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

  尔时,一切大众即从座起,散不可说花,焚不可说香,供养、恭敬、称赞如来。时波斯匿王即于佛前以偈赞曰:
  “世尊导师金刚体,  心行寂灭转法轮,
  八辩圆音为开演,  时众得道百万亿。
  天人俱修出离行,  能习一切菩萨道,
  五忍功德妙法门,  十四菩萨能谛了。
  三贤十圣忍中行,  唯佛一人能尽原,
  佛法众海三宝藏,  无量功德于中摄。
  十善菩萨发大心,  长别三界苦轮海,
  中下品善粟散王,  上品十善铁轮王,
  习种铜轮二天下,  银轮三天性种性,
  道种坚德转轮王,  七宝金轮四天下,
  伏忍圣胎三十人,  十住十行十回向,
  三世诸佛于中学,  无不由此伏忍生,
  一切菩萨行根本,  是故发心信心难。
  若得信心必不退,  进入无生初地道,
  化利自他悉平等,  是名菩萨初发心。
  欢喜菩萨转轮王,  初照二谛平等理,
  权化有情游百国,  檀施清净利群生。
  入理般若名为住,  住生德行名为地,
  初住一心具众德,  于胜义中而不动。
  离垢菩萨忉利王,  现形六趣千国土,
  戒足清净悉圆满,  永离误犯诸过失。
  无相无缘真实性,  无体无生无二照,
  发光菩萨夜摩王,  应形往万诸佛刹。
  善能通达三摩地,  隐显自在具三明,
  欢喜离垢与发光,  能灭色缚诸烦恼,
  具观一切身口业,  法性清净照皆圆,
  焰慧菩萨大精进,  睹史天王游亿刹,
  实智寂灭方便智,  达无生理照空有,
  难胜菩萨得平等,  化乐天王百亿国。
  空空谛观无二相,  垂形六趣靡不周,
  现前菩萨自在王,  照见缘生相无二,
  胜义智光能遍满,  往千亿土化众生。
  焰慧难胜现前地,  能断三障迷心惑,
  空慧寂然无缘观,  还照心空无量境。
  远行菩萨初禅王,  住于无相无生忍,
  方便善巧悉平等,  常万亿土化群生。
  进入不动法流地,  永无分段超诸有,
  常观胜义照无二,  二十一生空寂行,
  顺道法爱无明习,  远行大士独能断。
  不动菩萨二禅王,  得变易身常自在,
  能于百万微尘刹,  随其形类化众生,
  悉知三世无量劫,  于第一义而不动。
  善慧菩萨三禅王,  能于千恒一时现,
  常在无为空寂行,  恒沙佛藏一念了。
  法云菩萨四禅王,  于亿恒土化群生,
  始入金刚一切了,  二十九生永已度,
  寂灭忍中下忍观,  一转妙觉无等等。
  不动善慧法云地,  除前所有无明习,
  无明习相识俱转,  二谛理圆无不尽。
  正觉无相遍法界,  三十生尽智圆明,
  寂照无为真解脱,  大悲应现无与等,
  湛然不动常安隐,  光明遍照无所照,
  三贤十圣住果报,  唯佛一人居净土。
  一切有情皆暂住,  登金刚原常不动,
  如来三业德无量,  随诸众生等怜愍。
  法王无上人中树,  普荫大众无量光,
  口常说法非无义,  心智寂灭无缘照。
  人中师子为演说,  甚深句义未曾有,
  尘沙刹土悉震动,  大众欢喜皆蒙益,
  世尊善说十四王,  是故我今头面礼。”

