。是谓口故作四业。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
云何意故作三业。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一曰贪伺。见他财物诸生活具。常伺求望。欲令我得。二曰嫉恚。意怀憎嫉而作是念。彼众生者。应杀.应缚.应收.应免.应逐摈出。其欲令彼受无量苦。三曰邪见。所见颠倒。如是见.如是说。无施.无斋.无有咒说。无善恶业。无善恶业报。无此世彼世。无父无母。世无真人往至善处.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是谓意故作三业。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
多闻圣弟子舍身不善业。修身善业。舍口.意不善业。修口.意善业。彼多闻圣弟子如是具足精进戒德。成就身净业。成就口.意净业。离恚离诤。除去睡眠。无调.贡高。断疑.度慢。正念正智。无有愚痴。彼心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心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彼作是念。我本此心少不善修。我今此心无量善修。多闻圣弟子其心如是无量善修。若本因恶知识。为放逸行。作不善业。彼不能将去。不能秽污。不复相随。若有幼少童男.童女。生便能行慈心解脱者。而于后时。彼身.口.意宁可复作不善业耶。
比丘答曰。不也。世尊。
所以者何。自不作恶业。恶业何由生。是以男女在家.出家。常当勤修慈心解脱。若彼男女在家.出家修慈心解脱者。不持此身往至彼世。但随心去此。比丘应作是念。我本放逸。作不善业。是一切今可受报。终不后世。若有如是行慈心解脱无量善修者。必得阿那含。或复上得。如是。悲.喜.心与舍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彼作是念。我本此心少不善修。我今此心无量善修。多闻圣弟子其心如是无量善修。若本因恶知识。为放逸行。作不善业。彼不能将去。不能秽污。不复相随。若有幼少童男.童女。生便能行舍心解脱者。而于后时。彼身.口.意宁可复作不善业耶。
比丘答曰。不也。世尊。
所以者何。自不作恶业。恶业何由生。是以男女在家.出家。常当勤修舍心解脱。若彼男女在家.出家修舍心解脱者。不持此身往至彼世。但随心去此。比丘应作是念。我本放逸。作不善业。是一切今可受报。终不后世。若有如是行舍心解脱无量善修者。必得阿那含。或复上得。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思经第五竟(千一百七十四字)。
(一六) 中阿含业相应品伽蓝经第六(初一日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伽蓝园。与大比丘众俱。至羁舍子。住羁舍子村北尸摄和林中。
尔时。羁舍子伽蓝人闻沙门瞿昙释种子舍释宗族。出家学道。游伽蓝园。与大比丘众俱。来至此羁舍子。住羁舍子村北尸摄和林中。彼沙门瞿昙有大名称。周闻十方。沙门瞿昙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于此世。天及魔.梵.沙门.梵志。从人至天。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彼若说法。初善.中善.竟亦善。有义有文。具足清净。显现梵行。若见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尊重礼拜。供养承事者。快得善利。我等应共往见沙门瞿昙。礼事供养。
羁舍子伽蓝人闻已。各与等类眷属相随从羁舍子出。北行至尸摄和林。欲见世尊礼事供养。往诣佛已。彼伽蓝人或稽首佛足。却坐一面。或问讯佛。却坐一面。或叉手向佛。却坐一面。或遥见佛已。默然而坐。彼时。伽蓝人各坐已定。佛为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无量方便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已。默然而住。
时。伽蓝人。佛为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已。各从坐起。偏袒著衣。叉手向佛。白世尊曰。瞿昙。有一沙门梵志来诣伽蓝。但自称叹己所知见。而呰毁他所知所见。瞿昙。复有一沙门梵志来诣伽蓝。亦自称叹己所知见。而呰毁他所知所见。瞿昙。我等闻已。便生疑惑。此沙门梵志何者为实。何者为虚。
世尊告曰。伽蓝。汝等莫生疑惑。所以者何。因有疑惑。便生犹豫。伽蓝。汝等自无净智。为有后世。为无后世。伽蓝。汝等亦无净智。所作有罪。所作无罪。伽蓝。当知诸业有三因。习.本.有。云何为三。伽蓝。谓贪是诸业。因习本有。伽蓝。恚及痴是诸业。因习本有。伽蓝。贪者为贪所覆。心无厌足。或杀生。或不与取。或行邪淫。或知已妄言。或复饮酒。伽蓝。恚者为恚所覆。心无厌足。或杀生。或不与取。或行邪淫。或知已妄言。或复饮酒。伽蓝。痴者为痴所覆。心无厌足。或杀生。或不与取。或行邪淫。或知已妄言。或复饮酒。
伽蓝。多闻圣弟子离杀断杀。弃舍刀杖。有惭有愧。有慈悲心。饶益一切。乃至蜫虫。彼于杀生净除其心。伽蓝。多闻圣弟子离不与取。断不与取。与之乃取。乐于与取。常好布施。欢喜无吝。不望其报。彼于不与取净除其心。伽蓝。多闻圣弟子离非梵行。断非梵行。勤修梵行。精勤妙行。清净无秽。离欲断淫。彼于非梵行净除其心。伽蓝。多闻圣弟子离妄言。断妄言。真谛言。乐真谛。住真谛不移动。一切可信。不欺世间。彼于妄言净除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