  尔时,百万亿恒河沙大众,闻佛世尊及波斯匿王说十四忍无量功德,获大法利,闻法悟解,得无生忍,入于正位。
  尔时,世尊告大众言:“是波斯匿王,已于过去十千劫龙光王佛法中为四地菩萨,我为八地菩萨;今于我前大师子吼。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得真实义不可思议,唯佛与佛乃知斯事。
  “善男子!此十四忍,诸佛法身、诸菩萨行,不可思议,不可称量。何以故?一切诸佛,皆于般若波罗蜜多中生、般若波罗蜜多中化、般若波罗蜜多中灭;而实诸佛,生无所生、化无所化、灭无所灭。第一无二,非相非无相,无自无他,无来无去,如虚空故。
  “善男子!一切众生,性无生灭,由诸法集幻化而有,蕴、处、界相无合无散,法同法性,寂然空故。一切众生,自性清净,所作诸行无缚无解,非因非果非不因果;诸苦受行烦恼,所知我相、人相,知见受者,一切空故。法境界空,空、无相、无作,不顺颠倒不顺幻化,无六趣相,无四生相,无圣人相,无三宝相,如虚空故。
  “善男子!甚深般若,无知无见,不行不缘,不舍不受,正住观察而无照相,行斯道者如虚空故。法相如是,有所得心、无所得心皆不可得。是以般若,非即五蕴非离五蕴,非即众生非离众生,非即境界非离境界,非即行解非离行解,如是等相不可思量。是故一切菩萨摩诃萨所修诸行,未至究竟而于中行,一切诸佛知如幻化,得无住相而于中化,故十四忍不可思量。
  “善男子!汝今所说此功德藏,有大利益一切众生。假使无量恒河沙数十地菩萨说是功德,百千亿分如海一滴,三世诸佛如实能知,一切贤圣悉皆称赞,是故我今略述所说少分功德。
  “善男子!此十四忍,十方世界过去、现在一切菩萨之所修行,一切诸佛之所显示,未来诸佛、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若佛、菩萨不由此门得一切智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诸佛、菩萨无异路故。
  “善男子!若人闻此住忍、行忍、回向忍、欢喜忍、离垢忍、发光忍、焰慧忍、难胜忍、现前忍、远行忍、不动忍、善慧忍、法云忍、正觉忍、能起一念清净信者,是人超过百劫、千劫、无量无边恒河沙劫一切苦难,不生恶趣,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时十亿同名虚空藏菩萨摩诃萨,与无量无数诸来大众,欢喜踊跃承佛威神,普见十方恒沙诸佛,各于道场说十四忍,如我世尊所说无异,各各欢喜,如说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汝先问云:‘复以何相而住观察?’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观:以幻化身而见幻化,正住平等无有彼我。如是观察化利众生,然诸有情于久远劫,初刹那识异于木石,生得染净,各自能为无量无数染净识本。从初刹那不可说劫,乃至金刚终一刹那,有不可说不可说识,生诸有情色、心二法——色名色蕴,心名四蕴——皆积聚性,隐覆真实。
  “大王!此一色法生无量色——眼得为色,耳得为声,鼻得为香,舌得为味,身得为触;坚持名地,津润名水,暖性名火,轻动名风;生五识处,名五色根。如是展转一色一心,生不可说无量色心,皆如幻故。
  “善男子!有情之受,依世俗立,若有若无。但生有情妄想忆念,作业受果皆名世谛。三界六趣一切有情,婆罗门、刹帝利、毗舍、首陀,我人知见,色法心法如梦所见。
  “善男子!一切诸名,皆假施设。佛未出前,世谛幻法,无名无义亦无体相;无三界名、善恶果报六趣名字;诸佛出现,为有情故,说于三界、六趣、染净无量名字。如是一切如呼声响,诸法相续念念不住,刹那刹那非一非异,速起速灭非断非常,诸有为法如阳焰故,诸法相待,所谓色界、眼界、眼识界,乃至法界、意界、意识界,犹如电光不定相待,有无一异,如第二月,诸法缘成;蕴、处、界法如水上泡,诸法因成。一切有情,俱时因果、异时因果,三世善恶如空中云。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无分别,无彼此相,无自他相,常行化利无化利相。是故应知,愚夫垢识,染著虚妄为相所缚;菩萨照见,知如幻士,无有体相但如空花,是为菩萨摩诃萨住利自他如实观察。”
  说是法时,会中无量人、天大众,有得伏忍、空无生忍,一地、二地乃至十地,无量菩萨得一生补处。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二谛第四

  尔时,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胜义谛中有世俗谛不?若言无者,智不应二;若言有者;智不应一。一二之义,其事云何?”
  佛言:“大王!汝于过去龙光王佛法中已问此义,我今无说,汝今无听,无说无听是即名为一义二义。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无相胜义谛,  体非自他作,
  因缘如幻有,  亦非自他作。
  法性本无性。  胜义谛空如。
  诸有幻有法。  三假集假有。
  无无谛实无,  寂灭胜义空,
  诸法因缘有,  有无义如是,
  有无本自二,  譬如牛二角,
  照解见无二,  二谛常不即。
  解心见无二,  求二不可得,
  非谓二谛一,  一亦不可得,
  于解常自一,  于谛常自二,
  了达此一二,  真入胜义谛。
  世谛幻化起,  譬如虚空花,
  如影如毛轮,  因缘故幻有。
  幻化见幻化,  愚夫名幻谛,
  幻师见幻法,  谛幻悉皆无。
  若了如是法,  即解一二义,
  遍于一切法,  应作如是观。

  “大王!菩萨摩诃萨住胜义谛化诸有情,佛及有情一而无二。何以故?有情、菩提此二皆空。以有情空得置菩提空,以菩提空得置有情空,以一切法空空故空。何以故?般若无相,二谛皆空,谓从无明至一切智,无自相无他相,于第一义见无所见,若有修行亦不取著,若不修行亦不取著,非行非不行亦不取著,于一切法皆不取著。菩萨未成佛,以菩提为烦恼;菩萨成佛时,以烦恼为菩提。何以故?于第一义而无二故,诸佛如来与一切法悉皆如故。”
  波斯匿王白佛言:“十方诸佛、一切菩萨,云何不离文字而行实相?”
  佛言:“大王!文字者,谓契经、应颂、记别、讽诵、自说、缘起、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有、论议,所有宣说音声,语言,文字,章句,一切皆如,无非实相;若取文字相者,即非实相。
  “大王!修实相者,如文字修。实相即是诸佛智母,一切有情根本智母,此即名为一切智体。诸佛未成佛,与当佛为智母;诸佛已成佛,即为一切智。未得为性,已得为智。三乘般若,不生不灭,自性常住。一切有情,此为觉性。若菩萨不著文字、不离文字,无文字相非无文字,能如是修不见修相,是即名为修文字者,而能得于般若真性,是为般若波罗蜜多。
  “大王!菩萨摩诃萨护佛果、护十地行、护化有情,为若此也。”
  波斯匿王白佛言:“真性是一,有情品类根行无量,法门为一、为无量耶?”
  佛言:“大王!法门非一亦非无量。何以故?由诸有情色法、心法,五取蕴相、我人知见,种种根行品类无边,法门随根亦有无量。此诸法性,非相非无相而非无量。若菩萨随诸有情见一见二,是即不见一二之义——了知一二非一非二,即胜义谛;取著一二若有若无,即世俗谛——是故法门非一非二。
  “大王!一切诸佛说般若波罗蜜多,我今说般若波罗蜜多无二无别。汝等大众,受持、读诵、如说修行,即为受持诸佛之法。
  “大王!此般若波罗蜜多功德无量,若有恒河沙不可说诸佛,是一一佛教化无量不可说有情,是一一有情皆得成佛,是诸佛等复教化无量不可说有情亦皆成佛,是诸佛等所说般若波罗蜜多,有无量不可说那庾多亿偈,说不可尽。于诸偈中而取一偈分为千分,复于千分而说一分,句义功德尚无穷尽,何况如是无量句义所有功德。若有人能于此经中起一念净信,是人即超百劫、千劫、百千万劫生死苦难,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所得功德,即与十方一切诸佛等无有异。当知此人,诸佛护念,不久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说是法时,有十亿人得三空忍,百万亿人得大空忍,无量菩萨得住十地。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护国品第五

  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等诸大国王:“谛听,谛听!我为汝等说护国法。一切国土若欲乱时,有诸灾难,贼来破坏。汝等诸王,应当受持,读诵此般若波罗蜜多,严饰道场,置百佛像、百菩萨像、百师子座,请百法师解说此经。于诸座前燃种种灯,烧种种香,散诸杂花,广大供养衣服、卧具、饮食、汤药、房舍、床座一切供事;每日二时讲读此经。若王、大臣,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听受、读诵、如法修行,灾难即灭。
  “大王!诸国土中有无量鬼神,一一复有无量眷属,若闻是经,护汝国土。若国欲乱,鬼神先乱;鬼神乱故,即万人乱——当有贼起,百姓丧亡;国王、大子、王子、百官互相是非。天地变怪,日月众星失时失度,大火、大水及大风等,是诸难起,皆应受持、讲说此般若波罗蜜多。若于是经受持、读诵,一切所求官位富饶,男女慧解行来随意,人天果报皆得满足,疾疫厄难即得除愈,杻械枷锁捡系其身皆得解脱,破四重戒、作五逆罪及毁诸戒无量过咎悉得消灭。
  “大王!往昔过去释提桓因为顶生王,领四军众来上天宫欲灭帝释。时彼天主即依过去诸佛教法,敷百高座,请百法师讲读般若波罗蜜多经。顶生即退,天众安乐。
  “大王!昔天罗国王,有一太子名曰斑足,登王位时,有外道师名为善施,与王灌顶,乃令斑足取千王头,以祀冢间摩诃迦罗大黑天神。自登王位,已得九百九十九王,唯少一王。北行万里,乃得一王名曰普明。其普明王白斑足言:‘愿听一日礼敬三宝、饭食沙门。’斑足闻已即便许之。其王乃依过去诸佛所说教法,敷百高座,请百法师,一日二时讲说般若波罗蜜多八千亿偈。时彼众中第一法师,为普明王而说偈言: